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薑女貴不可言》第519章 一個女人
  第519章 一個女人

  蕭元姈被攙扶下去後,蕭元度將此間事交予撫軍參軍處置,轉身便出了院門。卻與濮陽涓碰個正著。

  濮陽涓旁側是蕭彪。

  蕭彪到處找他,就是要問問關於繳獲物資地處理以及俘虜地安排處置。才去了州衙,被告知他來了刺史府。

  蕭元度讓他自去找撫軍參軍。

  蕭彪也沒二話,登階入院去了。

  想曾經,兩人之間是絕不可能如此“平和”的。

  蕭彪與蕭元牟走得近, 畢竟是打小一塊長大的從堂兄弟。而對於蕭元度這麽個半道回來又氣焰囂張猖狂恣肆、誰都不放在眼裡的,他也和蕭元牟一樣看不順眼。

  素日裡一幫人糾集一起,專以找蕭元度麻煩為樂,大打出手乃至打到頭破血流都是常有的事。

  平心而論,蕭元度的身手他是服氣的。

  但少年人心氣都高,低頭認輸等於要命, 非要爭個眉眼高低出來不可。

  然不知怎地, 蕭元度去了一趟京陵回來,突然就不屑與他們這些人較勁了。

  不久後發生了甘姬那檔子事,阿彰懷疑他並非醉酒誤入後園,倒似是中了別人圈套。

  蕭彪亦疑心是蕭元度有意坑害他。

  然他那時頭腦混沌,事後回想一片空白,壓根不知發生了什麽,也就只能不了了之。

  鳳翔七年對蘄州用兵時,伯父蕭琥讓他與蕭元度並肩為戰。

  蕭彪摩拳擦掌,想著單打獨鬥既勝不過蕭元度,必要憑軍功壓他一頭。

  事實卻是,上了戰場的蕭元度疾如風雨,他則只能追在蕭元度後頭跑,實打實領略到了何謂望塵莫及……

  後北涼來犯,蕭元度擔任前鋒軍,父親蕭豹統領右軍,他就只能在阿父帳下做一裨將, 心中不滿自不必提。

  某一日, 他領任務外出,隻帶了少量人馬,卻獨逢大批北涼精騎, 情況危急!
  幸而蕭元度就在左近,聞訊來援,兩下並軍五千余騎,與對方數倍於己的兵力戰了一日余。

  那一戰甚是慘烈。漫山遍野的屍體,被馬踏成肉泥……死傷過半,他們倆也掛了彩。他傷更重些,蕭元度硬給他背回去的。

  蕭彪心裡清楚,倘若蕭元度當時沒來救他,或者稍稍拖延個一時三刻,他的那條命必然也就折在那了。

  至此心服口服。

  此次攻打相州也是主動請纓,心甘情願給蕭元度做偏將。

  蕭元度沒有拒絕。

  兩人配合多回,多少也算有些默契。這一路除了繚陽之戰,確也稱得上順利。

  濮陽涓見蕭彪入了門內,這才走上前來,拱手再次道賀:“五公子立此大功——”

  蕭元度抬手打斷他:“虛辭省了,有事說事。”

  濮陽涓還真不是虛套。

  日落前他在城裡四處看了看,見一切井然有序, 戰後一應殘暴血腥之亂象全然沒有。

  無哄搶, 無殺戮, 無屠城……

  不由又想起繚陽那一戰。

  蕭元度本欲速戰速決, 卻被硬生生拖住了腳,城池久攻不下,日日都要面臨兵力糧草的損耗,壓力並不比守城方小。

  不僅他這個將領,士卒們也憤怒到了極點,這股從上到下的怒火積聚起來,極易在城池陷落以後引發報復性屠城。

  加之蕭元度屢次派人勸降高崓皆不成……

  再有,為了激勵士氣而放縱士兵劫掠本也是司空見慣之事。

  以蕭元度霸且戾的脾氣,這些竟然都不曾發生。

  雖說出兵蘄州時也未聞此類事件,但那時畢竟是應人之請,是“客”方。主公又有吩咐在先,不許做落人口舌之事。

  這一回卻是由他全權指揮調度,不受任何約管。

  濮陽涓都準備好了“禍莫大於殺已降”之類的說辭——當勝負已分,彼方已繳械投降,勝方卻大行屠戮之事,是為不仁,況滿城百姓何辜?也不利於今後。

  沒想到全然未用上。

  也是,一個懂得圍師必闕、秋毫無犯的將領,又豈會不懂殺降不詳的道理。

  不僅在軍務上,政務上亦給人驚喜。

  遠得且不提,單說方才在州衙,濮陽涓親眼看著蕭元度籍吏民、封府庫,命令逐項下達。

  到二堂那會兒已能看出隱隱得不耐,但救火、安民,以及對一眾佐吏的處置,照樣安排得井井有條。

  本來該當他這個參軍負責的——他此次隨軍的作用之一便是輔助其處理這些瑣務,如今反落得清閑。

  意外之余,也不那麽意外。

  想來大抵是巫雄那幾年磨礪出來的,況且還跟了洪襄一段時日……

  猶記得早些年主公曾讓他點評府中諸位公子,他對五公子蕭元度的評語是“勇力絕人,卻少機心”。

  時至今日他仍舊如此認為。

  五公子於領兵一事上頗有天資,成長也快速,勇猛有、精進有、權變亦有。但巧詐之心始終是其所缺乏的。

  算是美中不足,但也不失為一項優長。

  而且他雖搴旗取將、攫戾執猛,卻並不恃強黷武、獨斷專行,聽得進左右規勸,這一路上自己給出的諫言基本也都為他所采納。

  這又是另一個難得的長處。

  蕭元度看著他一臉真誠地說著些恭維的話,並不見被人誇讚後應有的高興或激動,反而想起了上一世攻陷平州時。

  濮陽涓所慶幸未曾發生的,上一世都發生過。

  也因九牢山是匪不是兵。那時節官兵屠城比誰都厲害,況乎他們?

  官兵屠城,理由有很多。

  譬如降兵其多,不放心,又沒有更好的安置之法,那麽揮刀殺了最省事。

  他們沒有屠城,但劫掠以及奪城之後一些無必要的殺戮是有過的。

  理由也很多,譬如一群人跟著你賣命,總不能一點好處都不給,打了那麽久的仗也總需發泄。

  ——就和劫奪婚一樣,他那時從未在意過,也從不覺得有何不對,畢竟歷來如此、大家皆如此。

  之所以會有如此心境上的轉變,的確要仰賴巫雄那三年,讓他明白弱肉強食之外還有民生疾苦。

  還有就是……

  耳邊響起一道柔緩的女聲:“殺降屠城的理由千千萬,不殺降不屠城卻只在於一個仁字。你定然認為這樣迂腐,但迂腐有時也有迂腐得好。實在不然,不從老百姓的角度考慮,從你自身的利益去想,名聲、民心……這些短時來看或許不那麽重要,但長遠來看,就如載舟之水,舟離水又豈能行遠?”

  蕭元度陡然回神,面色微變。

  “夠了!”他打斷濮陽涓的話。

  有些事若然從不曾意識到不對,倒是好的。一旦意識到,便難以心安理得地承受讚譽。

  濮陽涓察覺到他神情有異,遂改口道,“連日行軍,又忙累整日,庖人借這刺史府置了酒宴,就等公子入席了。”

  蕭元度這會兒心緒不佳,但也不好拂了眾人的興。

  去前廳與眾將士飲了幾樽酒以作慶賀,又吩咐廚下多備酒肉犒勞安置在城內外的傷兵,而後便在仆役的引領下去了專為他收拾的院落。

  甫入室,目光如電,向右側瞥去。

  榻旁跪坐著一個女人。

   為免混亂,捋一下時間線:

    鳳翔七年(七月底):女主離開北地
    鳳翔九年冬:北涼來犯
    鳳翔十年底:攻打相州
    【513章名動北地】轉場那裡已經是鳳翔十一年,“元日剛剛過去”。

    到今天更新的這章,已經是鳳翔十一年七月。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