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薑女貴不可言》第675章 明智之舉
  仿若驚雷炸響。

  莫說李泉意料不到,大宣的臣民也皆是怛然失色。

  他們先還打算舉劾鄔釗不等朝廷批準就擅自興兵,隨後才意識到這是國君之意。一早就布局好了的!
  這下更引得滿朝嘩然。

  要知道,征滄州和伐佔南可不同。

  佔南圖謀大成在先、斬使者在後,是箭在弦上,不得不打了。

  可滄州……雖說去歲西北邊鎮戍兵與滄州那邊的戍衛就有過摩擦,所幸並未鬧大,最終也平息了下去,遠不到派兵討伐的地步。

  作為大燕的領土,滄州雖地處偏遠卻十分遼闊,快抵得上南州三分之一了,於大燕而言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割舍的存在。

  輕易對滄州用兵意味著什麽?意味著向大燕開戰。

  雖說大燕現已亂了套,但沒準和之前幾回一樣,很快就平定了。一旦騰出手來,豈能坐視不理?

  南州仗著山澤密林的阻隔,並不怕大燕派兵。但不代表要去主動招惹,據險防守就足夠了。

  這裡的人們已經習慣了與中州井水不犯河水,兩下相安無事是最好。

  他們不敢想象與整個大燕為敵的後果……

  “大王三思!”

  “當務之急是速速撤兵……”

  井水不犯河水?相安無事?薑佛桑聞言失笑。

  許晁南征才過去幾年?
  是,他是敗軍而還了,但不見得次次都敗軍而還。

  崇山峻嶺的阻隔也好,潮濕炎熱的氣候、密林中的瘴疫之氣也罷,那道道天險攔得住中州軍隊,未必攔得住氣候相近的滄州兵馬。

  她不取滄州,李泉也不會放棄圖謀南州。

  倘李泉在中州的亂局中分得一杯羹,勢力進一步壯大,那麽南州危矣。

  若李泉又沒分到羹,氣急敗壞的他更要磨刀霍霍向南州。

  或者李泉兵敗身亡,換個新的滄州刺史,也未見得就更容易對付……

  烽鼓不息非是幸事,她亦想止戈興仁。

  然,求戰者安,求安者亡,和平有時也是需要戰爭來終結和維護的,即所謂以戰止戰。

  既是不可避免之戰,當然要先發製人、從快從速。

  眼下的時機千載難逢,稍縱即逝,是以盡管民間物議如沸、朝中群臣反對,諫表堆積滿案,薑佛桑仍舊孤注一擲不肯撤兵。

  朝堂之上,當著文武百官的面,她正式下令任命鄔釗為征討大都督,也即遠征軍唯一統帥。

  負責軍需供應和大軍後勤保障的總提調官亦由親信大臣擔任。

  態度很明顯,就是舉全國之力也要打贏這場仗。

  “敢有畏戰怯戰或懷叵測之心謠言生事者,即斬。孤意已決,不必再議。”話落拂袖而去。

  強橫至此,群臣終不敢再勸。

  輔國太尉偃謂在此事上未發一言,兩日後上了乞退疏,之後便一直稱病不朝。

  他這一病不要緊,朝中連著病了數人。不幾日整個朝堂已空了小半。

  “大王該知曉偃太尉病灶何在?”

  正光殿東堂是薑佛桑日常處理政事召見朝臣之所。

  商泉陵被召來,一如往常賜了座。

  薑佛桑擱下筆,沒有回答他的話,轉而問道:“當年你為何執意跟隨我?”

  “大王於臣有活命之恩,臣自當效犬馬之報。”

  薑佛桑目光投向他,不發一言。

  “果然瞞不過大王。為償恩義是真,還因為,”商泉陵頓了頓,“臣的祖公通望氣之術,臣也學了點皮毛,船上前去謝恩時,鬥膽觀了大王面相,發現大王眉宇間有貴兒氣……”

  薑佛桑輕笑一聲。又想起祖公那句“貴薑家者必在此女”。

  她從沒真正信過,後來就更不信了——再貴的命不也還是淪落歡樓為娼作妓麽?

  即便沒有後來那些遭際,前世她於高門之內順遂過完了一生,她的貴又體現在哪裡?
  家世與名望?富貴與榮耀?那些均不可靠。

  後來她才懂得,可靠的唯有一顆心。

  修煉好了這顆心,便能在暗礁叢林裡穿行自如,於風雨如晦中堅守自我。

  至不濟也知道自己想要什麽、該往何處去……

  如此說來,沒有人生而貴重,但每個人又都可以是貴重的,包括她在內。

  她之貴,不在命貴,不在夫榮,不在子耀,而在己身。

  身心自在,天地皆寬。若再有余力做些有益於民生之事那就再好不過了。

  但是她當真自在了麽?登上王位的那一刻她也曾這樣以為。

  她忘了先生說的:“王座孤寒,四周盡敵,那上面的人也並不能隨心所欲。是君王,亦是困獸囚徒……”

  薑佛桑回過神來,沒有接著這話往下說:“你與我識於微時,多年來相助相扶盡心盡力,隻為郎官委屈了你。輔國太尉一職我本屬意於你。”

  商泉陵回想當初在南地處處碰壁時的景象。

  那時他就明白了,世家當權一日,他的才學便永不可能施展,他的志向與主張也永不可能實現。

  後來不得不為人傭賃以換取養家活口之資,卻又突發惡疾為主家所棄。而後遇見了眼前人。

  雖然她也是世家出身,但她不同。

  商泉陵在她身上看到了機緣,也看到了希望。一等數年,苦心不負……

  “臣與大王一心,又有大王信任倚重,居於何職都不重要,要緊的是遂心成事。”

  一個人有多大的野望就有多大的忍耐力,薑佛桑如是,商泉陵亦如是。

  已經等了這麽久,不在乎再等等。

  “恕臣直言,輔國太尉一職暫不宜更換他人。”

  偃謂的宗族十分龐大,在朝為官者就有七十余人,不單在王城,各州縣都有,且多居要職。

  偃家與屠王室、史王室均有聯姻,在南州的地位十分顯要,深得南州人的信任。

  偃謂本人,從大越、大成一直到大宣,厲仕三國而不倒,經營這麽多年,積累的聲望,遍布要津的族眾黨羽……

  總之,他們所擁有的人脈與勢力,縱使是君王也深為忌憚。

  王位可以靠刀槍搶來,卻不能只靠刀槍治理。

  此時若貿然對偃家開刀,必然引起偃氏一族地強烈反抗。甚至不止偃氏一族……群怒難犯。

  這是內憂。還有外患。

  目下正與滄州交戰,朝野間雖有物議,因南征之戰的勝利在前,尚不至掀起大的風浪。

  但戰爭何時結束,無人知曉。若拖得久了……

  佔南被滅,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君臣不齊心、內部政權不穩固。

  所以當下最迫切的事,是迅速安定朝政,鞏固來之不易的王位。

  為了快速度過朝野動蕩期,避免引起朝局不穩,暫息怒火取得偃家的支持才是明智之舉。

  “取得偃家的支持,”薑佛桑面色不變,“你有何良策?”

  商泉陵遲疑片刻,提到了立王夫一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