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我和崇禎成了合夥人》第858章 迅雷不及掩耳之勢
  第858章 迅雷不及掩耳之勢

  這一日,他隆王忽然召開文武百官會議。

  這種情況,在東籲王朝是比較少見的,特別是他隆王執政時期,更是少見。

  因此,東籲王朝的文武百官紛紛猜測,肯定是有什麽大事發生?
  對此,有些人消息比較靈通一點的,大概猜到了什麽事情。

  “你們不知道吧,王上這兩個月一直在致力改變當前困局,如今終於有法子了!”

  “難道是大明皇帝準備放過他們了?還是說,收買了明國的大官,能影響皇帝的那種?”

  “該不會是明國皇帝駕崩了吧?如果真這樣的話,那可是我們洞吾的幸運啊!”

  “你們說哪裡去了?明國皇帝才三十多吧,想駕崩也不容易啊!是我們王上找到了對抗明國的辦法!”

  “明國軍隊很強大啊,我們軍隊明顯打不過的,還能有什麽辦法?總不會是荷蘭人大舉來援了吧?”

  “要真是這樣的話,那還差不多。荷蘭人也都是火器,厲害著的!”

  “不是,不是,一切等開會了你們就知道了!”

  “……”

  議論紛紛中,前往王宮的路上,氣氛竟然難得地熱烈了起來。不少人平時見面都懶得打招呼的,如今竟然也開始打招呼了。

  等到朝會開始,他隆王出現在文武百官面前時,那臉色再也不是死魚臉,不再愁眉苦臉,這讓文武百官更是高興了,傳聞果然沒錯!

  在他們見禮完畢之後,就見他隆王帶著笑容,笑呵呵地對他們說道:“孤鄭重宣布,我們和大城朝,大黎朝結盟,共同應對明國的壓力。如果一方遭受明國的進攻,其他兩方便會出兵救援!”

  說到這裡,他用手大力一揮,邊上的兩個貼身內侍便立刻上前,展開了一道黃綾。

  很顯然,這道黃綾就是盟書了!
  大殿內的文武百官一見,都是非常高興,頓時一個個都拍起他隆王的馬屁來了。

  “王上英明神武,我東籲王朝有救了!”

  “我們這邊三個國家結盟,明國肯定不敢打了的,王上聖明啊!”

  “其實,以前就只是我們洞吾,都能打到雲南去。只要我們挨過了這一陣,在英明神武的殿下統領下,肯定能再現輝煌!”

  “微臣提議把這個消息通知明國那邊,讓他們知道自己的份量,看他們還敢不敢繼續囤兵邊界?萬一不小心交戰的話,我們可是三個國家打他一個的!”

  “……”

  聽著底下這些人在那熱火朝天的議論,他隆王表面上是笑呵呵的,但是,在他的內心,其實是一點都不高興。

  為什麽?
  因為這份盟約只是一個草簽而已,有結盟的事實,可結盟的具體細節,卻是沒有談妥!
  比如說,誰是盟主?洞吾要求各路盟軍過來打敗當面的明軍,但是安南說他那邊的明軍更為急迫,需要各路盟友提供糧草物資上的支持。如此等等,各說各的,還是沒有達成一致。

  然而,各方又都急需這份盟約來鼓舞本國的士氣。因此,雖然具體的細節沒有談妥,但是,不妨礙他們先把這份盟約公之於眾。

  還真別說,這份盟約的效果還真不錯,只是這大殿上的文武官員,就已經是樂呵呵了。感覺幾個國家這麽一結盟,他們的底氣就足了!
  當然了,有個別聰明的,發現他隆王卻不公布結盟細節,也讓他們有疑心的。但是,在大家都高興的大勢之下,誰要去質疑,那絕對是嫌自己活得太長了!

  散衙之後,消息傳到民間,果然也能看到,阿瓦城內的權貴富豪等等,一個個都有生氣了起來,就仿佛他們打敗了壓他們心頭的那座大山一樣!
  酒樓茶鋪之類的地方,也多了一些熱鬧,有錢人家都願意出來了。

  但是,他們怕是萬萬想不到,大明雲南這邊,巡撫楊畏知就是在等這個事情:好啊,這南邊的幾個國家竟然互相結盟對抗大明,這裡面可是有朝廷叛軍的,那沒說了,必須打!
  隨即,他一聲令下,早已憋著一股勁的大明西南邊軍,立刻發起了突襲,打響了平叛第一槍!
  對於明軍來說,不說以前曾經打下過阿瓦城,道路什麽已經熟悉了。就算不熟悉,在這囤兵兩年多的時間內,也早已摸得一清二楚了。

  更不用說,他隆王改革的時候,有整頓和加強阿赫木旦組織。

  所謂阿赫木旦,是東籲王朝直屬於國王的兵農合一的組織,他們既是國王的佃農,又是國王的士兵。洞吾國王是否有力量進行統治,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能否有效地控制阿赫木旦組織。

  他隆王深知阿赫木旦組織的重要性,因此即位後,就采取了多方面措施,努力整頓和加強阿赫木旦組織。

  比如在1630年4月,他隆王下令調查阿赫木旦人員的戶口,重新進行登記,編為炮兵、水兵、象兵、步兵、弓箭手、圓盾兵、長盾兵、宮廷衛隊和撣族兵。

  他隆王還多次下令,嚴禁阿赫木旦成員混雜到阿台和奴隸中去。他在1636年8月5日的命令中,特別提出“要警告每一個人,不準窩藏從阿赫木旦組織中逃離出來的成員”,下令“檢查債務奴隸,不讓阿赫木旦混雜其間”。為了加強人身束縛和控制,當時已在阿赫木旦中實行了文身制度。

  換句話說,阿赫木旦組織中的兵其實是他隆王的奴隸,並且不是自願的,要被文身區分身份,也多有逃跑的。

  這種兵役製如果遇到不強大的對手,那就還行;可是,一旦遇到強敵的話,作為奴隸的軍丁又怎麽可能為他們的國王出死力?
  大明這邊都不用付出大的代價,稍微承諾改善一點他們的待遇,並且在大明強大的軍力面前,頓時紛紛倒戈。

  大明軍隊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內,就兵臨東籲王朝的都城,阿瓦城下了。

  這實際上也印證了楊畏知的預計,攻打東籲王朝的最大困難,從來不是敵人的軍力,不管是炮兵、水兵、象兵、步兵、弓箭手、圓盾兵、長盾兵、宮廷衛隊和撣族兵什麽的,在明軍強大的火力面前,都是渣渣,明軍最大的困難,其實是後勤而已。並且推進速度越快,後勤壓力就越大。

  原因無他,洞吾這邊的道路交通太差了!

  不過大明這邊也是準備了一個神器來運送糧草物資,那就是獨輪車,只要人能走得地方,獨輪車就能走。水陸兩路混雜著運輸,是早已計劃好的事情,對於攻打阿瓦城來說,後勤上的困難並沒有那麽明顯。

  當然,讓明軍的後勤沒有太大壓力的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因為貫穿洞吾南北的一條河,即伊洛瓦底江。

  這條伊洛瓦底江,流經洞吾南北,是亞洲中南半島大河之一,也是洞吾境內第一大河。因此,還是洞吾內河運輸的大動脈,自密支那以下1,730公裡間皆可通航,直通仰光,到達孟加拉灣出海口。

  事實上,漢代時雲南就可走水路沿伊洛瓦底江順流而下,出孟加拉灣航行到印度。這一點,在《魏略·西戎傳》中就有記載。

  東籲王朝人口聚集比較多的地方,其實就是在伊洛瓦底江兩岸。大明計劃攻佔洞吾以做大明在印度洋上的出海口,一個最主要的有利因素,也是因為這條江的存在。

  明軍都不需要在密支那進攻,而是從下遊的八莫就能上船直達阿瓦城。不過因為東籲王朝的備戰,兩岸峽谷處有洞吾軍隊防守,但是這裡的軍隊早已事先被策反,沒被策反的也擋不住陸軍的進攻。

  就這麽的,明軍水陸並進,幾乎是馬不停蹄地南下,毫無阻擋地兵臨阿瓦城下時,讓東籲王朝的所有人都震驚到了。

  他們認為,明國是強大,可是,怎麽會強大到這個地步呢?這才幾天時間,他們都來不及逃跑,明軍就兵臨城下了?
  當他們看到明軍陣中的阿赫木旦奴隸時,一個個都是恍然大悟的同時,怒聲叱罵這些該死的奴隸!
  隨後,他們一個個都開始擔心了。

  因為守衛阿瓦城的主要兵力,同樣是直屬他隆王的阿赫木旦。外面駐守的阿赫木旦都投降了明軍,那這阿瓦城裡的阿赫木旦,是不是可靠?

  在看著城外阿赫木旦時,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問號了!

  他們的擔心,還真不是沒有道理的,讓城頭上的洞吾人非常詫異地是,城外的原阿赫木旦奴隸,竟然拿著喇叭花一樣的東西,躲在一箭之地外向城頭上喊話,還能聽得非常清楚。

  阿赫木旦裡面分不同部族的,幾乎每個部族的人,在城外喊話的那群人裡面都有,用他們自己的土語,就在那嘰裡呱啦地說著。

  這嚇得城頭上的守軍將領,一個個都是吆喝著他們手下的軍卒,全部堵住耳朵,不得聽外面叛賊的話。

  很顯然,他們很擔心,就怕他們手下的這些人聽了外面的蠱惑之後會背叛。

  這種局勢下,他隆王也是有點傻眼了!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