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回到清朝做鹽商》第392章 塞瓦斯托波爾陷落
  第392章 塞瓦斯托波爾陷落
  1587年,一個無名小卒阿恩迪特·克虜伯,來到了埃森,在這個新的城市開始了小商販的新生活。

  不久後,黑死病席卷幾乎整個歐洲大陸,阿恩迪特·克虜伯依靠敏銳的商業嗅覺,大肆收購逃難家庭的財產進行倒賣。

  很快, 他累積到了人生第一桶金,躋身跨入了埃森富裕階層。從剛開始的發家史,就可以看出克虜伯這個家族的生意,注定了不那麽光彩。

  當時的歐洲屬於神聖羅馬帝國,那是一個國王沒有實權,諸侯城堡遍地各自為政的時代。這樣的政權, 很快在1618年爆發了著名的三十年戰爭,這是世界上第一次的歐洲大戰,共計八百萬人喪生。

  阿恩迪特·克虜伯的兒子安頓·克虜伯,再次展現了一個商人逐利的本性,他為交戰各方提供軍火,將家族產業再次壯大,並為家族在之後數百年的歷史上,打下了軍火供應商的烙印。

  這便是克虜伯家族,他們的歷史,傳承了數百年。隨後的日子,這個家族繼續世代經商,做著各種絲綢和瓷器鐵器的小生意,甚至有人在埃森這個小城的市政府任職。

  隨著第一次工業革命的興起,歐洲各國對鋼材需求量急速增加,大力推動了鋼鐵工業的發展。尤其在拿破侖戰爭期間,鋼鐵製造成為了一項熱門生意。

  埃森,這個位於德國西北部的城市,也就是後來魯爾區的中心城市,地下埋著豐富的鐵和煤。

  於是在1811年, 弗蘭德裡奇·克虜伯,也就是小克虜伯的爺爺, 在埃森建立了德國歷史上首家鑄鋼廠。

  然而,說是鑄鋼廠其實也就是小作坊,而且為了這個小作坊弗蘭德裡奇·克虜伯發財的美夢沒有實現反而生意慘淡。39歲英年早逝,留下了14歲的大兒子,阿爾弗雷德·克虜伯。

  終於,克虜伯家族的最強者,來到了台上。阿爾弗雷德·克虜伯,他的頭銜榮譽閃耀如星光,現代工業戰爭之父,加農炮之王。

  阿爾弗雷德·克虜伯,也就是老克虜伯創造出了“罐鋼”法。

  他又用這種性能極好的鋼造出了優良的後膛鋼炮,這種炮遠遠比當時歐洲流行的前膛銅炮要先進,不僅輕便,而且成本更低。克虜伯家族至此才名揚四海。

  所以說火炮是克虜伯家族崛起的一方面。實際上煉鋼才是克虜伯公司的支柱產業。

  現在這個時代,煉鋼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在後世煉鋼也早已分類成為各種特種鋼鐵行業。粗鋼的煉製只是最為基礎的領域。

  董書恆最早一批的煉鋼設備是從美國進口的。那時煉製的只是粗鋼而已。

  但是就這樣已經遠遠比滿清普遍使用的土法煉鋼效率要高的多。

  清朝的煉鋼技術存在很大的倒退,甚至比不上中國歷史上煉鋼技術的高峰時期。

  滿清取代了大明,照搬了大明的制度,進一步加強了皇權,實際上在各方面都在開歷史倒車。

  老克虜伯真正崛起的原因就是改進了煉鋼的技術。鋼鐵業的崛起是伴隨著第一次工業革命進行的。

  工業革命之後,機器進入了生產之中,它們才是生產的主角,而人類只是配角而已。

  真正決定生產效率的是機器。

  而鋼鐵恰恰是機器的主要構成部分,所以工業革命之後,煤鐵的產量是衡量一個國家工業實力的基礎。

  目前英國的煤炭產量和鋼鐵產量都是世界第一,煤炭的產量達到了五千萬噸左右,生鐵的產量大概四百萬噸。生鐵的產量是普魯士、美國和法國的總和。

  倫敦街頭那伸手不見五指的霧霾,以及天上落下的酸雨就是英國工業化的直觀表現。

  不要看普魯士現在的煉鋼業很發達,但是他的整體經濟體量比大英帝國差遠了。

  而且英國有廣大的殖民地市場可以傾銷商品。可是普魯士沒有啊,他的市場只在中東歐地區,所以普魯士才會那麽重視與華夏之間的關系。

  因為華夏有錢,有市場啊。過去的一年多時間,因為開辟了華夏的市場,普魯士的經濟增長是之前的數倍。

  這些數據哪怕是普魯士國王都不得不重視。

  哪怕是現在沙俄利用與普魯士皇室之間的姻親關系,挑撥普魯士的對華政策。普魯士也不會為之所動。

  因為沙俄能夠給普魯士的市場比華夏更小。

  就比如最近沙俄在普魯士訂購了幾百門的後膛鋼炮以及十幾萬把後裝線膛槍。附加條件就是普魯士要斷絕與華夏之間的軍事以及經濟往來。同時不能夠在歐洲的外交場合給予華夏以幫助。

  但是這些附加條件全部被普魯士拒絕了。

  董書恆這裡現在每年從普魯士進口的粗鋼就達到了5萬噸,這在普魯士總產量中都到了很大的比例。而且普魯士還可以在中歐和北歐地區經銷華夏的商品。

  這些收益都是長期的,比沙俄的一錘子買賣要強的多。

  況且現在沙俄是一個什麽樣的經濟狀態,大家心中都清楚。打了兩年的克裡米亞戰爭,沙俄的經濟瀕臨崩潰。

  港口被英法聯軍封鎖,商品銷售不出去。國內消耗了大量的軍費,加大了對農奴的剝削,不僅激化了國內矛盾,同時也進一步緊縮了其國內的消費。

  因此,沙俄國內的工廠大批量地停工、破產、倒閉。

  財政赤字節節攀升,國內停戰求和的聲音越來越高。

  這次給普魯士下了這麽大的訂單,他們也無法一次性付清款項,只能夠分期付款。

  都這樣了,還要附加政治條件。這普魯士是肯定不會答應的。

  這些歐洲的王室就是這樣,大家之間親戚歸親戚。但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哪怕是打出狗腦子出來都在所不惜。

  董書恆南巡之時,歐洲人的注意力再次被克裡米亞戰場所吸引。

  在華夏歷的七月份,西歷的8月16日,哥爾查科夫集中4個步兵師和2個騎兵旅渡過徹那亞河向聯軍發動進攻,進攻主要針對英國人的陣地。

  英軍只有一部分騎兵和炮兵參戰,但是英國步兵的防線非常的堅固,他們的裝備的線膛槍在幾百碼外形成了一條封鎖線。

  最後,俄軍傷亡了8000人。

  沙俄最後一次解圍行動失敗。

  西歷,1855年9月8日11點30分,聯軍開始第4次猛烈的炮擊。

  40分鍾後,聯軍總攻,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各部隊校對時間在同一時刻發動進攻。

  華夏的軍隊也分出了一半人馬加入了這次進攻。紅底金龍旗加雜在各種樣式的軍旗之間,分外地鮮明。

  戰爭即將結束,凡是戰場上的士兵都能夠感受到這樣的時刻就要到來。這也許就是士兵的戰場直覺吧。

  劉青南也要抓住這最後的機會,給華夏軍隊爭取更多的榮譽。

  他親自帶領著四千多的士兵配合法軍麥克馬洪師進攻馬拉科夫要塞。僅僅10分鍾,要塞落入聯軍的手中,隨後聯軍又打退了俄軍的反擊。

  在戰鬥中,華夏的士兵展現了自己的武勇。面對敵人的炮火,這些華夏的士兵毫不畏懼。

  雖然剛來的時候,他們是臨時征召的民兵,但是在這裡他們已經被戰火洗禮了很長的時間。他們在戰火的洗禮之下漸漸成熟起來。

  見識過了大場面之後,士兵的精氣神完全就不一樣了。這批遠征軍回國之後也是一支勁旅。他們中的很多人今後成為了華夏海外駐軍的將領。

  英軍對凸角堡的攻擊再次失利。英軍部隊被俄軍火力壓製在凸角堡腳下的胸牆後面而拒絕前進,不久他們就轉身撤退了。這讓英軍的指揮官顏面盡失。

  但馬拉科夫要塞的失守對俄軍來說是致命的,聯軍炮火可以從這裡覆蓋整個塞瓦斯托波爾,陷落只是時間的問題。

  當天夜裡,俄軍破壞了全部工事,攜帶炮兵和後勤設施有計劃的撤出了塞瓦斯托波爾。

  聯軍在圍攻了11個月後終於進入已經成為廢墟的塞瓦斯托波爾。

  俄軍在塞瓦斯托波爾防禦戰上總體是成功的,它是陸海軍保衛瀕海要塞協同作戰的典范。

  盡管在軍隊、火炮數量上及武器質量上處於劣勢,俄軍夜間不斷出擊及大量運用地雷,和縱深梯次配置防禦體系給聯軍很大殺傷。

  塞瓦斯托波爾的保衛者在武器、彈藥和糧食方面極端困難,他們為俄羅斯軍事、經濟上的落後狀態付出了血的代價。

  塞瓦斯托波爾的失陷是克裡米亞戰爭的一個重大的轉折點。聯軍尤其是法軍覺得他們已經達到了戰略目的。

  塞瓦斯托波爾陷落後,克裡米亞戰場的軍事行動逐漸減少。俄軍進入塞瓦斯托波爾北面的高地,但貝利西埃拒絕皇帝的命令沒有反擊。

  巴讚將軍率領一部分法軍在皇帝的催促下攻佔了金本,切斷了奧德薩的對外運輸線。

  但是此時法國皇帝拿破侖三世已經開始打退堂鼓了。法國本來就是要通過這場戰爭來破壞神聖同盟,削弱沙俄的實力,為確定法國在歐洲大陸的霸主地位打下基礎。

  但是他們又不願意在沙俄的戰場之上投入過大。

  這就是拿破侖三世,一個政治投機者的心理。這樣的人缺少決斷,總希望得到最大的好處,但是又不願意承擔風險。

  英國人此時卻是要堅持打下去。英國人希望通過此戰,徹底打破沙俄南進的意圖。

  一直以來,英國都是想要將沙俄封鎖在北方,而英國則想要將土耳其控制在自己的手中。只要的再控制波斯,英國就相當於掌控了亞洲大陸的南部。

  之前我們已經說過,誰掌控了歐亞大陸,誰就掌控了全世界。

  董書恆知道這一點,英國人同樣知道這一點。

  印度洋已經基本上在英國人的掌控之中,如果再掌控靠近印度洋的亞洲地區。那麽,這個世界上還有哪個國家能夠和英國人抗衡呢?

  因為董書恆提交的訂單,英法都提前開啟了自己的鐵甲艦項目。

  英國海軍經過測試發現,102毫米的裝甲可以抵禦從570米處發射的30.6千克炮彈襲擊,根據這個實驗結果,英國開啟了裝甲艦的建造計劃。

  1854年,英國海軍向7家海軍工廠和8家民間造船工廠發布鐵甲艦招標文件,並提出新艦的技術數據:
  安裝36門可發射30.6千克炮彈的火炮,裝甲厚度114毫米,上甲板鋪設16毫米鐵板,航速不低於13.5節等等。

  各家造船廠都提出自己的設計方案,最終,倫敦布萊克沃爾造船廠的方案中標。

  鐵甲艦命名為“勇士”號,於1854年5月開工建造,現在建造工作已經接近尾聲。

  董書恆一直讓歐洲的情報人員密切關注著英國人的鐵甲艦建造情況。

  勇士號的火炮布置為一層甲板,不像以前的戰列艦分成幾層。

  這在早期木質戰艦時代,是護衛艦的配置,不過勇士號火力卻更加強大,其裝備了四門8英寸艦炮、28門7英寸艦炮,其中重量更大的68磅炮彈,比之前戰艦普遍裝備的32磅炮彈,重量大了一倍多,火力也更為強大。

  但是這種鐵甲艦在戰術上是沒有改變的的,只是在比原來的戰列艦多了一層保護層而已。

  董書恆自然是不會告訴英國人,他們的思路錯了。

  法國的人在進度則更快一些,他們早在兩年前就已經開始了“光榮”號的建造工作,雖然“光榮”號還是在木殼外面加上鐵甲。但是,他的噸位更高,設計理念更加先進一些。

  “光榮號”的具體參數:排水量5630噸,長256英尺(77.8m),寬56英尺(17m),型深28英尺(8.4m),混和航速13節,鐵甲厚度4.3-4.7英寸(107.7-120mm)。

  裝8台鍋爐,2500馬力引擎,載媒665噸,開始裝備36門6.4英寸(163mm)後膛火炮,後來改裝裝備8門9.4英寸(239m)火炮和6門7.6英寸(190mm)火炮,人員570人。

  這是法國人的驕傲,董書恆在法國訂製了兩艘蒸汽鐵甲艦,都只有三千多噸,這被法國人視為華夏人沒有見識。

  實際上,董書恆當初訂製這兩艘戰艦,也只是指為了培養些一些熟練技工,學習點技術。

  法國人的鐵甲艦,他是看不上的,就他們五千多噸的“光榮”號的動力都不如華夏的護衛艦。

  根據協約,華夏是可以派遣工人參加全程的製造的,這才是董書恆所看中,法國人的一些只要工藝才是董書恆所需要的。

  而且董書恆,只要求建造軍艦,並沒有讓法國人安裝任何的武器系統。

  所以這兩艘軍艦已經要移交給華夏了。

  這兩艘軍艦,將由法國派人協同造船的華夏人,以及華夏最早派到法國學習海軍的留學軍官一起開回華夏。

  最近一段時間,王韜就一直在協調這件事情。

  董書恆最在意的實際上,還是在普魯士建造的那兩艘鐵甲艦,那四艘軍艦(還有兩艘是普魯士海軍的)才是按照近代海戰戰術打造的軍艦。

  同樣的,普魯士人也非常的重視,他們的給船廠安排了最為嚴密的保密措施。

  集合了普魯士最為尖端的設計人才,最熟練的工人。

  每一顆鉚釘都是經過精密的測算以及嚴格的檢測,才能夠投入使用。

  為了這四艘軍艦,克虜伯專門研製了一種管退艦炮,這樣軍艦上的火炮射速就將大大提升。

  在這一方面,克虜伯超過了他們在歐洲的競爭對手——阿姆斯特朗公司。

  不過這種管退裝置只能用在軍艦之上,因為這種利用彈簧的管退裝置並不能將後坐力全部卸掉。在軍艦上最後剩下的後坐力可以通過軍艦的船身來卸掉。

  如果是在陸地上,這種使用彈簧的管退裝置只能用在小口徑火炮上。比如複興軍的75毫米加農炮以及50毫米榴彈炮就是使用的這種管退裝置。

  所以複興軍的火炮射速很快,但是火炮的口徑都不大。

  在複興軍的“江河級”護衛艦上,艦炮也采用了這樣的管退結構。

  真正的管退炮還是要用後來的液壓駐退複進裝置。但是這種裝置,複興軍正在研製當中還沒有成功,歐洲人更是還沒有人研製。

  PS:早上五點多就起來了,中午坐在這兒改自己的稿子,好困啊。我都不知道有沒有改全。有錯別字的話,還請留言提醒一下。謝謝!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