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後事
元順帝其實是自己作死,當日宋青書前去搶親,也未曾動過殺心。但今日見他所作所為,便知趙敏想要在漠北安然度過一生是不可能的。這是一個兵荒馬亂的時代,大明的軍隊還會幾次北伐,蒙古是不可能安定的。
所以宋青書決定去改變歷史原本的進程。
“帶我去見見你的父王。”宋青書對趙敏道。
趙敏有些猶豫,但最終還是點了點頭,因為宋青書答應過她不會傷害汝陽王。
汝陽王被元順帝罷官後,也跟在他的禁軍部隊中,只是因為帶兵休養,所以極少露面。
大帳中,宋青書帶著趙敏見到了虛弱的汝陽王。
“你還有臉回來見我!”汝陽王一見趙敏便是臉色一沉,怒氣衝衝道。
趙敏躲在宋青書身後,卻是一言不發。
“你還不過來,躲在一個外人身後,像什麽話!”汝陽王無奈地吼道。
宋青書對趙敏小聲道,“你先出去,我和他單獨聊聊。”
之前他已經將自己的計劃告訴了趙敏,但趙敏仍舊有些不放心,囑咐道,“我爹若是冥頑不靈,大不了我來替你主事,你不要為難他。”
“放心。”
等趙敏出了帳篷,宋青書直接開口道:“大元皇帝死了,就在剛剛。”
汝陽王一副不出所料的樣子。宋青書的武功有多高他早有見識,他能悄無聲息地闖到大軍深處來,自然也能潛入皇帝的行宮。
“你是代表南方義軍來的,還是你自己?”汝陽王沉了口氣問道,“若是南方,那你什麽也不必說。若只是你自己,那你也要給敏敏一個交代,不然我決不答應。”
宋青書點了點頭,看來汝陽王還是有幾分自知之明,於是直言不諱道,“如今北元大勢已去,大明還會數次北伐。我不想敏敏居住的地方不得安寧。所以,我希望你能夠重新出山,整合剩下的北元殘軍,只要你願意向南方稱臣,那你便是新的蒙古國國王。”
汝陽王挑了挑眉毛,繼而呵呵大笑道,“稱臣?我擴闊帖木兒,沒有這個勇氣去做大元歷史上的千古罪人。宋青書,你與敏敏如何,我干涉不了。但你要我向南方低頭,這是萬萬不可能的事。”
他說話一激動,便又劇烈咳嗽了幾聲。
宋青書突然上前扣住他的手腕,汝陽王還以為他要對自己不利,但也毫無還手之力,正閉眼待斃,卻發現一股內力正沿著自己的經脈走遍全身。
“你的肺腑果真是被純陽之力所震傷的。”看來,傷他的武當道士不是俞連舟便是張松溪,只有這兩個師叔才有如此高深的內力。
說著,宋青書掌上運勁,卻是九陰真經中的療傷篇的法門。純陽無極功脫胎於九陽真經,也是至陽至剛的內力,想要治療純陽無極掌造成的震傷,便要用至陰至柔的內力進行調和。
尋常武者多是混沌屬性的內力,不分陰陽剛柔。只有個別修煉獨特的法門,才會修出陰陽屬性的差別。但武者或陰或陽,或剛或柔,或毫無屬性,此前無一人能夠修煉出剛柔並濟、陰陽一體的內力。
直到張三豐的出現,他的太極神功便是半陰半陽,陰陽轉化的內力。宋青書知曉太極神功的篇章,但要從頭再練卻是來不及了。好在他體質特殊,將陰陽內力分別存儲在不同的奇經八脈中,所有也能夠達到陰陽一體、釋放自如的效果。
宋青書強行用九陰內力替汝陽王治好了體內的純陽傷勢,汝陽王先是一驚,旋即哼了一聲道:“你別以為如此,我就會答應你的條件。”
但他語氣卻是柔了不少,畢竟剛剛被他治好了傷勢,有些不好意思。
“不,你會的!”宋青書自信地說道。
汝陽王的目光與宋青書相交,宛如掉進了一個漩渦中,過了一會兒他搖了搖頭,目光恢復了清澈。
“宋青書,我會帶著大軍往北去,但我永不會向大明稱臣。”汝陽王突然開口道。
宋青書笑了笑,拍了拍他的肩膀,走出了帳篷。
之所以他會在瞬間做出如此大的轉變,自然是宋青書使了手段。九陰真經中有一門“移魂大法”,是專門針對精神的攻擊手段,能改變中招者的思想記憶。
汝陽王境界本身就不高,自然很容易中招。宋青書如今的精神修行已經到了一個相當的高度,略微干擾了他的思維,於是他就改變了主意。
正率大軍死守北境的王保保聽到後方傳來皇帝駕崩的消息,差點暈倒。
“該死的武林人士,又玩斬首戰術。太子呢?”王保保問道。
“太子也死了”傳令官弱弱地回答道。
不只是太子,皇帝下面所有的順位繼承者,除了王保保外全部都被乾掉了。
“還有一件事,汝陽王已經率領後方五萬精兵出關直奔西邊去了。”
王保保呆坐在座位上,北元真的沒了
1371年,王保保繼位北元皇帝,並與徐達率領的大明軍隊在捕魚兒海展開決戰。
王保保戰死後,北元政權徹底被消滅。
成吉思汗的黃金家族由此喪失了在草原蒙古人心中至高無上的中央汗國地位。蒙古國各大部落紛紛宣布脫離北元獨立,一時之間,北元政權分裂成了數十個小國。
十幾年後,特穆爾部落的女可汗統一了西蒙古,建立了瓦剌。而她的子孫,更是在七十年後在一個名為土木堡的地方,打敗了朱元璋的子孫。這是後話,只是一提。
而洪武大帝建立的大明朝由此進入穩定發展時期。朱元璋在位期間多次造訪武當山,無形之中多次打壓明教。由於武林聯盟在北伐戰爭中的特殊貢獻,朱元璋並沒有像對待其他功臣一般對待武林勢力。
但各大門派門人弟子也都大幅縮減,畢竟大明治下有盛世之象,願意過刀尖上舔血日子的人就少了許多。
洪武大帝造訪武當山的第二次,便是帶著他的四皇子。而四皇子更是拜在了武當第三代掌門門下,一時之間,武當派權勢熏天。
朱元璋本來是有意封宋青書為國師,但被拒絕後只能追封已經升天的張三豐為真武祖師。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在應天皇宮垂危。此時殿內僅有一名尚且年幼的皇太孫。
須臾,一個道人走了進來。皇太孫朱允炆抬起頭,這才發現是武當派的宋道長。
朱元璋透過模糊的老眼,依稀可以看清他的模樣,仍舊是風華正茂,自己已經垂垂老矣,而他一如數十年前一般。
“道長,長青”朱元璋虛弱道。
宋青書已經四十歲了,除了多了一撇胡子外,容貌卻是和二十年前毫無差別。他伸出手渡了一口真氣給朱元璋,這位洪武大帝一如歷史上的一般,在位期間也是勵精圖治,造福天下。
感受到了宋青書渡來的真氣,朱元璋的臉色緩和紅潤了許多,看著跪在一旁的朱允炆,緩緩開口道,“允炆,不要忘了皇爺爺給你說的。”
朱允炆用力地磕了一個頭,啜泣道,“允炆自當牢記皇爺爺的教誨。”
“好!”老態龍鍾的朱元璋伸出手握住宋青書的手掌,“道長,還是你瀟灑啊道長!”
宋青書接任武當掌門之位後,便掛上了道號,成為了“一劍道長”。這些年來,他的武功是越來越精深了,距離宗師境界也僅有一步。奇怪的是,不知道是不是修煉功法的問題,他竟然絲毫都沒有衰老。
“道長,你答應我的,不要忘了”朱元璋用渴望的眼神看著宋青書。朱允炆難以想象,高高在上、富有天下的皇爺爺還會有如此的神態。
“好。”
宋青書點了點頭,朱元璋臉上浮現一抹微笑,溘然長逝!
1398年6月24日,朱元璋駕崩於應天皇宮。六日後,皇太孫朱允炆繼位,是為建文帝。
建文帝即位後便開始削藩,隨後整頓武林,廢除大小勢力若乾。將明教列為非法組織,武林各大門派風聲鶴唳,紛紛派人前往武當山請示。
1399年,宋青書在武當山召開第二次武林大會。鮮有人知這場大會上究竟發生了什麽,各大門派掌門回山後都各自宣布閉山不出。
同年六月,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役”。
四年後,朱棣在南京即位,是為永樂大帝!
尋常人只看見明面上的官軍之爭,背後更實用有武林上的洶湧暗流。而這一切,都與那名“一劍道長”有關,誰不知道,燕王朱棣便是他的弟子之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