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青青的六個子女,都是正兒八經的大學生,雖然丁香還沒考試,但未來前途也不會差了。
既然都是大學生,將來的工作都是有國家分配不說,上來都是幹部級別的,能當幹部的人,工資收入房子什麽的,還用他們操心嗎?
明顯是不用的,所以她從來沒擔心過孩子們會念叨自己的存款,房產,他們不會惦記,她也不用為他們操心,她這個媽只需要給他們老兩口攢下足夠用的養老錢就足夠了。
所以她能夠坦然的面對這一切,才會想著男女平分,一碗水端平,不偏不向。
至於收養的這兩個孩子,壓根兒沒和妯娌討論過,丁薇也早就說過,一應開支有她出,所以趙青青的家產平分裡,是沒有將這兩個小不點計算在內的。
而王玉環這邊,一女兩子,女兒將來是當高校老師的材料,工作穩定了,將來的對象找的也不會差到哪兒去,所以她不用擔心女兒的前程。兩個兒子一個在鄉衛生院當廚子,和護士定了親,另一個在機械廠當工人,也都轉正,也正在相看媳婦,不管如何,她的兩個兒子都是吃國家飯的,不用當農民了,將來最差的媳婦也得找個臨時工吧?如果是雙職工,更不會稀罕他們老兩口的錢。
正因為他們妯娌倆都有寄托和靠山,所以才會有了那樣的商討結果,才敢在孩子們結婚的同時和他們分家,不會因為這個過的不好,要讓那個去幫扶,他們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也沒有誰去覬覦過兒子媳婦們的工資,越是這樣坦然,將來的婆媳關系,才能相處的越融洽。
爸爸從老家回來之後,就更用心的去做餐飲了,而他們家的食物也因為味道正宗,吃著方便,爽口,很快就在附近站穩了腳跟,這些食物的料汁兒都是丁薇親自教的,擁有幾千年的歷史了,對於選擇調料,她有自己的方式方法,帶著爸爸去各個店鋪親自挑選,別看樣數少,做法也算不上難,但越是簡單常見的食物,越能體現他們的水平高低。
涼調類本來就是夏天的主流食物,加上譚悅鹵肉餅,冰鎮飲料的加持,使得他們家的生意一開門就吸引了八方食客來品鑒,尤其顧客進店先付費拿票等餐的方式,也在大家傳統記憶中是少見的,所以就這樣以自己的方式,在什刹海附近出圈了。
新品多了後,漿面條的食用者就少了,大鍋變成小鍋,後來乾脆不做了。
鹵面條深受重體力勞動者的稀罕,吃這個能吃飽啊,關鍵還不貴。
熱乾面做的快,出鍋快,這面也實惠不貴,所以一上來就有很多人點,不過每天準備的量也就五六十碗,多了還沒有,基本上晌午就能將熱乾面,鹵面賣完,晚上都以涼調類為主,不做熱食。
每天加起來也能賣個一二百份,聽起來挺多,但是賺的少,都是小本生意,一份面甚至沒有五分錢的利潤,一天下來,可能能掙個六七塊,因為這幾種本身就不帶肉,頂多用點葷油和辣椒油,成本低,利潤自然也高不到哪兒去,夏天嘛,沒必要做太多成本高的食物,等熬過了這個夏天,再增加新品也不遲。
譚悅那裡有鹵蛋、鹵肉、燒餅、涼菜、冰鎮飲料、啤酒,靠著這個,每天的收入達到了十塊以上,比忙活的要死的夫妻倆還掙錢,但她掙的這些要分給丁薇一半,當然這一半也算交了冰箱使用費,房租,電費了,所以他們家也不算虧。
丁家小吃本身的定位就是便宜實惠,剛開業,就應該以這樣的方式打出名氣,所以前期賺多賺少,丁薇安撫他們不要在意,等到天漸漸涼了,咱們就推出砂鍋米線、燴面、刀削面,只要加了肉,成本就上去了,利潤也會多起來。
即便每天只有幾塊錢的利潤,可一個月加起來也能有一二百塊錢的收入,這是普通工人小半年的收入他們不應該有啥不滿的。
而且夫妻倆也計劃好了,以後不管賺多賺少,年底都會回家清一次帳,盡快將廠裡面的欠款還清,才是夫妻倆的頭等大事兒。
7月,丁建樹大學畢業,被分配到了豫省橋梁建築設計院,正兒八經的央企單位,雖然是從基層乾起來,但到底是名牌大學畢業,一進去就是三十六元的底薪,這不知道是多少普工夢寐以求的工資。
與此同時,丁蘭也傳來好消息,她被分到了豫省省會實驗中學,教高中語文,同樣底薪三十六元,還都分配的有單身宿舍,這就是名牌大學的優勢,學歷決定了你的待遇,還在實習期就已經是重點中學的老師了。
白芷被分到了J省人民醫院,開始輪著在各個科室進行為期一年的實習,一年實習期過,再根據表現定奪未來方向。
丁建平本科畢業後保研進了本院的研究生,開始了他的研究生生涯,究竟還要學幾年,還要看他的本事。
最高興的當然是丁振龍夫妻倆,四個兒子如今三個都有了正式工作,剩下的那一個學歷最高,都攻讀研究生了,日後的前程只會比那三個好,而不會差。
丁薇這邊收到了來自L市的稿費,這次居然只有一萬,很神奇,打電話確認後才知道上半年銷量不太高,至於是真是假,她也沒有去過問,反正她吃這些本書的紅利,也差不多到頭了。
她也沒想過靠這些吃一輩子的紅利,有多少就給多少唄!
假期的丁薇以為自己會在老爸老媽的店裡面忙,沒想到接到出版社的邀請,直接入駐他們出版社當臨時的外語編輯,會根據工作量按天給她發工資,丁薇對這個工作還是瞞好奇的,就一口應下了。
陸英放假沒回家,而是留在了學校裡,學校暑假期間仍舊可以住,他就聽丁薇的找了個私人中醫診所,靠自己推拿針灸的本事,很快就拿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份正式兼職工作。
當然,他的工作量不低,從早上八點到晚上九點,一天工作十多個小時,很辛苦的,所以他一天拿五塊錢的工資,一點也不覺得自己是獅子大開口,憑本事吃飯,老板倒是肉疼,可這小子的手藝是真的好,只能忍痛讓他留下來,先乾著再說。
丁薇這邊也很辛苦,早出晚歸的,雖然出版社有打字機,但坐一天也受不了,她的工資要價也不低,同樣的五塊錢,卻是她用字母一個個敲出來的,還要時不時的跟著工作人員去做現場翻譯,這樣一算,每天的收入差不多在5-10塊錢,比爸媽忙活一天掙得都多,這就是有學識的人賺錢。
同樣是乾活,一個體力,一個腦力,最後的結果天差地別,也難怪大家都拚了命的考大學了。
誰不知道考大學才能走上人生巔.峰呢!
丁薇截止到7月初,存款已經達到了伍萬元,她只要有空,就出門看房子。
但她發現如今買房子不如七十年代末的時候好買了。
不過經過她半年的尋找,總算在南鑼鼓巷附近,找到了一套戶型方正,獨門獨院的三合院,要價三萬八千元,正房三間,東西廂房各兩間,沒有衛生間,廚房都在自家門口做,院子有一百個平方,倒是挺大的,這裡先前住了一大家子人,如今老爺子沒了,兄弟們要分家,在房子比例問題上達不成共識,乾脆選擇賣掉。
丁薇是少有的能一次性拿出來這麽多錢的人,畢竟這年代出一個萬元戶都很少,像他們這種臨街的房子,要價三萬八,聽起來多了,誰聽了都搖頭歎息的離開,可只有經歷過後世高房價的人才知道,她就是要價五萬,這個時候能買下來都是賺的。
經過討價還價,最後以三萬五千元成交,一千多塊錢的稅款手續費,不出半個月,丁薇就拿到了房產證,還有大門的鑰匙,宅基地等相關手續證明,名字寫的是她自己,雖說還未滿十八歲,但她塞了五塊錢紅包,直接就給她上了戶,這也意味著,她想要轉戶口,也能通過學校順利的轉入這個房產地址上,畢竟她的戶口如今還在學校呢。
完整的三合院和單個賣的房子不一樣,因為它擁有全套的宅基證、土地證,不像她在北海公園買的那套西廂房,房本上只有西廂房這一塊兒地是屬於她的,其他都是有家的,所以連產權證上都隻圈出來的一小部分,單獨所有和共同所有還是不太一樣的,所以那種房子便宜,這種完整的就貴好多。
這套三合院到手之後,丁薇沒想著要租出去,而是想利用如今越來越好的裝修材料,將這個家裡裡外外的裝修一下,鋪上地磚,看看能不能改造一個廚房衛生間,院子裡再好好規整做個景觀什麽的,到時候就作為她單獨所有的家了,四合院那邊大,可以作為娘家來回,爸爸是否過戶給她,其實也沒那麽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