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宰執天下》第18章 向來問道渺多岐(五)
  【 】15“韓岡編yao典,果然還是為了氣學”

  雖說是事先有所預料,但當真確認了消息之後,楊時還是免不了要重重的歎上一口氣

  韓岡在yao典中推介自出機杼的分類學,指正經中的謬誤這件事在儒林之中,掀起了一陣驚濤駭lang,,興起的風bo,並沒有局限在東京城中,很快便向四面八方傳播開去

  洛陽距離東京極近,得到消息也就隔了區區三五日,對早就在推測韓岡用心的程men弟子來說,正好是映證了他們之前的猜測

  “昨日伯淳先生赴司馬君實之邀,據說正是為了此事,”謝良佐道,“不知道伯淳先生和司馬君實準備怎麽駁斥韓岡的謬論”

  “不能與韓岡就這些細節論辯”楊時搖頭道,“真要與他辯駁,那就落入他陷阱了”

  “不知中立何出此言?”謝良佐疑huo的問著

  “敢問顯道,氣學中的關節是什麽?”楊時反問

  “……若是韓岡的這一脈,當是格物致知”

  氣學之中也有分歧,韓岡這一脈與轉投而來的呂大臨便不是一個路數程men弟子對氣學之中的紛爭,看得也是比較清楚的

  “沒錯,正是格物致知韓岡一直主張的格物致知,與伯淳、正叔兩位先生所言相異,專注於自然中的細微之物,由小證大,道自器中出雖說格局小了,但其勝在淺近,能讓世人一試便知如此一來,你當真要與其辯駁,就必須在器上取證據,否則就無法取信於世人”

  “……也不盡然”想了一陣後,謝良佐搖搖頭,“自漢至唐,經釋義本多歧,到如今都是各說各的要想分出個是非對錯,要麽從細微出來,要麽就是放大了看在細枝末節上,小弟承認的確是無法跟韓岡相比的但韓岡一條一條的考訂諸經中的每一句話,其實還是落入了漢唐諸儒章句之學的窠臼,只是看著手法有些不同而已,本質是一樣的”

  “顯道不是明白了這個道理嗎?就是因為這樣才難辦啊”楊時笑了起來,“經典千年傳承,經多人傳抄,加之年久散逸,總有錯漏之處,韓岡就是盯著這些錯處做文章加之先儒以己意解聖人之論,也是多有錯處,今儒對此說得太多了,韓岡從中著手,也是想以此來宣揚他的氣學”

  “但論經,須觀其大略,察其要旨,尋究章句,並非正道”

  “自是如此可世人眼光短淺者甚多,有幾個能一眼看到聖人的本意,經中的要旨?

  謝良佐長聲一歎,一時不知該說什麽才好

  韓岡直叱《禮記》觸犯了程學的逆鱗《禮記》中的《大學》、《中庸》兩篇,是程顥程頤都很看重的篇章,其代表的是孔子、曾參、子思和孟子這一脈道統傳承程學一貫以承襲孟子道統為目的,韓岡如此作為,等於是在柴禾堆裡丟了一把火,不燒起來才有鬼

  雖然氣學也在說《中庸》,而格物致知四個字是出自於《大學》之中韓岡攻擊《禮記》,看似是自伐根基,但楊時和謝良佐都清楚,韓岡這次對《禮記》下手,本質上還是在爭奪道統,並不是自己跟自己過不去

  《大學》和《中庸》雖是出自曾參和子思,可將之收集起來,編訂入《禮記》的,卻是西漢的戴聖韓岡的目的就是將《小戴禮記》中屬於戴聖的部分給剔除出去,明了聖賢之本心,或者確切點的說,一旦他向世人證明了《禮記》中的錯誤,並將之歸咎於戴聖,那麽接下來,他就可以將這本經中所有不合氣學要旨的章節和條目,說成是戴聖篡改,直接刪改了事

  “經文也好,注疏也好,到時候是去是留,全都得看他的喜好了”楊時音調沉沉的說著韓岡的膽魄和手段,實在是讓他驚懼如此行事,可見韓岡根本就沒有將先儒放在眼裡,一切以自我為中心

  謝良佐搖著頭:“都說要一改漢唐舊風,但做到韓岡這樣的,可是少見就是王介甫,都不至於如此肆無忌憚”

  楊時冷冷笑了起來:“王介甫一直都在說要‘一道德,同風俗’,使學者歸一他也不可能忍得下韓岡對《禮記》起乾戈”

  ‘一道德,同風俗’這六個字出自於《禮記·王製》,王安石曾經說過《禮記》中多有後人偽作的篇章,但一道德的理論來源,依然要從被列入九經之一的《禮記》中取得

  韓岡想控制《禮記》的詮釋權,甚至刪改權,當然也是學所不能忍受的何況還有《詩經》一事,也是學和氣學矛盾的焦點楊時在學上的水平最高,不過他對學的鑽研,目的還是在其中尋找錯處,了解的越深,批評起來當然也越能一針見血

  只是眼下的當務之急,已經從學變成了韓岡的氣學釜底chou薪,不外如是

  楊時的一對眸子變得越發的深沉:“一旦給韓岡將yao典編成,不知會撿拾出《詩經》和《禮記》中的多少錯漏出來正叔先生如今一改舊意,與伯淳先生同修《易傳》,便是為了防著日後”

  程頤過去曾經與楊時說過,不要寫,易分心,自是於道有害——‘勿好著,著則多言,多言則害道’但如今氣學與學的紛爭愈演愈烈,王安石和韓岡翁婿二人為道統相爭,程學也不能在外旁觀,儒men道統,那是絕不能讓人的

  “張橫渠舊年亦曾說,正叔先生‘深明易道,吾所弗及’《周易》乃是儒men根本,順xing命之理,通幽明之故,盡事物之情,而示開物成務之道也韓岡所學淺近,在《周易》上,可是差了許多”

  儒men一切的根基,還是在《周易》上文王拘而演《周易》,八卦出自伏羲,但《周易》中的六十四卦的卦辭和三百八十四爻的爻辭,則是出自文王和周公——‘西伯蓋即位五十年其囚前裡,蓋益易之八卦為六十四卦’

  而文王和周公,是儒men崇拜的聖人,孔子最敬的便是周公,其為《易》作傳,得《十翼》所以《周易》其實是分成《易經》和《易傳》兩個部分,但不論哪個部分,都是儒men的根源對聖人本意的疑問,都能在《周易》中得到解釋

  “窮天地之理,明聖人之道皆在《易》中,待先生《易傳》一成,世間諸多異論,便一無所懼”

  ……………………

  韓岡最近很忙,《本草綱目》的編修他當然不能放手,但厚生司和太醫局中的事務,同樣也不能丟下不管

  京城中,一東一西的兩座醫院——本來從療養院改稱醫館,是為了能有所區分,不過又容易和驛館、醫官這兩個詞相hun淆,乾脆就改名成了醫院,這樣對韓岡來說也方便——已經修建得差不多了

  men診部、住院部、yao房,一眾屋舍都已經整修完工,並粉刷一,裡面的醫療設施,也全都準備妥當,連備用的物品,也都分men別類的存放在庫房之中,並登記造冊

  醫院中的人手也準備得差不多了,醫官和醫生總計七十八名,其中的十幾名醫官,將會在兩座醫院中輪班出診,而剩下的醫生——太醫局生——則是被一分為二,各自常駐在其中的一座醫院中從之前的療養院繼承下來的護工,有一百六十余人,也是按照醫院的不同分成兩個部分還有醫院中的雜務,

  為了好地管理醫院,韓岡從厚生司中挑選了兩名老成的官員,在醫院中擔任院長不過又為此訂立了條例,只有對醫院的庶務和財務有管轄之權人事權,確切的說翰林醫官、太醫局生們的任免權,還是在天子和太醫局手中

  這一個是為了防止日後醫院成了院長一言堂,另一方面,也是免得與太醫局和翰林醫官院起紛爭,韓岡雖是提舉厚生司,但也兼提舉太醫局,一碗水要端平才是

  在men診部的大men處,連醫官men診的牌子也掛了出來,雖然每十天才會在醫院中坐診一天,但給天子和皇親國戚治病的禦醫們將會出診的消息早就傳遍了京城,每天都有人上men來詢問醫院何時才會開張,都想讓翰林醫官們來看病就算排不到禦醫的men診號,讓太醫局生來醫治,也比江湖遊醫要強

  如今東京城中多少病家,就等九月初一,醫院正式開張了

  不過這些事,對韓岡來說,也只是日常的工作而已真正掛在他心上的,這些事還算不上

  韓岡很清楚,隨著自己圖窮匕見,儒men各家學派,必然會有所反應如果僅僅是爭於學術,韓岡倒不擔心,他能應付得了但反擊的手段,可不一定會局限在學術上

  馬融遣家奴追殺弟子鄭玄的典故,可是千載流傳隋唐時的大儒孔穎達,也同樣遭受過同列宿儒的刺殺眼下雖不至於會有人敢去刺殺韓岡,但其他的手段一樣能給氣學當頭一bang

  “千裡鏡流傳於世,致人窺探**,又有si習天文者,乾犯朝廷禁令……三哥,你難道準備為此上本?”

  “不是愚兄”衝著蔡卞,蔡京微微一笑,“是張商英”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