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封侯》第442章 河州
  第442章 河州
  在偽齊皇帝劉豫的一再請求之下,女真人最終還是出兵了,完顏兀術率領五萬鐵騎揮師南下,在汴梁東郊羊馳崗大敗李橫的軍隊。

  李橫和副將翟琮率領數千殘軍倉惶南逃,卻在許昌縣南被李成率三萬軍包圍。

  李橫率軍拚死突圍,最後只有不到一千人在副將翟琮的率領下突圍成功,其余將士全軍覆滅,李橫也不幸戰死沙場。

  宋軍的第一次北伐就這樣以慘敗的結局收場。

  而就在這時,嶽飛在蔡州確山同樣大敗孔彥舟的軍隊,孔彥舟收拾殘軍向北敗退。

  嶽飛並沒有追趕,這時翟琮率領千余殘軍退回到襄陽,也帶回了李橫全軍覆滅的消息。

  嶽飛隨即接收了李橫留下的一萬多余部以及董先、彭玘等大將,嶽飛意識到金兵來者不善,開始收縮防線,放棄了南陽,死守穰城到沁陽一線。

  完顏兀術率領五萬鐵騎以及十余萬偽齊軍開始全面反攻,率軍撲向江淮,五萬鐵騎在淮河北岸和張俊、韓世忠的十萬大軍交戰。

  十萬宋軍再一次被完顏兀術的兩萬拐子馬和鐵浮屠擊敗,宋軍兵敗如山倒,倉惶南逃,之前所攻佔的江淮之地又重新丟失殆盡,女真騎兵一路追殺,十萬大軍最後不到一半逃回了長江南岸。

  在川陝屢戰屢敗的完顏兀術在中原恢復了他橫掃天下的勇猛,擊敗了東線宋軍後,又調頭殺向荊襄,連續攻佔了蔡州、光州、鄧州,在穰城和嶽飛軍激戰數日,雙方各有勝負。

  此時金兵連續大戰近十天,身體已十分疲乏,後勁不繼,完顏兀術最終意識到攻不下荊襄,便不再進攻,收兵北撤汴梁,把後續戰事扔給了偽齊軍。

  嶽飛命令董先和彭玘率一萬軍守住穰城,他率領兩萬軍揮師南下,在光州擊敗了李成的部將蔣源,重新奪回光州,他隨即派部將王貴進駐安慶府,命令湯懷駐扎黃州,命令姚政進駐蘄州。

  這一戰女真五萬精銳再度殺得宋軍聞風喪膽,江淮東線盡墨,但江淮西線的荊襄外圍各州府卻保住了,也算是一大成果。

  宋軍收復江淮失敗,朝廷主和派聲浪再起,宰相秦檜強烈要求追究盲進之責,十月初,主戰派骨乾趙鼎被罷相,大學士徐先圖拜相並接任知樞密事之職。

  就在宋軍在江淮慘敗之時,陳慶率領一萬熙河軍無聲無息地佔領了河州,軍隊進駐枹罕縣。

  河州的漢人已經不多了,主要以羌人和吐蕃人為主,基本上都是牧區,漢人主要集中在罕縣和寧河縣兩座縣城內,而縣城以外的廣大土地都是羌人和吐蕃人的地盤,連黨項人也不多。

  這也是漢唐以來的西部特點,官府隻管理縣城,軍隊則駐扎在縣城和軍寨,其余地方都是邊疆民族自治,大家相安無事。

  宋軍攻佔河州沒有發生任何戰鬥,在他們進入河州後,西夏三千軍隊隨即從河州撤離,返回了蘭州。

  枹罕縣是一座中縣,縣城頗大,但人口不多,只有兩千多戶人家,漢人佔了一半,其余都是羌人、吐蕃人和黨項人,並沒有新的黨項移民,有基本上沒有什麽民族矛盾,城內氣氛平靜,完全沒有狄道縣那樣激烈的鬥爭。

  主要原因是洮水河谷地位重要,是產糧重地,西夏人自然也極為看重狄道縣,大量移民。

  陳慶率軍進駐枹罕縣的第三天,呼延雷也從湟州趕到了枹罕縣。

  “卑職在湟州城內買了一座酒樓和一座客棧,那邊漢人很多,幾乎都是從陝西路逃來,有十幾萬人之眾,都以種麥為生,任得敬此人能力很強,把湟州、西安州和廓州治理得不錯,軍隊有八千人,其中五千騎兵,糧草都是由軍屯解決。

  但卑職聽說,偽齊軍在湟州和西安州隻各有一千人,其余六千人都是任得敬的私軍,他完全就是湟州、西安州和廓州的土皇帝,他妻子是吐蕃人,所以他得到了吐蕃人的支持。”

  “任中群找到了嗎?”陳慶又問道。

  “卑職打聽到了任中群的消息,他確實在湟州,但卑職沒有見到他,卑職估計他躲在某地精煉白銀,但只是猜測,沒有證據,卑職會盡快尋找到他的下落。”

  陳慶點點頭,“要千萬注意隱蔽,不要被敵軍發現了。”

  “卑職明白了!”

  呼延雷在河州隻呆了半天,買了一批貨物,又匆匆回去了。

  這時,陳慶得到消息,西夏天子李乾順派來的使者已經到了成紀縣。

  陳慶任命指揮使正將王倫為河州兵馬使,率軍兩千駐扎枹罕縣,他則率領大軍返回秦州。

  此時已是十月中旬,朔風漸起,中原北伐慘敗,但遠在萬裡之外的陳慶卻一無所知,他率軍在一望無際的草地上行軍,遠處是青藏高原的皚皚雪山,而北方則是溝壑遍地的黃土高原,氣勢磅礴,山川壯麗。

  遠處有牧民吹響了悠揚的胡笛,勾起將士們的思鄉之情,在他們頭頂上,幾隻雄鷹在碧藍的天空上盤旋。

  成紀縣已經修建完成,城外百姓也紛紛搬回自己的新家,成紀縣畢竟人口眾多,有十余萬人,加上數萬軍屬,人口已接近二十萬人,遠遠超過了甘泉堡,有了巨量的人口支撐,縣城內很快就恢復了繁華。

  呂繡當然也搬進了自己的新家,他的新宅佔地十二畝,是官宅中最大的一座,符合陳慶的節度使身份。

  呂繡在面試下人之時發了慈悲善心,把管家田文禮介紹來的下人全部錄用,使她府中的下人仆婦達四十五人之多,呂繡也意識到人招多了,但她也沒有辦法,既然都簽了契約,總不能再出爾反爾,只能等契約結束後再說。

  呂繡懷孕已經七個月了,整天挺著個大肚子在府中散步,兩名產婆每天都來了解情況,陪她散步,余蓮和余櫻則跟在主母身後,旁邊是身材高大的陶七娘和陶八娘,在她們身後還有四名使女,浩浩蕩蕩一隊人在府中行走。

  “對!步子要穩,呼吸跟著步子來,就這樣,目光盡量望四周的花草,保持內心寧靜愉悅。”

  兩名產婆不愧是專業人士,怎麽散步,喝多少水,吃什麽菜,每個細節考慮得很周全,要不然每天五百文是那麽好掙的嗎?

  呂繡沿著府宅圍牆內圈散步,早上和下午各一次,每次走一千步,她自己感覺也不錯,孩子在肚子裡很調皮活潑,用產婆的話說,就是孩子精力充沛,一定很健康。

  呂繡進了東院,東院是李清照和趙巧雲住的地方,由兩座很精雅的小院組成,趙巧雲也有了兩名使女,都是十五六歲,她開始不想要,但呂繡把丈夫搬出來,趙巧雲隻得接受了。

  有了兩個使女,將趙巧雲從繁雜的瑣事中解脫出來,她開始全身心地投入到文學和繪畫之中,她有父親留給她的優良基因,文學和繪畫造詣已經超過讀書向來不專心的師姐呂繡,成了李清照最得意的關門弟子。

  “巧雲,師父呢?”呂繡沒見到李清照。

  趙巧雲迎出來笑道:“師父去茶館了。”

  “咦!不是說不用去嗎?”

  “師父說要體會一下市井氣氛,她才有靈感。”

  “她一個人去的?”

  “當然是小曼和春娘陪著她。”

  “那有沒有說什麽時候回來?”

  趙巧雲搖搖頭,“估計要到吃晚飯才回來,她說還要會幾個詩友。”

  “那你一個人在這裡做什麽?陪我聊天去。”

  趙巧雲遲疑一下道:“那我順便再去找幾本書。”

  “隨便了,快走吧!”

  呂繡陪嫁了幾千冊書,她一本都懶得看,倒是便宜了趙巧雲。

  趙巧雲上前扶著呂繡,一行人穿過小門向後宅走去。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