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封侯》第1212章 須城(下)
  第1212章 須城(下)

  “傳令全軍從南城撤退!”

  盡管赤盞暉不想從南城撤退,更不想在夜間向濟南府方向撤退,但很多事情由不得他,嚴峻的形式逼得他不得不進行選擇,但他只有一個選擇,那就是按照陳慶安排好的路線撤軍。

  如果他不撤軍,必然是全軍覆滅,西城約一裡長的城牆坍塌,上萬西軍已從缺口處衝了進來。

  他和張仲熊軍隊也有不同之處,那就是他的軍隊都是騎兵,也正是這點不同讓他心生僥幸,或許他的軍隊能突圍出去。

  東胡軍如潮水般撤離,每個士兵都騎上戰馬,縱馬疾奔,從南城門衝了出去,又調頭向東沿著官道奔馳,他們就像浩浩蕩蕩的洪流,足足在官道上拉出了五裡長的隊伍。

  但赤盞暉做夢也想不到,此時陳慶正率領十萬騎兵在他們前方等候,布下天羅地網。

  這時,陳慶已經隱隱聽見戰馬奔逃的轟鳴聲,他冷冷下令道:“傳令全軍,不接受投降,一律誅殺!”

  很快,十萬大軍接到了命令,無不摩拳擦掌。

  奔跑在最前方的數千騎兵已經進入了包圍圈,陳慶當即下令道:“吹號!”

  “嗚——”

  低沉的號角聲驟然吹響,在原野上回蕩。

  埋伏在官道兩邊的一萬弓弩手一起舉弩發射,萬箭齊發,如暴風驟雨般射向官道上的東胡騎兵。

  數千騎兵頓時一片人仰馬翻,當場被射殺大半,與此同時,後方官道上燃起了熊熊烈火,足有數裡長的官道都被烈火吞沒,兩萬余東胡騎兵驚恐萬分,紛紛調轉馬頭向兩側麥田裡逃去,迎接他們的是,十萬西軍騎兵布下的天羅地網。

  這是一場極其慘烈的血腥殺戮,由十萬銅牆鐵壁般的十萬西軍騎兵對陣驚恐散亂的兩萬六千余騎兵,慘叫聲、哭喊聲、哀求聲響徹一夜,直到天亮,殺戮才漸漸結束。

  除了主將赤盞暉率領三千余東胡騎兵拚死突圍成功外,其余兩萬六千余名東胡騎兵全部被殺,鮮血染紅數千畝的麥田。

  天色終於大亮,一眼望去,無邊無際的麥田裡躺滿了橫七豎八的屍體,數裡長的官道也被燒得一片漆黑,官道上也同樣堆滿了屍體。

  雖然沒有留戰俘活口,但戰馬卻繳獲了兩萬余匹,收獲巨大。

  當然,西軍也同樣付出了代價,雖然談不上殺敵三千自損八百,但也付出了三千四百余人傷亡的代價,其中光陣亡就達到一千八百人,重傷七百余人,其余都是輕傷。

  上軍統製嶽雲上前向陳慶匯報,“啟稟殿下,卑職已經確認,是有一支軍隊突圍出去,為首大將極可能就是對方主將。”

  陳慶眉頭皺成一團,十分不滿道:“部署得這麽嚴密,居然還會被敵軍突圍,是誰的環節出了問題?”

  “匯報殿下,是統製李元的防線被突破,他在最南面,靠近濟水,對方就是從濟水最淺處衝出去,那邊恰好沒有部署攔截隊伍,以為不可能”

  陳慶重重哼了一聲道:“我有沒有說過,一個最北面,一個最南面,都是最容易突圍之處,我再三強調,不能有一絲大意,結果呢!還是大意,以為敵軍不會跑這麽遠。”

  這時,統製李元被帶上來,垂頭喪氣跪下請罪,別人都殺敵無數,唯獨他一個敵軍沒有殺死,反而讓敵軍主將鑽了空子,從他疏忽之處逃走。

  “卑職大意,罪該萬死!”

  陳慶冷冷看了他一眼道:“你的大意導致敵軍主將逃脫,還陣亡了百余弟兄,你確實有罪,杖一百,降職為上軍統領,你可有異議?”

  這個處罰很輕,大大出乎李元的意料,他垂淚道:“感謝殿下寬容,卑職認罪!”

  陳慶一揮手,立刻有軍法士兵將李元帶了下去。

  陳慶又對嶽雲和張憲道:“好好清理戰場,敵軍屍體焚燒後深埋,陣亡弟兄的骨殖帶回去給他們家人,傷者也要好生治療,盡量挽救重傷士兵。”

  “卑職遵令!”

  陳慶隨即帶著親兵前往十裡外的須城縣。

  須城縣內也恢復了秩序,兩萬士兵在各處站崗,攻城主將楊再興上前來見陳慶,抱拳道:“啟稟殿下,城內守軍不多,我們隻消滅了兩千余人,加上城牆坍塌時埋葬的七百多名士兵,大概殲滅了三千人。”

  陳慶笑道:“城內你就不要給我匯報殺敵多少了,那反而是最不重要的,我關心是百姓傷亡,關心的戰利品收入,你說這兩塊就夠了。”

  楊再興有些不好意思道:“回稟殿下,百姓的傷亡也有,但不多,大約有六百余人,都是民夫,逃跑不及被亂軍所殺。”

  陳慶聽他說得含糊,被亂軍所殺,這個亂軍恐怕不光是東胡騎兵,還包括西軍士兵也在內吧!

  不過這種事情陳慶也不想深究了,他又問道:“戰利品呢?”

  楊再興暗暗松口氣,雍王不再追究誤殺民夫之事了,實際上,大部分民夫都是西軍衝進城時用弓弩射殺,黑夜中也分不清東胡士兵還是普通民夫。

  楊再興連忙道:“倉庫糧草物資頗豐,有糧食三十萬石,草料和黑豆三十萬擔,銅錢一百二十萬貫,還有兵器、生鐵、銅、布匹等等物資數不勝數,還沒有清點出來。”

  陳慶點點頭問道:“東平府的地方官員呢?”

  “知府叫做劉成,據說是劉豫的親戚,卑職沒有抓到他,據說他跟隨敵軍一起撤離了。”

  如果是跟隨撤離,那麽死在亂軍之中的可能性比較大。

  “通判呢?”陳慶又問道。

  “通判叫蘇紀中,是宣和四年進士,濟州人,以前是須城知縣。”

  “他的民風如何?問過嗎?”

  楊再興欠身道:“卑職詢問了一些當地人,劉成的風評一般,比較平庸,據說隻讀過一年的書,很多字都不會寫,整天就是吃喝,什麽事情都不管,范拱想罷免他,但完顏兀術卻因為他是劉豫的族兄而保留,做做樣子,實權是掌握在通判蘇紀中手中,在士紳中風評還不錯。”

  陳慶很看重金國官員在士紳中的風評,對底層百姓的風評卻不是很看重,主要原因是金國控制,而不是雍王府控制。

  雍王府控制的州縣官員他很看重底層百姓的風評,但金國不一樣,底層百姓沒有什麽油水,金國對他們也不重視,金國統治者更關心有錢的士紳和商人,千方百計盤剝這些有錢人,所以士紳和商人們對金國地方官的評價也是最準確的。

  這個蘇紀中風評不錯,陳慶倒有點興趣了,便點點頭道:“帶他來見我!”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