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回到清朝做鹽商》第596章 工業布局(二更求票!)
  第596章 工業布局(二更求票!)

  在工業布局方面,董書恆比較重視本土的均衡性。

  在本土,董書恆不想人為地分出重工業區和輕工業區,而是按照片區分成幾個綜合性的工業區。

  比如新京及其周邊工業區,輻射的范圍包括漠南、漠北、極北、月湖等北方地區。以及關外和遠東等東北地區。

  比如以揚州、江寧、滬上為中心的江淮工業基地,則輻射整個中部以及東南地區。

  在南方,董書恆以廣州和佛山等地位中心建立了一個輕重工業搭配的工業基地, 輻射整個南方地區,包括中南半島和南洋地區。

  西南則以武昌、漢陽、重慶、成都等府城為核心打造西南工業基地。

  西北以太原府、長安市、蘭州府為核心建立西北工業基地輻射西北地區和整個西域、中亞地區。

  每一個地區性的工業基地都有自己全套的輕重工業。包括鋼鐵、冶煉、機械製造、紡織、食品深加工、日用品製造業等等。

  每一個工業基地都能夠自己獨立運行,都有自己的輻射面。

  這樣能夠保證本土一直是大華夏圈的最核心區域。

  而對於大華夏圈的其他地方董書恆則盡量將他們規劃成為產業鏈的一環。

  這樣做的好處,隻可意會不可言傳。

  在大華夏圈內,擁有完整產業鏈的只有本土一個地方。

  比方說,南洋的那些華人小國以及藩屬國主要為本土提供糧食、礦產、橡膠等工業原材料。

  當地頂多有一些礦產的粗加工工廠以及木材預加工的工廠。

  像食品深加工、金屬冶煉、橡膠的工業化運用等都是在華夏的本土。

  朝鮮半島和倭國主要是廉價的勞動力供應地。這裡僅僅會發展一些民生產業。

  董書恆是不會讓這裡進行工業化的。

  如果沒有董書恆的支持,這裡也沒有辦法進行工業化。因為兩個地方都缺乏資源, 沒有外部的輸入是無法完成工業化的。

  而北美西部地區則是新開拖地, 這裡的發展模式暫時還是以開發為主。

  盡可能的增加這裡的人口。這裡的發展就像是在做一個複製黏貼一般。

  對於複興軍來說, 這裡也是一個新大陸。

  歐洲白人能夠在這裡複製黏貼一個白人文明出來,董書恆相信,他也能在這裡新建一個華夏文明的圈子。

  只是這個圈子該怎麽建法,說實話董書恆還沒有完全想好。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這個複製黏貼的過程要複雜、緩慢的多。

  董書恆實際上有意向準備在這邊再造一個與本土相當的大國出來。

  到時候,太平洋的兩岸都是華族人說了算。

  至少能夠保證整個地球上一半的話語權都在華族的手中。

  此時東海的對面,扶桑大都護府已經草創。

  齊彬是一個心思縝密的人,他其實可以在扶桑招募大量的人手來搭建大都護府。

  但是他沒有這麽做,他將搭建都護府所需要的人才列了一份清單發回國內。

  作為一個家臣,又是扶桑出身的家臣。董書恆能夠讓他來全權處理扶桑事務,已經是對他莫大的信任。

  同時,也可以說是對他的考驗。

  這次處理扶桑的事情,齊彬實際上也將文衍源等原本就在扶桑的漢臣給得罪了。

  他知道此時自己不能犯錯誤,不然自有人願意拿這個事情來做文章。

  扶桑大都護府是齊彬一手弄出來,他還希望在這個位子上為扶桑融入大華夏圈而努力。

  這裡是他實現理想的地方,所以特不希望因為流言或者猜忌讓自己失去這個位子。

  報告通過快速通訊船到達距離扶桑最近的本土港口城市只需要三天時間, 然後再通過電報立馬就能夠傳到內閣和董書恆的手中。

  大都護府有一大片直屬領地, 這裡需要人來治理。

  齊彬準備在這裡全面推行漢化。扶桑的文化本來就是從華夏學來的。

  齊彬現在只是讓扶桑學的更加徹底一些。乾脆就照搬過來。

  要在上面加以改造,搞出自己的特色出來幹嘛呢,這又有什麽意義。

  這無非是曾經的當權者希望以此來保證扶桑的獨立性,以維持自己的統治。

  但是齊彬也希望扶桑完全融入大華夏圈,是那種全身心地融入。

  所以他覺得要擯棄扶桑原本的特色文化。

  拋開了語言文化以及身高,扶桑與天朝的區別實際上並不大。

  至於其他的藩國,齊彬也會通過大都護府的影響力,逐步地推行漢化。

  這並不是太難的事情,但是不能太急。漢學在扶桑這裡本就非常流行。

  扶桑的有識之士平時使用的也是漢字。

  至於那些大字不識的普通人,他們只知道聽話,不過要是想融入大華夏圈,就要讓他們漸漸學會官話的發音。

  要不然,光是語言就是雙方的隔閡。

  華夏的本土也在推廣官話,有些地方的方言甚至比扶桑話同官話的差距還大。

  這樣看來,扶桑話也只能算是華夏的一個方言。

  陸戰一旅暫時還留在扶桑,協助平定各地流竄的叛軍。正是有了這支大軍齊彬才能夠穩定住政局。

  陸戰一旅裝備了複興軍現在最新的裝備。所有士兵用的都是最新的F1854步槍,其射速和準度都不是反叛軍的那些英式米涅步槍能夠匹敵的。

  轉管機槍和迫擊炮都裝備到了連隊。火力配置比普通的複興軍陸軍還要強悍。

  這是董書恆專門打造的還在作戰的主力。

  剛剛過去的大變局,讓很多倭國人都還沒有反應過來,局勢的轉變實在是太快了。

  剛開始,大家都覺得倒幕軍就要勝利了。

  很多藩國都已經準備好了轉換門庭。

  但是隨著複興軍的強勢介入,局勢一下子來了180度的大轉彎。

  齊彬提出的大膽而又忤逆的計劃,雖然有些無恥,但是對這些原本的藩屬國來說太有吸引力了。

  能夠成為一國的國主,真正的國主,誰不想呢?
  權力就像是一瓶誘人的毒藥,明知有毒還是禁不住誘惑想要去嘗試。

  作為一個曾經的藩主,齊彬非常清楚這些人的想法,因為他曾經也是其中的一員。

  只是齊彬現在已經從這口井中跳出來了,他的眼界早已經開闊,對藩國的權力看的通透。

  所以他制定計劃侍候就知道這個藩主最後肯定會擁護他的。

  在劃分這些藩屬國的領地的時候,齊彬也用了些小手段,讓大藩的邊上盡量有一個勢均力敵的大藩國牽製,在地勢險要的地方盡量安置微型的藩國。

  這樣能夠避免有些藩國佔山為王,不服管理,到時候剿滅起來也麻煩。

  而小微型的藩國即使佔據了險要的地勢,也沒有膽量和能力來對都護府進行挑戰。

  在漠北做了兩年,齊彬也有了一些心得。

  都護府治下,大都是自治的藩國,而都護府要做的事情不僅僅是要讓這些藩國保持穩定,還要不斷地弱枝強乾。

  在潛移默化中削弱各個藩國,增強都護府的實力。

  在漠北的時候,齊彬就安排了在經濟上和政治上對三大汗國的滲透,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現在的漠北已經基本上是都護府說了算。

  因為三大汗國的經濟已經跟都護府捆綁在一起。

  牧民們習慣於售賣羊毛和牲畜換取華元。

  然後用華元購買麵粉、茶葉、布匹等生活用品。

  這種交還商品的模式讓牧民抗擊自然災害的能力大大加強。

  打個比方,牧民殺了一隻羊能夠讓一家人吃上三天。

  但是用一隻羊換來五十斤麵粉則可以讓一家人吃上十天。

  而且麵粉注意保存的話,吃上幾個月都不會變質。

  而肉食在夏天的時候,除非做成肉干,否則只能保存幾天。

  這樣的生活,牧民只要嘗試過了,就離不開。但是這都是建立在與都護府融合的基礎上。

  只有融合了,都護府的商隊才能夠暢通無阻地進到牧區。

  另外,漠北都護府設立的法庭,剝奪了汗國對牧民生殺予奪的大權。

  牧民們的生命財產得到了保障之後,與汗國貴族之間的那種依附關系漸漸破裂。

  時間長了,這些人就隻認都護府。

  而汗國的貴族也會在貿易侵蝕之下,漸漸變成大牧場主。

  如果有一天他們發現自己手中掌握的牧場能夠給他們帶來足夠的收益。

  能夠讓他們在新京這樣的大城市過上很好的生活。說不定到那個時候,他們就會自動放棄原本的政治地位。

  現在複興軍讓那些汗國貴族的繼承人都要到新京來接受教育。

  表面上是一種獎勵措施,實際上就是要讓這些未來的汗王體會一下文明世界的生活。

  等到他們回到草原上之後,肯定會懷念在新京的日子。

  齊彬雖然才剛剛建立扶桑大都護府,但是他已經有了一個完整的計劃。

  不過為了防止那些藩國反彈,這個計劃要分一步步實行。

  首先,他要先消化大都護府現在的直屬領地。

  大阪周邊的這一塊直屬領地,拿到內地地區也相當於是一個府的大小。

  陸戰旅不可能一直駐守在這裡。

  複興軍也不可能一直在這裡維持那麽多的軍隊。

  頂多像以前那樣在這裡駐守一個加強團。

  其他的軍隊要靠都護府用自己的收入去維持。

  現在都護府的收入一部分通過直屬領地獲取。

  還有一部分是各個藩國根據自己的人口、大小繳納的貢獻。

  這些收入中的大頭還要交給海軍。

  因為海軍要在扶桑周邊維持一支巡航艦隊,還要建設一些海軍基地。

  這個錢肯定是不是複興區自己來出。

  要不那麽多藩屬國,複興軍都用自己軍費去保護他們,肯定會將複興軍的財政給拖垮的。

  董書恆的帳算的很精,在扶桑的軍隊,肯定是扶桑的藩國來養活。

  這就像是在收保護費一樣。

  ps:明天的第一章會放在早上六點左右。二更求月票,求推薦票!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