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唐第一逆子》第1579章 凌煙閣
  關於名字,李世民思考了好一會兒時間。

  最後說道:“這些大功臣們,應該享受到的是凌空之上,浩如煙海的恩澤!所以朕以為,便叫做凌煙閣!如何?”

  此話一出,深得楊妃之讚賞。

  “陛下英明!”

  李世民的才氣十分了得。

  這小小的取個名字,那不是手到擒來?

  意思到位,而是還流傳千古。

  “好好好,便是如此。”

  “那造於何處?陛下可有想法?”

  李世民想了想。

  “就造於大明宮東北處吧。”

  這東北不知是何用意。

  或許是李世民能夠第一時間想到的地方吧!

  對於此。楊妃說道:
  “據妾身所知,大明宮東北處有一處建築,正好可以用來立閣之用。就差牌匾了。”

  李世民點點頭表示認同。

  “牌匾這個問題,便讓歐陽詢來寫吧。回頭讓人找他處理!”

  李世民說道,他以為讓歐陽詢來寫最好,現在歐陽詢也沒有了原則,也沒有甚麽封筆之說。

  楊妃卻是說:
  “妾身以為,這字還是得陛下親題!以示對大臣們的看重。其他人都不好!”

  李世民自己來寫,那才夠重視!
  李世民也認同了她的話。

  “愛妃這麽一說,似乎也是有理。那朕一會兒便開始書寫這牌匾,然後讓人去雕刻,準備好吉日上牌匾!”

  “陛下英明!那畫作找誰來?”

  這又是一個問題啊。

  人像畫由誰來畫?
  “直接用相機拍便是。”

  李世民卻說。

  相機也不是不可以。

  但若是去世之人入選,那怎麽辦?
  這是他沒有想到過的。

  “陛下,那往生之人如何拍?”

  李世民一想,似乎如此。

  便說:

  “那便讓閻立本來繪之吧。”

  閻立本與閻立德對建築都有研究。

  也都是畫家。

  而那閻立本,繪畫的名氣要比其哥哥閻立德要高出不少。

  歷史之中有記道:閻立本擅長工藝,富於巧思,工篆隸書,對繪畫、建築都很擅長。兄長閻立德擅長書畫、工藝及建築工程。閻毗、閻立德、閻立本父子三人並以工藝、繪畫聞名於世。代表作品《步輦圖》《歷代帝王像》等。

  所以李世民能想到閻立本,那也是在情理之中。

  “閻立本也不知道有沒有空。”

  據她所知,他在幫著集團搞建築,你讓他畫畫,似乎也得人家有時間。

  “沒空也得有空,朕下旨,他敢不遵?”

  李世民卻是說道。

  這是要用強權嗎?
  但話說回來,如果能為凌煙閣作畫,那將也是流芳百世。

  為後人所稱讚也。

  因此,李世民認為,閻立本不可能會拒絕。

  一道聖旨下去,誰敢不從?除了李愔之外!
  兩人商量著,將一些細則都想好了,這次李世民格外認真,感覺這次的事可以讓他心安。

  哪裡知道。這次將引發一個大矛盾!讓朝廷人心惶惶!

  而後,李世民便安排下去,並讓閻立本入了宮中來,就等著戴胄將名單上交。

  戴胄的動作也是快的。

  於當天傍晚時分便將名單呈了上來。

  那是一份極為詳盡的名單。

  李世民大概看了一下,覺得這些人都可以,他也有自己的人選。

  但是為了公平,李世民還讓文武百官回來上朝。

  並且,將名單做成了掛畫。

  名字寫到上方,下面寫著事跡,將由大臣們共同評論。

  期間,也找來了長孫皇后。

  還有各個妃子們。讓她們一起參與其中。

  當一切就緒。

  李世民對著大臣們說:

  “朕懷念當初一同打天下的眾位功臣們,而為了紀念他們,朕想在大明宮東北之隅設下一閣,以供紀念,還能讓後世緬懷,一是可以讓大功之臣得到獎勵,二是可以讓後世學習之。”

  李世民這麽一說,所有官員們呼:“陛下英明!”

  李世民能夠這麽想,當然是好的!能在朝廷為官也是好的。

  “陛下能有此心,讓我們這些做臣子的感覺十分感動啊!”

  “陛下有心了!”

  “只是不知道,有誰能上這閣?”

  “那定是那些大國公們才能上!”

  “那可不是!國公之職方能上這閣!”

  ……

  還有人問:“那閣名叫做什麽?”

  李世民道:“大家安靜,朕思來想去,總算是想到了一個好名,這些功臣們之功凌空之上,享受著浩如煙海的恩澤!所以朕以為,便叫做凌煙閣!”

  此話一出,眾人狂呼。

  “好名字!”

  “陛下好文采!”

  “妙妙妙!”

  “陛下才學博絕也!”

  ……

  這些人拍著馬屁,聽得李世民心中一爽。

  如此一來,真讓人感覺到心情舒暢啊。

  此時他也沒有了早上的擔憂。

  “眾愛卿!”

  他道,這時所有人都安靜下來了。

  緊接著,他又道:“戴胄已經將六十名有功之臣記於畫上,現在大家看看!朕想從這裡人之中,擇出24名,入選凌煙閣之中!現在由大家投票,投下你們認為應該入主凌煙閣之人!”

  人人心中都有一杆稱。

  每一個人的評定標準都不一樣。

  讓李世民來提,也是有不同的次序。

  有些人存在感高一些,那麽就先入主。

  而一些人存在感差一點,有可能落選。

  因此,當李世民這話一出。

  大家鬧開了。

  李世民也知道其中關系,便道:“前24名先入,而後,每一年評定十名入!只要你有大功者,定是有機會受萬人敬仰!”

  李世民的話,給大家信心。

  “好,那麽大家請開始吧!”

  李世民說罷,便有人傳下了一份表格。

  這裡面有60名大功之人的名單。

  由大家一並填寫。

  一時之間,整個皇宮就像是菜市場一般。

  大家對於李世民的這種方式也覺得十分神奇。

  感覺又很熟悉。

  像是李愔的做法。

  但沒有人敢說出來。

  “朕給你們半個時辰的時間好好想想!”

  隨後,李世民便閉目養神。

  時間很快的便過了半個時辰。

  戴胄將表格一並收了上來。

  並且在一處黑板上,寫上了六十個的名字。

  他們開始統計了。

  每一票,便有人在那人的名字之後寫了一字。

  而五票便是一個正字。

  在計票之間,大家可以看出了差距,已經逐漸明顯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