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全科醫師》第1134章 一人推翻所有人意見
  第1134章 一人推翻所有人意見
  劉牧樵進了一輛捷豹小轎車,駛向皇家第三醫院。

  果然,這裡有一台手術,正準備進行。

  病人已經去了手術室,醫生也已經準備好了,只是,家屬突然提出來,要請世界上最有名氣的劉牧樵博士做手術。

  劉牧樵博士到了我們英吉利?

  第一個反應,手術主刀醫生不相信,劉牧樵怎麽會來我們英吉利?又沒有人邀請他來。

  在英吉利,劉牧樵的名字,至少有幾個學科的醫生是知道的。

  如果作為專家,連現在誰是該領域中最厲害的醫生都不知道,那還算得上是專家嗎?
  所以,在專家的耳朵裡,劉牧樵這個名字是很熟的。

  現在的十大著名醫學期刊,《中華》期刊已經穩居前三,英吉利大大小小的醫院,沒有哪個醫院的圖書館不訂閱《中華》期刊,並且,還定的不少,否則,搶著看的人太多。

  僅從銷量看,《中華》期刊總銷量是第三,但是,從借閱率來看,《中華》期刊已經穩居第一了。

  最近,查看劉牧樵系列文章的人實在是太多了。

  就連《中華傳染病》雜志,突然也火了起來,一篇《中藥治療狂犬病》的文章,第一作者也是劉牧樵。

  劉牧樵又向傳染病領域發展了?
  傳染病方面的專家開始興奮了。

  因為,劉牧樵一旦向某一個領域發展,哪個領域就會有一個質的發展。

  就像胸外科,劉牧樵出山已經三年了,神經科、胰腺外科、肝膽外科,等等學科都有了革命性的進步,唯獨胸外科沒有進展,現在突然之間,胸外科有動靜了,一篇文章《縱膈腫瘤整體剝離術》轟動胸外科學術界。

  這就是顛覆性的進展啊。

  再看作者,劉牧樵三個字駭然在目,後面是李教授、譚教授、胡教授。

  作為英吉利最有名氣的十大名院之一皇家第三醫院,對劉牧樵的名字,自然相當的熟悉。

  “他到了我們英吉利?”

  “是的,他是文化訪問團的成員之一。”

  “噢,趕緊,請他來做一台教學手術。”

  “對對,這樣的機會實在是太難得了。”

  於是,劉牧樵被請進了皇家第三醫院。

  劉牧樵直接進了手術台。

  在樓上,一個大教室裡,坐滿了醫生,他們都是來觀摩手術的。

  皇家第三醫院是英吉利三大胰腺外科中心之一,實力非常雄厚,他們的實力僅次於霍普金斯醫院和梅奧診所等幾所著名的醫院。

  在英吉利,皇家第三醫院胰腺外科曾經也做Vilishi術式,只是老教授年紀大了,沒有人繼承。

  但是,這一點也不否認它是世界級名院,胰腺外科第一流的醫院,去年,他們的胰腺外科收入就達到了9億歐元。

  當然,收費標準不同,很不好和安泰醫院的胰腺外科相比,不過,從質量老說,這所醫院有兩名教授學會了劉牧樵在論文裡介紹的Vilishi簡化版。

  這就可以說明問題的一切。

  京大一院,也只有兩名教授學會了Vilishi簡化版。

  觀摩室裡,坐滿了胰腺外科的200名醫生和進修、實習生,他們渴望看到胰腺外科第一人的劉牧樵親自做手術。

  劉牧樵並沒有立即就洗手上手術台,而是先看病歷和各種資料,還看了近期進行的術前討論。

  伺候在他身邊的是李醫生——Huaite·Li。李醫生的曾祖父,很多年前隨商船來到英吉利,後來就加入了這裡的國籍。

  這個Li醫生沒有忘記祖國,與黎英子完全是兩類人。

  其實,黎英子還只是半個英人,他就那麽死心塌地為英吉利賣命了。

  李醫生站在劉牧樵身邊,他把劉牧樵要看的資料遞過去。

  今天李醫生本來是第一助手,而主刀是著名的胰腺外科專家Qiu。

  Qiu對劉牧樵是半信半疑的。

  一個只有20多歲的小醫生,竟然會做Vilishi術式?

  其實,很多人都有這個疑問。

  作為做醫生的,也都知道,外科醫生需要天賦,但是,天賦只是成功的要素之一,經歷、勤奮、千錘百煉才能成為大醫。

  而劉牧樵,就算你天賦好,也勤奮努力,但你年紀只有20多歲,就算你出生就做醫生,也只有20多年的時間啊。

  Qiu很是有些懷疑。

  不過,也不是絕對否定,因為,他參加了幾次學術會,就有不少的人見過劉牧樵的手術,就連號稱世界第一人的滕策,還有牛得不得了的邦太,都和劉牧樵同台做過手術,他們都一致把劉牧樵推崇為胰腺外科第一人。

  Qiu 就站在劉牧樵身邊。

  “對我們的術前討論有不同意見嗎?”

  劉牧樵也沒客氣,說:“有兩點不同看法,一是對病情的預測,我有不同的意見,患者的局部轉移,你們過於樂觀,這個患者,是有局部轉移的,並且,還有浸潤腹主動脈的跡象。第二,這個病人,要做Vilishi術式,也必須做Vilishi術式,因為,這樣,有機會提升4個百分點的生存率。”

  兩點說完,Qiu愣住了。

  觀摩室裡,也是一片的驚呼聲。

  因為,這個術前討論,都是參加了的。

  現在,可以說,劉牧樵一人推翻了所有人的意見。

  這在學術界,是很少見到的。

  要知道,主導討論的人,都是頂級專家,他們做出的決定,是極為謹慎的,要推翻,可能性是非常小的。

  Qiu說:“你說浸潤的問題,有根據嗎?是基於你的影像學能力,還是基於你的經驗?或者其他理由。”

  Qiu的問題提得好。

  觀摩室的人都想弄明白,劉牧樵否定大家的術前討論,根據是什麽。

  作為科學工作者,就要善於提問題,不能人雲亦雲,你說應該這樣,那麽,理由呢?

  理由,可以來自於多方面。

  作為醫生,可以是因為技術能力強,也可以是因為經驗豐富,還可以是因為掌握了別人沒有掌握的知識而提出新的見解。

  Qiu很誠懇。

  他不否定劉牧樵的意見,但是,他要劉牧樵說出理由,這是對的。

  劉牧樵微微一笑,說:“很簡單,我的閱片能力超出尋常。我在核磁共振片子上,發現了轉移病灶。”

  “啊?”Qiu驚駭不已。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