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封侯》第1522章 小聚
  第1522章 小聚
  下午,種桓來到了雍京櫃坊位於東大街的總店,總店佔地約二十畝,在寸土寸金的東大街,能擁有二十畝土地,已經是不得了的實力了,也只有屬於官方的雍京櫃坊總店才有這樣的待遇,萬寶櫃坊和江南櫃坊的總店都在南面的京兆縣,也才各佔十畝土地。

  雍京櫃坊主要是倉庫有幾座,地下地上都有,佔據了大部分土地,具體的店面建築也只有三畝左右。

  雍京櫃坊就是從前的川陝第一櫃坊,在天子登基後改了名稱,並迅速向天下各縣擴張,它隸屬於戶部,典型的官方櫃坊。

  櫃坊大管事叫做楊春,原本是度支署郎中,現在專職櫃坊,年約五十余歲,是個很精明能乾的瘦小老者。

  楊春把種桓請到貴客房就坐,又讓夥計上茶,種桓歉然道:“之前陛下告訴我,說櫃坊遇到了什麽麻煩事,讓我關注一下,結果我一忙起來就忘記了,剛剛才想起來。”

  楊春捋須道:“無妨,這件事就算種將軍不來,明天我們要去內衛報案了。”

  “先告訴我什麽事?”

  楊春讓一名帳房取來木盒子,他把木盒子打開,裡面是兩張票據,“將軍請看這兩張票據。”

  種桓拾起票據,是一張雍京櫃坊錢票,金額是一千貫,他從來沒有見過的票據,另外也是一張錢票,再細看,兩張錢票居然一模一樣,連號碼都一樣,都蓋上了已兌換的印章。

  “這哪一張是真?”

  楊春苦笑道:“我們也不知道哪一張是真。”

  種桓愣住了,怎麽可能,連發行人都分不清楚,那不就亂套了嗎?

  楊春歎口氣道:“我先給將軍說說這錢票是怎麽回事,因為現在的櫃票都是實名出票,必須在指定櫃坊兌換,這樣其實還是很不方便,我們便嘗試著發行錢票,這種想法以前就有,但不敢實施,就怕敵人仿製,現在天下一統,我們便覺得可以試行,便發行了一千張大額錢票,每張都是一千貫,用一百萬貫作為發行保證,所有櫃坊見票即付,結果三個月後就出問題了。”

  “就這一張出問題嗎?”

  “目前為止,就是這一張出了問題,但我們還有八十七張錢票在外面,沒有兌換,也沒有收回來,不知道會不會出問題?”

  “這張錢票在哪裡出的問題,我的意思是說,在哪個縣城發現的?”

  “都在京城發現,只不過不在一家櫃坊,一家在我們的櫃坊,另一張在萬寶櫃坊。”

  “你的意思是說,這張錢票其他兩家櫃坊也認?”

  “都認可!”

  種桓點點頭又問道:“那麽這張櫃票是誰買走的,難道是櫃坊沒有登記?”

  “有登記,這個人我目前找不到,所以才想請內衛幫忙。”

  “好吧!我知道了,你們明天一早把所以資料都送去內衛,正式報案,我們會列為大案調查!”

  種桓從櫃坊出來,天色已經微黑,今天他還有一個酒局,就在東大街,他直接步行來到了狀元橋的太白酒樓,這裡還是劉家開的大酒樓,對面也叫太白酒樓,但官府就不批準在河上搭建橋梁,兩座酒樓被割裂開了。

  石廣平家被天子趙構抄家後,對面的太白酒樓被鄭家以五萬貫錢的低價收購了,宋朝終結後,京兆府批準了他們在河上架橋,兩座太白酒樓正式合而為一,成為京兆城最大的酒樓,一共六家佔據了份子,鄭家佔據四成,劉家三成,高家一成,楊家一成,錢家一成,至於鄭家的四成裡面有沒有特殊份子,那就不得而知了。

  種桓來到酒樓大門前,一名夥計迎上來笑道:“請問官人有沒有預訂?”

  酒樓生意太火爆了,必須預訂才有位子,種桓笑道:“明月樓芍藥房!”

  “官人請跟我來!”

  夥計將種桓帶到大門口,交給一名侍女,侍女打燈籠領他前往,實際上酒樓裡燈火通明,不需要打燈籠,侍女打燈籠只是為了營造一種氣氛。

  明月樓是東樓,西樓叫做寶珠樓,和臨安的豐樂樓不同,太白大酒樓對所有人開放,只要衣著得體,不要敞胸露懷或者光著膀子赤著腳之類,都可以進去。

  侍女走到芍藥房前,擺出一個請的姿勢,種桓點點頭進去了。

  房間裡已經有兩名客人,一個便是晁清,另一個便是蘇策了,當年他們三人一起參加科舉,都考上了進士,晁清和種桓留在京兆,蘇策原本是要留在度支署,但最後一刻,他還是選擇了去地方為官,他已經調了幾任,最近剛被任命為豐州長史,進京來辦手續。”

  種桓和蘇策緊緊擁抱一下,他們已經好多年沒見了。

  “坐下吧!”晁清笑著請兩人坐下。

  三人各自坐下,今天是晁清做東,他已經點好了酒菜,很快,有侍女給他們送來酒菜,原本還有歌女助興,被他們回絕了。

  晁清給三人斟滿酒,舉杯笑道:“為我們五年來第一次聚會,幹了這杯!”

  “乾杯!”

  三人碰了酒杯,一飲而盡,種桓搶過酒壺給兩人滿上,問道:“蘇兄怎麽變得這麽瘦黑?我都差點認不出了。”

  蘇策歎口氣道:“你莫非不知道我的綽號?”

  晁清撫掌大笑,“我知道的,這個綽號還是天子起的。”

  “什麽綽號,說來聽聽?”種桓好奇問道。

  蘇策苦笑道:“叫棉花縣令!”

  種桓一怔,“怎麽叫做這個綽號?”

  “我們靈武縣的幾萬頃全部用來種棉花了,是那種優質的長絨棉,我的最大任務就是跟著種棉花,在靈武縣種了整整三年棉花,天天被太陽暴曬,能不變黑嗎?”

  “原來如此,靈武縣不種小麥了?”

  蘇策搖搖頭,“現在整個河套平原都用來種棉花,我們要成為棉花路。”

  種桓著實不解,問晁清道:“河套可是小麥的重要產地,放棄了小麥,會不會影響糧食穩定?”

  晁清指著種桓道:“你這人在內衛呆久了,完全不了解社會民生,還不如太子殿下!”

  “我是不太關心,你說說,我洗耳恭聽。”

  蘇策也笑道:“我也想了解一下,對我在豐州有好處。”

  晁清淡淡問道:“你們現在誰還穿細麻衣服?”

  種桓想了想道:“好像沒有了,都是棉布,好像還有一些底層百姓穿細麻。”

  “細麻也是以前的衣服,現在細麻布幾乎都不賣了,以前的麻田都改種玉米,然後河套平原的棉花、河湟谷地的棉花加上琉球島和福建路的木綿,兩者混紡織成棉布,就足以供應天下人的衣服了,還有江南和巴蜀的綢緞補充。”

  “不對吧!”

  種桓忽然想起來了,“漢中種了棉花,我前不久去出差,見到了棉花田。”

  “你說的棉田不光漢中,中原、山東路也有,它們種的是短絨棉,無法用來織布,只能當棉衣、棉被的填充料,但比較零星,影響不了大局,天子布局玉米、南瓜還有土豆這些新作物是神來一筆,徹底解決了糧食問題,但種玉米需要土地怎麽辦?所以就用木綿加上棉花織成棉布取代麻布,麻田就騰出來了。

  玉米和土豆產量很大,養活九千萬人口完全不是問題,多余的玉米還能養豬,吃肉能強壯身體,延長壽命。

  解決了糧食問題,人口就會滋生,人口上去了,大量人口就能走出去,佔領更多的土地,就算將來帝國分裂,天下也會出現很多個漢人國度,這是陛下親口說的。

  他說天下還有很多無主之地,比我們雍朝還要大無數倍,我們若不去佔領,被別人佔領了,千年後子孫會責怪我們。”

  蘇策長長歎口氣,“你這番話,我聽起來就像天書一樣,完全顛覆了我的想象。”

  種桓舉起酒杯悠然道:“聽你這樣一說,我真不想乾內衛了,我也想帶兵出征,去為子孫開疆辟土!”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