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薑女貴不可言》第685章 無不能改
  第685章 無不能改
  公學引起的風波過去之後,薑佛桑又給商泉陵布置了一項任務:起草《大宣律》。

  君王威權、令出如山,是為勢;君王馭人、神出鬼沒,是為術;君王如天,執法公正,是為法。

  三者不可無一。

  大越末年,法治松弛,豪強勳貴不知法度為何物,橫行無忌、肆意欺壓百姓,以致國亂民怨。

  到了大成也未予以足夠重視。

  而今大宣初立,嚴格且細致的刑法律令是萬分必要的。

  如能做到法不阿貴、刑無等級,事皆決於法,那麽吏不容奸、人懷自厲,強不侵弱、道不拾遺,國泰民安豈還會遠?

  也唯有讓臣民知道律法的威嚴,等他們受到恩惠時才會格外珍惜。

  然凡事有度,刑罰亦不能過於嚴峻,否則必怨聲載道。

  是以定罪要從嚴,量刑則要從輕;慎用死刑,還要廢止史殷奇弄出的那些慘無人理的酷虐之刑……

  諸般大事落定,尚有無盡的“小事”。

  諸如安排流民開荒——凡逃難來的百姓,就地安置,發放耕種農具,免除三年勞役賦稅。

  又於各州縣設織園,教民種植新桑養育新蠶的同時,桑葉繭絲這些官衙都許收買,這樣百姓節節得利,便可踴躍從事。

  修渠治堰、督導農桑固然是第一要務。手工業、工商業,尤其海洋貿易這一塊,也都在穩步推動中。

  南雄東寧容奇等重要通商口岸所在州,皆要依令擴大城區規模,並打破舊有坊市結構,不再規定交易地點,也不再限制交易時間,經營自由,邸鋪行肆林立於城內主要街道亦是被允許的。

  同時建設蕃坊,蕃商若來,任其列肆而市。

  此外各博易港口還設立了市舶司,職掌檢查進出船舶蕃貨、征榷、抽解、貿易諸事。長官為市舶使,總管海路邦交外貿,由內侍省特派。

  南雄州市舶使良爍甫一上任便頒布一項新規:今後凡本國商賈欲赴海外之國經商,需攜帶公憑才準出洋。

  公憑須於所在州申請,還須有本州殷實之家至少三人擔保。官方驗實後到發舶州置簿抄上,而後才給公憑。公憑到手,船舶才準起航。

  到了異域之後可呈交本國公憑申請貿易,蕃商來貨貿易亦需持本國公憑方可。

  毫無疑問,今後市舶收入將會是大宣朝財政收入的一項重要來源。

  而與之相關的造船、航海等業,也都將受到重視和發展……

  新朝本就該有新氣象,薑佛桑卻也明白,有些事做得,有些事尚做不得。

  譬如在王權尚不夠穩固的時候過於打壓權貴,無異於自取滅亡。是以每一道政令她都踩著那些人的底線盡量周旋,避免過多觸及大族豪右的利益。

  明升暗降也好、自設阻礙也罷,多繞幾道彎,溫水煮之,等有一日那些人反應過來,為時已晚……

  礙於此,有許多計劃都只能暫書於紙上、藏於她心中,而不能付諸於行動。

  譬如實行府兵製,宗室不設親兵衛隊,豪族不許豢養私兵部曲……

  譬如對現有州縣大加省並,每州皆設監察禦史……

  再譬如由朝廷直接向百姓授田……

  她也想以最短的時間使的大宣上安下順、弊絕風清、民富國強,但同時她心裡也清楚,這些並非是能一蹴而就的。

  需要時間,也需要時機。

  時機可能很快就到,也可能要幾年十幾年後,但總會到的。
-
  自五省六部設立以後,女君輕省了少許,卻也仍是忙碌。

  上午過問鹽井陂池之事,下午問津水利水脈之事;昨日才去軍器監看了新式弩造的如何,今日又來了元女廟。

  元女廟已非昔日的元女廟,變作了“五仁譯院。”

  女君在詔令各州興辦公學的同時,還令近海州縣置譯語學官,主管蕃語的教授與學習。此舉不僅是為邊州處理日常事務培養翻譯人員,也是為即將到來的海上貿易潮做準備。

  今後不僅僅只有譯令,從朝廷到地方,譯語人將成為正式的官員,在承擔更多職能的同時,若翻譯不實也會被論罪處理。

  王城的五仁譯院算是一個示范。

  各州公學沒有限女子入讀,五仁譯院就更不可能設此限制了。加之衡陽君也進了譯院聽講,一時間引得大家女郎紛紛效仿。

  平民女子亦有,少。這同樣是需要時間來慢慢改變的事。

  就像……秘書省和內侍省已經有了女官,雖然不顯眼,但假以時日,焉知她們不會走向高位要職。

  風水輪流轉,這兩省也未必一直處於邊緣。暫不為人矚目的市舶使可出內侍省,誰又規定秘書省只能掌圖書典籍?
  再根深蒂固的規矩也有打破的一日,再頑固守舊的勢力也有被衝垮的一天。

  天下事無不能改。

  再難以接受的現實,再驚世駭俗的變革,久了,也總會習慣的……

  這些話出自女君之口,內官似霓全都牢牢記著。

  馬車出了五仁譯院,折往東行,不久即出了王城。

  “女君,婢子看七娘子精神了許多。”似霓落下車簾。

  “有的忙,便不至於一直沉浸在那些不愉快的事情裡。”

  薑佛茵與偃越成婚後薑記便歸入了少府,但她也總需有事情做。

  來五仁譯院是薑佛桑提議的,除了想讓她散散心,也是因為曾經說過的話。

  答應過要幫她實現,薑佛桑都記在心裡,但願到了那一日她心意無改……

  想著事,也不妨礙把手中信看完。

  似霓見她唇角帶笑,就道:“瞧女君的樣子,菖蒲姐姐在東寧的日子定然逍遙自在無窮。”

  實際情況恰恰相反。

  菖蒲隨休屠到了東寧以後,清閑日子壓根沒過上幾天,鎮日忙成陀螺。

  休屠新官上任,大事小情皆要熟悉;菖蒲也不待在內宅,與他並肩為戰。

  好在,休屠跟隨蕭元度已久,對於領軍保境之事並不陌生;而菖蒲在女君身邊,有關安民治政之策亦耳濡目染不少……

  最初的手忙腳亂之後,到而今總算穩定下來。

  薑佛桑收起信,問了句:“還要多久。”

  似霓不知女君為何要去一個距離王城幾十裡遠的小村落,“估計還有一會兒。”

  薑佛桑嗯了一聲,斜倚憑幾,單手支頤,閉目小憩。

   另一章不一定有,勿等。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