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三國之戰神潘鳳》第112章 一千玄武,可當百萬?
  第112章 一千玄武,可當百萬?

  時間回到三天前。

  千童縣只是渤海南面的一個小縣,正常情況下人口不會超過一萬。

  但千童縣地處東光、高城、重合、陽信四城中心,對於運送這些城池的百姓有著極為便利的地理位置,所以麴義就將一萬冀州軍駐扎在了千童縣外。

  這些日子裡,麴義其實是有些不高興的,因為潘鳳派他到這裡來真的只是運送百姓而已。

  這種活計,在麴義看來隨便找個小將過來就行,哪裡需要自己親自出馬!
  可現在的潘鳳已經不是當初那個麴義可以用鼻子硬懟的潘鳳了,冀州軍中從上到下,有哪個將領不服潘鳳的?

  便是麴義自己現在也是發自內心地尊敬潘鳳,否則潘鳳讓他來轉移百姓,他哪會這麽乖乖聽話?
  當然,聽話歸聽話,心裡的情緒要有還是得有。

  護送百姓遷往清河國已經被潘鳳安排的明明白白,根本不需要麴義出多少力,所以正常情況下麴義都會在千童縣內或是鑽研兵書,或是精煉武藝。

  麴義的這些還都是從潘鳳身上學來的。

  潘鳳的武藝在冀州無人能敵,但熟知潘鳳的人都清楚,不管春夏秋冬,不管風吹雨打,只要潘鳳沒有急事,他都會在每天早上起來的時候精煉一番自己的武藝,然後再看一些兵書。

  以潘鳳如此能力尚且不離兵書和武藝,他麴義又有什麽資格懈怠呢?

  他可沒有忘記,潘鳳當日在潘府堂中的那番話。

  麴義自己也知道,想要得到潘鳳的重視,必須要拿出自己的本事,所以在訓練新兵的時候麴義從來不敢松懈自己,常常以身作則,讓那些新兵蛋子在面對高強度的訓練時也無話可說。

  麴義還學著潘鳳將研讀兵書和精煉武藝的習慣傳了下來,現在閑來無事,也只有這些能夠讓他轉移注意力了。

  這天,麴義如往常一樣在府中研讀兵書,突然麾下親衛來報說府外有哨騎前來報信。

  聽到這個麴義直接丟下兵書跑了出去。

  哨騎傳來的消息可不是遷徙百姓那些瑣事,那必然是有情況出現了才會引得哨騎前來。

  堂中,哨騎被親衛帶了進來。

  “可是有流民在作亂?”麴義隨口問道。

  哨騎搖搖頭回道:“將軍,您派往重合、信陽地界的哨騎傳訊過來,說渤海與青州交界處出現了大量黃巾的身影,初步估計是青州方面的黃巾,目前正在往重合、信陽方向進兵。”

  青州黃巾?

  麴義一愣,他派哨騎去冀州邊境也只是為了防止那些湧來的流民聚眾鬧事,一旦發現情況哨騎可以第一時間來報,可結果哨騎說發現了黃巾軍!
  青州黃巾到渤海這邊來做什麽?難道一個青州還不夠他們禍害的?
  “重合與信陽那邊的百姓遷徙工作如何了?”

  “回將軍,重合、信陽的百姓基本已經遷走,只有少數不願離開的百姓依舊在兩縣范圍內活動。”

  麴義點點頭。

  潘鳳之前就說了,百姓願意走就走,不願意走就留,他們不是董卓,沒必要強行拉著百姓遷徙,再說了,開出的條件已經夠好了,這樣都不願意走要麽是待價而沽,還麽是故土情深。

  不管哪一種都沒必要去強行遷走他們。

  麴義的遷徙工作事嚴格遵照潘鳳的意思去做的,所以這兩縣內依舊有部分百姓,但人數已經很少了。

  如今青州黃巾有北上渤海的趨勢,那兩縣的百姓也只能自求多福了。

  “傳令下去,遷徙工作暫緩,各部兵馬即刻回到千童縣集合,整軍備戰!”

  “對了,把青州黃巾出現的消息傳給潘將軍。”

  麴義的命令下去後,他也不在千童縣內待了,穿好衣甲直奔城外大營。

  樂陵以北,重合以東的冀青兩州交界處,一群密密麻麻,形似流民,卻頭戴黃巾,手持各種簡陋棍棒的人群浩浩蕩蕩往渤海境內進發。

  從這群人的裝束和出現地點,不難猜出他們就是從青州那邊轉戰過來的青州黃巾了。

  青州黃巾秉持著黃巾軍的固有傳統,人多勢眾卻裝備簡陋魚龍混雜。

  這一批青州黃巾,陸陸續續穿過冀青兩州的邊境,人員幾十萬,綿延數十裡,浩浩蕩蕩如過境蝗蟲一樣令人聞風喪膽。

  在整支隊伍的最前方,一名身形高大,體格健壯的漢子騎著高頭大馬,精神煥發。

  他的頭上同樣戴著黃巾,但身上的氣勢卻不是普通黃巾能夠相比的,如今正是五六月份,氣候逐漸炎熱,這名漢子穿著一身短裝,露出精悍的肌肉,整個人看上去異常彪悍。

  周圍的部將投向漢子的眼神總是帶著一絲崇拜和狂熱。

  這是他們青州黃巾中的第一強者,也是他們的渠帥——管亥!
  早在數天前,正在侵略青州各郡的管亥遇到了袁紹派去的許攸。

  袁紹的名字管亥自然是聽過的,除了四世三公以外,諸侯討董的盟主之名也是如雷貫耳。

  乍聽到袁紹麾下謀士來找自己,管亥還有些摸不著頭腦,直到許攸面見管亥,這才解開了管亥心中的疑惑。

  袁紹居然要與他暗中結盟!
  袁紹是什麽人,他管亥又是什麽人!

  說句不好聽的,他管亥的名字還沒資格被袁紹記住,哪怕管亥麾下有三十幾萬青州黃巾也無濟於事。

  賊終究是賊!
  如管亥這種反賊,對袁紹這樣的四世三公之後來講恨不得除之而後快,以此增加自己的豐厚履歷。

  要說袁紹是來剿滅他的,管亥還深信不疑,但要說袁紹是來和他結盟的,管亥是有一萬個懷疑。

  這一點許攸也清楚,所以他把袁紹的印綬給帶了過來。

  渤海太守印!
  這個印綬的分量讓管亥重視了起來。

  袁紹此舉已經足夠說明他的誠意了。

  當然,管亥在見到渤海太守印後也不可能腦子發熱把許攸乾掉然後將這印綬佔為己有,因為這印綬只有在袁紹身上才能有用,畢竟袁紹是朝廷欽點的渤海太守,而他管亥只不過是一個反賊而已。

  甚至管亥要是敢強佔渤海太守印,下一步就要接受袁紹的滔天怒火了。

  管亥能夠寇略青州多年,自然不是傻子。

  袁紹都已經這樣有誠意了,他一個泥腿子反賊還有什麽好猶豫的?
  最後,在許攸的起草下,袁紹與管亥簽訂了同盟之約,末尾印上了袁紹的渤海太守印,而管亥則是印上了自己帶血的指印。

  至此,袁紹與管亥之間的同盟算是成立了。

  在結盟之際,許攸把袁紹這次需要管亥去做的事情說了一遍,同時也把事後管亥可以得到的好處也一一列舉。

  說實話,在管亥看來,袁紹要讓他做的事情和給與的好處幾乎不成正比。

  不是好處太少,而是太豐厚了!

  與好處相比,青州黃巾要做的事情簡直跟玩一樣。

  當管亥再三向許攸確認是不是只需要擊潰冀州軍在渤海遷運百姓的隊伍時,許攸連連肯定。

  如此,管亥才心中暗喜。

  在青州境內橫行無忌的管亥多少是有些瞧不起那些官軍的。

  他在青州境內攻城略地的時候,一些城池的官軍基本是聞風而逃,就算偶爾有幾個抵抗的,在黃巾大軍面前也如怒濤浮萍一樣被瞬間撕碎。

  冀州軍在管亥看來與青州的官軍也沒有太多區別。

  如今的官軍,都不行!
  相比於這次的任務,管亥對袁紹提出的交換條件簡直太喜歡了。

  根據袁紹所說,他一旦把冀州軍的隊伍擊潰,那就把渤海南部的陽信重合兩地交給管亥打理。

  這兩地雖然與青州相近,但有數條水系穿過兩縣,這才是最重要的!
  有水系穿過,說明這兩個地方適合耕作,而耕作對農民出身的黃巾來講是再簡單不過的事情了。

  管亥之所以寇略青州各處,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沒有像黑山張燕那樣的一塊固有聚居地。

  他和麾下的曲部想要生存下去,必須有足夠的物資支撐,而沒有固定根據地的青州黃巾根本沒有能力做到自給自足。

  在青州境內,管亥和麾下曲部基本上是打下一個城池,劫掠一番,補充一下物資,然後放棄這個城池繼續往下一個地方前進。

  以前管亥也不是沒想過在一處山水較好的地方扎根下來,但他發現只要他扎根下來,就會被周圍的官軍暗中針對,甚至隱隱還有包圍的趨勢。

  那時候管亥才明白,黑山張燕的法子他學不來,因為青州地界內沒有像樣的山脈供他棲息。

  除此之外,青州這邊因為水系不發達的緣故,經常會出現乾旱天氣,對於耕作也異常不利。

  而這一切,在許攸到來後似乎都有了解決的方法。

  冀州境內比青州要好太多太多了,要不是以往忌憚渤海的袁紹,管亥早就從渤海入侵冀州了,哪裡還用得著袁紹主動來說?

  如今袁紹的結盟正中管亥下懷,尤其是事後還能得到兩座城池和周邊的區域以供管亥駐扎。

  其實,管亥的心裡多少也有一些自己的小心思。

  袁紹都淪落到向他求助了,那豈不是說,以他現在的實力只要擊敗了冀州軍,也就有能力擊敗袁紹了?
  若是如此,管亥絕對不會放過這個佔領渤海全境的機會!

  想到這裡,管亥深吸一口氣,臉上的表情多有喜色。

  “還有多久到達重合?”管亥問向旁邊的副將。

  “回渠帥,還有不足三十裡就到重合城了,我們的人已經探到重合那邊並無守軍,就連百姓也沒有多少,渠帥可以放心入駐。”

  管亥點點頭,這個情況沒有出乎他的預料,許攸在之前就說過了,冀州軍在遷移渤海內的百姓。

  “傳令全軍,加入前進,務必在天黑之前進入重合!”

  “是!”

  入駐重合之後,管亥將自己僅有的哨騎都放了出去,為的就是探明冀州軍的位置,好盡快結束這一次交易,然後安心在重合發展自己的勢力。

  管亥派出去的哨騎很快就探明了冀州軍的位置。

  當得知冀州軍的數量只有一萬,而且就駐扎在四十裡外的千童縣時,管亥差點笑出聲來。

  袁紹居然連一萬冀州軍都沒辦法解決,看來真的是強弩之末了。

  得知這一消息後,管亥顧不得過多準備,隻過了一晚就集合大軍往千童縣方向進發過去。

  與此同時,麴義也收到了管亥來襲的消息。

  雖然哨騎探得這次來襲的黃巾軍有數十萬之眾,但麴義不但沒有退卻,反而越發興奮了。

  他的腦海中不禁想起潘鳳曾經對他說過的話。

  狹路相逢勇者勝,將為兵膽,兵慫慫一個,將慫慫一窩,只要主將有拚殺的勇氣,士兵自然不會吝嗇性命!

  麴義對這句話深信不疑。

  所以他一直以來對士卒保持著高強度的訓練,一方面是為了讓士卒更加強悍,另一方面也是激發士卒的戾氣。

  訓練的時候都不敢拚命,真正上陣殺敵的時候又怎麽敢?
  也正是在麴義的這種訓練模式下,如今冀州軍中的三萬步卒個個都配得上精兵二字。

  這也是麴義這次面對幾十萬黃巾軍依舊有勇氣正面一搏的緣故!

  黃巾軍!
  烏合之眾爾!
  “傳我命令,全軍出動,去十裡外的斜骨坡擺下陣型,阻擊黃巾賊軍!”

  麴義的命令很快傳了下去,冀州將士們即便是知道這次的敵人有幾十萬,卻依舊嚴格執行著麴義的各項命令。

  尤其是曲部中那一支一千人的特殊隊伍。

  這群人對於麴義營中的其他士卒而言都不陌生,他們正是麴義麾下的精銳部隊,被潘鳳賜名為番號玄武的玄武軍!
  玄武軍從上到下每個人都是身形魁梧的高大漢子,這些漢子披上重甲後,身形更加高大,走近一看像是一座座小山壓在身前一樣,令人窒息。

  此外,每一名玄武軍士卒都會配備一名輔兵,這些輔兵既是玄武軍戰鬥時從旁協助的幫手,也是這群玄武軍的後備力量。

  想要成為玄武軍,首先得成為玄武軍的輔兵!
  輔兵對玄武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玄武軍士卒身上的重裝甲胄平時都是不穿在身上的,而是由專門的戰馬駝運,一旦到了戰時,這些戰甲也不是光靠一個人就能立刻穿上的,只有在輔兵的幫助下才能以最快的速度穿上甲胄。

  其次,玄武軍畢竟是重裝部隊,在靈活性上比之一般的輕裝部隊要差好幾個檔次,如果玄武軍在廝殺的時候遇到敵軍靈活纏鬥,那就需要輔兵從旁協助將其斬殺了。

  所以說,輔兵的既是用來彌補玄武軍的弱點,也是用來保持玄武軍編制的重要補充。

  當然了,排除以上這些缺點外,玄武軍的優點顯然更加明顯。

  別的不說,那身幾乎只露個眼睛的重甲在面對任何刀劍棍棒的時候都能直接無視,更不要說什麽弓箭石索之類的東西了。

  麴義測試過,玄武軍身上的甲胄除了戰馬的長矛穿刺在角度合適的情況下能夠一槍穿透以外,其他的情況下即便刺中了也多會從旁劃開,對玄武軍士卒的生命造不成威脅。

  正因如此,在正面戰場上,玄武軍的平推能力是極其恐怖的。

  他們不需要什麽花裡胡哨的衝鋒,也不需要任何弓箭強弩的開路,只需要列成軍陣,徐徐推進即可。

  在與敵軍接觸的時候用自己手中的兵器砍殺對方就行,至於對方砍來的刀劍,直接無視即可。

  根據玄武軍需要作戰的對象不同,麴義在潘鳳的建議下給玄武軍配備了三種軍械。

  一種短矛,一種砍刀,最後一種是一面大盾。

  短矛和砍刀都是用來正面推進的,而大盾則是用來防守敵軍的。

  一面面厚重的盾牌抵住地面後在配上玄武軍士卒的抵抗,一般的戰馬即便是直接撞上盾牌,也很難對玄武軍士卒的防線造成明顯影響,這一點麴義在潘鳳的慫恿下嘗試過了。

  雖然結果有些離譜,甚至連麴義都不太敢相信,但輕騎的衝鋒真的很難撼動玄武軍的防線,而且頂在前面的玄武軍士卒即便是被正面撞上,也沒有出現什麽傷筋動骨的跡象,只不過身體會稍微難受一點。

  這點副作用在麴義看來跟沒有一樣。

  這支隊伍在得到潘鳳的番號之後變得比以往更強了!
  這是麴義最直觀的感受。

  他不知道為什麽會這樣,隻以為玄武軍士卒在得知潘鳳親自賜名後心裡有了很強的榮譽感才會有河中變化。

  麴義還在幻想,等以後自己也成了潘鳳那樣的大將,說不定也會起到這樣的效果。

  這次麴義敢於硬剛三十萬青州黃巾的主要原因就是玄武軍的存在。

  一千玄武,可擋百萬黃巾!

  憑借著青州黃巾那些落後的裝備,麴義不認為他們會對自己的玄武軍造成任何威脅,他們唯一能戰勝玄武軍的方法就是耗到玄武軍精疲力竭!
  前提是,青州黃巾能夠撐到玄武軍精疲力竭的時候!
  “將軍,各部已經準備就緒,隨時可以出發!”副將來報。

  聞言,麴義豪氣大發。

  “傳令!全軍進發!”

  話落,一萬大軍浩浩蕩蕩開往十裡外的斜骨坡。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