第756章 入宮(6)
司馬厭以前一直以為,只要殺了顧崢,他就是天下江山的唯一主人。
他不需要再忍受別人的操控,不需要再委曲求全。
可事實卻告訴他,即便沒有了顧崢,他的皇位依舊坐不安穩。
當初幫助他擒拿顧崢的賀忠傑,如今擁兵自重,當初一步步教導他如何扳倒顧崢的徐一知,如今權傾朝野。
他竭盡全力拔除了一個顧崢,卻憤怒地發現,還有很多個“顧崢”在等著他。
此時顧斐問他是否滿意?
他其實是不怎麽滿意的,他甚至還有些後悔。
他後悔當初不該那麽早就把顧崢給除了。
若是讓顧崢再多或一段時日,他就可以在多積攢一些實力,不至於顧崢一死,他的手中就無人可用,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賀忠傑和徐一知發展成為龐然大物。
短暫的沉默過後,司馬厭恢復平靜,輕松一笑:“我殺了你爹,而且還是以凌遲處死這種極其殘忍的方式,你應該很恨我吧?”
顧斐吐出兩個字。
“不恨。”
司馬厭面露意外:“為何?”
“以前我覺得我爹是罪有應得,他死了也好,省得再去禍害其他人。後來我知道了我爹是求仁得仁,一切都是他自願的,就更沒什麽好恨的了。”
對於罪有應得,司馬厭還能理解,可是求仁得仁,司馬厭卻怎麽都理解不了。
他皺眉問道:“你爹是被我殺的,他應該是滿懷怨恨和不甘死去的,怎麽可能會是求仁得仁?”
顧斐平靜地看著他,反問道:“難道這麽多年來,陛下從未想過自己為什麽能夠那麽輕松就把我爹給殺了嗎?”
司馬厭的表情逐漸變得冷厲:“什麽叫輕松就把你爹給殺了?當年為了能夠順利擒住你爹,我們可是費盡了心力,我們當時甚至都做好了不成功便成仁的準備!”
顧斐道:“那我再換個問題,以我爹當年的權勢,即便是造反稱帝,也只是一句話的事,可他卻一直都沒有動這個心思,你又知道是為什麽嗎?”
司馬厭沉聲道:“你想到底想說什麽?”
顧斐一字一頓地說道。
“我爹從未有過不臣之心。”
司馬厭像是聽到了天大的笑話,直接笑出聲來:“哈哈,你是在逗我嗎?就憑你爹當年做過的那些事情,十個腦袋都不夠他砍的,你居然好意思說他沒有不臣之心?!”
顧斐平靜問道:“比如說?”
司馬厭收起笑容:“顧崢陷害忠良,在他把控朝政的那幾年時間裡,死在他手裡的忠臣良將不計其數!”
顧斐道:“陛下為何不去查一查,你們口中的忠臣良將,私下裡是不是跟陛下的兄弟們有所勾結?”
司馬厭不信:“胡說八道,那些人怎麽可能跟我的兄弟們有所勾結?!”
“陛下若是不信,大可以讓人去查查看。”
見他如此篤定,司馬厭心裡反倒松動了幾分,難道真是自己誤會了顧崢?
不,不可能的!
顧崢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他的私欲!
司馬厭道:“那顧崢結黨營私,收受賄賂又怎麽說?我可是清楚地記得,當年抄了顧家後,從顧家翻出來的金銀財寶,幾乎都能把國庫給填滿了。顧崢出身寒門,僅憑他的那點俸祿,怎麽可能攢下如此龐大的家業?必然是搜刮民脂民膏,貪汙受賄,才有了如此多的錢財!”
顧斐道:“我爹確實收受了賄賂。”
司馬厭冷笑:“所以說啊,顧崢就是該死!”
顧斐冷不丁地問了句:“陛下,您知道先皇駕崩之時,國庫還剩下多少錢嗎?”
司馬厭皺眉:“你問這個做什麽?”
“看樣子您是不知道的,先皇喜好奢靡,最喜歡大興土木,每年光是用在土木之事上的錢財就數以百萬兩,在先皇駕崩之時,國庫帳面上的所剩銀兩不足一萬。”
顧崢在這方面從不避諱兒子,所以顧斐對於朝中一些事情知道得可能比司馬厭還要清楚。
司馬厭的眉頭皺得更緊了。
顧斐接著往下說:“一萬兩,對於一個國家來說,相當於滄海一粟,那時候就連朝野上下的俸祿都發不出來,陛下知道這件事情最後是怎麽解決的嗎?是我爹用自己的銀子補了這個大窟窿,從那以後,每年我爹都會往國庫送一批銀子,包括陛下成親用的費用、舉辦各種宴會的費用,全都是我爹出的錢,他在用自己賄賂得來的錢財,養著陛下和朝廷裡的文武百官。陛下說我爹該死,說實在的,我也不知道我他是不是真的該死。”
司馬厭的臉色已經變得奇差無比。
他剛登基的時候,還只有七歲,什麽都不懂,朝中大小事情全都是由顧崢一手把控,因此對於國庫空虛也是一無所知。
如今被顧斐把事情給說開了,司馬厭有種下不來台的感覺。
他咬牙說道:“這些都只是你的片面之詞!”
顧斐還是那句話:“陛下若是不信,大可以去查查看,即便事情已經過去很多年,可只要陛下真心想查,多少都能查出一點痕跡來的。”
司馬厭想了想仍是不甘心,又指出一條罪名:“顧崢是徐一知的門生,可他卻不尊師長,構陷同門,當此乃不忠不孝!”
“所謂的不尊師長,不過是道不同不相為謀罷了,至於那位同門師兄,是他主動挑釁我爹,卻反被我爹抓住把柄,這才鋃鐺入獄,倘若我爹沒能抓住他的把柄,那麽入獄等死的人就換成了我爹,成王敗寇,古往今來不都是如此嗎?”
司馬厭無言以對。
顧斐說:“其實我爹還有一條罪名,犯上作亂。”
司馬厭看向他。
顧斐說:“當初你們從我家搜出龍袍和玉璽,那些可都是我爹犯上作亂的證物。”
司馬厭目光閃爍。
龍袍和玉璽其實是徐一知讓人悄悄放進顧家的,目的就是為了能夠確保萬無一失從,此事司馬厭也是知道的。
顧斐說:“無論那些龍袍和玉璽從哪裡來的,我爹最後都沒有否認,他默認了你們列舉的諸多罪名,所以我才說他是求仁得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