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墓碑,哭聲
人生在世,總有著形形色色的欲望,而這些欲望一旦得到滿足,又會產生新的欲望。
這其中有私欲,也有所謂的公理。
小到口腹之欲,大到青史留名,不管是否對這個世界起到積極的作用,這都是個人欲望的體現。
甚至各種欲望都實現了之後,有些人便開始琢磨起了一些不可能得到的東西。
比如……身後事。
這些人生前極盡榮華,自然不想死後孤零零的成為遊魂野鬼。
所以古來帝王將相,都會在陵墓上下功夫,不過是找活人殉葬也好,還是帶些金銀財寶下葬也罷,都是在為身後事打算。
可總有那些一些人還不滿意,生怕後世人忘了自己,便想著在青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和事跡。
可青史留名這條路如同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一般,能在上面蹭上一筆半句,已是天大幸事,又怎麽可能長篇記敘自己呢。
於是,這些小機靈鬼換了個思路,發明了一樣東西——墓碑。
碑這種東西最早的用途,其實是為了記敘某件大事。而這些人卻拿來記錄自己的生平,不得不說這是一種清奇的思路。
墓碑由子孫後代立下,偌大一塊石板,總能將自己的生平事無巨細記錄下來了吧!
如此,只要自己這一脈香火不絕,便總有後人會記得自己,豈不美哉!
所以自西漢末期出現墓碑以來,東漢便繼續發揚光大,立碑之舉蔚然成風。先是達官貴族,王侯將相,最後直到民間的有錢富商死後,也會立碑。
畢竟這玩意禮法沒有規定,朝廷也沒有禁止,無論什麽人都能來一發。
演變到了漢末,甚至已經有了無碑不成墳的趨勢。
而林朝等人進入村口後,所見到的,正是一塊斑駁的石碑,已經被打造成了墓碑的樣式。
若單單一塊墓碑,絕不足以引起林朝等人的驚詫,關鍵是墓碑後面的場景,令林朝通體一涼,心中隱隱有些刺痛。
這個村落不大,整體看上去也就一百多戶人家。
但是今夜,每一戶人家幾乎都有微弱的燈光,甚至十之八九都有低沉的哭聲傳來,且門口都掛著白布。
人死為大,所以辦喪事有著極為嚴格的程序,但那是對公卿世家而言。
家徒四壁的普通人家若死了人,門口掛上一塊白布,就算是辦喪事的證明。
可……全村人一起辦喪事……
這等景象,林朝還是第一次見!
房屋中傳出的哭聲,也是有氣無力,令人聞之心哀。
再看眼前的墓碑,規格比普通墓碑大了將近一倍,上面也布滿了裂痕,邊角處倒是有最近打磨的新鮮痕跡,讓人有些不解。
按理說,若是要立墓碑,肯定用不到這麽大的。
而且墓碑大多是新的,而不像眼前這塊,明顯有風吹日曬的痕跡,但有些邊角處又有新鮮打磨的痕跡。
眼前的墓碑,耳邊的哭聲,以及滿村房屋中的光亮,交織成一幅怪異且淒涼的場景,讓林朝緊緊皺起了眉頭。
四下望了望,卻因天黑而無人路過,想找人詢問一番也做不到。
林朝沉吟片刻,指著墓碑向眾人開口說道:“你們可有人知道,這是何物?”
聞言,所有人都搖了搖頭。甚至飽學之士陳登,也皺著眉頭沉默了,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叔父,某知道。”
人群中,關平舉著手大聲應道。
“哦,坦之你知道?”
別人都不知道的問題關平卻知道,這是林朝沒有想到的。
“這是自然。”關平滿臉自信道,“叔父,小侄以前跟娘親住在解良老家時,曾見過幾次類似的石碑,所以知道。”
林朝點了點頭:“那你且說來聽聽。”
關平一指石碑道:“叔父,這是一塊墓碑。”
廢話!
林朝瞪了關平一眼,開口道:“天下間哪有這般大的墓碑!”
“有啊,埋葬很多人的時候,就得用這麽大的墓碑。”關平滿臉理所當然道。
埋葬很多人!
這一刻,林朝似乎像是想通了什麽一般,整個人楞在原地怔怔出神。
而關平並未察覺到異常,繼續自顧自說道:“以前遇到饑荒疫病時,村裡會死很多人,因無錢埋葬,裡正便會號召全村人去山上挖一塊大石頭,打磨成碑,然後把死的人埋在一起,最後將碑立在墳頭……”
關平說到這裡,發現周圍一片死寂,所有人都直勾勾的看著他。
“怎麽,某說錯了嗎?”
被這麽多人盯著,關平還以為是自己說錯話了,遂有些心虛道。
此時林朝已經回過神來了,但臉色卻並不好看,聲音也有些沙啞。
“坦之,你的意思是說,這塊石碑是這個村子所有死去之人的墓碑?”
關平點了點頭。
“唉!”
林朝口中發出一聲歎息,眼中卻露出一絲悲切。
這便是新政實施下,旁人口中安居樂業的徐州嗎?
真是可笑!
“子義,且去喚此村裡正前來,某有事要問。”林朝開口道。
“唯!”
太史慈應了一聲,轉身帶著十多人前去找尋裡正之所在。
林朝又楞在原地半晌,最終才招手將諸葛亮喚了過來,開口道:“阿亮,此處如何?”
此時諸葛亮眼中充滿了震驚,他還是頭一次見這麽多家一起辦喪事。
“老師,朐縣最近並無戰事,平白無故不可能死這麽多人,除非是疫病或者饑荒所致……”
林朝揮袖打斷諸葛亮的分析,再此問出了剛才的問題:“某隻問你,此處如何?”
“不忍卒睹……”
諸葛亮沉默片刻,才開口答道。
黑暗中的墓碑,房屋中微弱的光亮,以及滿村的苦聲……幾乎讓人分辨不出這到底是人間,還是地獄。
“哼,某倒是覺得這個地方不錯。”林朝冷笑道,“你方才已經說了,此間百姓之死,與疫病或饑荒逃不開乾系。可無論疫病還是饑荒,郯縣府衙都沒有收到任何消息,這便是異常之處。究竟如何,待會裡正到後,自有說法。只是……咱們若是不出郯縣,安能見到此等景象!
孔明,你明白為師的意思嗎?”
諸葛亮思索了一會,才點了點頭道:“老師,弟子明白了。”
林朝開口道:“明白就好,為人為官,首要之處就是能明辨是非,萬不可被旁人蒙蔽。”
太史慈的動作很快,不過一炷香的功夫,他就已經帶來了一個看上去五十多歲的老者,想來應該就是本村裡正。
老者見林朝一行人皆腰間佩劍,身著華服,心知遇到了大人物,上來便拱手行禮道:“小老兒見過使君!”
“老丈不必多禮。”
林朝並沒有糾正他稱呼上的錯誤,而是伸手將老者扶了起來。
接下裡林朝也沒有客套,而是開門見山問道:“敢問老丈,此地為何家家露白,到底發生了何事?”
聞言,老者面露一絲苦澀,開口歎道:“還不是饑荒鬧的,不然哪會死這麽多人!”
此言一出,眾人全都心中一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