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進擊
遼東大地,寒風遽起,那肆虐的寒流不但讓寧遠城外的老百姓苦不堪言,也讓城牆上的孫承宗心急如焚。
他看著陰沉沉的天空,眉頭不由越皺越深,都這麽久了,皇上的錢糧都已經送到了,陝西行都司和四川行都司的援軍卻依舊沒有確切的消息。
四川都司和湖廣行都司的援軍倒是在拚命往這邊趕,問題,這兩路援軍趕到,他手裡也才堪堪二十萬人馬啊!
一旦開戰,錦州、廣寧和新建的大凌河堡最少要投入十萬兵力駐守,也就是說,他最多有十萬兵力去跟建奴在野外周旋。
十萬兵力夠了嗎?
他真沒把握。
當初建奴進攻沈陽的時候遼陽到沈陽一線同樣有將近十萬兵力,結果,人家建奴還不是一路從沈陽衝到了遼陽,好像沒有遇到絲毫阻礙一般。
也就是說,十萬兵力在野外跟建奴打很有可能打不贏。
但是,他已經等不了了,因為他再不出擊就要再等大半年時間了。
這大半年可都是冰天雪地,寧遠城外兩百多萬平民怎麽熬得過去,就算熬過去了,皇上又要消耗多少錢糧?
他不能在這虛耗皇上的錢糧啊,他必須盡力為這些老百姓去爭取更多的生存的空間啊!
沒辦法了,只有出擊了。
他皺眉沉思了一陣,隨即果斷下令道:“滿桂、趙率教,你二人負責鎮守廣寧,同時封鎖大凌河中遊,一旦發現有人渡河報信,殺無赦。”
滿桂和趙率教聞言,連忙拱手道:“末將遵命。”
兩人說完便飛速下了城牆,帶著親衛一路往廣寧方向狂奔而去。
廣寧原本就有五萬守軍,他們是無需帶人馬去的,人過去就行了。
孫承宗緊接著便揮手道:“王象乾、王化貞留守寧遠,其他人隨我去錦州。”
一眾文臣武將連忙跟著他往城牆下疾步而去,不一會兒,城門外便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
王象乾靜靜的站在城牆上,臉上並沒有任何異色,王化貞臉上卻是隱隱露出一絲不服之色。
他可是東林巨擘葉向高的得意弟子,而且還是遼東巡撫,孫承宗竟然什麽重要的任務都不指派給他,讓他沒有一點立功的機會!
這或許就是歷史上他暗中投靠魏忠賢的主要原因,因為孫承宗認為他嘴上沒毛辦事不牢,所以沒有重用他。
事實也證明,孫承宗的眼光沒錯,當他暗地裡配合魏忠賢把孫承宗給整走之後,他便利用明裡和東林的關系還有暗裡和閹黨的關系,左右逢源,獨攬遼東大權,架空朝廷派來的經略熊廷弼,一意孤行,意圖以不到十萬人馬反攻建奴。
結果,他自然是一敗塗地,被建奴打得屁滾尿流,白白葬送了將近十萬邊軍,還丟了遼西重鎮廣寧。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暫且就略過不表了。
孫承宗趕到錦州城之後,便開始調集人馬和物資了。
一時之間,整個錦州城內外頓時變得熱鬧非凡,到處都是搬運糧草物資的身影,號令聲更是日夜響個不停。
不出三日,一切準備妥當。
第四天一早,錦州城內外十余萬大軍齊聚,還有五萬征召的青壯,還有數十萬前來送行的遼民,整個錦州城東面幾乎都要被人海給淹沒了。
孫承宗站在東門的城門樓上,看了看城牆附近密密麻麻的明軍方陣,又看了看四周黑壓壓的遼東平民,深深的吸了口氣,隨即大喝道:“上三牲祭禮。”
很快,四個壯漢便抬著紅綢包裹的牛頭、羊頭和豬頭走上前來,恭敬的擺供桌上。
孫承宗當即帶著一眾文臣武將,恭敬的上了柱香,隨即掏出祭文,朗聲念道:
歲逢辛酉,內外患憂,世事蹉跎,強虜蔑德。
建奴肆虐,黎民遭難,遼東大地,滿目瘡痍。
天地神佛,歷代賢君,請顯聖靈,佑我大明。
三軍將士,萬眾一心,收復遼東,永享太平。
他一口氣念完,又帶著一眾文臣武將恭敬的磕了九個響頭,隨即便起身大喝道:“擊鼓,進擊!”
“咚咚隆咚,咚咚隆咚。”
戰鼓開始擂響,旌旗隨之揮舞。
祖大壽見狀,毫不猶豫的拔出佩刀,指著大凌河堡方向大吼道:“全軍疾行,衝!”
祖字大旗往前一指,五萬大軍立馬跟著他狂奔而去。
袁崇煥和金啟倧則帶著五萬青壯,推著石材木料和糧食緊緊跟了上去。
大凌河堡的修築地點其實就是廣寧中左衛的原駐地,這裡的衛城雖然已經被建奴給摧毀,地基卻還在,按駐軍的規模,只需將原來的衛城擴大十倍左右即可。
至於怎麽擴建,孫承宗自然早就規劃好了。
祖大壽、袁崇煥和金啟倧率領五萬大軍和五萬青壯趕到廣寧中左衛駐地之後便拿出了早已準備好的棉線和石灰粉,他們就以原來的衛城為東北角,向西南兩邊各拉了一道五裡余長的直線,並且在上面灑上石灰以為標記。
緊接著,他們又在兩邊直線的盡頭往南往西各拉了一條同樣五裡余長的直線,同時在上面灑上石灰以為標記。
這樣一來,一個五裡見方的城池雛形便定下來了。
石灰剛撒完,祖大壽和袁崇煥便毫不猶豫的揮手道:“開挖!”
挖一個周長二十余裡的城牆基腳需要多久?
這個得看投入多少人。
二十裡大致就是一萬米左右,而五萬大軍和五萬青壯加起來足足十萬人。
也就是說,一米的方圓內大概有十個人在挖!
這速度就比較的恐怖了,鋤頭、耙頭、鏟子,甚至是刀槍一起上,那地面是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凹下去,才不到兩天時間,一個二十余裡見方,深一米左右寬十米左右的城牆地基就硬生生被他們給挖出來了。
緊接著便是往裡填充石塊,一車一車早已準備好的石塊倒進去,不到一天時間,地基又被填平了。
接下來就是用條石框住兩邊,框一層,填一層土,將中間填實,然後再繼續往上砌。
這個就比較的費時間了,因為城牆中間的土層必須壓實,而且城牆往上砌的時候還要一點點往中間收縮,這樣城牆才不容易倒塌。
而要防止建奴直接搭人梯往上爬,牆基最少也得有個一丈半高,也就是五米左右。
這個牆基雖然沒有上面的女牆、箭垛和城樓修起來麻煩,但工作量太巨大了,就算是十萬人,沒個把月時間恐怕也不能把牆基給立起來。
而這個時候,大凌河沿線都已經開始零星的搏殺了。
因為建奴派往寧遠附近的奸細實在是太多了,他們這麽明目張膽的跑大凌河邊來築城,自然會被建奴的奸細發現。
建奴的奸細發現之後,那肯定是要想辦法渡河去報信的。
這點孫承宗早就猜到了,所以,他才命滿桂、趙率教、馬世龍、何可綱等將領率軍在大凌河西岸日夜巡查,封鎖河道。
他知道,築城的消息肯定是瞞不了多久的,他這樣做不光是為了拖延時間,同時也是為了多殺點奸細。
這些奸細,實在是太可惡了,沈陽和遼陽就是敗在這些奸細的手裡,要不然,這兩座遼東重鎮努爾哈赤根本不可能在幾天時間內陷落,如果沈陽和遼陽能撐上幾個月,戰局就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了。
所以,他就算知道不能完全封鎖也要使勁殺,不趁此機會多殺點奸細,實在難解他心頭之恨。
這些奸細也是不要命,前赴後繼,絡繹不絕,殺都殺不光。
或許,是因為努爾哈赤給的賞錢太多了吧,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大凌河堡開建不到五天,遠在沈陽的努爾哈赤還是收到消息了。
這家夥,如果讓明軍在錦州和廣寧之間扎出來一根尖刺,那還得了,當初錦州和廣寧相距百余裡,他還能派人在前線騷擾乃至駐守,因為明軍派出的斥候和軍隊都不敢離城太遠,廣寧和錦州之間還是他們的天下。
如果廣寧和錦州中間多出個大凌河堡就不一樣了,三城之間相距那都只有五六十裡了啊,明軍不管從哪個城池出擊,都能在一天內縮回城裡去,他手下人馬再待在大凌河沿線就危險了。
人家依托城池之便想什麽時候出兵突襲他們都行啊,他卻不可能讓手下大軍全部駐扎在野外,而野外如果駐軍不夠,人家肯定會集中優勢兵力來個各個擊破。
到那時,他不退避三舍,難道率十萬大軍常年駐扎在大凌河東岸跟人家硬扛?
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這大凌河堡絕對不能讓明軍給修建起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