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末世鼠輩》第1089章 前路漫漫其修遠兮
  第1089章 前路漫漫其修遠兮
  冬天的日子很無聊很枯燥,但也有例外。幾場雪一過氣溫降到了零下十多度,凡是有水的地方都凍上了厚厚的冰層,一群人拿著各式各樣的工具,在冰層上叮叮當當的敲打著。

  采冰,這是個很古老的職業。據說在周朝就有相關記載,並列入了國家制度,有組織的進行。當時采冰人有個專稱叫做“凌人”,世代傳承,凌的姓氏就是由此而來!

  采冰的時間一般在每年的十二月中下旬,也就是臘八節前後,這時的溫度最低,冰層凍得最厚、最結實也最透明。

  先找好一片冰面,在上面畫好網格,大小以冰的厚度決定。比較厚的冰網格小,反之則加大。這是為了便於運輸,冰塊太大光靠人力不好搬動。

  畫好了網格,先用長柄金屬鑿子把網格線鑿出一兩寸深的溝,然後在交叉點上鑿洞,直透水面,再用大鏟子似的工具沿著網格線用力剁幾下,整整齊齊的冰塊就和冰面脫離開,被鐵鉤子鉤著,沿事先搭好的木板拽上河岸運走。

  這些冰塊會被運到冰窖裡儲存起來,等待來年夏天拿出來使用。冰窖類似地下室,越深、越密封越好。先用木板、枯草墊在地面充當隔熱層,把冰塊整齊碼放之後再蓋上棉被或者枯草,封住門,可以保持冰塊一年多不化。

  今年自管區的涼水河上也出現了采冰人的蹤跡,他們站在冰面上迎著寒風用力揮舞著工具,把晶瑩透明的冰塊送上河岸,一邊往馬車上放一邊澆水。這是為了快速凍結,防止運輸時滑落。

  馬車魚貫駛入商貿中心西邊的大樓,這裡有個深達地下四層的停車場,已經被磚石隔出了很多個小單間,裡面鋪上厚厚的被褥和稻草就是現成的冰窖。

  “我說掌櫃的,冬天進這麽多海鮮賣得動嗎?”和運送冰塊的車輛一同在市場裡交匯的還有一支來自東邊的運輸隊,不用看光靠聞就知道裝載的什麽貨物,太腥氣了!

  領頭的車把式在核對完運輸單據之後,邊接過貨主遞上來的煙邊好奇的詢問。他們是專門運輸海鮮的車輛,非常了解海鮮市場的行情。一年裡面秋天的海鮮最肥美,也賣得最好,春夏次之,冬季則是徹頭徹尾的淡季。

  由於氣溫低,運輸條件簡陋,很多本來能活的海鮮很快會被凍死,影響銷路。這時市場裡的攤販都是少量進貨,反正距離津門港也不遠,隨時都有貨源。

  但今天這批貨有點反其道而行之,不光不少還比尋常進貨數量多太多了,除了聯盟基地和過節過年,私人攤販誰也不會一次性進這麽多海鮮放著。

  “一點都不多,只要價格合適,春節前我還打算再進一批。來來來,卸貨、卸貨,別擋著路,會挨罰的!”海鮮攤販沒解釋為啥要一次性進這麽多貨,只是一個勁兒的催促卸貨。

  不說是商業秘密,即便秘密很小也是秘密,能多保密一天就能多吃一口肉。冬天是淡季,銷路不好自然價格也低很多,如果能妥善保存到明年春天海貨匱乏時拿出來賣,肯定可以賺一筆差價。

  這個道理其實搞海鮮買賣的人都懂,但光懂沒用,誰也沒辦法大規模存儲海鮮。但隨著自管區的冰窖正式建立,想法就可以變成現實了。

  只需繳納一點點存儲費用,任何商人都可以把諸如海鮮、肉蛋奶、蔬菜之類需要低溫存貯的貨物放到冰窖裡保存。如果肯多花點錢,還可以單獨租用一座小冰窖專門存放自己的貨物。

  這也是市場管理處為商戶提供的服務項目之一,光靠幾個商人無力承擔起一座冰窖的建設費用,但由市場管理處統一籌集人手、選擇場地、安排管理人員就容易的多。

  雖然不是免費的,但對於有需求的商人來講依舊是件大好事。花錢租用理所應當,那點錢融在貨物成本裡也不算啥,到時候每斤多賣幾分錢就全賺回來了。

  除了冰窖之外,諸如此類的服務項目還有幾個,比如說押送和送貨服務。往常有大批或者高價值的貨物進出,都要靠商人們自己去想辦法保證安全,不光費錢還沒什麽保障。

  現在好了,十字路口市場提供押送服務。按照貨物價格繳納傭金,市場管理處會提供荷槍實彈的聯防隊員隨行押車,想要幾個都成。但目前的押送業務開展范圍隻限於城東和城南安全區,城北安全區需要通行證才能進入。

  送貨服務則是押運服務的補充,如果有人想購買某種貨物,但懶得跑一趟,且數量不多價值不太高,這時只需呼叫十字路口市場管理處的專門頻道,講清楚貨物種類、價格和地址,就會有專人送貨上門,收費比較便宜。

  這些設施、服務雖然只是小打小鬧,看上去沒有太大的盈利空間,卻實實在在的為在十字路口市場經營的商戶提供了肉眼可見的便利,還能由此吸引更多客戶前來,變相的增加銷售額。

  同時,也為自管區流民提供了不少工作崗位,讓更多人可以依靠自己的勞動換取報酬。比如說采冰人、冰窖的工作人員、押運員和送貨員。

  當更多流民有了收入之後,自然就有了花錢的需求,隨之帶動當地市場繁榮、經濟增長。而後,繁榮的市場和增長的經濟又會製造更多工作崗位。再然後……這就是良性循環,一環套一環,在相對長的一段時間內生生不息。

  實際上這並不是什麽太高明的招數,放在經濟學裡屬於最基本常識。可是知道和做到又是兩碼事,其它幾個安全區裡同樣的機會更多,但這麽多年下來並沒發生良性循環。

  難道是東亞聯盟高層都不懂經濟,沒想到這個辦法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經濟學是洪濤的弱項,根本就沒系統學習過,連一瓶子不滿半瓶子咣當都算不上,頂多屬於一知半解。

  倒是聯盟高層裡有不少相關的專業人士,在純粹的知識層面不知道高明要多少倍。他們不是沒想到這個辦法,而是做不到!
  為什麽呢,因為權力,或者叫利益。由政府機構提供服務,想方設法讓流民生活好起來,不符合傳統文化的理念。

  自古以來,官就是統治和管理的,根本沒有服務的概念,更不習慣放下身段去設身處地的為底層人群著想。同樣道理,底層也沒有讓官為自己服務的想法,官老爺官老爺,都是老爺了,自然是高高在上,怎麽可能去當孫子。

  另外這類服務的短期效果很有限,換句話講就是撈不到快錢、獲得不了立竿見影的成績。這樣一來,不管是資本還是官員,都失去了用心去想、用心去做的動力。

  流民沒有選舉權,他們過好過壞和聯盟官員的任命升遷沒有半毛錢關系。古人說的好,不圖利誰早起!商人重利,實際上官員更重利,他們不會做任何對自己沒有好處的事情,除非不做不成。

  但在自管區裡流民是有選舉權的,管委會的大部分職務都是由他們一票一票投出來的。想連任、想拿到權力、想不被人唾棄,這裡的官員就必須挖空心思、絞盡腦汁的去想一個問題:如何讓流民們給自己投票!
  答案好像只有一個,盡可能讓流民生活發生好的轉變,還不能急功近利,必須考慮長遠,否則即便下了台也會被追究責任,同時聲名狼藉。

  看到了吧,這就是動力,同時也是利益。誰都明白當官好,因為能拿到權力,再怎麽廉潔也會從中受益,這是不爭的事實。

  人類從建立國家開始就一直在創新和失敗中摸索如何讓官員合理使用權力,經過幾千年的總結,至今為止只有一個辦法。盡可能的把權力變為公有,同時也要讓財產變為私有,只要這兩個玩意不碰面,一切都會向好的趨勢發展。

  是不是最好的辦法,顯然不是,但在現階段洪濤只能這麽乾。他既無法創新也不能突破,唯有從歷史長河中找到點靈感。至於說以後該怎麽發展,說實話他自己都不清楚,先走出第一步再說,邊走邊摸索唄。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