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封侯》第146章 南下
  第146章 南下
  陳慶在平涼已經呆了八天,每天都有絡繹不絕的百姓從各地趕來領取糧食,原本滿滿的大糧倉漸漸變得空曠起來。

  這天下午,陳慶在城頭上巡視,陶爽匆匆趕來,躬身行禮道:“將軍,發放糧食卑職建議結束!”

  “糧倉空了嗎?”

  “糧倉快空了是一方面,更重要是,從昨天開始,幾乎都是重複領糧。”

  “什麽意思?”

  “就是從昨天開始,來領糧食的百姓之前大部分都已經領過了,他們來領第二次,今天也是一樣。”

  “現在還剩多少?”

  “還剩下七百余石。”

  陳慶想了想道:“那剩下的糧食就分給各級官員和文吏吧!”

  陶爽大喜,“多謝將軍厚愛!”

  陳慶又笑著對陶爽道:“好像還有一些布匹,你們也分了吧!”

  “將軍要走了嗎?”

  “我們這兩天會收拾一下,可能很快就要離開了,希望陶長史能把後續的事情處理好。”

  陶爽苦笑一聲,後續的事情,就不是他的能控制了,一旦金兵殺回來,他們又該遭遇什麽樣的命運?
  就在這時,城下傳來一陣喧嘩聲,似乎有數千人在大喊。

  陳慶看了陶爽一眼,陶爽連忙搖頭,“下官也不知怎麽回事?”

  一名士兵指著前方道:“統領,聲音似乎是從大街上傳來。”

  “看看去!”

  陳慶下了城牆,也不騎馬,步行向中軸大街而去
  城門處聚集了數千民眾,很多老人情緒激動,要求見宋軍主將,早有士兵跑去報告了陳慶。

  陳慶快步來到大街上,正在維持秩序的楊再興上前苦笑道:“城內百姓聽說我們要走了,情緒都很激動,他們希望宋軍能留下來。”

  這確實是比較頭疼的事情,但又不得不面對。

  陳慶心中歎了口氣,來到百姓面前,擺擺手高聲道:“各位父老鄉親,我就是宋軍主將,大家有什麽訴求直接對我說吧!”

  終於見到了主將,上百名老人跪下,後面黑壓壓的數千人群也跟著跪下,眾老人聲淚俱下道:“將軍給我們剛剛帶來希望,怎麽又忍心拋棄我們而去?”

  這個大帽子太重了,自己可承擔不起,陳慶無奈,隻得高聲解釋道:“各位父老鄉親,我明白大家的心情,但我們有任務在身,大散關的激戰還在進行,大宋的命運全系這次戰爭,我們責任重大,請大家理解。”

  陳慶也沒有辦法,他也只能拿大局來壓眾人,仿佛宋朝的命運就拴在他身上,他不走,宋朝就完了。

  眾老人面面相覷,話已經說到這個份上,讓他們怎麽堅持?

  一名為首的老人高聲道:“陳統領說得對,我們也應該以大局為主,只要宋軍戰勝金兵,遲早也會把金兵趕出去,我們就不要為難陳統領了。”

  這時,兩名老者上前道:“將軍,我們城內也有一些青壯,與其整天東躲西藏,不如讓他們加入宋軍,驅逐韃虜,恢復大宋江山,請將軍無論如何成全我們的抗金決心。”

  陳慶有些為難,他的軍隊要求很高,最起碼也要會騎馬,否則反而會拖累他們。

  但這種話不好說,會傷大家的一份拳拳愛國之心,他隻得換一種說法,“各位長者,和金兵作戰傷亡很大,戰死沙場是常事,恐怕最後只有極少數人能活著回來。”

  “陳將軍,只要是和金兵作戰,戰死沙場也是他們榮耀。”

  陳慶無奈,隻得回頭對楊再興道:“你挑選一下吧!只要會騎馬,都可以收下。”

  “卑職遵命!”

  新兵加入確實是個意想不到的事件,一共有八百多名青壯報名,最終挑選了五百四十名新兵,好在馬匹和兵甲較多,很快便將新兵武裝起來。

  傍晚,楊元清率領軍隊返回了平涼府。

  一名士兵飛奔來報,“啟稟統領,楊副將他們回來了,在南城門!”

  陳慶大喜,連忙騎馬向南城門趕去。

  南城門,從仙人關返回的一千騎兵浩浩蕩蕩進城,雪還在下,稀疏的雪片落地,被戰馬踩為爛泥。

  陳慶笑著迎了上來,“各位一路辛苦了!”

  眾將連忙上前施禮,“參見統領!”

  這次一起去仙人關,除了楊元清和王鐸外,劉璀也一並跟了過去,他畢竟是劉瓚的兄弟,這個面子劉家要給。

  陳慶讓眾人去休息,他和楊元清騎馬並駕而行。

  “是不是出了什麽意外?”陳慶沉聲問,他感覺眾人的神情有些異常。

  楊元清苦笑一聲,“劉瓚還好說話,主要是劉都統,他批評統領不考慮大局。”

  “什麽意思?”

  “就是說有好處不能隻想到自己,要大家分,說我們不能忘記吳都統!”

  陳慶笑了起來,“他還記著吳都統呢!然後呢?”

  “然後布帛和戰馬他們全拿走了,戰馬給吳都統,布帛也是全軍一起分配,其他還是留給我們。”

  幸虧自己還留了一些戰馬,否則這次虧大了。

  “那批白銀呢?”這才是陳慶最關心的問題。

  “白銀留給我們,劉都統還是比較深明大義,他知道統領經略秦州需要用錢。”

  陳慶一顆心放下,又笑問道:“那劉瓚豈不是很失望?”

  “他是很失望,但也沒有辦法,他父親是都統,他必須從命。”

  陳慶其實也知道,平時宋軍也只有基本糧草,像這種獲得財富的機會極少。

  而且吳階,劉子羽,王彥這些都統都十分謹慎小心,唯恐被朝廷彈劾。

  一般奪下了戰利品也要上交,而戰利品返回可能性幾乎沒有,像這一次偶然遇到好處,所有人都會想到自己的士兵,完全可以理解。

  楊元清又取出一封信,遞給陳慶,“這是劉都統給將軍的。”

  陳慶接過信,打開看了一遍,戰利品就和楊元清說的一樣,戰馬和布帛拿走了,二十萬兩白銀留給他經略秦州。

  陳慶也不是很在意,他又繼續看下面的內容。

  信中希望他為西軍外圍,參與大散關之戰,這也是吳階的意見,至於他和大散關之間的聯系,可以通過仙人關中轉。

  陳慶沉吟片刻問道:“鄭平之事,你告訴劉都統了嗎?”

  楊元清遲疑一下道:“卑職說了,卑職只是想告訴他,統領並沒有脫離戰場。”

  “統領,說這件事不妥嗎?”楊元清又問道。

  陳慶搖搖頭道:“劉都統和吳都統都沒有問題,其實我是有點擔心傅選,準確說是有點擔心傅墨山,傅墨山和我還有鄭胖子都有仇,我擔心他會借刀殺人。”

  楊元清滿臉驚駭,“他不會做這種事情吧!”

  “那個人腦袋被驢踢過,做事不知輕重,不管後果,哎!但願是我多慮了。”

  楊元清心中就像放了一塊大石頭,變得沉甸甸的。

  次日天還沒有亮,陳慶整理軍隊準備出發了。

  他們陣亡兩百余人,受傷的三百傷兵又送去了大散關,但他又從平涼府補充了五百新兵,使總兵力又恢復為兩千五百人。

  晨霧蒙蒙,兩千五百騎兵在陳慶率領下奔出了南城門,向南方疾奔而去。.
  渭河南岸已經覆蓋了厚厚一層冰,數千協從軍喊著號子,拉著一艘大船在雪地上緩緩移動,後面還有十幾艘大船在雪地上行走。

  完顏兀術佔領和尚原後,認為補給大營太遠,補給很不方便,便決定將渭北大營南遷三十裡。

  渭北大營佔地極大,物資堆積如山,要遷徙大營談何容易。

  謀士范拱便想了一個辦法,利用渭水上的大船作為搬運工具,讓士兵在雪地上拉拽大船前進。

  這個浩大的運輸工程自然落在漢人仆從軍身上,完顏兀術投入五萬漢人仆從軍,動用十五艘三千石的大船參與搬運。

  鄭平和的兩千青壯手下已被強製轉為仆從軍,被編為仆從軍第四軍第六營,鄭平依舊出任統領。

  他這個統領和宋軍的統領完全不是一回事,只是一個臨時頭銜,和官職沒有半點關系。

  “他奶奶的,你們這幫蠢貨是不是沒有吃飽飯,給老子用力拉!”

  鄭平這幾天總被女真人歧視,他窩了一肚子火,騎在馬上大聲叫罵。

  數千士兵一起奮力叫喊,滿載糧食的大船在雪地上緩緩移動。

  雖然船速很慢,但比起其他大船還是快了很多,鄭平在海邊長大,有經驗,他找了數十根滾圓的木頭墊在船下方,使船在木頭上滾動,速度快了很多。

  他們原本排在第十二位,現在已經排到第三位了,眼要又要將前面一艘大船超過。

  這一幕連完顏兀術都注意到了,親自來路上視察,他很快就發現了端倪,這艘大船下面居然墊著滾木,還有數十名士兵專門負責更換滾木,難怪比別人的船隻快。

  完顏兀術馬鞭一指鄭平,“把那個漢將召來見我!”

   老高也知道自己和書友交流得比較少,主要是老高有社交恐懼症,聽到手機鈴聲響,都會渾身發抖,最好是騷擾電話,不用接。

    有時候不得不去應酬,但又言辭笨拙,不會說話,開口就會得罪人。

    老高盡量每天和書友聊一聊,談談生活,寫書之類。

    最後還是要求求打打賞,真的不要多,一元兩元,有書友支持,心中就會溫暖很多。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