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必須要有(下)(白銀盟壺中日月加更4950)
而大唐兩萬人的部隊即便是騎兵想要到兩千裡之外要多久?至少十五天!李承乾的內心很快就給出了一個數字!因為騎兵不可能什麽都不帶就直接出發,糧草輜重這些都是需要攜帶的,哪怕是處於趕路狀態的騎兵也不可能每天都狂奔前進。
否則的話,就算是到了目的地也沒有任何戰鬥力,這就是巨大的差距,十五天和一天的時間……等他們趕到的時候,黃花菜都涼了。
當窗外的景物移動速度維持穩定的時候,李承乾他們才算是都冷靜了下來,但是此刻看著窗外的風景,所有人都有一些不知道該如何表達,按照這個速度,就算是他們所在的大漢的戰馬速度雖然比這個快一些,但是也快不了多少。
重點是,戰馬是會累的,戰馬也不可能馱著數百噸的東西狂奔如此之遠。
“我明白了霍首領的意思,恐怕他是想和父皇談判想要將這個鐵路修建到大唐,恐怕至少也要修建到長安。”李恪猶豫了一下,然後開口道,“但是這樣的事情,恐怕父皇未必會相信,所以霍剛首領才讓大哥寫這封感想。”
李承乾點了點頭,這一點他們也想到了,而這樣的東西,他們需要嗎?恐怕是需要的,因為雖然李承乾他們不太懂什麽叫做技術碾壓,但是他們卻知道,如果他們不要火車,他們和大漢之間的差距會越來越大。
兩者之間的差距現在就已經非常大了,如果沒有火車的話,想一想,大漢對整個疆域的控制,而大唐對整個疆域的控制時間,這兩者時間的差距太大了,即便是所謂的八百裡加急也不可能比這個速度更快。
窗外的風景還在不斷的向後快速移動,就這麽一會兒的時間,他們估計至少已經行駛了好幾十裡的距離,而且是拉著接近五百噸的物資在前進,如果采用馬車的話,如此之多的糧食需要多久?至少需要800輛馬車一天的行駛時間,而他們現在僅僅只是半個小時而已。
這就是差距啊,像是糧食等物資的運送,路上的人員消耗也是巨大的,但是這樣的運輸方式會讓這些糧食在路上的損耗降低到極限。
不僅僅是糧食,其他的布匹,各種的物資運損都會加快,這對商業的運行有著巨大的好處。
“你們都主意觀察,尤其是懷亮,寶琪你們兩個人,對於軍事方面的應用,你們更是這方面的專家,所以你們對這個都要給我意見。”
“是!”程懷亮二人立刻答應了下來。
“諸位,你們幾個人能夠想到的,關於火車在各個方面的方案都可以告訴我。”李承乾自己的腦海裡面雖然有著各種各樣的想法,但是畢竟只有他一個人,可能思考的不是那麽周祥,而這麽多人一起考慮的話,就不會有什麽太大的錯漏了。
“是。”其他人也都紛紛點了點頭。
李承乾他們很快都各自站了起來開始在四周觀察了起來,而此刻在車前車後乃至中間,盧峰他們在不斷的忙碌,主要是在觀察火車的蒸汽機等各個方面運行的問題,如果沒有問題的話,他們是不準備停留,而是直接一路抵達工業城的。
這樣也算是第一次重載狀態下的蒸汽機的全力運行,不僅僅是對於火車頭,還是對於鐵路,乃至於對各個車廂的鏈接部件等等全部都是最大的考驗。
而李承乾他們則是已經注意到在鐵路的兩側,每隔大約三公裡的距離,鐵路旁邊就有一個穿著製服的人舉著綠色的旗幟,而在他的另外一隻手裡面還有一個紅色的旗幟,這麽看起來,如果是紅色旗幟的話應該是禁止通行。
這是李承乾猜測的,具體的他也肯定是不知道的,不過不管怎麽樣,這些細節李承乾還是要仔細的觀察起來的,而且他也在思考,如果鐵路建設到大唐,那麽整個鐵路大唐可以拿到什麽樣的好處。
歷史上的蒸汽火車其實問題是非常多的,但是大漢的這個不一樣的是,大漢的鑄造工藝要遠遠超過歷史上蒸汽火車同時期的鑄造工藝,直到進入20世紀之後,估計才和大漢現在的鑄造工藝差不多。
只是目前來說,大漢對於電力方面的應用還處於理論實驗室階段,目前進行大規模的研發以及使用,但是估計很快就可以投入使用了。
有了霍剛,像是電力研究自然不用走彎路,直接進行交流電就可以了,這方面只需要不斷的教授他們學習就行了,而新一批的小孩子從小開始接受這些方面教育的小孩,再過幾年等他們長大的時候,他們也許會是大漢第一批真正接受現代教育的小孩子。
他們也將會撐起來整個大漢下一篇的天空。
時間過得很快,僅僅一個多時辰,兩個多小時之後,遠處的工業城所冒出來的黑煙已經清晰可見,並且不斷的在接近,而且火車已經開始逐步的減速。
李承乾看了一下天上的太陽,僅僅一個多時辰的時間,二百多裡的道路就已經完結,隨同一起運輸過來的還有接近500噸的物資,而這500噸的物資如果要是馬車來運送的話,大約需要800輛馬車運送兩天的時間,而且每天都至少要走十幾個小時才行。
而火車僅僅需要兩個多小時,如果可能的話,每天至少可以走5列火車,如果晚上這些巡邏的隊員也開始巡邏的話,那麽這些火車甚至夜晚都可以開動,因為這些鐵軌上面沒有什麽需要看路的地方,只需要不斷的前進就可以了。
實際上這個時代的鐵路也確實是如此,跟後世不一樣的是,因為這個時代的鐵路,雇傭所有的人員將所有的鐵路都監控起來不太可能,所以在火車頭的前面是安裝有除障器的,除障器僅僅比鐵軌高出一點點的距離,如果有樹木,或者是其他的障礙物倒在鐵軌上,除障器可以直接將障礙物鏟走,而不會影響火車的運行。
到了工業城,所有人都在工業城的火車站下車,這裡周圍的大型建築更多,這是李承乾他們第一次深入到工業城的內部,別的不說,光是那至少有幾十米高,甚至上百米高聳的煙囪就讓他們震撼不已。
如此之高的煙囪,它下面的燒製的東西又該多麽巨大?而且遠處可以看到的,那十幾米高的巨大的鋼製結構的東西也不知道是如何鍛造出來的,這要是讓大漢的工匠來打造,光是這個巨大的鋼柱結構,十幾個工匠沒有一年的時間估計都鍛造不出來。
甚至鍛造出來也不可能如此工整,因為打造的時候,這樣巨大的鋼柱結構,怎麽才能夠讓它翻轉過來?這得需要多麽巨大的力量?而像是那樣的所謂的龍門吊到底是如何鍛造出來的,他們也根本不清楚。
那裡面的原理等等,他們是真的不知道。
站在這裡,李承乾突然感覺到了一種彷徨,那是一種,明明他就站在一個寶庫裡面,但是周圍的寶貝他根本就不認識,這個時候李承乾突然意識到大漢的教育為什麽並不教授什麽所謂的四書五經,聖人之言,在這樣的工業體系之下,聖人之言有什麽用?
聖人言能夠將火車造出來嗎?能夠將這樣龐大的工業城製造出來嗎?
並不能,大漢的工匠體系是在整個報紙上面公布的,他們都看過那個報紙,大漢的工匠地位之高,當達到巔峰的時候,可以說跟房玄齡杜如晦之流沒有任何區別,雖然說在具體的權力上面有所區別,但是在社會地位等方面,真的沒有任何區別。
甚至比房玄齡之流更高!因為按照那報紙上面的說法,像是房玄齡杜如晦這樣的丞相可以批量的培養出來,但是一名頂尖的工匠,哦,大漢稱之為科學家,一名頂尖的科學家,那不是批量培養出來的,每一名頂尖的科學家,天賦,努力,運氣等等缺一不可。
所以每一名科學家都是上天恩賜的,大漢的報紙就是這樣宣傳的,所以大漢給與這些科學家的地位極高,所以現在大漢的工業城才會有今天的景象。
而且不僅僅如此,現在整個大漢的所有百姓,商人,乃至一些大的家族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去學習,能夠有一天成為一名注明的科學家。這樣的氛圍是大唐根本不具備的,至於大唐所真正重視的四書五經等聖人言在這裡僅僅只是基礎而已。
也許有人會深入研究,大漢將這些人稱之為文學家,但是大部分人並不去學習這些,大部分人都會去學習那些算學,物理化學等不同的學科,而這些學科大漢稱之為科學。
在這裡,李承乾第一次感受到了那種春秋時期,百家齊放,百家爭鳴的盛世!現在大漢已經有了這種趨勢。而大唐……李承乾突然有些理解了李世民,因為大漢,霍剛可以說是為所欲為,但是大唐,李世民卻不能這樣,至少目前的大唐李世民不能這樣。
想到這裡,李承乾心裡有了一個決定,不管怎麽樣,火車,大唐必須要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