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0章 誘惑 (為六月500月票加更)
聽到這話,祖大壽便不由得想起了往事,心中歎了口氣。
他自己心中其實很清楚,他和當今皇帝之間,恩恩怨怨,其實有點難分難解的。
崇禎三年的時候,建虜入侵京畿之地,包圍京師的時候,他率領手下跑回了山海關,是孫承宗把他給勸了回去,並且當時崇禎皇帝答應不追究。
後來,他也確實為朝廷賣命,堅守大凌河城。當然,你要說,他為自己的地盤而堅守,也說得過去;只是到後來,在建虜的圍困之下,彈盡糧絕,不得已投降了建虜。
隨後,他說他能讓錦州歸順大清,騙了皇太極,跑回來之後壓根不理建虜那邊;崇禎皇帝是給他封官了,但三次提出要求,讓他進京謝恩,可他都沒去。
因為他覺得,崇禎皇帝很可能是誘騙他去京師,到時候新帳舊帳一起算。反正他覺得,崇禎皇帝不是一個寬宏大量的人。
而皇太極發現受騙之後,便發起了松錦之戰,用武力試圖打下錦州。
在這個期間,祖大壽也確實非常盡心地堅守錦州,全力抗清,因為他家小和實力是在錦州。
但是很無奈,朝廷這邊再次全軍覆沒,連薊遼督師洪承疇都投降了建虜,錦州堅守到崇禎十五年二月底,實在沒法繼續守了,才不得已又投降了建虜。
如果按照原本歷史發展的話,皇太極還是善待了他,讓他寫信勸關寧軍的舊部投降,包括他外甥寧遠總兵吳三桂。
在建虜入關之時,他跟隨順治一起入關,但是卻沒有再為建虜效力,十二年之後病死在京師。後世對他,可謂褒貶不一,說他忠於明朝的有,說他是兩朝貳臣,悖前主,負後主的也有。
此時,聽到孔有德這話,祖大壽陷入了一會回憶,隨後才看向孔有德說道:“其實吧,我年紀已經大了,因為有過先例,大清對我的看守也很嚴。之前幫你派人往朝廷送信,已經是竭盡所能了。再讓我做其他,真是有心無力啊!”
“呵呵!”孔有德一聽,當即笑了一聲,也不知道他這是不是有嘲諷之意,對他剛才那話的輕蔑,“當你收留我的時候,其實伱已經表明你的內心了,何必又要騙自己呢?你可以不信我,但你外甥會騙你麽?陛下如今可是聖君,有太祖皇帝指點,遲早滅了建虜,你立下功勞,說不定有一天還能榮歸故裡,落葉歸根呢!”
祖大壽聽著這話,說實話,太祖皇帝指點這個事情,他雖然有點相信,但也怕啊!
太祖皇帝當年殺功臣可是不手軟的,更不用說,他這種曾經可以算是犯下誅九族罪的人了;他就怕有朝一日回到關內的話,手中又沒有兵權,皇帝可能就會找他算帳了。
但是,孔有德所說落葉歸根這四個字的時候,他又被觸動了。
祖大壽如今已經是七十的人了,雖然身體還健康,但是人老了,落葉歸根這四個字,就仿佛有魔力一般吸引著他。
想了一會之後,想起外甥在信中的述說,說到底,在孔有德和吳三桂之間,他更相信吳三桂所說。不過包括吳三桂在信中的一些暗語,他都能看出來的。
在吳三桂看來,朝廷確實已經和以前完全不同,實力強大了,但是,皇帝對他吳三桂有偏見,他也感受得到,為了這個偏見,他只有在東江拚命,希望能獲得皇帝的諒解。
吳三桂都這麽做了,祖大壽便明白,他肯定是知道,大清必敗,要不然,不會如此拚命的!
想著這些,如此種種之下,祖大壽忽然對孔有德說道:“也罷,我祖家深受皇恩,我也就老命一條,拚了吧!”
對於他來說,其實忠君不忠君的,真沒那麽重要,重要的,唯有利益而已。
孔有德一聽卻是大喜,這麽長的時間,終於真正說動了祖大壽,那在建虜後方,就真有一番作為了。
隨後,祖大壽把他在各地為建虜賣命的四個兒子,以各種名義叫了回去,宣布他的決定,就準備趁著建虜全力組織大戰的時候,在建虜的後方起事。
…………………………
與此同時,建虜多羅郡王愛新覺羅·尼堪已經到達科爾沁部族王庭所在,此時科爾沁族的族長是吳克善。他和尼堪之間的關系有點亂。
比如,尼堪他爹是努爾哈赤的長子,吳克善的姑姑,嫁給了他叔,但是,與此同時,吳克善的兩個妹妹也嫁給了他叔,而皇太極的女兒又嫁給了他兒子,按照親戚關系,沒法算了。
因此,雙方見面,就都以官職來說話。
不用說,科爾沁族是大清的鐵杆盟友,全力支持大清的決策。畢竟如今吳克善的親外甥可是大清小皇帝,最需要娘家這邊支持的。
因此,科爾沁族這邊,是忠實地執行大清之策,因為有一點很明白,以科爾沁族和大清的關系,大清是絕對不可能虧待科爾沁族的。
部族騎兵斥候,每日來往,把各種消息送到尼堪面前。
某某部族遷移過來了,尼堪高興;某某部族逃了好多人去明國那邊了,尼堪憤怒;某某部族說合兵可以,但是要自己領本部人馬,尼堪生氣……
不過不管如何,這個尼堪也是有一定本事的,不管什麽情況發生,他在吳克善的協助下,最終都按照多爾袞的旨意,一邊進行了牧場整合,一邊也在整合各部族的軍隊。
這一日,他正在忙著的時候,忽然,就見到了吳克善興衝衝地走進了蒙古包,對他說道:“剛才探馬有消息回報,已經核實歸化城那邊,明國正在大規模地開荒種田,並且漠北喀爾喀部族的人口,還有一部分瓦刺的人口,全都在那邊。如果能打下那邊,那就有非常大的收獲,也能沉重地打擊明國了!”
尼堪一聽,不由得又驚又喜。
驚得是,沒想到歸化城那邊竟然還有部分瓦刺人口,那豈不是說,瓦刺中的一些部族也如同漠北喀爾喀蒙古部族一樣,被明國給征服了?
大清這邊,還在期待著瓦刺和沙俄帝國能在西面捅明國一刀,可以減輕遼東這邊的壓力呢!
他喜的是,明國那邊顯然小瞧了大清的實力,竟然敢在關外大規模地開荒種田,並且還集結了那麽多的人口,真的是一大塊肥肉啊!
如果能集結重兵,一下打下歸化城那邊的話,就如同明軍能攻下大清北方糧食產地,絕對是致命的一擊。
這麽想著,他便連忙問吳克善道:“兵力方面,可有核實清楚了?”
“明國主力騎軍大概在兩萬左右。”吳克善聽了,連忙回答道,“其他敢歸順明軍的蒙古騎軍,大概在三萬左右吧?探馬抓到的人,說法不是很一致,但是大概上,應該這個數目就差不多了!”
尼堪一聽,心中頓時就估算開了,五萬騎軍的兵力,難怪明軍敢在關外這麽大規模的開荒種田!
這個兵力確實有點雄厚,但是,在尼堪看來,真正需要在意的是,還是明國本身的那兩萬騎軍,至於敢歸順的三萬多蒙古部族騎軍,戰力至少要打個折。
當然,最為重要的是,草原上打仗,和關內的攻城略地完全不同,就算兵力再多,如果不以攻佔為目的的話,絕對是大有可為的。
心中有了初步的打算,他便連忙和吳克善一起,再去找那些回來的探馬打聽詳細的軍情,很快,一個大膽的想法便有了。
不過,事關重大,草原這邊的戰事,又關系到關內的大戰,尼堪不敢擅自做主,便立刻趕赴盛京,親自面見攝政王稟告他的作戰方案。
多爾袞聽到尼堪的稟告之後,並沒有馬上決斷,還是有些猶豫。
因為在他看來,明國軍隊的實力,絕對不容小覷,哪怕只有兩萬騎軍才是明軍本部的也不行。當然,最關鍵的一點是,明國那邊,就算損失了五萬騎軍,他們龜縮一陣又能卷土重來;而大清這邊,要是損失了五萬騎軍,那東部草原就是不設防的區域,遼東側翼和後方都會變成前線,就很危險了。
戰之,贏,雖然能飽餐一頓,可要是敗,將讓大清非常被動。雖然按照尼堪的說法,勝率很大。但是多爾袞作為大清的掌權者,還是有些猶豫。
尼堪見他如此,便又向他奏道:“據那些俘虜的蒙古人所說,歸化城那邊,還有鐵牛,就是用鐵做的牛,比什麽蒸汽火車還要厲害的,明國國內都還沒用,就先用在歸化城那邊開荒種田了。如果我們能打下歸化城,說不定也能收獲這些戰利品!”
頓了頓,他又補充說道:“聽說,關內還要修那鐵路到歸化城,就是蒸汽火車那個。不過目前歸化城那邊,雖然言辭鑿鑿,但還沒見到,據說是關內先修,一直修到歸化城,說不定過了這幾個月,已經修到關外了!”
聽到他的這些話,多爾袞的眼睛一下睜大,臉上明顯露出了貪婪之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