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薑女貴不可言》第566章 觀感複雜
  只能說,以往有琦瑛妃擋在前頭,眾人忽視了婀媃妃。

  結果一次出巡就讓她顯了形。

  再問誰是妖妃?反正被留在宮城的琦瑛妃相較之下是不甚像了。

  國君不在王城的小半年,朝中諸事皆由琦瑛妃裁決。

  初時百官頗有疑議,也覺不合規矩。等著看她出錯的大有人在。

  然而琦瑛妃所言所行若網在綱,有條不紊,根本一無錯處。

  奏疏上的批語往往也是一針見血、直中要害。

  給出的建議皆是真知灼見,並不頤指氣使。智辯縱橫,論及時政兵法亦常讓人汗顏。

  其實審批奏表這事早在國主出巡之前就開始了。好像是五月,那時琦瑛妃應當還在養傷中。

  在那之前,朝臣有所啟奏,雖可通過王內官等人呈進請示,但國君根本懶於處置,一直堆壓不問。

  自入了五月,堆積的奏疏很快便被處理了。

  有人說是國君與琦瑛妃一起審閱。

  也有傳言說是琦瑛妃口述、國君捉筆。凡國君看不明白的,琦瑛妃會逐條加以分析總結,國君只需照著寫便好。

  國君出巡之後,這一猜測得到了證實。

  奏疏上的筆跡變了,卻仍是字字珠璣,可見之前……

  仍有人覺得這不合規矩,但有甚辦法。

  誰讓國君不問政呢?誰讓國君非但不問政還把政務交給了琦瑛妃呢?
  琦瑛妃也沒有胡亂施為,朝臣凡有請示都能得到快速而有效的解決,總比頭幾個月昏昏然茫茫然出事不知找誰有問題不知問誰的好。

  琦瑛妃還經常參訪了解宮城外面的事,對民情民生十分關心。

  她統管內宮之後,宮妃宮女也都對她交口稱讚……

  總之,過去這小半年,民間痛斥妖妃如舊,朝中諸臣卻有不少已經改觀。

  甚至覺得,琦瑛妃這樣,難怪能得國君寵愛,且恩寵遠在后宮眾人之上。

  聽聞國君有另立王后之意。

  琦瑛妃既有擋獸之忠勇,又如此穎慧有才乾,賢德似也不輸洛下王后……

  至於說王子夭折、王后離宮之事,應當也是以訛傳訛。

  當日獸園獻獸,瑞獸突然發狂,小王子受驚高熱,夜啼了半個來月,最後也沒能救治過來。

  王后聲稱有人給小王子下毒,但醫官並未驗出。

  再者琦瑛妃因護駕重傷,自己還生死未卜,哪裡可能對小王子下手?

  再觀洛下家,與琦瑛妃也並無齟齬的樣子。在眾人對琦瑛妃誤解最深的時候,洛下王后的長兄還曾多次為琦瑛妃說話——更可說明了。

  這些還只是尋常官吏的心理。

  大成朝中有半數是前朝舊臣,他們的心理又有不同。

  按說王權更替,會有大批臣屬被更換,畢竟新君上位也需建立自己的勢力,要不怎麽說一朝天子一朝臣?

  但歷代開國君王很少有大肆屠殺前朝官員的舉措。相反,能勸降的盡量勸降,能留的也盡量留。

  除了為彰顯自己的氣度與胸襟,也為朝局盡快安穩下來。即是說,新朝需要靠這些人來控制往下各層包括民眾。

  大成立國之後,史弼就采取了懷柔之策,大批任用大越舊臣。對於前朝一眾官僚,雖算不上全盤接收,也接收了半數以上。

  如此做還有一個現實的原因——多年征伐,他手底下幾乎全是粗人,夠得上文官苗子的一把手都湊不齊。

  用是要用,但也並非來者不拒。留下的要麽有品德、要麽具才乾,甚至不乏屠闥時期因言獲罪被打入天牢的耿介之臣。

  當然,任用的這批舊臣都是與當朝沒有直接利害衝突的。

  似那些聲高名顯且死忠前朝的,他們的一舉一動很可能煽動百姓引發動亂。為免對本朝產生威脅,必須除掉。

  同時也是借他們的人頭來示威。

  對於舊臣來說,改仕新朝,實有諸多不易。

  並非所有的前朝官員都念著光複大越,畢竟願意改仕的基本也都是對大越失望透頂的。

  然而他們身上打著大越的烙印,這是不爭的事實。國君雖然用他們,也防著他們,這也是事實。

  一方面,他們要與前朝劃分界限來換取活命;另一方面,他們要為新君王效力來獲取利益。

  是以建功立業之心更切,行止也要比尋常官員更加小心。

  所幸前面兩任君王都還算寬宏,然這第三任……

  本就提心吊膽,結果前些天又發生了蹇滸行刺琦瑛妃之事。

  蹇滸同樣有著大越舊臣的印記,雖遠離了朝堂,琦瑛妃但有株連之意,誰又躲得開呢?
  一時間,朝中舊臣幾乎人人自危。

  尤其是與蹇滸有過往來以及往日痛斥過琦瑛妃的,惟恐琦瑛妃借此大作文章、公報私仇。

  出乎意料的是,琦瑛妃並未將事態擴大,隻處置了蹇滸一家。

  倒是國君聞知此事後赫然大怒,命人徹查到底。搜查、審問不止,還揚言要將舊臣盡皆殺盡。

  琦瑛妃好一番苦勸才算把國君攔下……

  雖只是聽聞,不知為何就是讓人信服。

  至此,舊臣們對琦瑛妃的觀感可謂複雜至極。

  前有窈麗少妃害得大越動蕩十年,他們也因此對後妃乾政更為敏感。

  可琦瑛妃窈麗妃似又不同,她非但沒有禍亂朝綱之舉,還試圖匡扶懈怠昏暴的國君,同時也保全了他們的身家性命。

  而且,她信任他們……

  對於他們這批舊臣而言,最難得莫過信任二字。

  舊臣們不說感恩戴德,至少對著這麽一個人,那句妖妃是無論如何出不了口了。
-
  宴至中途。

  史殷奇揮退歌舞伎,有宮侍牽馬上殿。

  這馬是出巡時某州牧所獻,頭細頸高、背長腰短,皮薄毛細、通身赤紅,眼神更如虎豹一般凶橫,一看便知不凡。

  史殷奇一向愛馬,得此良駒後更是寶貝無比,不僅為它打製了純銀食槽、純金鎖環,光服侍它的馬奴就有數十。

  又覺只能自己觀賞與錦衣夜行無異,恰巧這馬三歲生辰到了,這才有了此次夜宴。

  “此馬名赤驥,你們覺得如何?”

  大臣們互視一眼,會意於心,紛紛附和。

  “馬中王者……”

  “千裡神駒……”

  有那幾位擅於逢迎的,得了準許後起身繞案上前,更從細處誇起。

  誇它緞子似的毛發與修長的四肢,以及並不曾親眼見識過的速度與耐力。

  史殷奇聽得心懷大悅,走下去與群臣交談起來。

  婀媃妃也跟了下去。

  薑佛桑坐於位上未動,靜靜看著大殿上的一切。

  也有人在看著她。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