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薑女貴不可言》第652章 吹簫之心
  第652章 吹簫之心
  天淨雲空,月明如鏡。

  悠悠嗚嗚的簫聲自距離宮城甚近的一座府邸傳出,低吟詠歎,如怨如慕。

  涼亭中一人獨坐,修長的十指豎執著碧綠瑩潤的簫管,對著一池碧波凝神吹奏。

  輕音嫋嫋,不絕如縷,攜著主人沉甸宛轉的心思鑽進黑夜,倘能飄進偌大宮城中某座宮殿某個人的耳裡是再好不過了。

  然,可能嗎?她還需要嗎?

  蕭聲戛然而止,似被觸及了什麽。

  吹簫人眼睫低垂,食指撫過光滑的簫身,惘然若有所失。

  這管洞簫和步光劍一起,自他記事起就陪在他身邊,已有很多年了。

  他喜歡步光劍更甚於碧玉簫,也從不覺得自己吹得有多好,就只是打發時間而已。

  但是有人讚揚他的簫聲空靈秀雅、不同流俗,聞之可清耳悅心;誇他“吹簫之身輕若煙,吹簫之心如皎月”。他便愛上了這管洞簫。

  就像那人不過隨口說了一句鮮衣襯他,自那以後他便隻著鮮衣。

  很多事,盡管那個人自己可能都已不記得了,他卻記得清清楚楚。

  從與她相遇的一刻,與她經歷的樁樁件件,誠如告訴她的那樣,不曾有一刻或忘。

  記憶回到三年前的紅瀧州——

  上唇一陣刺疼,睜開眼,愰了一下神。

  榻畔之人以纖指撚去他唇上血珠,見他醒來,深海似的眼睛裡漾起些許柔波:“疼麽?”

  不疼。

  非但不疼,有她親自照料,他恢復得極快。

  昏迷時他手裡握著半片殘圖,史殷奇之所以同意收治他主要就是看在殘圖的份上。

  傷好後,憑著對紅瀧州地形的熟悉,他帶著史殷奇尋到了那處祖上的寶礦。

  史殷奇極為高興,又見識了他的身手,於是順理成章地他作為一名近衛留了下來。

  史殷奇身邊隨從如雲不缺人護衛,尚未能完全取得信任的他多數時候都跟在薑佛桑身邊。

  她叫他的名字總是拗口,他請她賜名,於是便有了神歡這個名字。

  奇怪得很,一個寵姬,每日總有做不完的事、總要去很多地方,比史殷奇這個儲君似還要忙。

  神歡護衛在她左右,陪她巡視海防河務,陪她了解風土物候……

  他們見過百鳥翔舞、魚龍躍鱗,見過白鶴成對、孔雀數雙,見過鷗鷺眠沙、漁樵唱晚……

  才經芳草連天,又見西風殘照;出發時朝霞似錦,歸來時彩雲四合;同沐習習涼風、同披溶溶月色……

  他們共同經歷了許多。

  尋常的景似乎都有了不尋常的況味,那些明明見慣了的山水像是此生頭一回遭逢。

  神歡自覺不自覺地觀察著她。

  發現她常懷心事,甚少跟身邊人說話;她睡得也極少,藥一直未曾斷過。

  某一日,她身邊的女侍驚喜地找到他:“昨夜簫聲是你吹奏?女君臨窗聽了許久,上榻後竟比往日久歇了一會兒。”

  當晚,他再次取來碧玉簫,臨窗而立……直到月亮偏西才停。

  久而久之,和觀察她一樣,這便也成了習慣。

  偶爾她也會主動詢問:“神歡,洞簫帶了麽?”

  那種時候多是坐船出行,或是臨峰觀海,或是處於綠野碧茵間,再或是被暴雨困在某個地方。

  不拘何時何地,只要她願意聽,他便樂於為她吹奏。

  有時能感覺到她欣然陶然,雖然這種時候極少。更多時候她都是安靜鬱悒的,會莫名怔神、莫名悵然。

  神歡還記得在一處野海邊,他跟隨在她身後,踩著她的腳印,看著她的背影,陪她漫無目的地走了許久。

  她突然停了下來,望著短篷邊的一家子出神。

  神歡不知她在看什麽。

  那家人出海了,她也未再動步,抱膝坐在沙灘上,望著煙波茫茫,似乎在等什麽,又似乎什麽也沒等。

  直到暮合四野……

  歸來的漁婦忙碌不停,群童聚戲沙中。

  一個女童走向她,遞給她一朵小花。

  她接過,摸了摸女童的腦袋。

  直到女童跑遠了,她才回身說:“咱們回去罷。”

  語氣輕松,似乎放下了什麽。

  那朵花她也一直未扔。

  就這樣,日複一日的,他的簫聲跟著她的心情起伏。

  但更多時候吹奏出的音曲都是清亮悠揚的,不由他控制。

  按說簫聲多悲,不該如此。過去的那些年他也從未如此過。

  為何呢?百思不得其解。

  許是想讓她開心一些罷,又或者僅僅是為了更進一步接近她。

  要接近一個人總是要先了解她的。

  神歡卻發現,離她越近,謎團就越多。

  譬如,明明她在史殷奇身邊有著很重要的位置,但她總是不開懷。

  也是,史殷奇鎮日縱樂尋歡,身邊美人無數,並不止一個她。慢說寵愛,必要時甚至可以推她入死地。

  有一回,史殷奇閑極無聊,暫從酒色中抽身,外出想找些新的樂子。

  途中經過渹豗騰沸望之茫洋的寒山瀧,見山民乘竹筏來去如風,突然興起,也要試上一試。

  南州稱水之湍浚者曰瀧,有“險惡不可狀,船石相舂撞”之語,等閑不敢涉。

  寒山瀧尤險尤大。岩嶺千空,無不峻削奇詭,屈曲縈回百余裡,僅能從石罅中窺得丈許天光。

  且水中多石,若不慎遇險,能否存活半在人半在天。

  山民之所以行色匆匆,是察覺到天色有變。

  身邊人皆勸阻,史殷奇非不肯聽,讓人找來竹筏,知道神歡水性好,便讓他來執篙。還把薑佛桑給拽了上去,侍衛隨從一概不許跟著。

  神歡早知她不會水,見她身形微僵,盡量把竹筏撐得平穩些。

  奈何水激勢險,作用甚微。史殷奇又一再催促。

  越行越遠,已是看不到岸了,仍不肯回,對著兩側因雷擊而傾裂的崖壁看得津津有味。

  俄頃,風雲突變。

  霎時間霾天晦景,頂上天光徹底不見了,目之所及一片昏暗。

  驚湍飛注、濤風沫雪,一刹雷驚,竹筏團轉如電掣,神歡竭力保持平衡,奈何此時人力所能為已十分有限。

  竹筏顛來簸去,上面的人也東搖西晃,史殷奇驚惶的斥罵聲被風濤吞沒。他緊緊攥著薑佛桑的手臂,不是為了保護她,而是為給自己壯膽。

  薑佛桑的聲音已緊繃到極致,還要分出心神安慰他。

  不知不覺竟被衝到了瀧口,因難以視物、規避不及,下行時竹筏與鵝公石相撞,轟然而散!

   另一章要晚些。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