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北宋小官人的幸福生活》第二三六章 節衣縮食
  更新時間:22--

  仁宗趙禎下旨,急調西京(長安)武平軍四廂一萬人增援秦州前線;調晉州、汾州、孟州三府廂軍二十都,計五千廂兵增援耀州前線。

  命韓琦、范仲淹采取守疆築城,步步為營之策,阻斷西夏元昊軍南下之勢;命龐籍總領陝西政務後勤之事,軍務共同決斷。

  龐籍、韓琦、范仲淹三人領旨退下。

  此頭等大事一了,殿上群臣和趙禎都長舒了一口氣,大慶殿中的氣氛也變得緩和起來。

  “諸位愛卿,今ri第二件事須得請諸位共同商議,三司使晏愛卿上了奏折,今年南方諸州逢大旱之年,秋糧現已收割完畢,減產嚴重;西邊戰事拖延太久,各州府糧庫中均已漸漸告罄,晏愛卿奏折上提出幾點擔憂,諸位都來出出主意,想想辦法。”

  趙禎有些無奈,國家多難,他這個做皇帝的實在是有心無力,這些事自己實在無力解決,還是要眾臣商議或有解決之道。

  內侍將晏殊的奏折捧在手中高聲念道:“臣晏殊奏曰:今歲糧稅減產嚴重,蓋因南方主產之地數月大旱導致諸多州縣顆粒無收;臣令各州府上報庫中存糧,加上今歲可征之糧匯總而得數目,不及去歲六成,僅九千七百萬石;此數粗略計算僅能支撐至明年四月,臣甚為憂慮,食糧不足恐帶來諸多隱憂,邊陲將士無糧何以禦敵、百姓無糧必餓殍凍斃滿目、或可引發盜蹠之禍,請聖上明察決斷。”

  群臣鴉雀無聲,南方大旱其實很多人都知道,但是沒想到現在問題這麽嚴重,舉全國之糧亦不足接到明年秋糧上市,此事如果是真的那可真是非同小可,沒有吃的,這漫漫嚴冬該如何渡過?可以想象,一過了chun天,饑民遍地,盜匪橫行的情形一定會發生,為了生存,百姓們什麽事都能乾的出來。

  趙禎道:“諸位愛卿,可有何對應之策麽?”

  呂夷簡起身道:“啟奏陛下,老臣對此數字表示疑議,前兩年我大宋糧食均為大豐之年,寶元元年雖有飛蝗之災造成欠收,但寶元二年、康定元年皆為豐收之年,以豐補欠庫存當已補足,何至於今歲減產便到了青黃不接之境地呢?此事晏大人當有所交代才是。”

  呂夷簡將矛頭直指晏殊,言下之意便是他身為三司使沒能未雨綢繆早作安排,即便是數據統計準確,也有失職之嫌。

  晏殊出列奏道:“啟稟皇上,呂相所言不假,寶元二年、康定元年兩年兩歲確為豐年,兩歲共計產糧兩億四千萬石,但倉儲卻遠遠不足,自西北戰事起已有四年時間,這期間,十余萬大軍耗費軍糧甚巨,且河東路、永興軍路、秦鳳路三路百姓流離,已無法進行正常耕種,數百萬百姓基本上靠朝廷接濟度ri,所耗糧食何止數千萬之巨;說句老實話,年年捉襟見肘,臣若非jing打細算各處調度怕是早就有餓死人的事情發生了。”

  呂夷簡不滿的道:“晏大人,你不說這事老夫倒還不想提,去歲袁州、郴州、柳州等地的官員私自開倉賑濟災民之事本應嚴肅處置,但你卻在皇上面前一力回護這些州府官員,現在好了,官倉糧食全部空了,此刻又當如何?”

  晏殊淡淡道:“難道任由百姓餓死或淪為饑民不成?饑民最易作亂,一旦釀成暴動,又當如何?”

  呂夷簡瞠目道:“淪為暴民?我大宋官兵是幹什麽吃的?難道還怕一小撮饑民作亂不成?”

  “我仁天子在朝,豈能任由百姓流離失所,饑民本良善之民,而非生而為盜蹠,難道我等還坐視他們因饑而亂,再派兵前去剿滅不成?呂相此言甚是奇怪,本官恕難苟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