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8章
這一次陸鎮長宣布比賽結束後,現場的人則沒有像之前那樣立馬離開,大家夥紛紛上前祝賀進入前十名的姑娘們和她們的家人。
而沈見晚她們沈家出了第一名,第二名和一個第五名,現場來衝她們祝賀的人最多了。
好一番寒暄,她們才從眾人的恭喜和感激的包圍聲中突圍,因為沈敏和沈婉加起來足足有兩匹的錦緞的獎勵,現場也來觀賽的楊村長頓時大手一揮便讓前來觀賽的年輕人幫忙抬著回家了!
而因為家裡出了沈婉她們幾個如此出息的閨女,沈二嬸的興致非常的高,竟然放棄了坐車和楊村長他們一道走回清水村。
因為楊村長和村裡的眾多長輩都步行回來,沈見晚也挺喜歡這全村一起回村的感覺的,於是她便讓要照顧沈月夢幾個孩子的沈母她們坐馬車,她和沈二嬸她們也一起走著回村。
不得不說這次前二十名她們清河村出了八個人,除了沈家的四人,楊村長的楊氏族裡就有楊村長的孫女楊甜甜和堂侄孫女楊綠竹,另外還有許大河家的許大妞和老劉家的劉鳳月。
至於前十名她們清河村也有四個人,除了沈婉,沈敏和沈蘭草,還有老劉家的劉鳳月,許大妞可謂是一匹黑馬一樣的存在竟然也衝進了前十。
雖然只是第十名,但許大河一家也激動壞了。
在這之前他們家生了五個閨女都沒有一個兒子,還被許老婆子他們淨身出戶,村裡雖然有很多同情他們的聲音,但也有很多壞心眼看熱鬧的,此時看到許大妞這麽的出息這些人可不是妒忌壞了。
特別是許二妞她也是衝進前一百名才被淘汰的,如此下來別提一路上大家夥對許大河一家子又多麽的唏噓了。
而被眾人羨慕嫉妒恨的許大河一家子,他們則是對沈見晚她們充滿了感激,如果不是沈見晚反應的快許大河都要領著一家子給沈見晚跪下磕頭了。
這不看到許大河一家子從老許家分家搬到村西後,跟著沈見晚她們家日漸發達,清河村的眾人一時間不由五味成雜,各個心思都動了起來。
而鎮上的刺繡大賽結束後,男子科舉這時候也拉開了帷幕。
在大和朝要考上一個最簡單的秀才也並不簡單!
秀才作為士農工商,士中最低等的一個功名,它的考試也必須得一番過關斬將才能拿下。
首先去考科舉的學子得先在縣城參加縣裡舉行的縣試,而通過縣試後還不是秀才,你還得去往府城再考在府城舉行的府試。
通過府試後你依然還不是秀才,這時候的你只能稱一句童生,接下來你還得再參加府城舉行的院試,只有通過了院士你才能成為秀才。
縣試,府試,再到院試,一層層下來多少人考到了三四十歲還連個秀才都不是的考生可謂是數不勝數。
然而就是如此,這科舉也是讓大和朝的寒門學子趨之若鶩的,因為這一途幾乎是他們改變門楣進入氏族的唯一途徑!
而這考秀才統稱童子試,每年開春都會舉行一次,而只要你通過了哪一場考試,最後雖然沒能拿下秀才,第二年你也是不用從頭再去考的。
比如沈見晚她們家的沈軒,當年他就通過了平陽縣的縣試,還獲得了頭名,所以今年他便不用跟沈傑和沈棟他們一樣去參加這次的縣試了,他只需要直接去參加接下來的府試就可以。
而童子試也就是秀才考試之後再高一級的科舉考試便是秋闈了,也就是俗稱的考舉人,這個考試也是在府城舉行,另外和考進士的春闈一樣是三年一度的。
今天是三月十四,同時也是沈傑和沈棟去往平陽縣準備參加縣試的時間,因為後天三月十六縣試就開考了!
另外三月十七便是沈婉她們在縣城參加刺繡大賽的日子,所以沈傑和沈棟他們考完縣試,第二天便到了沈婉三個參加刺繡大賽。
這不因為這日子如此靠近,於是沈見晚她們一合計便打算今天舉家去往縣城!
於是她們一大早把家裡的畜生都交給同住村尾的楊二嬸和許大河兩家照看後,沈見晚她們便開始了她們沈家第一次的舉家“遠行”。
說來忙活完春耕之事之後,沈見晚除了幫忙輔導沈傑和沈棟的學業,還有沈婉她們的刺繡,同時她也並沒有落下她發家致富的大業。
所以開春之後,她在縣城又開了一個縣西快餐店和縣東的一個錦繡心意天衣坊。
另外她還準備過些日子去府城也置辦一些鋪子產業,到時候她們去府城參加接下來的科舉考試,還有沈見晚她接下來的女子雅學考試期間她便可以把那裡的鋪子開起來了。
這不因為接下來有去府城的遠行計劃,所以沈見晚這兩個月又添置了兩輛新馬車,此時去縣城這三架馬車便全都用上了。
本來沈家兩房人其實趕兩輛馬車就夠坐了的,但因為此次同行還有張有根一家子和楊二嬸家的三兒楊家壽,還有許大河家的許大妞,所以她們就多架了一輛馬車。
是的,張家這次也是送人去參加縣試,他們家參加縣試的是張有銀和陳氏唯一的兒子今年十七歲的張世良,而這次張有銀和陳氏,還有張春花他們也都出發去縣城陪張世良考試,這是一家四口都出動了。
雖然之前經過了林青慧那件相親的烏龍事,陳氏後來是好長一段日子都有些沒臉見沈二嬸他們,但兩家到底是交情已久,後來他們夫婦又極為誠心的上門道歉,所以知道林青慧的事陳氏他們不是有心的,沈二嬸他們便也沒有把這事放在心上。
另外楊家壽的話,沒錯也是去縣城考縣試的。
楊家壽和上面的兩個哥哥相比人機靈許多,而且也喜歡讀書,雖然過去隻進過兩年私塾就沒有銀子再去了,但他時不時的都會上沈家來向沈軒請教,特別是最近的大半年隨著沈家富有起來,沈軒他們更能專注讀書了,他上沈家請教的次數變更多了起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