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全科醫師》第2183章 新大樓
  第2183章 新大樓

  清江的夜顯得很安靜。

  在52層的樓房裡,除了淡淡的消毒水外,窗外偶爾傳來短促的發動機爆鳴聲,跑車在清江市根本就沒有脾氣,兩三秒的加速也就是關在籠子裡的猛虎。

  劉牧樵打開窗戶,朝外面看了看。

  這是劉牧樵未來的辦公室。

  安泰醫院新擴建的院區,原文化廳的地址上, 主樓已經可以辦公了。

  這棟大樓建築面積罕見的達到了26萬平方米,可以把安泰醫院現在的房子裝進去。

  這裡有1萬張床位和2萬平米的中心實驗室,以及3萬平米的辦公樓。

  安泰醫院達到了2萬張總病床,如果二醫院那邊竣工,將達到3萬張病床,那就名副其實的世界第一了。

  劉牧樵辦公室全部是新家具,200平米的大辦公室顯得有些誇張, 辦公室裡分為3個區,辦公區、小息區、接待區。

  小黃已經升任辦公室主任了,替代了薑薇原先的工作。

  小黃是一個好姑娘,性格脾氣非常的好,溫柔美麗,不急不緩,辦事縝密細致,從來不會因為忘記某事而誤事。

  劉牧樵幹什麽,該幹什麽,未來將去哪裡,他要會見什麽人,或者做什麽手術,她都很清楚,也會有預先的安排。

  辦公室總共有22個人,分4個小組,秘書組、後勤保障組、勤務組、綜合組。

  秘書組主要是文件收發、歸檔;後勤保障組主要是劉牧樵等人的飲食供應的保障,食材的檢查與采購,屬於這個組;勤務組主要是訂機票、安排賓館以及接送的銜接,包括劉牧樵的安全;綜合組則是劉牧樵的行程計劃與安排。

  別看似乎事情不多, 其實,工作要做得很細致,事情就不少,就譬如飯菜和飲水,材料的品質必須有人管理,雖然不擔心別人下毒什麽的,但上面有規定,必須要防范。

  其實,任何可能性都有,萬一某國,或什麽組織,不希望劉牧樵活下去,什麽事不可能發生?
  這個規格,22個人,不是劉牧樵要求的,而是上面安排的。

  當然,小黃不會知道,這是09直接的安排,裡面的人, 一半是09考察合格的人。

  劉牧樵本意是不希望太複雜,他覺得, 有兩個人就夠了,一個負責接電話,做安排,一個負責他的茶水,出行的時候準備行李,和負責日常的工作就行了。

  現在搞得很複雜。

  不過,這麽多人為劉牧樵服務,對他的生活並沒有太大的干擾,甚至,這群人連見面的機會都不多。

  他們在幕後。

  辦公室要搬過來。原來在神經精神中心的房子改造成病房。神經科房子早就不夠了。

  薑薇一同過來。

  52層一整層有5000多平米,分成幾個區,區與區之間是分開的。劉牧樵是在C區,建築面積共是1000平米,包括他的辦公室、小黃的辦公室,4個組辦公室,還有劉牧樵的休息室、淋浴室、娛樂室等,當然還有辦公室人員的值班室。

  孫濤他們幾個副院長不在這個區,他們在A區。A區是行政中心,幾個副院長加上辦公室等高管人員的辦公室。他們的辦公室嚴格按照規定配置,相對比較小,比較簡單,但和過去比,算非常豪華的了。

  B區是財務部門,建築面積最大,佔了3000平米。

  D區是行政會議室。

  各區都有專用電梯,劉牧樵,孫濤他們還有自己的專屬電梯。

  50層和51層是職能部門辦公的地方。1萬平米還只能算勉強夠用。

  49層是特殊病房。由於保密的原因,並不對外開放,即使是本院的職工,進入49層也是要嚴格規定的。

  至於配套設施,娛樂的、健身的都比神經精神大樓的更先進,更豪華,劉牧樵沒有動用公有資金,而是從自己私人帳戶上拿出了3個億。

  這3億投資,包括有1層是“劉牧樵工作室”的辦公用房,53層全層都是陳太忠他們使用。

  游泳池很大,影院也是最新製式的。劉牧樵其實很少看電影,一年加起來還不到10場。

  這些運動娛樂設施,便宜了陳太忠這一群人。他們幾乎天天都會在健身房待1個小時。

  愛運動的趙一霖他不好意思過這邊來,神經精神中心那邊的設施,足夠滿足他們了。

  劉牧樵是前天從湘雅回來的。

  他今晚在孫濤的陪同下參觀新大樓。

  即將要交付了。

  多多少少有些激動。

  這棟大樓將徹底改變安泰醫院的住院條件和規模。

  這個區的投入使用,可以說,安泰醫院不僅是醫術上是珠穆朗瑪,在病房,醫院外觀形象也是珠穆朗瑪了。國內找不到第二家這樣宏偉漂亮的醫院了。

  今後,隨著病房的陸續開放,可以大大滿足國內外病人的需要。過去一床難求的局面將得到巨大緩解。

  現在安泰醫院也確實遇到了很大問題,很多病人進不了院,大部分病人都要在省立醫院轉一下,符合條件的等候進安泰醫院,不符合條件的,就在省立醫院治療了。

  而實際上,很多符合進院的,最終也沒有進院。甚至是,有些癌症病人就死在省立醫院了。

  必須盡快把新住院大樓交付使用,劉牧樵他們開出了一個大籌碼,提前100天交付,獎勵1億,提前200天交付,獎勵10億。

  為了這10億獎勵,承包方也是拚了,他們提前了202天。

  站在陽台上,這個高度,在清江市算是很高的了,可以俯瞰大半個清江城了。

  “要好好感謝一下老楊才行。”

  孫濤扶著不鏽鋼的欄杆,看著遠處的清江河。沒有老楊的大手筆,文化廳是搬不走的。

  “老楊要走了。”劉牧樵緩緩說。

  “啊?他要走了?”孫濤驚問。

  “是的。他要去滬市。”劉牧樵是知道內情的。

  “更上一層樓啊!”孫濤說。

  “是的,更上一層樓。”劉牧樵說。

  “可惜,對江東省來說,有些可惜。”孫濤說。

  “老楊去滬市,更能夠發揮他的長處。”劉牧樵說。

  “知道誰來嗎?”孫濤說。

  “一個70後。姓周,從深城過來的。”劉牧樵也是昨天才知道的,“估計,這幾天就會有調令。”劉牧樵說。

  “請老楊剪彩,還來的及嗎?”本來,下周末正式交付,儀式則準備在半個月後舉行。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