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三皇子得勢
皇上如何能不怒?
好好的一份差事,讓瑞王辦成這個樣子!
讓他去平定流民,他卻殘暴殺人,讓通州城外血流成河,百萬流民被逼成賊寇!讓通州城百姓不得安生,民生哀怨!
“這個孽障!”皇上氣得臉都通紅起來,禦書房的筆墨紙硯統統被皇上揮到地上,禦書房一片混亂。
瑞王跪倒正前方,生生挨了皇上硯台砸來,在他額頭上砸出了花,他也不敢坑一聲。
其余太子和其他重臣一並跪倒在地,帝王盛怒,誰人不跪?
“枉朕對你一片信任,你就是這樣回報朕的?!”皇上人在禦書房內來來回回的走,怒到了極點。
“殺人成性!殘暴至極,殘暴至極!朕怎麽會有你這樣的兒子?”
若是讓這樣的人當上皇帝,那還不成了暴君?!
“父皇,兒臣有罪,還請父皇再給兒臣一次機會,讓兒臣親自去平定流民,將功贖罪。”瑞王求道。
皇上一腳踹到瑞王心口,瑞王整個被踹得喉嚨一陣血腥味,要吐血了。
“將功贖罪?你還有臉提功?朕把如此重要之事交給你,你就把事情辦成這種樣子,如此能力,朕還敢指望你做什麽?指望你再去殺個血流成河嗎,啊?!”
太子在一旁聽到這裡,心中暗喜,瑞王完了,從今往後,他一人獨大,心中得意,面上卻越發凝重,不顯露半分,也不勸架,或者出謀劃策。
看笑話都來不及,怎麽會出謀劃策?
況且眼下父皇盛怒,誰敢當這個出頭鳥?
太子不敢,不代表別人不敢,大臣裡,也有敢冒死進諫的:“皇上,危急關頭,還是先派人去通州妥善解決此事為好。”
什麽生氣都是次要的,關鍵是先如何解決通州之事。
皇上平複了一下怒意,才緩緩道:“愛卿以為,當即關頭,誰人有次能力去通州解決此事?”
那大臣道:“微臣以為,此局唯有晉安侯才可解。”
皇上聞言,輕歎口氣,早知今日,當初又何必折騰一場?
事到如今,放眼望去,整個朝堂能用的人,也唯有晉安侯了。
“傳晉安侯。”
楚胤這邊快馬加鞭回到晉京城,連衣服都沒來得及換,就入了宮,再出來之時,就已經是肩負皇命了。
即刻出發前往通州城,平定流民。
林幻匆忙給他收拾衣物,隻來得及囑咐他注意安全,多余的話就沒有時間說了,全家人目送他離開。
這算是他們婚後首次分別。
這一去,也不知什麽時候才能回來,林幻心中一片牽掛和擔憂。
與此同時,皇上對瑞王的處罰也公之於眾。
瑞王被降低品級,送往大理寺問罪,等待他的,不是流放就是終身監禁。
參考歷來皇家人員犯罪是這樣的,但大多數情況是終身監禁,流放是造反皇子的下場。
瑞王這只是暴虐,達不到造反地步。
若是其他人犯同等罪過,只怕是要秋後問斬,可惜瑞王是皇子啊,說什麽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都是口頭話而已,真正的皇子除非是叛國才是死罪,否則大都是監禁終身。
瑞王倒台了,如今太子一人獨大,這對百姓來說是好事,畢竟太子是儲君,倘若皇上那天意外了,太子順理成章,就不會有國不可一日無君的情況發生。
但對於那些曾經沒有站隊太子的大臣來說,這就不是什麽好事了,若是太子登基了,他們還能有什麽好果子吃?
不說大臣了,就是皇上都開始坐立不安了,太子勢力過大,沒有壓製的對手,萬一哪天太子腦子發熱逼宮了,皇上怎麽死都不知道。
何況如今晉安侯又不在晉京城。
為了盡快平衡朝局,皇上果斷扶持一個皇子上位。
這個皇子就是三皇子。
不得不說三皇子先前的努力很有效果,暗搓搓做了那麽多事情,果然讓皇帝對他有好印象,以至於危急關頭想扶持一個皇子上位,腦海中第一個想到的人就是他。
這喜從天降,三皇子才對外展示自己“健康”沒幾天,就上位了,人在皇宮領命時,一臉寵辱不驚的表情,等回到了家中,就立刻召集幕僚,探討皇上用意。
一番探討過後,得出結論:這是一個好兆頭!
只需要按照皇上吩咐做事,一切事情就指日可待。
三皇子也是這樣想的,整個人振奮得不行。
努力已久的事情終於有了成效,如何不振奮?
就連陸音都覺得三皇子是帝王之相,覺得自己沒有看錯人。
事到如今,只要她那個關於小郡主溺水的夢境是真的,等她救了小郡主之後,有了晉安侯支持,三皇子必定能成為最後贏家,那她也必然能成為皇后。
所以那個關於前世的夢其實就是真的,她就是天定的鳳命!
晉京城的權利鬥爭依舊在進行,而通州城一帶,民與賊鬥,官與賊鬥,節節退敗,情況不妙。
通州城邊境戰爭依舊在進行,可謂是內憂外患,雙管齊下。
對地方軍隊來說,剿匪是官員該做之事,他們負責邊境戰事還來不及,哪裡有多余心思理會內憂?
然,瑞王的人被困於城內,為求自保,拿出瑞王令牌,調遣一支軍隊支援。
軍隊收到命令,縱然心有不甘,也不得不派人前去支援。
關於派遣哪支軍隊成了問題。
按理說,當前哪支軍隊無戰事,就派遣哪支軍隊去支援。
然,當下空閑軍隊唯有將軍侄兒那一支,此等吃力不討好差事,侄兒不肯出馬。
“陳百夫長那隊人馬或可一用。”侄兒提出建議。
“陳百夫長人馬現在何處?”將軍問。
“前方來報,陳百夫長帶領的軍隊大獲全勝,此人領軍有方,目前為止,也隻敗過三場,假以時日,或能與戰神楚胤一比。”軍師道。
軍師有意維護陳百夫長,此人乃可造之材,值得擁護。
將軍侄兒聽後,表情扭曲:“他如此厲害,就更應該讓他去剿匪。”
只要陳百夫長的軍隊前去剿匪,這邊立下的功勞就成他的了,他就可以升官進爵,好不威風。
將軍有意扶持侄兒,當下也聽出侄兒言外之意,就道:“傳我命令,召陳百夫長前去通州城剿賊寇。”
陳百夫長就是陳謙懷,他如此賣力殺敵,就為積累功勞,凱旋回晉京。
如今被調派離開,那這邊所有立下功勞,都將成為他人嫁衣。
陳謙懷如何甘願?但軍令不可為。
通州城百姓民不聊生,為了蒼生,為了大局,他放下一身功勳,領著手下之人前去平定流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