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全科醫師》第595章 教學手術
  第595章 教學手術
  航班確實出了事故,300多名旅客和機組人員無一幸存。

  劉牧樵不禁打了幾個寒顫。

  人生處處充滿著危險啊。

  劉牧樵在慶幸的同時,感覺一股很強的悲哀和心疼。

  他總覺得這兩天就這樣白白度過不行,腦子裡總是想著這場空難。

  他甚至有種內疚。

  本來,他是要陪著那300多人一起死的,可是,他們都死了,而他還活著,他有種背叛感。

  怎麽會有這麽傻的念頭呢?
  應該慶幸。

  逃過了人生一大劫難,慶幸自己才對。

  但他隱隱約約有種愧疚。

  當然,他也知道,這與他一毛錢的關系都沒有。

  兩天就坐在宿舍裡?

  就這樣安安靜靜呆在運動村?

  在運動村不會孤獨,有球隊夥伴陪著,可以很熱鬧,特別是還有蘇雅娟,會很溫馨、愉悅。

  但是,劉牧樵不甘心無所事事,關鍵是,他會時刻想著遇難的那300多人,本來,其中就有一個是他自己。

  他打了一個電話給龍教授,說明了意思。

  “正好,你過來,你可以幫孟飛雲他們做一台指導手術,二院那邊請我做一台手術,難度比較大,你來做吧。我再看看神經科有沒有活乾。”

  龍教授高興地說。

  他對於打球沒什麽興趣,一輩子,足球,給他美好的記憶太少了,以至於現在對足球都不感興趣了。

  他隻對手術感興趣。

  這就是龍教授。

  劉牧樵告訴他,他領導的球隊打進了4強,龍教授都隻“嗯嗯”兩聲。

  40年前,他可不是這樣,那個時候他正值壯年,對足球很狂熱,陸總醫院有一支球迷隊伍,京城重大比賽,都少不了他們的影子。

  龍教授是組織者之一,他的行頭都置齊了,旗子、大鼓、號角、頭巾、標語、順口溜。

  特別是國家隊比賽,他們是場場必到。

  可是,後來,很多次的黑色三分鍾,幾十年的恐韓症,加上國家足球隊離亞洲強隊漸行漸遠,最後連小組賽都出不了線時,他們所有的熱情都被熄滅了。

  他們傷心地離開了足球。

  他給自己下了一個禁令,禁止談論足球,禁止觀看足球比賽,就連國外的比賽也不看。

  劉牧樵被潑了一瓢冷水。

  “足球就算了吧。你還是來做正業吧,我保證你,這兩天,可以爽個夠。”

  劉牧樵出發了,他和蘇雅娟坐高鐵去了京城。

  孟飛雲親自到高鐵站來接,當她看著蘇雅娟同行時,愣了三秒,心情也變得灰暗起來。

  不過,她還得熱情地和蘇雅娟打招呼,這是未來的弟嫂,要和劉牧樵保持良好關系,就必須和她保持姐妹關系。

  孟飛雲開的是寶馬X5。

  劉牧樵不理解,一個女人家,為什麽不買轎車?一個這樣的大家夥,在京城有什麽地方讓你去野炊、探險?
  這家夥燒油和喝水是一樣的。

  “今天這台手術,本來是我主刀,龍老師在一旁指導,但是,有點難度,由你來做指導手術是最好的。”孟飛雲一邊開車一邊說。

  “做Vilishi術還是簡易術?”劉牧樵問。

  “就看你決定了,能做Vilishi是最好的,我們都想學會Vilishi術。”

  “好吧,那就做Vilishi術式吧,我估計,用2、3年時間,你應該是沒有問題了。過去之所以很少人做Vilishi術式,就因為沒有老師教,而靠自己摸索著做,難度比較大,很多人中途放棄了。”

  孟飛雲驚喜地說:“你說我能學會?”

  劉牧樵說:“沒問題,這是肯定的。”

  邊聊邊開,不一會就到了京大附一院。

  京大一院的手術安排在白天,京大二院那台手術則安排在晚上。劉牧樵又將是一個通宵。

  兩台手術中間只有一個多小時的休息。那還不能有意外。

  第一台手術,孟飛雲等幾個做一二三助手,蘇雅娟也上台了,她做四助,其實除了拉鉤就是看手術。

  因為是教學手術,除了孟飛雲等幾個上台的,其他人則集中在示教室裡觀看直播。

  京大一院這樣的大醫院,醫生的水平之所以提高得快,主要就是學習的機會多。

  學術會議多,老師的水平又高,還經常有手術直播,只要是有一點上進心的人,想不進步都難。

  這幾點,下面醫院,特別是二級醫院,基本是不具備的,他們學習的方式就是去進修。

  但是,一輩子,能進修幾次?

  大多數就是一次而已。

  一輩子進修一次,絕對是少了,幾年後知識就老化了,再進步就需要參加學術會議和自己看雜志、專著,更多是自己摸索。

  這就是差異。

  當然,還有一個差異,那就是大醫院看到的病種更多,疾病難度更大,也就是說見識更廣。

  劉牧樵從開腹開始,每做一步,都會口述一下,即便是最簡單的血管結扎,剪縫線,他都不放過。

  這對於年輕醫生來說,這種手術教學,收獲是最大的。

  示教室裡,聚集了50多人,老、中、青都有。

  孟飛雲做一助又有長進了。

  這是她第5次和劉牧樵搭台了。

  和第一次搭台比較,她的進步確實不小。

  孟飛雲是龍教授得意的女徒弟,她雖然不是悟性最高的,但是,她作為年輕一代的代表,是很出色的。

  龍教授自己是不準備再指導孟飛雲了,他希望孟飛雲從師於劉牧樵,學到更多的東西。

  這點希望,一點也不出格,劉牧樵的水平超過了滕策,如果在劉牧樵的教導下還不能學到一流的本領,那就不能怪別人了。

  龍教授對孟飛雲幾個的希望,不止是讓他們成為國內一流高手就夠了,而是要讓他們成為世界級高手。

  按理,這個目標不會太難。

  劉牧樵在京大的時間,最少也有4年,還很可能會是5年、6年。

  碩博連讀,再來一個博士後。

  手術的進度不算很快。

  劉牧樵要把步驟分開來做,讓他們能夠看清每一步,所以,速度就不能太快了。

  示教室裡,人越來越多。

  還來了不少的進修生。

  京大一院這樣的教學醫院,本院的醫生人數,和進修生、研究生比較,大致上是1比2,甚至是1比3.。

  做具體事的,譬如寫病歷,接收病人,病人進出院手續辦理,值夜班,大多數是進修生和研究生做,本院的醫生主要是指導和把關。

  在示教室裡,有幾個老醫生,他們看得格外的認真。

  他們都在50歲以上了,其中有兩個接近60歲了,他們都是京大一院胰腺外科的元老,龍教授來之前,他們是主力。

  他們沒和劉牧樵搭過台,但是,他們已經好幾次坐在示教室裡觀看劉牧樵的手術了。

  這是一種享受。

  劉牧樵的手術做得太好了。

  這也是他們學真功夫的時候。

  他們不得不檢討,自己過去的不足和錯誤。

  他們在感歎,生早了年代。他們那個年代,很多東西靠自己摸索,偷學,騙學。

  要是有劉牧樵這樣的好老師,他們早去國外做飛刀了。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