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夫人你的小龍崽四歲半了》第893章 空間隧道2
  第893章 空間隧道2
  蘇朝陽小寶貝摸了摸脖子上掛著的第三隻眼,一雙漂亮的大眼睛黑不溜秋,盯著前方的一眨不眨,似乎也不想錯過任何的細節。

  耳邊繼續聽著研究員叔叔們的討論。

  這時候,一個年輕的研究員提出自己的觀點。

  他說:“按照量子糾纏原理,瞬間轉移是可以實現的,量子糾纏表明,兩個量子粒子發生糾纏後,它們之間就會有一種特殊的緊密聯系,這種聯系,不管兩個粒子距離多遠,即使是在銀河系的兩端也能始終保持著。只要其中一個粒子的狀態發生變化,另一個粒子也能立即發生相應的狀態變化。這種狀態的相應變化是跨越空間的超光速變化,因此愛因斯坦將其稱之為‘幽靈般的超距作用’。”

  蘇朝陽小寶貝聽得一知半解,主動走到年輕的研究員面前,揚起小腦袋問:“大哥哥,寶寶沒有聽懂哦,大哥哥可以講得簡單一點嗎?

  那名研究員是薄冷旗下的,年紀不算大,在諸多前輩面前班門弄斧頗有壓力,幸好只是解釋給一個孩子聽。

  研究員蹲下來,與孩子齊平,拿出兩個小球做演示,說:

  “小寶貝,我們假設這兩個小球是兩個發生糾纏的例子,紅球和籃球。現在將紅球放在A區,而籃球放到B區,A區和B區之間的距離可以是任意。據根據量子糾纏原則,只要我們確定了紅球的狀態,籃球的狀態也能立即發生相應的變化。

  接下來,小寶貝你站A區域與紅球發生相互作用,這時候讀取你和紅球和讀互作用結果中的量子態信息,只要將小寶貝和紅球發生作用時的那份對比結果發送到B區。因為紅球和籃球之間存在量子糾纏,小寶貝和紅球發生作用的量子態信息,會被複製到籃球,從而在B區將小寶貝的量子狀態給還原出來,達到瞬移的結果。”

  蘇朝陽小寶貝似懂非懂,想了一會兒,拍著小腦門道:“哇!大哥哥,寶寶好像聽懂了,就是說,寶寶我實際上並沒有被轉移到B區,只是我與紅球相互作用的量子態信息通過一定途徑被複製到了B區,然後在籃球上根據這些量子態信息還原了另一個寶寶?”

  年輕的研究員驚訝於蘇朝陽小寶貝的理解能力。

  他肯定的點頭:“沒錯,就是這個意思,小寶貝真聰明。”

  其實理論就是先提取原物的所有信息,然後將這些信息傳送到接收地點,接收者依據這些信息,選取與構成原物完全相同的基本單元,製造出原物完美的複製品。

  “不對!”

  這時候,梁老太太的孫子小宋站起來,辯駁道:“按照這個理論,不可能運用到人瞬間轉移上,照你這麽說,在瞬間移動的過程中,這個孩子的位置並沒有移動,只是孩子體內的量子態信息被傳送,而在別處重組形成了一個孩子,這豈不變成了克隆人?若是多瞬移幾次,豈不是能夠克隆出無數個相同的人?”

  那位年輕的研究員說:“實際上,小寶貝是由無數的粒子組成的,想要複製信息,首先要做的就是將人分解,打散體內的無數粒子然後進行掃描,在與A區'紅球’粒子進行作用,對比量子態信息;再把這份對比結果傳送複製到B區,重組成一個小寶貝。在這個過程中,其實小寶貝經歷被分解,也就是說經歷了死亡,此時A區的小寶貝已死。”

  另一個年長的研究員歎氣:“沒錯,按照量子糾纏理論,A區的小寶貝轉移到B區的過程,實際上小寶貝在粒子分解過程中已死,B區出現的小寶貝不過是粒子重組出來的克隆人而已,這也是我們整個研究團隊研究了幾年,卻止步不前的原因。這個理論隻適用於遠程瞬移物體,卻不適用於遠程瞬移有生命的人類或者動物。”

  蘇朝陽小寶貝煞有其事的插話:“白胡子爺爺,研究止步不前,就說明研究的方向錯了哦,為蝦米不換一個研究方向哩?寶寶一個小孩子都懂的道理哦。”

  怎麽可能沒有換其他研究方向,只是都碰壁了而已。

  漠銀河站在旁邊懶懶的聽著,道:“小宋,說說你的觀點。”

  梁老太太的孫子,小宋,目前還在讀研究生,是在場所有研究員裡面年紀最小的,戴著黑框眼鏡,鏡片很厚,長相也並不出眾,臉上坑坑窪窪留著很多青春期留下的痘印,但他的學術能力很強,很有想法。

  小宋點點頭,道:“我覺得瞬間轉移就應該是將人在短時間內從A區轉移到B區,而不是複製人在A區的信息,然後在B區複製信息製造出一個克隆人。”

  方才與蘇朝陽小寶貝講解理論的年輕研究員問:“道理誰都懂,你打算怎麽實現,依據的是什麽理論?”

  小宋對空間轉移很感興趣,他為此寫了多篇論文,有自己的理論支持,

  小宋道:“利用空間扭曲。從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來看,如果物體的引力或能量足夠大,那麽它將有足夠的力量使空間發生扭曲,而使三維空間中的兩個點被拉近;如果這種能量強到能讓兩個點幾乎重合,那麽我們就可以想象出這樣的情況:從幾乎重合的三維空間的兩點之一穿過,將直接跨越兩點間的三維空間而在同一時間出現在另外一點,這樣便達到了瞬間移動的效果。該方案為我們實現快速的瞬間移動提出了可能,也就是只要製造出能夠拉近空間中兩點的儀器即可實現瞬間移動。”

  小宋站在潛水艇裡觀察外面的環境,說:“也許這裡的空間隧道附近就有這樣的天然儀器,我們只要研究出這個天然儀器,加以借鑒,利用其原理研發製作出實用的儀器,就能夠實現瞬間轉移。就像人類借鑒鳥類飛行發明出飛機,借鑒魚類游泳發明出潛水艇,看上去很難,但只要抓住關鍵點,一定能夠夢想成真!”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