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封侯》第123章 戰幕
  第123章 戰幕
  十一月初四,大散關給陳慶大營運來了一批極為重要的戰略物資,四百架床弩、三萬支寒鴉箭,還有一千桶火藥和兩千桶火油。

  陳慶下令打開營門,他親自到營門外迎接這批重要物資的到來。

  無論在二郎寨,還是在麟遊縣,他都體會過床弩的強大優勢,這是比神臂弩更強勁得多的銳箭,數十步內,可以射穿三人的身體,對於敵軍的騎兵陣和密集敵陣具有強大殺傷力。

  至於火藥桶,那更是陳慶在箭筈關的絕招,他嘗到了甜頭,可惜數量太少。

  這次是他專門向吳階要了這三種武器,吳階也很清楚他軍隊的重要性,從一千架床弩中分了四成了他,火藥和火油也各給了三成。

  能不能阻止敵軍從西谷殺出,切斷和尚原宋軍的退路,關鍵就在陳慶的最後一道防禦線了。

  望著一桶桶火油和火藥搬進大帳,陳慶吩咐一名士兵道:“去把鄭平找來!”

  在所有的手下中,陳慶最信任的人就是鄭平,趙小乙雖然也忠誠可靠,但趙小乙缺乏歷練,沒有經歷太多磨難,人生觀還沒有完全成熟,一旦他接觸到誘惑,還能不能忠誠於自己就難說了。

  楊元清為人圓滑,性格韌性太過,剛性不足,忠誠度方面還是稍稍遜了一點。

  楊再興跟隨自己的時間太短,陳慶對他還了解不透,呼延兄弟忠誠的是呼延家,也不用多提了,至於其他將領,他們更忠於王彥,這一點不容置疑。

  只有鄭平,從軍多年,歷經坎坷,從自己當斥候都頭時就跟隨自己,甚至突然得到的外戚身份也沒有讓他改變做人的準則,雖然鄭平有這樣那樣的毛病,但在對自己的忠心上,任何人都不如他。

  不多時,鄭平屁顛屁顛跑來,“統領,你找我?”

  鄭平剛回來沒有幾天,他在漢中娶了楊柳,有點樂不思歸,超過期限兩天才歸營,由於戰備緊張,陳慶也顧不上處罰他。

  “你最信任的手下有幾人?”陳慶問道。

  鄭平撓撓頭,“大概有十幾個吧!”

  “你把他們召集起來,我把製作火繩的技術教給你的手下。”

  火繩這種延遲引爆工具在火器使用中極為重要,在箭筈關陳慶製作了一批火繩,但這種技術他並沒有交給宋軍。

  原因也很簡單,這種技術是雙刃劍,宋軍可以用來對付金兵,反過來,金兵也能使用火器進攻大宋。

  一旦火繩在宋軍中大規模推廣,很快就會傳到金國,這是必然的。

  鄭平連忙把他十幾名心腹士兵找來,大帳內,陳慶對眾人道:“從現在開始,我要交給各位一種製作火繩的技術。

  火繩是什麽?可能各位都沒有見過,簡單說來就是引爆火藥之物,替代我們之前使用的油紙,油紙受風的影響太大,容易熄滅,在關鍵時刻靠不住,火器發揮不出應有作用的主要原因就在這裡。

  而火繩不受風的影響,當我們點燃火繩後,至少跑出去五十步,火藥才會爆炸,而且一百次最多失誤一兩次。

  這是一門獨門絕技,今天我教給各位,希望大家能嚴格保密,絕不能外泄,否則金兵一旦得到這個技術,大宋必亡。”

  陳慶親自示范,用細麻紙裁減成條,刷一層蛋清,然後均勻撒上火藥,最後小心翼翼地細細卷起。

  蛋清是一個好東西,它能把細細的火藥顆粒凝結成火藥塊,彼此之間又有間隙,能使火藥迅猛燃燒,並燃燒充分,從而形成燃爆威力。

  後來工匠發現用糖漿可以起到同樣的效果,而且燃爆效果更好,只是糖漿成本太高,工匠們普遍還是使用蛋清製作火藥武器。

  陳慶對眾人笑道:“很簡單對吧!等它曬乾後,就是火繩了,然後我們要測量它的燃燒速度,以決定裁成多長為好。”

  一名老兵舉手問道:“請問統領,如果撒得不均勻,藥量的多寡不一,那豈不是時快時慢?”

  陳慶欣然道:“這個問題問得非常好,一個是藥量,一個是均勻度,兩者是火繩成敗的關鍵如果我們控制得足夠好,就能保證火藥桶在敵軍頭頂上爆炸。”

  陳慶笑著問剛才提問的老兵,“你叫什麽名字,任何軍職?”

  “卑職叫許年,是一名押隊!”

  陳慶點點頭,“從現在開始,你就是火器部的都頭,這十幾人都由你來統領,你們要想出一個好辦法,怎麽精準地控制放藥量和均勻度?”

  許年大喜,連忙單膝跪下,“卑職遵令!”

  仙人關是秦州進入漢中的戰略關隘,位於鳳州最北面的崇山峻嶺之中,它同時也是秦州和鳳州的交界。

  仙人關和南面的虞關目前由劉子羽的次子劉瓚率四千軍隊鎮守,這一帶莽莽大山,道路狹窄,後勤運輸十分困難,對於以騎兵為主的金兵十分不便,所以金兵雖然攻佔了秦州,但並沒有從仙人關入漢中的計劃。

  這天下午,仙人關前忽然出現了數百名老弱婦孺,要求過關。

  這個情況立刻驚動了守將劉瓚,劉瓚也是一名十分年輕的將領,只有二十余歲,他十六歲從軍,跟隨父親劉子羽南征北戰,已從軍八年,從一名小兵一步步升為統領,和陳慶一樣,是張浚重點培養的西軍三名年輕將領之一。

  除了陳慶和劉瓚外,另一個重點培養對象是三十歲出頭的涇源軍都統製劉錡,他最早獲得張浚提拔,從統領連升三級,成為西軍最年輕的都統製。

  劉瓚趕到關城上,只見外面基本上都是老人婦女和孩子,也偶然有幾個年輕青壯。

  他眉頭一皺,金兵並沒有在秦州大規模屯兵備戰,怎麽會出現流民?
  “將軍,是不是金兵想偷襲仙人關?”旁邊副將王渭低聲道。

  劉瓚搖了搖頭,“想偷襲的話更不會出現流民,此事有些蹊蹺,王將軍下去問一問,到底怎麽回事?”

  關門沒有開啟,王渭帶著十幾名弟兄爬軟梯下了城。

  詢問了一些老人,王渭跑回來喊道:“將軍,他們是附近村鎮的,說是有金兵抓壯丁,男子都嚇跑了,這些老人婦孺怕金兵報復,便來仙人關躲避。”

  北面倒是有一個潘家鎮,也有十幾個村落,這樣說起來也沒有什麽問題,但劉瓚還是覺得有些蹊蹺,金兵從不會來仙人關附近抓壯丁。

  他仔細看了看難民隊伍,隱隱有一些年輕面孔,他心中一動,便命令左右道:“老人婦孺可以過關,青壯男子全部控制起來,一一嚴格盤問,若有疑點,立刻抓捕。

  劉瓚懷疑這裡面混有金兵奸細,來打探仙人關的底細,用這種方式蒙混入關。

  關門開啟,一群群老人婦孺互相攙扶著走進了關隘,數百名士兵站在關隘內,警惕審視每一個過關的百姓,看見稍微年輕的男子立刻拉出來,立刻引起隊伍一陣騷亂,很多老人婦孺都哭喊起來。

  劉瓚看得真切,令道:“有家人認領的男子放了,沒有人認領的男子扣住!”

  哭喊聲停息,騷亂也停止了,眾人依次走進城門。

  副將王渭從城外進來,發現城門口丟著一隻鴨籠子,裡面似乎還有十幾隻鴨,主人卻不知所蹤,他拎起鴨籠子大喊道:“誰的鴨籠忘記了?”

  身後士兵笑道:“將軍,應該是鴿籠吧!”

  王渭一怔,向籠內細看,裡面果然混著兩隻鴿子,體型健壯,羽毛油亮,王渭頓時大吃一驚,這分明是信鴿。

  不好,有奸細!

  他衝進城大喊,“劉將軍,人群中有金兵奸細!”

  人群中兩名年輕男子臉色一變,撒腿就跑,旁邊士兵一擁而上,將二人撲倒。

  劉瓚重重哼了一聲,“我說怎麽可能有流民,分明就是給奸細製造混入關內的機會!”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