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全科醫師》第720章 彭千龍求援
  第720章 彭千龍求援

  安泰醫院內科系統和骨科主任還懸著,劉牧樵並沒有過於急迫安排新主任。

  李六一是劉牧樵重點追逐的對象,最後一次見李六一是在上周末。

  劉牧樵連續7個星期周末都到了京大一院做手術,大部分時候是三台手術,一台難度較大的,兩台教學手術。

  教學手術比做Vilishift更有意義。

  這世界上真正會做Vilishift的人也就那麽幾個,做不了也不等於不是一流好手。

  倒是手術技能,很有必要正規化,它影響一個人一輩子。

  只有學好了基本技能,才能向更高的層次學習。

  劉牧樵在京大胰腺外科受歡迎的程度已經空前。

  龍教授很高興,自己建立的團隊,現在才有了真正的競爭力。

  最近半年來,龍教授的胰腺外科大部分時候都是爆滿,收治大腸疾病的機會就不多了。

  龍教授就經常在本院走穴。

  龍教授最近半年很少到別地方走穴了,年紀來了,再說後浪一浪浪湧過來,他這個前浪就隻好悠閑著了。

  他把心思重點放在科室裡,重點抓管理。

  這樣效果很明顯,內部管理加強了,醫療各種指標就好看多了,很少被醫院領導批評。

  醫院醫療方面,是有很多的限制政策的,譬如,藥佔比,這點就很重要。

  藥佔比就是指藥品佔治病總費用的比重。

  藥佔比高了,那就是有亂開藥的嫌疑,病人費用也就增高了,醫保局也不答應。

  藥佔比只能低,不能高。

  藥佔比是考核科室、考核醫院的一個很重要的指標。

  抓得緊與抓得松,是有很明顯區別的。

  有的醫院綜合藥佔比達到50%以上,有的不到30%,前者,肯定是管理混亂的醫院。

  其次,次均費用也是重要考核指標。

  次均費用是指平均每一個病人住一次院的總費用。

  醫保局也是嚴格控制的。

  第三,抗生素使用也有嚴格規定。

  過去,很長一段時期,我國的抗生素濫用相當嚴重,幾乎是百病都用抗生素,這樣的後果是出現大量的耐藥菌。

  近些年,王牌藥萬古霉素都不得不頻繁登場。

  用萬古霉素,問題就嚴重了。萬古霉素是全世界嚴格限制使用的藥,不到萬不得已,這種藥是不能使用的。

  它登場,就表示,控制感染這是最後一招。

  前些年,本來還有一種藥也有資格做“大王”的——泰能,可惜,後來還是被濫用了。

  現在幾十年的“大王”萬古霉素頻頻登場,這就是嚴重的警告。

  認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這幾年開始了嚴格的控制抗生素的運動。

  可是,醫生開藥都已經習慣了,幾十年的習慣,要改,真的不是一天兩天能改的。

  這項指標抓得很嚴,他有明確的規定。

  不過,每一項工作,都必須沉下來抓,不抓就反彈。

  抗生素的使用就必須常抓不懈。

  第四,病例甲級率也是基本的考核指標。

  寫病歷是醫生的基本功,他們一輩子要寫無數的病歷,每一個病人進院,就要寫首次病程記錄、入院記錄、病志、手術前討論、手術記錄、階段小結、會診記錄、出院記錄等等。

  少的幾千字,多的幾十萬字,甚至百萬字的病歷都有。

  病歷不僅僅是寫,還要符合規定,還不能有缺陷。

  一本病歷,有很多規定,不多說,要提高甲級率,是一件很困難的事。

  第五,還有病房周轉率問題。

  小醫院擔心病人轉得太快,病床上住不滿病人,大醫院,醫生為周轉率慢而頭疼,規定病人周轉率為15天,你的病人總是不同意出院,你就得頭疼了,醫院會批評,科室會扣績效,還影響科室評先進。

  扯多了。

  總之,醫院科室的管理內容很多,龍教授沉下來抓內部管理,漸漸,各種指標都符合要求了。

  這才是優秀科室應該做的事。

  這樣做還有經濟上的成就,周轉率上來了,收的病人就多了,經濟效益就上來了,其他指標正常了,醫院就不扣獎金了,還有獎勵,加上嚴格管理,成本也下降,效益也增加。

  作為科室的管理人員,有句話,管理出效益,沒錯,管理是出效益的。

  這幾個月,外表似乎變化並不大,但發下來的績效卻多了。錢多了,自然就開心。

  歡聲笑語來形容科室的氛圍,一點也不過分。

  科室有了這種氛圍,龍教授的心情也好了。

  嘗到了科室管理甜頭的龍教授,這次請劉牧樵做教學手術,醫師們當然高興。

  技術才是王道。

  醫生一生依賴的就是技術,有人手把手教你,你還會不高興。

  劉牧樵現在成了龍教授胰腺外科的老大,他在這裡也是很開心。

  ……

  這一天,劉牧樵又約了李六一喝茶。

  李六一說:“你別勸我喲,我跟你說,還有一個理由,我在京大一院,有很多的人比我厲害,也就是說,我還可以學到很多知識。而到你們醫院,我就是水平最高的人了,我的進步怎麽辦?難道,我就停滯不前,一輩子吃老本?”

  “有理!”

  劉牧樵點頭。

  一個真正有上進心的人,一輩子都想學習。

  在京大,李六一上頭還有大佬,可以從他們身上學很多東西;在這裡,學習機會多得多,即使是國外的新知識,也能迅速學到;這裡,與同行交流的機會也多很多,國外的學者,國內的大佬,他們經常出入京大。

  在安泰醫院就不同,學習機會少了,要學習,主要是從文獻上去看,而文獻上的東西,真假難辨。

  也就是說,李六一在京大,天花板很高,而在安泰醫院,天花板就低了很多。

  天花板決定了一個人最多能跳多高。

  劉牧樵很認可李六一這個說法。

  “好吧,等哪一天解決了這個問題,我再請你。”劉牧樵指望,哪一天系統開出了內科技能,這問題不久迎刃而解嗎?
  現在外科就是這樣解決的。

  正聊著,手機響了。

  彭千龍。

  劉牧樵不由得皺了皺眉頭。

  “什麽事?”他問得很直接。

  “南亞,我的同事的父親患了大腸癌轉肝髒,請你去做主刀。”彭千龍說。

  “不是封殺我了嗎?”劉牧樵有些生硬。

  “你就別扯了,我不是請你了嗎?”

  “我是有條件的。”

  “你有條件?”

  “當然啊!我原來說了,我可以幫你們,你們不能封殺我。”

  “謔!我這同事的分量還不夠你討價還價。這樣吧,我放開國內市場,還放開部分南亞市場。”

  劉牧樵沉思了片刻,好吧,南亞是僅次於西亞的好市場。

  幫一次就想人家解封,有點兒不現實。

  再說,南洋華人很多,在那裡出名,影響力會很大。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