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宰執天下》第15章 自是功成藏劍履(11)
  【 】4∴3∴35686688【上架的日子正好是端午節放假,看看這三天能不能多拚上幾】

  馮從義商人的習氣,聽說有錢賺,眼睛都能發金光

  玻璃水銀鏡馮從義只是聽韓岡提起過但他素知韓岡的為人,不輕易出言,卻言必有中既然曾經鄭重的說起過,又要讓他去投資開發有關的技術,那麽當然是men賺錢的好買賣

  西北的棉布,jiao趾的白糖,還有南北貨轉運販售的生意,已經讓韓、馮兩家富甲一方但支撐家族根本的產業,永遠都不會嫌多玻璃和鏡子,乃是與生活息息相關只要能將技術掌握在手中,就算日後擴散出去,只靠細水長流,那也是能傳承幾代人的富貴

  馮從義沉浮商海多年,喜怒不形於se那是基本功但在上千萬貫的遠期收益面前,卻也壓不下心頭的興奮別說他區區一介豪商,就是天子,聽說了一年能幾十萬的純收益,也照樣不能免俗

  看著表弟的模樣,韓岡微微一笑,低頭又看著手上價值千萬的小紙片紙片上一排排小字寫得很密,不僅僅是原材料的配方除了那幾條之外,還有燒製時要注意的關鍵,以及專用爐灶的修築和運用

  “嗯?”看著看著,韓岡忽然神se一變,忍不住發出一聲驚噫

  “哥哥,怎麽了?是不是有哪裡不對?”馮從義立刻緊張得問道不要hua大錢買來的卻是個騙呆子的贗品

  “透明玻璃的燒製肯定都要附帶工藝的改變,不僅僅是配方的問題你能注意到這一點,的確是很好”韓岡揚了揚紙片,“尤其是關於這燒料的爐灶,跟之前用的爐灶大不一樣”

  “這是肯定的將作監可是修了爐灶,跟之前的樣式都不一樣,當然是跟白玻璃有關,小弟怎麽能不去詳加打聽?”馮從義指著紙片上的最後一條,“從爐子裡排出來的熱氣,透過穿過外帶的烤爐,可以鼓進去的風加熱,能節省不少炭火”

  “不僅僅是省炭火,是在提高爐溫”韓岡語氣鄭重

  若不是在這張紙上看到,韓岡還想不起來這項關鍵xing的技術以蓄熱室jiao換爐中帶出來的熱量,不僅僅可以用在玻璃的燒製上,煉鋼煉鐵上有大的用處韓岡在軍器監時,這項技術還沒有開發出來

  “爐溫?”馮從義疑huo的問著,這個詞可沒聽說過

  “就是爐子的溫度就像長短輕重一樣,將寒熱用數字來衡量,是為溫度這是愚兄最近想要做的事舊有的度量衡不僅不jing確,而且太偏狹冷了熱了都能感覺得到,但到底多冷多熱,可就沒個準了”

  馮從義半懂不懂,想了半天,試探的問道:“是不是爐溫高了,就變得熱?”

  “正是,溫度越高,就代表越熱所以說白玻璃是個好東西,測量溫度的器具,我已經設計出來的可是沒玻璃,就只能是紙上談兵”韓岡淡淡的提了一句,眼神深沉起來,“好了,不用多想了,眼下我也只是個想法而已,具體怎麽測算還得慢慢考量說一說,來太原見我,到底是為了什麽?僅僅是玻璃上的事,我想用信應該就夠了”

  就是之前商議利用棉hua將甘涼路的漢番諸部拉攏過來,納入棉行的勢力范圍,韓岡和馮從義直接也只是寫信而已——不過是用了密文,以防被人偷看——隻憑白玻璃,用不著馮從義親自來太原

  “三哥說得是,要是僅僅是玻璃這件事,的確寫封信也就夠了其實還有另外一樁要事,必須要讓三哥知道”

  “什麽事?”

  “不知三哥還記不記得吳逵?”馮從義湊近了,將聲音壓低下來

  “當然記得”當年讓羅兀城功虧一簣的罪魁禍首,但被他帶累的廣銳軍又是韓家在鞏州的根基,韓岡怎麽可能會不記得,“怎麽,聽到他消息了?”

  “有人在沙州看到他了,身邊帶著十幾人”馮從義臉上添了幾許yin翳

  廣銳軍出身的子弟,是順豐行中的主力而廣銳軍在鞏州、熙州開辟的一座座農莊,裡面出產的棉hua,也是順豐行收購的主要對象每年還沒有開始播種,便以契約定下當年的收成,並事先給付定金這種旱澇保收的策略,是由韓岡當年親自定下,讓廣銳軍上下對韓岡死心塌地

  由於廣銳軍這些年來安分守己,加之在拓邊河湟時的奮勇,如今朝廷和地方上的州縣對他們已經不是當成叛賊看待可吳逵一旦出現在河西的消息傳開來,朝廷肯定就要緊張起來,對廣銳軍殘部加緊提防而任用許多廣銳軍子弟的順豐行,避免不了的要受到影響

  “這件事確定嗎?”韓岡問道

  “看到吳逵的是順豐行派在甘涼路的掌事之一,也是廣銳軍出身據他說,他看到的人雖然跟當年形象大不一樣,但一眼看過去,就是吳逵沒錯”

  “就這樣?”韓岡眉頭皺起來,就憑這點證據,完全證明不了什麽,“連長相都變了,怎麽能那麽確定”

  “其實據他說,只有五六分相像小弟也不可能就這麽一驚一乍”馮從義沉聲道,“但他在甘州留下的姓名,可是叫做武貴”

  “武貴?”韓岡的眉頭微皺,倒還真是很相近的兩個名字

  “而且這一回西夏歸附的漢將,領頭的叫李清他手下有個第一得力的部將,也是姓武名貴據說此人乃是熙寧四年五年的時候投奔西夏的,隻用了幾年就在李清帳下出人頭地,能力、手段都十分了得”

  “這個武貴現在怎麽樣了?”

  “他在鹽州城下的那場大luan中,不見了蹤影說是死了,但也有人說,他是帶著一眾兄弟去投奔了遼人反正在那場大luan中,跟他jiao情好的兄弟,全都失蹤了而甘州城的武貴,他身邊也有十幾個伴當”馮從義長出了一口氣,低聲問道:“三哥以為吳逵到底死了沒有?”

  “當年就沒有確認他的死信跟儂智高一樣,都是被燒得面目全非狄武襄當年沒把儂智高當做戰果報上去,韓子華【韓絳】也沒敢報軍中也有傳言說他去了西夏只是後來一直沒有消息,才沒了那些謠言”

  當年吳逵的死信由於無法確認屍體的身份,並沒有報上去,但基本上都認為他死了可若是這一次,才安頓下來沒幾年的廣銳軍多半又要luan了

  從姓名、時間、行動這些地方來看,武貴的嫌疑實在太深了——甚至不能叫做嫌疑,完全可以確認,武貴就是吳逵

  “他現在還在甘州嗎?”韓岡追問道

  “已經不在了”馮從義道:“說是有人看到他一夥十幾人向西出了yumen關,去了西域不過是不是故布疑陣,那還真是說不準”

  韓岡沉yin了一下,抬眼道:“……不要想太多吳逵此人,我與他有過一段往來他的xing子,多少了解一點既然在西夏國滅之後去了西域,多半是沒有再回來的打算等到日後朝廷收復西域,說不定才會再聽到他的名字”

  “三哥既然這麽說,那我就放心了”馮從義點點頭,“那名掌事我就讓他留在甘州主持分號事務,也叮囑過了一年半載,也不用擔心會傳出來等過了一年半載,就是傳出來,也不用擔心了”

  兄弟倆說了一番話,也到了掌燈的時候王旖遣了家丁來傳話,酒飯已經準備好了,催兩人吃飯

  韓岡和馮從義都餓了,出了房起身往前面去

  馮從義邊走邊問,“不知三哥在河東還能留多久?”

  “最多半年”韓岡道,“河東這裡,天子不可能讓我留得太久之前我也寫信給你了,河東可以放一放,攤子不要鋪得太大”

  “小弟明白”馮從義低了低頭,又問,“之後不知天子會安排三哥回京,還是會外任其他州府?”

  “多半是回京天子怕我功髙難賞啊”在心思通透的表弟面前,韓岡一點也不遮掩,“要是去了其他路州,再立下些功勞又該怎麽辦?我眼下都是開國郡公了,還能向上封國公不成?”

  “國公放在三哥身上不是遲早的事?”馮從義笑道:“做了相公,國公自然就能有了”

  “任官宰相,數載之後,便能封國公但食邑過萬戶,也就能封國公了天子不就是怕我再立功勳若是爵同宰相,到了大殿上,站在哪裡才合適?”

  馮從義陪著韓岡一同歎了一聲,轉而又道:“說起國公,小弟前些日子在京城,聽過介甫相公要轉封了,說是因為滅夏之功,本因於變法之利,而且謀圖西夏,也是介甫相公在任時先行主持的”

  “哦,是嗎?”韓岡想了想,“之前是舒國公,這一次,不知道是什麽了”

  封國也是分等級的首封封小國,繼而中國,而後大國,之後還有兩國國公外姓生前不封王,到了兩國國公,便到頂了如秦、楚、魏這樣的國公名銜,不是老資歷到幾任宰輔,基本上不可能有機會得到韓琦是魏國公,富弼是韓國公,都是大國而王安石的舒國公則是小國

  “到底是什麽,得要看太常禮院了不過介甫相公也在第二任宰相任上才封國公之前從相位上退下來,也只是開國郡公而已,好像就是太原郡三十不到便因功封郡公,大宋開國以來,還真沒人能比得上三哥”

  “比得上也好,比不上也好,都沒什麽好計較的記得我過去曾經說過龜兔賽跑的故事,跑得快的不一定一直都在前面”韓岡搖搖頭,“接下來的幾年,可能要清閑一下了”

  “正好可以用來治學”馮從義道,“三哥的學問越高,小弟也能一並沾些文氣說起來也是關西魁星不利,好不容易才出了橫渠先生和三哥若三哥不能將關西的士子都收歸men下,日後做了宰相也坐不安穩就跟我們這些雍秦的商人一般,若不能抱成團,便只有被人踩的份可一旦並力相向,就是京城,也能站下一塊落腳地”

  韓岡笑而不言,但馮從義的話正是說到了他的心裡官位的高低,他可以不計較但有些事,可是要好好爭一爭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