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5章 商業化很重要
華夏醫藥,有確切的史料記載大致可以追溯至五帝時期,至大明泰昌年間,已傳承四千余年之久。
這期間出過扁鵲、華佗、張仲景、孫思邈等神醫,也出過《扁鵲內經》、《傷寒雜病論》、《針灸甲乙經》、《千金要方》等醫學巨著。
大明萬歷年間更是出了個藥聖李時珍,而且,李時珍還總結歷代傳承,編撰了《本草綱目》、《奇經八脈考》、《瀕湖脈學》等巨著。
可以說,華夏醫藥發展到大明朝的時候已經相當的完備了,大明朝就是華夏醫藥的鼎盛時期。
歷史上,在大明朝的時候華夏醫藥就是天下無敵。
可惜這個無敵也就是無敵而已,華夏醫藥就像個寂寞高手,無敵之後就沒有然後了。
至於為什麽沒有然後了,這個泰昌已經細細分析過很久了。
這個原因很複雜,有歐陸殖民強盜無所不用其極的汙蔑、打壓、摧毀,也有本身的原因。
簡單來說,華夏醫藥傳承的主要宗旨是治病救人,而西醫最厲害的其實是賺錢或者說搶錢。
當然,人家是美其名曰商業化。
這個商業化可不得了。
人家不擇手段跟你競爭,把錢全賺走了,就有更多的錢投入研發中去了,而你莫名其妙的就被人整得連飯都沒得吃了。
這樣一來,自然是人家越來越厲害,你越來越不行。
就好比出現了一種新型病症。
人家賺足了錢,可以投入幾億甚至幾十億去研發新藥,然後給研發出來的新藥定個高價,賺取幾百億的利潤。
伱連飯都吃不起了,憑治病救人的宗旨硬撐著去研發,然後,基本沒有然後了,就算研發出了也會被人打壓。
這個商業化的確很重要,餓著肚子的肯定乾不過富得流油的。
所以,泰昌準備從商業化入手,大力發展大明醫藥,先把市場佔了,把錢賺了,讓人家餓肚子去!
那麽,這個商業化怎麽搞呢?
新馬城製藥廠,新建的研發中心內。
泰昌帶著李樹初、李樹本和彭賓等人在中間的樓層轉了一圈,看了看四處的環境,又感受了一下裡面的溫度,這才帶著眾人來到一個帶有衝床的實驗室中。
這個研發中心他可是花費了很多精力和彭賓等工部官員一起設計出來的,花費的成本那是相當的驚人。
比如實驗室的地板,那都不是木板的,而是專門從北美拉過來的大理石板材。
牆體那也不是木材的,而是中間空心的雙層紅磚水泥隔熱牆。
還有頂上也不是簡單搭了個屋頂,而是架了很高的磚瓦房頂,中間也加了隔熱層。
而且,從底面的鋼筋混凝土支柱空間,到中間的實驗室,再到頂上的隔熱層,那都裝了很多的水冷散熱風扇。
這會兒外面都差不多三十度了,裡面卻一點都不熱,穿個單衣剛剛好。
泰昌之所以投入這麽大,那自然是為了讓李樹初和李樹本兄弟有一個好的研發環境。
至於研發什麽,他也早已心中有數了。
他命人從西殷都城拉過來的衝床就是個簡單的壓片機,壓藥片的模具他已經命人做好了。
這種模具相當的精密,上下都是可以分離的鋼板,鋼板上面是一排排光滑的圓柱,而中間一塊則是一排排蜂窩般的圓孔。
因為這是試驗階段,所以這種壓片機還只是半自動的。
也就是手工將孔板放底面的圓柱板上,然後把攪拌均勻的藥粉和玉米粉、澱粉倒上面,再用光滑的刮板一刮,將壓片的粉末刮進孔洞中,多余的則直接刮掉。
然後手工蓋上上面的圓柱蓋板,然後再把這套東西塞進間隙調整的差不多的衝床上衝一下,然後再拿出來,取掉上下蓋板,把孔板裡壓好的藥片往下一磕。
這一下,一百片圓潤光滑的藥片便做好了。
李樹初和李樹本看到這神奇的操作都暗暗吃了一驚。
他們忍不住拿起壓好的藥片一看,這藥片兩邊竟然還有凸印的大明醫藥四個字!
李樹本仔細看了一陣,隨即忍不住問道:“皇上,這藥片直接吞下去就行了嗎?”
當然不行!
這不正試驗嗎。
泰昌微微搖了搖頭,隨即拿起一片藥片直接丟一旁試驗桌上的玻璃杯裡。
這玻璃杯裡裝的就是溫水。
他把藥片丟進去之後,又拿起杯子搖了搖,隨即微微搖頭道:“這個配方還有點問題,得多加點玉米粉,少加點澱粉,要不然吞下去不能及時溶解,會膈得人喉嚨和食管難受。
這個你們明白了嗎?“
好吧,這個著實簡單,只要把藥片放溫水裡面搖一搖就能看出來。
李樹初和李樹本兄弟連忙點頭都:“微臣明白了。”
泰昌緊接著又對彭賓道:“這個半自動的壓片機整個過程大部分都是用人力來完成的,比較耽誤時間,效率太低了,以後你們工部要想辦法研製個全自動的出來。”
呃,這還慢啊?
這需要人力來完成的動作雖然比較的多,其實並不怎麽費時間,這一下可是一百片,一個人一天衝壓幾萬片出來估計都沒什麽問題。
彭賓想了想,隨即小心的建議道:“皇上,研製全自動壓片機可能需要很長的時間。
微臣覺得,我們可以多刻幾副這樣的模具,然後讓幾個人配合著來,每個動作都安排一個人,輪流裝藥粉,取出藥片,盡量做到中間沒有間歇,讓壓片機能一直不同的衝壓。
這樣效率就能提供很多倍了,微臣估計一台這樣的壓片機一天壓十余萬藥片出來都不是問題。”
泰昌聞言,微微搖頭道:“十余萬片其實不多,前期這麽搞還可以,如果後面大明醫藥的銷量上來了,這樣搞估計就得配很多人、很多模具和很多衝床了,所以這全自動的機器還是要想辦法研製出來的。”
一台機器一天十余萬片還不夠啊?
李樹初都忍不住問道:“皇上,我們一天能銷這麽多藥片嗎?”
當然能。
泰昌不假思索道:“如果全世界的人都用慣了我們大明醫藥的藥片,那朕估計一種藥幾千萬片都不夠。
就好比這治療感冒的藥,人要是真感冒了,早晚都得吃五片吧,基本上連吃三天才能好徹底吧?
這麽算起來,一個人一年得一次感冒就要吃三十片。
當然,這感冒也不可能人人會得,不過,容易得的,一年得幾次也有可能。
這樣算起來,平均每五個人一年得一次感冒不算多吧。
你們想想,大明多少人口,大明的屬國又多少人口,世界其他各國又多少人口?”
我的天,這不算不知道,一算真嚇一跳。
這麽算起來,光是個感冒藥每年最少都要數十億片!
問題,這感冒病症可不止一種。
李樹本不由小心的提醒道:“皇上,這是最簡單的,治風寒感冒的,其他感冒可能治不了。”
這個還不簡單嗎?
泰昌不假思索道:“我們可以多出幾種啊,比如,治風寒感冒的,治熱感冒,治病毒感冒。
還有,主治咳嗽的,主治發燒的,主治流鼻涕的,主治吐濃痰的等等。
我們還可以附上說明,告訴他們,症狀多的可以兩三種藥混一起吃啊。
這樣一來,我們感冒藥的銷量不是又增加了兩三倍。”
呃,這麽搞有點太唯利是圖了吧?
李樹初猶豫了一下,還是小心的道:“皇上,我們醫者主要目的是治病救人,這麽一個小小的感冒就賺人家這麽多錢,不好吧?”
唉,你們果然沒有商業頭腦。
你們隻想著治病救人,人家卻隻想著賺錢,到時候人家能搞得你飯都沒得吃,知道嗎?
泰昌不由微微搖了搖頭,隨即反問道:“你覺得錢多了嗎,我們可以賣便宜一點。
比如十片藥買五文錢,這麽算起來三十片也就十五文錢。
這點錢,一般人家吃頓飯都不夠,能算多嗎?
再說了,我們的目的是治病救人沒錯,這個跟賺錢並沒有矛盾啊。
你們想想,我們如果賺了很多錢,是不是就能招更多的人才,研製出更多的藥來,建更多的藥廠,救更多的人。
如果我們不賺錢,一個人都請不起,藥廠也建不起來,藥也造不出來,那我們又能救幾個人呢?“
好吧,這麽說來,還真應該多賺點錢。
他們自然是想研製更多的藥,救治更多的人。
李樹初聞言,不由拱手道:“皇上英明,微臣明白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