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皇帝駕臨南京(盟主混吃看書等死加更)
“以前收拾不了,現在就行了?”徐繼志有些遲疑的問道。
“那你說難點在哪裡?”徐邦瑞笑著問道。
他想在這個時候好好的考驗一下兒子。作為自己的繼承人,不能光盯著錢,足夠的政治眼光也很重要。
“這些人很有錢。”徐繼志想了想之後說道:“最關鍵的是,他們握著大明朝的食鹽、握著大明朝的漕糧。一旦朝廷動他們,他們就會反抗。到了那個時候,送往各地的糧食都會出問題、送往各地的鹽也會出問題,朝廷經不起這個折騰。”
“糧食現在還是問題嗎?”徐邦瑞悠悠的說道:“事實上,現在糧食早就已經不成問題了,各地都有皇莊,他們種出來的莊稼都很高產,各地的常平倉都是滿的。對於皇帝來說,糧食從來都不是問題。”
“至於糧食的運輸,那就更不成問題了。東風鏢局這些年的布局又不是白乾的,百萬曹工衣食所系,那就更不是一個問題了,東風鏢局可以很好的把漕運接過去。下面的人能鬧騰嗎?他們感到疼嗎?”
“只要那些底層的百姓不鬧騰,沒有人能鬧騰得起來。底層的百姓為什麽要鬧騰?是東風鏢局的待遇不好,還是工資不高?只要東風鏢局敞開了招人,這些人都會去他們那。東風鏢局只要伸手,很快就能把這一切全都接過去。這些年東風鏢局乾的事還小嗎?”
“他們想斷朝廷的運輸,根本就不可能。誰想斷,誰就死,根本就沒得商量!”
聞言,徐繼志想了想說道:“那還有鹽。”
“咱們家有東風鏢局的店嗎?”徐邦瑞笑著問道。
“有,”徐繼志點了點頭說道:“咱們家有三十七家東風鏢局的店。”
現在他也反應過來了,也知道為什麽皇帝對著這些人伸出刀了。因為這些人已經沒什麽太大的用處了,他們賴以生存、威脅朝廷的東西已經不存在了。
東風鏢局這些年之所以擴展的這麽快,除了本身雄厚資本、力量強大以外,最重要的就是具有官方背景和他們的經營模式。
連鎖加盟,與經營藥店的那些人是一樣的,甚至都是萬惡的捆綁。你們家如果想開藥店,那你們家就要開東風鏢局。你們要做的事也很簡單,就是接單,為東風鏢局提供一切便利。
能加入這個計劃的基本都是各個地方的豪強。也正是因為這樣,東風鏢局在很快的時間內就發展了起來,甚至能打通全國的運輸線,每個地方都不成問題。因為哪裡出了問題,就由哪裡的加盟商負責解決。如果你解決不了,那我們就換一個能解決的加盟商。
誰都知道這是一個賺錢的買賣,全都拚命的往裡擠。前些年因為東風鏢局加盟資格的事,甚至還鬧出了不少人命的案子。
“只要控制了鹽場,你覺得運輸是問題嗎?”徐邦瑞笑著說道。
徐繼志搖了搖頭,“這當然不是問題。”
“運輸不是問題,那你覺得往外賣是問題嗎?”徐邦瑞再一次問道。
“這當然也不是問題。”許繼志再一次搖頭。
往外賣誰不會啊,東西拉過來擺在那就賣唄。這是壟斷買賣,根本就沒有什麽競爭。不在我這裡買,你去別的地方也買不到。
私鹽,現在有私鹽,那是因為那些鹽商搞的鬼。如果落到了東風鏢局和皇帝的手裡,你看看還有沒有私鹽?即便是有,也是那些個體戶自己弄出來的,那能有多大的體量?
“咱們家是不是也能參與一把?”許繼志有些興奮的說道。
他從這裡面看到了商機,如果他家能有店鋪用來賣鹽,每年的利潤不好說,但這是一條非常穩定的渠道,是祖祖輩輩穩賺不賠的買賣。
種地還可能因為天時而有賺有賠,可是賣鹽這種事是絕對不會賠錢的。至於說店鋪,那就更不是問題了,家裡面本來就不少。再說了,沒有的話可以買,買個門店還費勁嗎?
“那是肯定的。”徐邦瑞想了想之後說道:“這些人倒了,但是食鹽不能不賣,最快的方法就是讓咱們開店。”
“那咱們就賺翻了!”徐繼志有些興奮的說道。
“不要想得太好。你聰明,別人也不笨。”徐邦瑞冷哼了一聲說道:“還是要看陛下怎麽說、怎麽做。明天你跟我一起去迎接陛下。”
“是,父親!”徐繼志連忙答應了一聲。
皇帝要到的消息早就已經傳遍了,畢竟南京的皇宮都已經去人收拾了,是等皇帝到了之後要入住的地方。南京城的文武百官,明天都會到城門口去迎接。
魏國公父子有自己的主意,其他人也有他們的主意,今天晚上的南京城注定就是一個不眠之夜。
第二天一早,所有人都聚集到了南京門口。
魏國公從幾天之前就已經派兵對城門口進行了清場,方圓十裡之內不允許有人出現,大軍隨時隨地搜索和站崗。
閑雜人等一律讓出去,大街上也被清空了。沿街的店鋪雖然沒有勒令關門,但基本也沒有什麽生意了,畢竟已經封道了。
不過店鋪裡面的人還是很興奮,他們一大早就把門打開了,然後躲在屋子裡面往外偷看。
皇帝要來了,他們要看皇帝。這可是一輩子都不見得有一次的機會。
門店門口早就已經被人站上了。除了南京城衛所的兵以外,還有就是錦衣衛和應天府衙門。甚至每家店鋪他們都進行搜索過,家裡面的兵器全都被收拾了,像弓箭這種東西是絕對不允許出現的。
甚至連做飯的菜刀都被收起來了,全都堆放在門口的籃子裡。等到事情過去之後,你就可以拿進去了。
整個防守非常嚴密,從這種態勢來看就知道這些人有多小心翼翼了,南京城上下全都處於這種狀態。
魏國公帶著南京的武將站在城門口的一邊,南京城的禮部尚書則帶著南京城的文官站在另外一側,所有人都在等待著皇帝的到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