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6章 敗家行為
雖然朝廷只是將商稅修改發布了而已,但是有些小道消息卻也跟著傳了出去。尤其是在一些商人中間,流傳著朝廷要扶持工商。會對開設工坊給予一年免稅的照顧雲雲,講的有鼻子有眼。
更有甚者,還傳說永通錢莊會給這些工坊低息貸款,仿佛朝中大臣議事,他們當面聽到一般。
其實這些消息,都是范宇有意讓趙允初放出去的。
當然,這些消息放出去之後,因為是口口相傳,難免會越傳越神越不靠譜。
最後變成了只要開設工坊,朝廷就會免稅三年,還獎勵若乾錢財。
對於這個結果,倒是范宇所沒有料到的。但是這也說明了這些商人們的美夢之所在,一旦朝廷發布了鼓勵工商的政策,這些商人的積極性會極大的提升。
不過,范宇的目的卻並不在那些商人的身上,而是在於自己所掌握的百工技院。
百工技院的如今每年都有上千的工匠從中畢業,這些工匠都能讀書識字,是范宇按著工程師的路數培養出來的。
如果支持開辦工坊,這些人無疑是最佳的扶持對象。
范宇就是要將這些有知識的的工匠們扶持起來,使他們成為工坊主,而後成為工場主。
他們這些從百工技院所畢業的人,有知識有技術,將來是會成為大宋資本階層的第二梯隊。
第一梯隊,自然是官家趙禎和范宇趙允初和曹氏一族這樣的皇親貴戚,掌握著強大的金融力量和龐大的資本。
但是范宇知道,只有他們這些皇親的資本集團是遠遠不夠的。
要想讓大宋的資本力量顯示出足夠的力量,而後與儒家力量能達成平衡,還是要有足夠的中下層資本階層的存在,才可以做到。
否則的話,在儒家弟子依舊對權力壟斷的情況下,資本要想做些什麽是根本不可能的。
但是大宋的商人還算不錯,商人子弟可以科考做官,這一點便會讓范宇省了許多力氣。
只要這個商人的階層擴大到一定程度,商人子弟為官的比例自然就會提高。
於是代表商人利益的呼聲,也就會在朝堂上有更大的話語權。
而且,范宇所培養的那些技術人員,將來也會有人通過技術能力走上官場,這樣便會讓工商都在朝堂上,有一定的發言權。
這只是范宇眼前所規劃的,要想實現決非一朝一夕可成,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又過了近兩個月,經過官家趙禎與諸位相公們的討論,關於鼓勵工商的政策也發布出來。
因為事先流傳出去了一些小道消息,所以這些小道消息,也成了朝廷所參考的條目。
於是,開辦工坊免稅一年這一條,是赫然在列。而且朝廷的政策之中也提出,若缺少資金,可向永通錢莊提出貸款。至於是否準許貸款,則由永通錢莊自行決定。
雖然真正給予的優惠條件,隻落實了一個免稅一年,但是這卻使得許多人都動了心思。
尤其是百工技院畢業的那些工匠,識文斷字便會開闊眼界有自己的更深的想法。這樣的人,在百姓和普通工匠之中皆是鶴立雞群一般,又有誰會甘心於給他人做個長工呢。
而且從百工技院畢業的工匠,在永通錢莊貸款是受到優待的。利息要的低不說,給的貸款數額上限也更高。
不只如此,甚至還可與永昌隆商號互通有無,工坊所造商品只要合格,直接就被永昌隆商號所收購了。
在他人看來,好似生怕這些家夥富不起來的似的。
不過,永通錢莊對於貸款的使用也有要求,若是發現所代款項沒有用於申報的工坊項目,將會要求雙倍賠償。
若是答應了永通錢莊的條件,便須接受永通錢莊隨時的檢查和監督,並到當地官府報備。
原本有些心思不正之人,想著去永通錢莊貸款放印子錢,搞什麽九出十三歸的高利貸。但是看到永通錢莊的貸款說明,便一個個的都又退縮了。
如今從百式技院所畢業的人,只有四五千人而已,若是放之於大宋全國,實在是算不得什麽。
更多對貸款有需求的人,卻是民間的商人或是一些原本就已經存在的小作坊。他們要麽是新建工坊,要麽就是擴大工坊。
真正要讓大宋的工商業發展起來,還是要靠大多數人才是。
大宋朝廷雖然出了這些鼓勵工商的政策,但是耕讀傳家的思想,早已深入人心。
即便全國各地都有向永通錢莊申請貸款的,但是這個數量,加起來也不過兩萬余家。
這比之後世一個省動輒十余萬家企業,可是差的太多太多。
雖然有著人口數量上的差距,但是如今大宋的人口可也不算少。
不過,范宇也並不著急,此事仍然需要一個過程,根本不可能一蹴而就。
永昌隆商號,依舊從海外往大宋境內運送稻米。糧價雖然有所下降,但是朝廷也出台了補充常平倉和允許民間釀酒販賣的政策。
糧價下降之事,朝堂上的官員自然有人已經覺察,並且上書官家,請禁永昌隆商號外購稻米。
但是官家只是一句,‘我大宋地域廣大百姓眾多,時常會有天災,朕只怕糧食不足’便堵住了朝堂諸多官員的嘴。
什麽米賤傷農之類的話,拿出來講也沒多大的威力。因為在這之前,官家已經鼓勵工商。最重要的是,永昌隆商號那可是官家和一幫子皇親們的產業,若是沒有違背國法,便不懼這些官員。
因此討論下來,便是一個妥協的結果,更換常平倉的陳糧,陳糧則發賣給酒坊。
大宋雖然在這兩個月的時間之中,推出了修改商稅、鼓勵工商、還有放開酒禁這些在諸位相公看來不痛不癢的政策。但是這卻是對大宋工商業的一次大松綁,為其發展繁榮創造了一個寬松的環境。
只需要再有個一兩年,大宋的工商業便會上升到一個新的層次。
遠在新西夏與大宋的蒸蒸日上不同,新西夏的君臣卻是在極力的督促工匠們製造火器。
雖然這些火器製造之法,是花了大價錢從遼國手中購買,可是李元昊卻是覺得非常值得,他甚至覺得遼國君臣肯將火器製造之法出售,就是個敗家行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