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誰為新帝
隆治五年十一月初三,豐城侯黃宗澤預謀造反被禁軍副將張仲濟挫敗斬殺與東安門,二更天,隆治帝劉弘在乾清宮寢宮內被隆武帝劉胥以毒針刺死,隨後自知罪孽深重的劉胥服毒自盡。
這個消息如晴天霹靂,將值夜的李守中徹底驚呆住了,好在反應迅速,以內閣大學士的身份命令禁軍封鎖整個皇宮,並讓人請來了張皇后和太妃,至於慈寧宮的老太后他並沒有去理會。
四更天,一隊隊禁軍騎兵在大街上縱馬疾馳,他們奉命將內閣閣臣和六部尚書侍郎請進宮商議朝政,並通知各處城門守將封鎖城門,沒有內閣的命令,不允許任何人進出神京城。
神京的局勢開始驟然緊張起來,到處都是巡街的禁軍,他們奉命清理街道,不允許任何人出門,大街小巷都冷冷清清,只有不時傳來的軍卒奔跑的腳步聲和騎兵奔過的馬蹄聲,天色漸漸亮了,幾乎所有的神京百姓都意識到出大事了,想著白日一連四位宗室被滅門,不少經歷過十年前廢太子兵變的老人都在猜測是否又有一場戰爭要在神京爆發了。
就在張皇后和太妃召集內閣和六部官員商議如何處理此事時,賈琦和賈赦在銳士營的護衛下來到了西安門,李守中和張皇后、太妃商議一番後,決定暫時不通知賈家,所以賈琦和賈赦並沒有進宮,不過這個時候賈家怎麽會心甘情願的被排斥在這場權力盛宴之外,時間一點點過去了,隨著鍾鼓聲的響起,賈琦明白五更天到了,為了不引起不必要的騷亂,賈琦決定五更天之後再率兵進入皇城,按照約定,賈福和李進忠等人會護著元春母子二人前來西安門與自己會和,之後大軍會控制位於皇宮外的武庫、糧庫還有各處衙門。
看著仍舊緊閉的西安門城門,賈赦心頭一陣煩躁,明白內閣和宮裡將賈家排斥在外就是不願意看到劉業繼位,賈家權利進一步的擴大,就在這時,隨著一陣沉悶的聲音響起,西安門城門緩緩地打開了,接著城頭上亮起了火把,借著火光,賈赦看清楚了站在上面的賈福等人,正準備策馬上前,乎聽賈琦對著趙瑄囑咐道:“你帶兩千人先進城,記著,控制城樓立刻發信號。”
“諾!”
趙瑄應了一聲,一揮手,帶著本部兩千人馬立刻衝進城去。
時間一點點過去了,賈琦眼微咪,握著刀柄的手心裡全是汗,就在以為事情有變之時,城樓上傳來了信號,賈琦舉起千裡眼,看見了站在城樓上的賈福和趙瑄,在他們身後還有小李太監,這時才放下心來,立刻下令道:“進城,按照約定好的方案,立刻佔領各處衙門和倉庫,盡量不要傷人。”
隨著一聲令下,三萬銳士營軍卒如決堤的洪水,向皇城湧去。
乾清宮,這座大漢皇帝辦公安寢的地方此刻失去了往日的光輝,一夜間在這座宮殿內失去了兩位大漢君王,偏殿裡,張皇后和太妃坐在紗簾之後,隆治帝之死讓她們哭得幾度昏厥,好容易被太醫搶救回來,張皇后呆呆地望著正在爭吵的朝臣,半個時辰前,劉旦的死訊也傳了進來,這個消息如霹靂般將眾人震在了那裡,她們之所以沒有通知賈家,就是打算在賈家反應過來之前擁立劉旦繼位,可惜這一切都隨著劉旦之死而破滅。
張皇后淚已乾,作為隆治帝的原配發妻,她自是希望這個皇位由隆治帝的子嗣繼承,然而四皇子和五皇子太小了,一個才兩歲,另一個還沒滿周歲,這讓內閣和六部產生了爭執,雖說公侯街上的宗室都死在了昨夜,但是先帝還有一支血脈存留了下來,那就是被除爵遷往東城的肅親王劉恆一脈,而且他的兩個兒子都已經成年,那麽如此一來就讓朝臣之間產生了分歧。
李守中陰沉著臉坐在矮墩上,旁邊的孫玉麟等人臉色也是不好看,這場突變出乎了所有人的預料,原以為最多就是今日朝會上隆治帝重登皇位,廢掉隆武帝,他們都商議好了,會全力保住劉胥,不讓他因為廢帝的身份而有生命危險,並且還打算將他推上太子的位置,這樣就會避免以後出現權利的爭奪與殺戮,至於淮南王劉旦,為了避免以後的皇位更迭出現變故也就只能舍棄了。
一連死了兩位帝王,還是如此的戲曲性,兩位都想致對方於死地,結果卻雙雙慘死在寢宮內,他們不是沒有懷疑,然而人證物證都在,加上事情緊急容不得拖延也就草草了事,原本他們都商議好將賈家暫時排除在外,以確保淮南王劉旦能夠順利登基繼承皇位,結果卻得到了劉旦已死的消息,不僅如此,整個公侯街上的宗室都死在了一場大火之中,這讓眾人都明白這其中有著某人的算計,是誰,不言而喻,不過,誰都沒有吭聲。
好在禮部尚書徐乾學的提醒,眾人才想起先帝還有一支血脈生活在東城,不幸中的萬幸,眾人又多了一個選擇,否則就只能在兩個娃娃中選擇一個作為新帝了,然而還有一個他們一直不想面對之事,那就是賈家,軍方好說,他們多半會堅守規矩,但是劉旦一死,賈家肯定會為了四皇子而去爭奪這個皇位,如果賈琦來了,他們該如何應對?
“都說說,現在該怎麽辦?”
李守中聲音沙啞,透露著深深的疲憊,作為清流官員,他還是傾向於一個成年皇子繼承皇位,然而,他又不得不考慮一點就是,賈家肯定不會答應,而且一些隆治帝的心腹也不會同意,因為這將徹底改變皇位的延綿,不僅如此,這兩位小皇子的性命也是堪憂,掌權的皇帝能夠容他們嗎?
他的目光投向了鎮國公牛繼宗,這次議事沒有通知賈家,同樣也沒有通知兵部,因為兵部已經徹底被賈赦掌握在了手中,作為勳貴的代表,他想聽聽牛繼宗的看法。
“鎮國公作為勳貴之人,請先說吧!”
孫玉麟接言道。
聽了這話,牛繼宗歎息一聲,無奈道:“除了上皇子嗣繼位外,沒有其他可能。”
頓了頓,又道:“西梁王不會坐視不理的。”
“不若從兩位皇子中擇一人繼承大寶,待成年後在親政,這期間有太皇太后垂簾聽政,內閣輔政。”
“不行!”
禮部右侍郎高士衡的話剛說出口,便被吏部尚書賀唯鳴給否決了,只見他似笑非笑道:“前世之事,後事之師。這才多久,諸公這麽快就忘記了教訓!”
說到這,又望向禮部尚書徐乾學,笑道:“聽說昨兒徐尚書在養心殿呆了許久,不知再商議什麽軍國大事!”
賀唯鳴說得輕描淡寫,但眼角余光卻有意無意地向紗簾後瞥了一眼,又見徐乾學仿佛沒聽見,他指著高士衡問道:“高侍郎也在,不知可否給咱們說一說。”
這句話一出,大殿中頓時微微騷動起來,宮廷密事自古都是官員們關注的焦點,更何況是這種人倫慘劇,從前都是聽說,今天確實有幸親眼所見,所有官員都豎直了耳朵,眼中充滿了期望,等待著二人的解釋,滿足一下好奇之心,以後也有吹噓的資本。
對於賀唯鳴的不依不饒,徐乾學勃然大怒,都是同朝為官,自己也沒得罪過他,為什麽如此逼迫與自己,要知道,一旦養心殿內的事情傳出去,自己不僅會丟官罷職,搞不好還有性命之憂,牽連族人都是可能的。
好在當時殿中只有四人,小皇帝和蘇培盛已死,至於高士衡,自己並不擔心,不說他是自己的親信,單說攛掇小皇帝弑父他可是比自己出力還多,他的罪比自己大多了。
想到這,他向高士衡使了一個眼色,高士衡會意,輕輕點了點頭,只見二人站起身,對著紗簾後的張皇后和太妃躬身施禮道:“陛下仙逝,請娘娘節哀順變,保重鳳體!子承父業乃是古訓,更何況是皇位,臣懇請皇后娘娘在兩位皇子之中擇一人繼承大位,並垂簾輔政!”
說完,這二人竟然跪了下來,“懇請娘娘與危難之中扶大漢一把,讓陛下一脈能夠繼續延綿下去,讓陛下親子繼承大位。”
這時,孫玉麟和李守中對視了一眼,李守中給孫玉麟使了一個眼色,二人的目光交流只是短短一瞬,但還是被牛繼宗給發現了,雖然很是不屑徐乾學和高士衡這兩位,但不得不佩服他們兩人的行事果決,他也覺得這是目前最好的解決方法。
隨著這二人說完,六部的官員的議論聲越來越大,有人說兩位皇子年少,不足處理國事,可以效仿隆武帝,讓太皇太后垂簾輔政,也有人說豐城侯造反一事與太皇太后有關,不可信,雖說對於誰垂簾輔政出現了分歧,但已經沒人支持肅親王劉恆的子嗣繼承大位了。
“好了,請安靜!”
乾清宮總管太監戴權從紗簾後走了出來,大聲道:“太妃和皇后娘娘請諸位大臣在兩位皇子中擇一位繼承大位。”
偏殿內頓時一靜,但安靜只在一瞬間,聲音又嘈雜起來,在一波又一波的討論聲中,尚不滿一歲還未有名字的五皇子呼聲最高,至於四皇子劉業,只有出身勳貴一脈的戶部左侍郎韓文祿出言支持,牛繼宗因為身份的原因沒有開口,甚至連內閣幾位也保持了沉默,他們明白自己不能輕易表態,更清楚這些人為何沒有選擇劉業,但是他們更擔心賈琦,戴權見李守中和孫玉麟沉默,便問道:“兩位閣老怎麽看?”
孫玉麟無奈道:“總管莫急,這件事非同一般,背後牽扯太深,再考慮考慮。”
“不錯!”
李守中點了點頭,正欲說話,忽然殿門被猛地推開了,只見一個小黃門匆匆走進來,也不行禮,直接道:“出,出大事了,銳士營佔領了皇城。”
張皇后嚇得從軟榻上站起,顫抖著聲音問道:“他,他造反了?”
李守中也驚住了,他第一反應就是賈琦要造反,接著反應過來,忙問道:“銳士營佔領了皇城還是皇宮?”
“皇城。”
李守中一下子冷靜下來了,又忙問道:“皇宮各城門可有遭到攻擊?”
“沒有,各處城門依舊在禁軍的掌握之中,張將軍已經派人去景山大營求援了。銳士營只是佔領了皇城內各處衙門和倉庫,並沒有進攻的跡象。”
說到這,小黃門猶豫一下,接著道:“有人看見了皇貴妃娘娘的鑾駕在大軍中。”
孫玉麟歎了口氣,明白了賈琦的用意,他在告訴所有人,這個皇位非劉業莫屬,否則皇宮外的銳士營就不僅僅是佔領皇城了,至於禁軍,呵呵,都這個時候了,駐扎在上林苑的大軍依舊沒有阻止賈琦,他們肯定不會摻和進來了。
這時,太妃李氏開口了,“不是老身詛咒他,五皇子尚未滿歲,有夭折的風險,這兩年大漢一連走了三位皇帝,不能再有意外發生了,否則這江山社稷就亂了,不過,皇后一定要垂簾輔政。”
一句話提醒了所有人,如果真的選了五皇子,估計不等多久這位小皇子就會夭折,沒人敢賭,張皇后連忙道:“陛下就剩兩位親子了,不能再出事了。”
牛繼宗雙目微閉,見李守中向他看來,微微笑了笑,“可。”
一直跪在地上的徐乾學急忙說道:“請皇后娘娘速召四皇子、皇貴妃、西梁王、兵部官員還有勳貴一脈幾位老國公進宮商議四皇子繼位之事。”
這一下,張皇后再不遲疑,立刻命令道:“還請徐尚書起草文書,本宮這就用印。”
此話一出,大殿裡立刻一片鴉雀無聲,李守中暗暗歎息一聲,並沒有說話。
午後,神京各城門全部開啟,半個時辰後,內閣傳來消息,經過宮裡和內閣六部官員緊急商議,決定擁立四皇子劉業為皇帝,由於劉業年幼,皇后張氏暫垂簾監國,內閣輔政,內閣有權封駁張皇后的懿旨,另外因為朝政緊急,國家不可一日無君,四皇子靈前繼位,年號什麽的以後再說。
不到半個時辰,這個消息便傳遍了大街小巷,對於四皇子登基一事,百姓們並不是太關心,他們都聚集在一起打聽著宮裡到底出了何事,好好的一下死了兩位皇帝,這真是百年都難遇的景象。
神武門外,數百位官員緩緩走出,每個人都心懷複雜,僅僅數日,大漢皇室血脈便遭遇了重大損失,怎麽看怎麽不是吉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