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我軍無憂也!
潘鳳沒想到本以為會是個清閑的年份結果過年前的事情卻一樁接著一樁。
不過慶幸的是既定的安排卻沒有一件出差錯的。
糜家的動作很快,在潘鳳的授意下大量的糧食開始運往冀州,中途還順便接濟了一下退回邊境已經窮得揭不開鍋的管承部曲。
也是那時候,糜芳才知道,潘鳳在冀州之外居然還安插了一顆棋子,這讓他的心裡對潘鳳愈發敬畏。
運糧車隊進入冀州境內後由田豐安排的官員專門與之交接,糧草也沒有一股腦地運往高邑,而是向著魏郡與清河方向分發了下去,因為兩地的糧草早就被潘鳳調到了高邑城中,如今運過來的糧草都只是補充兩郡的缺口罷了。
時間一天天過去,不知何時起,高邑城中也飄起了漫天的雪花。
北方的冬天格外寒冷,下雪的時候尚且感覺不出,可一旦太陽出來,冰雪消融,那寒直透骨髓。
當然了,以冀州百姓現在的狀況,想要扛過冬天應該不算太難,就算有些困難的,也能在官府的接濟下勉強果腹。
所謂的接濟便是一個月前韓馥在潘鳳的建議下,於年前年後共計一個月的時間裡,在城中特定的位置開設粥棚布施米粥的舉措。
粥不厚,卻能夠活命,熱騰騰的米粥喝下去後足夠挽救一條鮮活的生命,即便被米粥被凍上了,回去架火熱一熱就行。
至於領粥的對象,便是那些無家可歸沒有收入的底層百姓。
冀州的生活水平確實提高了一些,但底層的百姓想要翻身也不是那麽容易的,各個城池中乞丐、難民是減少了一些,但因為原本的基數就不少,所以到現在依舊有不少人口處於這個階段,便是高邑城中的大街小巷中也有很多隱藏。
這些人在冬天的死亡率很高,有被餓死的,也有被凍死,韓馥設下的粥棚不能讓所有人都活命,但至少可以讓他們之中的大部分人在最艱難的時刻挺過難關。
為此,不少人都多次勸諫韓馥收了粥棚不要浪費糧食,但韓馥在了解到真實的情況後還是義無反顧地聽從了潘鳳的意見。
如今,這項舉措在高邑城中已經收到了初步的效果,城中百姓無不稱讚韓馥仁德,那些直接受益的人更是對韓馥感恩戴德。
一時間韓馥在高邑城中的呼聲達到了頂峰。
韓馥很喜歡這種感覺,便找到潘鳳商議著要不要去其他郡縣架設粥棚,對此潘鳳當場就拒絕了他的提議。
先不說冀州的糧食夠不夠那麽多人分,就說分下去的糧食真的能全部到難民的口中嗎?這個問題不用想也知道答案,所以在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監察機制前,潘鳳是不會劍意韓馥開展這種大規模全覆蓋式的饋贈活動。
不然養肥的只能是下邊官員的口袋,損耗的卻是整個冀州的利益。
其實早在郭圖辛評二人反水的時候潘鳳就想要建立一個監察機構了,而他第一個想到的便是明朝的錦衣衛,要是有錦衣衛活動,郭圖辛評二人哪裡敢輕舉妄動?
不過錦衣衛的職權和處事方法還需要好好權衡,畢竟如今的時代和明朝是不同的,一旦照搬明朝的那套很有可能弄得冀州人心惶惶甚至人心離散,到時候就真的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了。
拒絕韓馥的提議後,潘鳳順勢向韓馥提了要建立監察制度的事情並且給韓馥解釋了監察制度的好處。
韓馥聽完後想也不想地就同意了潘鳳的提議,隨後更是直接放權,讓潘鳳隨意挑人。
潘鳳也不客氣,當即把韓馥推上了總指揮使的位置,他自己上位副指揮使,沮授也被他拉來當了另一個副指揮使。
沮授在聽了潘鳳關於錦衣衛的描述後也是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他本身的職責就是率領韓馥的近衛保護韓馥的安全,但正所謂明搶一擋暗箭難防,沮授率領的近衛可以幫韓馥抵擋住那些凶殘的敵人,卻擋不住自家人背後捅出的刀子。
如今這個錦衣衛很好地彌補了這一點,一旦這個機構真的建立起來,別人想在韓馥背後捅刀子就沒那麽容易了。
沮授的支持也給了韓馥極大的信心,讓他對潘鳳的行動更為支持。
之後便是一系列地選人用人環節。
趁著年關未到,潘鳳把身邊能用的資源全都用了上去,為了能夠第一時間填滿錦衣衛的編制,他甚至主動到軍營中去挑選人才,那些機靈的或者政治能力相對突出的都被入選了錦衣衛。
除了在軍中選人以外,潘鳳還在難民之中挑選可用之人,相比於那些拖家帶口的,難民這種孤身一人的顯然更加決絕,正好可以處理一些見不得光的事情。
就這樣,錦衣衛的消息在高邑城中逐漸傳開,那些高邑官員雖有議論卻並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其中的細作叛徒依舊在暗中行事,他們不知道,這種好日子快要到頭了。
錦衣衛的事情雖然傳開了,但也只是這個組織的名字傳開了而已,畢竟是要人前辦事的,不可能像刺客組織一樣隱於暗中,至於錦衣衛具體是做什麽的,知道全面的就沒幾個了。
年關到了。
潘鳳府上其樂融融。
說起來穿越也快三年了,如今潘鳳已經算得上妻妾成群,倒是孩子只有小潘達一個,不過韓盈、甄薑兩人在潘鳳回來的一個月後有了身孕,相信來年府上又能增加兩個小家夥了。
大年夜,潘鳳把隔壁的蔡邕也叫了過來。
如今在高邑城中,蔡邕也只有他的而兩個女兒相伴左右了,一年到頭,府中也是冷冷清清。
在收到潘鳳的邀請時,蔡邕這個老頑固還嘴硬地說不去,不過在貂蟬勸了幾句後也就借坡下驢地到了潘鳳府上。
蔡邕算得上是貂蟬的娘家人,而且這段日子蔡邕在冀州學院的事情上也算上心,平常時候幾乎是住在學院裡的,有鑒於此,潘鳳也是不計前嫌,對蔡邕做足了禮數。
倒是潘鳳新弄出來的大圓桌讓蔡邕嘖嘖稱奇,在潘鳳解釋了大圓桌代表大團圓後,老頭子連聲道好,連帶著對潘鳳的偏見也少了一些。
潘鳳的‘開竅’讓蔡邕很高興,一時間多喝了幾杯,結果宴會還沒散就已經醉的迷迷糊糊。
不過蔡邕醉了反倒讓眾人放開了。
因為是家宴,所以蔡琰也跟著貂蟬等人一起用餐,本來有蔡邕這個長輩在大家都規規矩矩地不敢放肆,現在蔡邕已經被仆從扶了下去,大家自然就放開了拘束。
由於平時蔡琰不怎麽出門,也幾乎不來潘鳳府上,所以張瀾幾個都是一個勁地與蔡琰敘述府中的新奇玩意,談到高興之處,韓盈就想要把麻將搬出來當堂開整,倒是張瀾懂得分寸製止了她,不過也把蔡琰的心撥得一直發癢。
當然了,女人們敘家常哪裡離得開男人,潘鳳作為幾女的丈夫自然成了張瀾等人誇獎的對象,尤其是張瀾,她本就對蔡琰十分滿意,要不是有蔡邕從中作梗,她早就把蔡琰接入府門了。
這會兒蔡邕已經被抬走,可不就是千載難逢的機會麽?
於是,在張瀾主攻,貂蟬韓盈等人的輔助下,蔡琰瞥向潘鳳的眼神越來越頻繁,眼中的情誼便是一旁的蔡玥都看不下去了。
“姐姐若是喜歡潘將軍,就大膽告訴父親,父親如此疼愛姐姐一定會遵從姐姐意願的。”小丫頭其實也想到潘府來,這裡有他唯一的玩伴甄宓,也有很多她從未玩過的新奇玩意。
只可惜她現在成長起來了,蔡邕不允許她隨意踏入潘府,要是蔡琰嫁入府中她就能以看望姐姐的名義來府中玩耍,甚至
蔡玥的眸子瞥了一眼潘鳳,粉嫩的雙頰有些淺紅。
蔡玥的話讓蔡琰大羞,加上旁邊韓盈等人的起哄,她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當然同樣尷尬的還有一旁的潘鳳。
這種事好歹也要等他離開了再說啊,哪怕他臉皮厚看不出什麽。
這時,張瀾突然開口:“夫君,不如你找個時間去蔡公府上提親,也好遂了琰兒妹妹的情誼。”
“啊!”蔡琰一聲驚呼,目光忍不住看向潘鳳,眼中多有驚慌。
要是潘鳳拒絕,她哪還有臉再來這裡。
幸好,蔡琰擔心的事情沒有發生,在聽到張瀾的話後,潘鳳看了眼蔡琰,隨後鄭重地點了點頭。
“等我出征幽州回來,便向蔡公提親。”
糜貞剛剛入府,潘鳳不好舔著臉直接去跟蔡邕提親,不過等幽州回來,攜大勝之勢,便是韓馥也會幫忙說話,到時候蔡邕這老頑固估計也會松口。
蔡琰的事情定下來後,蔡琰蔡玥兩姐妹的神色明顯輕松了很多,尤其是蔡琰,整個人像煥發了精神一樣紅光滿面。
這是潘鳳穿越以來第一次在家過這種家宴,也讓潘鳳體會到了許久不曾體會的年味。
然而,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的。
正月十五,潘鳳率領親衛來到文安,領著早已駐扎在此地的六萬大軍浩浩蕩蕩開進幽州,這六萬大軍中有兩萬依舊是冀州精銳,四萬則是從新訓練的士卒中抽調出來的,這一次征討幽州算是對這支新軍的一個考驗。
幽州,北平府衙。
此刻的北平府已經成了幽州的政治中心,不管長安那邊的詔書有沒有傳來,公孫瓚都已經霸佔了幽州九成以上的土地,整個幽州的軍政大權也都落入了他的手中。
在得知潘鳳率軍前來討伐的消息後,公孫瓚立馬召集了自己的班底開始商討對敵之策。
公孫瓚與潘鳳打交道也不是一次兩次了,可以說從遇到潘鳳以來,公孫瓚除了在討董的時候沒有在潘鳳手中吃虧,其他時候都是處於劣勢,所以在年前探得冀州軍屯兵文安的時候公孫瓚也加緊招募了士卒,如今在他的麾下已有步卒四萬,騎兵五千。
這五千騎兵是公孫瓚從各處抽調組建的,為的就是重現白馬義從的榮光,只可惜還未經嚴格訓練潘鳳的大軍就開到了幽州境內。
到了這個時候,不管公孫瓚願不願意,他都必須與潘鳳正面硬剛才行,否則剛剛佔領人心不穩的幽州會再次脫離他的掌控。
這邊是武力和欺騙收服所帶來的弊端。
“諸位,如今我軍新建實力尚且不足,而潘鳳大軍兵強馬壯,想要將其擊潰不知該用何種方法?”公孫瓚說道。
下方的公孫兄弟以及田楷單經等人也是面色凝重,倒是一旁的公孫紀走了上來。
“主公無憂,據在下打探到的消息,潘鳳那六萬大軍中有四萬不過是軍屯之兵,這些兵馬比之主公招募的新兵也不見得有多少優勢,只要我軍謀劃得當,想要戰勝潘鳳也是輕而易舉。”
公孫紀讀過一些兵書知道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所以在得知潘鳳屯兵文安的時候公紀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探查兵馬的實力,然後就知道了潘鳳軍屯的事情。
聽到這話,公孫瓚松了口氣,過年的時候他只顧著招兵買馬,確實忽略了對敵人的探查,所幸公孫紀心思縝密幫他辦了這事。
軍屯的士卒在公孫瓚看來比農民也強不到哪去,最多也就曾經黑山軍的那種水準,這樣的部曲,他確實有信心將其擊潰!
只是
“冀州軍倒是其次,與之不相上下的西涼軍我都打過,何懼他冀州精銳,只是潘鳳此人勇武不當,以我的武藝怕是敵不過他!”
說這話的時候公孫瓚很難受,一個武將要承認武力比不過另一個那是有些丟臉,可事實就是如此,這些要是不放在明面上計算,到時候可能就累及三軍了!
這確實是一個大問題,一旁的田楷單經也不敢輕易開口,畢竟他倆也沒有信心戰勝潘鳳。
就在這時,公孫紀再次開口。
“主公無憂,潘鳳雖勇,不過匹夫之勇,將軍雖弱,卻是示敵以弱!屆時我軍只需”
公孫紀壓低了聲音只有公孫瓚等人可以聽到,幾人靠近過來,越聽眼睛越亮,直到公孫紀的計策完全說出,公孫瓚忍不住感歎。
“有子綱之謀,我軍無憂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