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全科醫師》第843章 祖宗積了德啊
  第843章 祖宗積了德啊
  劉牧樵盡量不挖清江大學附屬醫院的人,即使想挖,也要挖準,普通的角色是不要的,太顯眼的角色也不要,要的話,是從第二梯隊中選擇那種有潛力的人。

  有沒有潛力,自然是有一個團隊進行評估的,所以現在這種場合,他考都不會考慮。

  何教授有點糊塗,他越來越搞不清劉牧樵是一個什麽人了,大致上能夠理解的是,一是他在他們醫院很有地位;二是他們醫院非常紅火,就連附屬醫院的醫生都很向往;三是劉牧樵不僅僅能做頸椎手術,而且還能做胰腺手術。

  一個人,能有兩項技術,並且還做到了都那麽出類拔萃,這就非常的難得了。

  他不由得對劉牧樵更加敬佩了。

  夜宵時間並不長,由於劉牧樵堅持不喝酒,何教授也隻好和另外幾個人喝了幾瓶啤酒就匆匆忙忙結束了。

  “這段時間大家都很辛苦,要爭取多點時間睡覺,睡覺是最好的保健,也是最好的長壽秘訣。我們,都早點回去吧。”劉牧樵很有克制。

  第二天,何教授早早地就等在直升飛機旁,手裡拿著包子、油條和一杯豆漿,一邊吃,一邊等候劉牧樵。

  他已經請假了,向醫療隊的領隊說明了情況。

  等了半個小時,飛行員來了,隨即,劉牧樵和蘇雅娟也到了。

  他們飛往昌西市一醫院。

  昌西市在阜城北面,離震中只有80公裡,這裡也受到了一些損害。

  今天的手術有兩台,都是劉牧樵主刀。

  第一台是頸椎壓縮性骨折,手術難度為三級到四級之間,也需要在顯微鏡下完成。

  劉牧樵決定,由何教授做一助。

  昌西市一醫院脊椎外科是知道何教授的,他先前已經在這裡做過一台手術了,昌西市一醫院的醫生對他的手術技術敬佩得五體投地,從來沒有見過這樣厲害的醫生。

  今天這個病人難度又增加了,有脊髓的損傷,第七頸椎以下癱瘓,能不能還站起來就看今天的手術。

  昌西市一醫院向上級請示支援時,提出了想請何教授支援,指揮部說:“那還是請劉博士主刀吧,他有過成功的經驗。”

  昌西市一醫院的專家、醫生都很期待劉牧樵的到來。

  既然指揮部選擇了他,就說明,劉牧樵要強於何教授。

  可是,等飛機降落在醫院門口大坪裡的時候,他們疑惑了。

  不是請了劉博士嗎?

  怎麽又變回來了?是何教授。

  “劉博士沒有來?臨時改主意了?”他們不好問何教授,隻好問從飛機上下來的年輕哥們。

  “我就是劉牧樵。”

  所有的人都愣住了!
  這是搞哪樣鬼?

  上次手術難度小一些的請何教授做主刀,現在難度大一些的手術反而換成了一個年輕醫師,而何教授來做助手。

  想不通。

  又不好問。

  看了病歷和病人,開始術前討論,劉牧樵問:“原定誰是一助?”

  “我。”一個中年醫生揮了揮手,他是這裡的主任,姓李。

  “你做二助,讓何教授做一助。”劉牧樵說。

  “好的。”李主任想,這樣最好,也許你是何教授的徒弟,今天來給你喂刀練手的。

  不過又不是太像。

  因為整個術前討論都是在劉牧樵的主導下進行。

  “今天,我們采取‘Kaiti’術式,盡量把割斷的神經接起來,手術的時間會比較長,可能會要超過10小時,希望都要有思想準備。”

  半小時後,手術開始了。

  李主任站在二助的位子上,這是他十五年前站過的位子,已經都不很習慣了。

  他準備看熱鬧。

  一個20多歲的娃,有什麽資格站在主刀的位子上!

  不過,很快他就發現問題了,不對勁,今天好像是沒有熱鬧可看了。

  劉牧樵的手術做得非常好,動作標準,沒有一絲的拖泥帶水,手術過程如同行雲流水。

  特別是,他時不時教何教授幾句,何教授很謙抑地稱“是。”“嗯,懂了。”“噢,原來應該這樣啊!”

  何教授完完全全是在做學生。

  李主任抬頭看看劉牧樵,又看看何教授,一個20多歲的人,一個40多歲的人,怎麽就反過來了呢?

  “集中思想!”劉牧樵嘟噥了一句。

  他是在呵斥李主任。

  手術這麽緊張,你不緊緊跟上來,開小差!

  劉牧樵和何教授之間的配合慢慢跟上來了,劉牧樵適當地又加快了一些速度。

  “嗯,神經纖維的損傷比預計的要嚴重。”劉牧樵自言自語說。

  “沒希望站起來了?”何教授說。這也是一般人的觀念。

  “不能這麽說,我們要更加細致,不但是鞘膜要縫合好,還要把神經束縫合,你過去做過神經束縫合嗎?”劉牧樵問何教授。

  “沒有,我們一般就是縫合鞘膜。縫合神經束的,我們能做這個手術的只有兩位教授。再說,我們認為縫不縫合,效果差別不大。”何教授說。

  “有差別的,有很大差別,神經從近端往遠端生長,有鞘膜引導還不夠,有神經束的引導,生長速度最少要快一半。從頸椎生長到胸12,腰1、2神經元,有神經束的縫合,大致有了3個月就行了。”劉牧樵回答。

  “這麽快?也就是說,3個月病人就可以完全恢復?”何教授驚喜地問。

  “理論上是這樣,實際上是怎麽樣,還要看患者的綜合情況,這類病人最好用半年‘華佗再生丸’,效果非常的不錯。”

  “要是能夠恢復神經功能,那將是一件非常很了不起的成就。”何教授在這方面很內行,頸椎神經損害的,很多時候預後都不是很好。

  劉牧樵說:“恢復功能,並不是一件太了不起的事,國際上,美、法兩國就做得很不錯,要是我們再用上‘華佗再生丸’,至少就不會落後於他們了。”

  劉牧樵說得是輕描淡寫。

  而何教授激動得都快要發抖了。

  這麽先進,你竟然是這樣的平靜!

  老天爺,我祖上積了多少德啊,你讓我遇到了這麽一個貴人!
  “劉博士,這次遇到你,我真是太幸運了,就按照你這種手術,加上使用華佗再生丸,能達到國際一流嗎?”

  劉牧樵略微沉吟了片刻,說:“就目前水平來說,達到國際一流問題不大,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達到國內一流是絕對沒問題的。”

  “噢耶!”何教授激動不已。

  “據我所知,梅奧診所去年做了一台80%脊髓損傷的,恢復功能用了1年零7個月。這是他們最好的成就。我想,我們用1年時間恢復,應該不會有大問題。不過,科學日新月異,我們用1年時間,說不定人家又進步了,用11個月呢?”劉牧樵說。

  “喔……”何教授激動得已經難以自製了。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