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劍南大捷
京城長安,大明宮宣政殿。
天才蒙蒙亮,殿外百官已等候在列。
此處本是大唐天子受朝之地,但如今已取代昔日較狹窄的含元殿,早朝一並在此。
仗衛林列,文武四品以上依班序立於庭,侍中內外呼應,天子緩步自兩門出,升禦座。
侍中宣朝。
於是,眾官於在各自座椅落座。
眾官中,諫議大夫魏征起身而出,他咳嗽了兩聲,忍住身體不適:“蝗災肆虐,民不聊生,河南道鄆州刺史賈粱庸、亳州刺史黃齊山瞞報災情,消極應賑,欺上瞞下,置百姓生死於不顧。”
“據河南道監幽衛沿各縣、鎮、村統計,十一月初至十二月初,鄆州因蝗災傳播疫病餓死、病死七千六百余人,亳州更是有數股盜匪因此橫行,邪佛黑幢天子信徒再次作祟,九幽山也四處出沒,前隋余孽興風作浪,百姓死亡近萬人,更有數千平民被邪佛蠱惑,大建淫祀!天怒人怨!”
他帶病面容蘊含怒意,聲音略顯嘶啞:“臣,請斬賈粱庸、黃齊山!以正視聽!安撫民憤!”
魏征殺氣騰騰,讓一乾朝廷大員都噤若寒蟬。
諫議大夫執掌朝廷議論,更是言官之首,比禦史台的禦使大夫更為清貴,上監天子言行,下查百官風化政務。
坐於禦座上的天子目光沉斂,慢慢道:“此事朕正困惑,河南道死了那麽多百姓,朕卻在半個多月後才知曉……在座諸位,你們是大唐棟梁,國之重臣,正所謂兼聽則明,對此有何看法?”
下面鴉雀無聲。
讓人難以忍受的沉默持續了半刻鍾。
大唐國君終於再次開口。
“著龍武軍出京,帶賈粱庸、黃齊山,由刑部尚書、禦史大夫、大理寺三司會審。”
“召河南道節度使張介然回京,令觀察使諸遂良暫領河南都督府,總辦應對蝗災諸多事宜,便宜行事。”
天子輕飄飄做了決斷,堂下相關眾官紛紛領命。
“稟告陛下,如今蝗災緊迫,三教修士無法參與應對,需加快趕製應對蟲患之器。請陛下能準工部暫停此前船隻建造,撥付款項,鼓勵匠人全力趕製驅逐蟲患之器具,應對眼下蝗禍。”
說話的是工部侍郎陳憲。
他正色道:“不到萬不得已,國運不可動,工匠歷來諸多奇思妙想,反倒是可能有奇效。”
中書舍人薛稷起身:“陛下,薛稷認為,陳侍郎此言差矣。士農工商各有所職,匠人身處長安,甚至未曾親眼目睹河南蟲患,以至於根本不了解蝗災之恐懼,如此閉門造車,實乃下策。”
陳憲一聽,壓著火氣道:“那要到聽聽薛大人高見!”
“高見談不上,薛稷倒是有一個辦法。”
他摸了摸胡須:“此前就曾聽聞,未有智慧的野獸不會遭天劫反噬,廣州海外南蠻島嶼,有不少以蟲為食的凶獸。不妨將其捕獲,驅虎吞狼,豈不美哉?”
陳憲聽罷哈哈大笑:“薛大人果然是久居內廷,凶獸一旦放出,其危害更甚蝗群,它們隻知殺戮獵食,如何讓它們乖乖吃蟲?真正遭難的是百姓,這叫火上澆油!”
薛稷一時語塞,也反唇相譏:“不懂兵事與蝗災的工匠,絕非良策。”
天子揉了揉額頭。
雖然這樣的場景已發生了太多次,官員互相爭辯攻訐,在朝廷早朝上簡直是每日必備,但他還是有點煩了。
“既然兩位都沒有良策,那就先坐下休息,聽聽其他人的意見。”
天子發話,兩名官員也只能閉嘴,再次坐下。
“諸位同僚。”
這次發話的人坐在第一排左手第一位。
尚書左仆射房玄齡慢慢站了起來。
房玄齡聲音四平八穩:“據監幽衛觀察與太史局推演,蝗蟲群聚時,數量在三個月內便可增長二十余倍,密集程度可達到每一畝地五萬隻蝗蟲。每隻蝗蟲每天可以吞食若乾草木,每一畝地的蝗蟲每日消耗的食物相當於二十二人的進食。”
“若蟲禍佔了一千畝地,便有五千萬隻蝗蟲,每日消耗都是二萬兩千人份的糧食。”
聽到尚書省給出的詳細評估和數字,文武百官頓時臉色都不好看。
他們中哪怕有不精於算術者,但也知道這個糧食損耗量代表了什麽。
蝗災是另一種更加恐怖龐大的流民暴亂。
它們不僅吃掉可見的一切食物,還會製造大量無家可歸的難民,死者帶來後續的瘟疫與盜匪……若是不能及時剿滅,後患無窮。
房玄齡陳述:“……蝗災成因複雜,想要短時間消除卻是較為困難,不過也不是拿蝗群毫無辦法。”
天子催促:“房卿不要賣關子,快快道來。”
“是,陛下。”
這位當朝二相之一的左相繼續道:“十日前,劍南道監幽衛益州司司都尉敖姝找到臣,告知成都府有奇人鑽研出了一味針對蝗災的藥劑,名為「蟲見愁」,調製成藥水後,能鴆殺蝗群在內的眾多毒蟲,效果斐然。”
“不過當時緊急,卻沒有足夠證據支撐,敖大人只是找臣要了一些藥材去配置。”
“但今日才收到了劍南道觀察使、兼益州刺史陳季友的公文,上列劍南道應對蝗災若乾措施,以及目前蜀地得到的成果。”
房玄齡頓了頓:“監幽衛益州司派出眾多幽衛,背負「蟲見愁」與工匠所製「噴藥桶」,在益州、彭州、蜀州、漢州、嘉州、眉州、邛州、簡州、資州等州,對有規模的蝗群發起了主動出擊,已毒殺蝗蟲九百余萬,劍南大捷,戰果頗豐。”
天子一臉驚訝:“竟有如此奇藥?”
“陛下,我大唐能人異士層出不窮,危難之際總是不乏能人相助!此乃天命!”
百官看得心裡腹誹。
這一君一臣明明彼此心知肚明,還要裝作不知來搞這一出戲碼……
房玄齡又道:“「蟲見愁」由司都尉敖姝,與當地浮雲觀戴奕、吳奇兩位道長一同揣摩測驗出了配方,在當地農田、林木、灘塗間大量噴灑,從而將大量蟲卵扼殺於地下和林中,讓其難以團聚成數百萬甚至數千萬眾,從而分化瓦解剿之。”
“不過因藥引難尋,要製作更多「蟲見愁」支援其他道還需要時間。”
天子微微點頭:“三教之中也有如此古道熱腸之士,實乃典范。”
“有過必罰,有功必賞,乃我大唐立國之本。”
“浮雲觀力挽狂瀾於危難之際,堪稱諸多小宗派之典范。賜「大唐護國」牌坊一座,從此每年進貢例歲,品類不限,朝廷回禮法錢五百錢,銅錢一千貫。至於發明上貢「蟲見愁」,其賞賜災後再算。”
大唐朝廷給予三教五道七寺為首的重要宗門補貼,都是采取這般形式。
釋道通過名義的納貢,獲得事實上豐厚的每年實質獎勵,但場面上是大唐朝廷更好看。
浮雲觀之名,第一次傳入了百官們耳中。
他們都是多年伴君之臣,自然明白,這浮雲觀在恰當時機出現,被陛下看中,必定要作為扶植三教小宗派的一個典范。
簡而言之。
不管浮雲觀多小,它從此便是大唐護國宗派之一,而且必將越來越好,此為大唐天子意志。
……
武當山。
七十二峰的吐霧山上。
殷羅浮臉色陰沉。
呂青青小心翼翼道:“師叔,吳師弟他這次也是為家鄉出力,想來才耽擱了。”
殷羅浮冷冷說:“他處理不了蝗災,便該回山修行。你即日下山,將他帶回來。”
“是。”
呂青青領命,心裡歎了口氣。
師弟啊師弟,你這次可是惹怒了殷師叔……明明說好幾日後回來,這都半個月了。
到底能不能帶回吳奇,她心中著實沒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