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想立威“皇后娘娘真的能夠成為我們的靠山?”
馮暉有點疑惑地問道,后宮禁止乾政的規矩,他還是知道的,當初朱元璋立國運的時候,已經留了一份獨屬於皇后的氣運,所以為了不讓皇后的勢力太大影響皇權,特意立了這條規矩。
“放心吧,之前皇后娘娘給幾個小家族賜下過令牌,只要我們肯表現出誠意,皇后娘娘應該不會拒絕的。”
薛仁峰輕笑著說道。
“哦?”
其中一人開口說道:“那薛兄你說,我們該怎麽表現出誠意呢?”
“送靈石,五百萬靈石!”
薛仁峰淡淡地說道。
“五百萬靈石!”
其他人紛紛驚呼出聲,哪怕他們這些人個個身家不菲,但是五百萬對於他們來說,也不是一個小數字。
“放心吧,我等只需要出一部分,剩下讓下面依附於我們的人出便是了。”
薛仁峰也知道其他人在擔憂什麽,畢竟幾十上百萬靈石對於他們來說也不是一個小數字,於是擺了擺手說道。
聽到薛仁峰的話,其他人紛紛松了口氣,雖然他們都富甲一方,但是驟然拿出這麽多靈石來,壓力還是不小的。
不過只出一部分的話,眾人還是可以接受的。
眾人還沒來得及商量該如何送禮,便看到馮家的管家匆匆忙忙地跑進來,急道:“老爺,不好了,有東廠的人上門來了!”
聞言,眾人頓時一驚,馮暉眉頭緊鎖,東廠的人這時候上門,對於他們來說,可不是一件好事。
“走吧,去會會他們,看看這些東廠鷹犬鬧什麽么蛾子!”
到底是一方大家族的家主,馮暉的心理素質還是不錯的,很快就調整好心態,平淡地說道。
很快,一行人便來到了馮府的大門口。
此時孫雲鶴帶著眾多東廠番役堵在馮府的大門前,無數的百姓遠遠的圍觀著,看著熱鬧。
對於所有南京城裡的百姓來說,這可是難得一見的事情,作為馮家在南京的府邸,上千年來,還沒有官差敢上馮家的門,更別說是直接堵門,估計連應天府的府尹都沒有這麽大的膽子敢堵馮家的門。
不過一些消息靈通的人通過堵門人身上的穿著,便猜到了這些人的身份。
“孫百戶,我馮家素來奉公守法,今日為何帶了這麽多人前來堵我馮家的門?”
看到只有孫雲鶴一個人,而沒有曹毅,馮暉不禁松了口氣,語氣也硬了不少,曹毅沒來,說明對方不是來找茬的,要不然區區一個孫雲鶴可壓不住場。
“沒什麽大事,就是我家督主派我來送請柬,後天我家督主要在南京刑場監斬錢家、孫家在內的十幾家走私糧草和兵器給女真人的家族。”
孫雲鶴說著,手一甩,八張請柬在罡氣地催動下,便如同暗器一般飛射向了馮暉幾人。
“我家督主說了,這種目無王法的家族就該明正典刑,希望各位家主到時能夠親臨。”
接下飛射而來的請柬,馮暉等人臉色頓時陰沉無比,所有人都沒有想到,曹毅抓了這麽多人,他們還沒去找曹毅的麻煩,對方居然上門打臉來了。
“既然各位家主收下請柬了,希望各位家主能準時到來,我家督主說了,若是到時還要再請,那就不是這麽請的了。”
看到幾人陰沉的臉色,孫雲鶴輕飄飄地說道,火上澆油。
說完之後,孫雲鶴也不管幾人陰沉得快要滴水的臉,帶著手下的番役飄然而去。
…
回到大堂裡。
馮暉語氣平靜地說道:“薛兄,你說曹毅這番動作到底是為了什麽?”
雖然一開始確實有點惱火曹毅居然敢上門打臉,不過對於他們這種人物來說,理性永遠佔據上風,憤怒過後,他更想知道曹毅這麽做的原因。
沒有人會無緣無故招惹敵人,畢竟他們也沒有繼續和曹毅為敵的意思,平白無故地招惹他們,那是智障的做法。
“無非是殺雞儆猴罷了,曹毅現在吃定了我們不敢反抗,所以準備拿我們立威呢。”
薛仁峰歎息道。
聽到薛仁峰的解釋,眾人紛紛沉默,因為他們確實不敢反抗,反抗的後果不是他們能承受的。
另一邊,孫雲鶴也沒有閑著,率領著大隊的人馬,挨家挨戶的上門發請柬,但凡在南京城中有點名氣,都收到了請柬。
………
東廠駐地。
“督主,屬下已經將所有請柬送到各家去了。”
孫雲鶴來到曹毅的書房,恭聲說道。
“他們都有什麽反應?可有人說不來?”
曹毅放下手中的檔案,抬頭問道。
“回督主,沒有人敢說不來!”
孫雲鶴一臉興奮地說道,看向曹毅的目光充滿了崇拜,跟著曹毅這幾年,是他最自豪的幾年,以前跟著上一任東廠督主,他們這些東廠的人就沒有抬起頭的時候。
遇見個禦史,人家指著他的鼻子罵他東廠鷹犬,禍國殃民,他還不敢還嘴。
現在別說一個禦史了,剛才堵在南京戶部尚書李三才的大門前,李三才都不敢多說,只能老老實實地收下請柬,連半句狠話都不敢放,要是以前,估計他現在小命都沒了。
“沒有就算了。”
曹毅擺了擺手道:“刑場那邊的防守必須安排好,錢家那些人也要看管好,別讓人有機可趁給暗殺了,到時候我們可就丟人丟大了。”
“是,督主。”
“督主請放心,除了我們帶來的人,沒有其他人可以靠近大牢。”
聽到曹毅的話,孫雲鶴頓時一凜,連忙應道,這一次曹毅打算拿錢家、孫家這些人殺雞儆猴來立威,要是被人鑽了空子,暗中下手毒殺這些人,那樂子可大了,到時候別說立威了,丟臉都能丟死人。
“嗯,下去安排吧。”
曹毅揮了揮手道,重新將注意力放回了桌上的情報上。
這一次他之所以敢將整個南京城中的大小勢力都邀請過來觀看監斬,除了有徐弘基和楊丙亮撐腰,更重要的是,朱由校那邊將整個江南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了京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