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1章 太初的分裂
“後來呢?”子璿嗓子有些乾啞,她大概猜到了後來的結局,但這結局隻意味著另一個開端,給世間帶來的是無盡紛亂。
遊虛歎了口氣,道:“這場融合是火的煆燒,那人在熊熊烈火中失去了肉身,隻余下神魂與融化的巫靈晶成為一體。巫靈晶並非液體,而是被燒得隻余下滾滾黑煙,散發著的是太初世界從未有過的氣息,於是巫族便稱之為魔。”
巫靈晶能夠使人將它與心底深處的執念結合在一起,讓人無論如何都不肯丟棄。此物惑人心智,勾人入魔,最終助人成魔。所謂天外魔族,原來根本就不是位於如今的諸天萬界之外,而是曾經的太初世界,一個早就在歷史中失傳的世界。
“他成魔之後,各大部落都陸陸續續出現了巫靈晶,無論大巫與聖女如何隱藏,巫靈晶始終都能夠抓住那些奮不顧身想要變強的巫者。當然,不少大巫與聖女本身心境不佳,最終讓自己成為了與魔祖同樣的無形黑霧。”
遊虛的記憶太過沉重,讓它在瞬息之間成長起來,哪怕面容身形還是個小孩子,眼神與表情卻有著歷經滄桑後的疲倦與無奈。
這些久遠得不可追溯年代的往事,一旦在傳承記憶中浮現,就讓它有了一種親身經歷過的難過,悲哀和痛心伴隨著它,就像伴隨著當年的先祖一般。
“他們幾乎佔據了巫族人的一半,另一半始終堅守著本心不肯入魔,兩方卻都認定太初世界應該歸屬他們,另一方應該永遠地消失在這世間。”
“接著便是戰亂,像是永遠都不會停止。大量遠超九階的巫與魔對戰,使得太初世界四分五裂,被崩開成為無數碎塊,或許是一萬,也或許是好幾萬塊碎片帶著上方的山川河流,飛濺到虛空之中的每一個方向。”
遊虛頓了頓,看著子璿略帶驚訝的臉,輕聲道:“這就是最開始的諸天萬界。時間變遷,一界毀滅又新生,重新衍化成更完善的世界,慢慢的,就形成了如今的諸天萬界。”
子璿仍是靜靜地聽著,心中漸漸平靜下來,不再去為早已經逝去的太初世界感歎。世間新舊交替,日月輪換,禍福相依,誰又能說那一場浩劫帶來的只有毀滅?畢竟諸天萬界都迎來了新生。
遊虛緩了口氣,又接著道:“太初世界的法則被毀,巫與魔究竟孰勝孰敗很難說清,或許在太初世界崩塌的時候,兩方都失敗了。那些不知修為的巫與魔,境界遠遠超過了破碎的法則,再無法留在太初最後的殘片上。”
“最終他們去了哪裡,誰也說不清楚,或許是追隨巫祖與神女而去,也或許是到了什麽新的世界。而留在太初殘片上的巫者,最終剿滅了殘余魔物,在那裡建立起新的部落,開始了新生。那裡便是我們要尋找的巫族上界。”
不算冗長的講述,讓子璿放佛親眼看到了漫長而可怕的史前往事,知曉了所謂魔,原本就是人族極端的另一面罷了。它們固然有巫靈晶這等神妙之物維持永生,但驅使它們強大、佔領本能的還是人族的思維。
“難怪稍高階的魔物都愛化作人形與獸形的結合體,人族一向羨慕妖獸強悍的肉身,又不願丟棄人族‘高等血脈’與‘高等形態’,哪怕成魔,最終還是逃不過這思維的禁錮。”
子璿想到了自己與魔物的每一場戰鬥,這會兒想來,它們的確是有許多習慣都與人族相似。外形且不提,還有大軍的作戰方式、天魔分身從人族內部造成分裂的計劃,都與人族常用的方式相同。
“我不知高等魔物最後是以何種方式繁衍,但它們應該也有類似人族傳承的東西吧。”遊虛對此不大確定,它的先祖留在了太初世界的殘片上,最後隻留下一條能夠生長的樹枝,本體便慢慢枯死了。
“照你一開始所言,巫靈晶與九階巫者結合就能成為魔君,豈不是說明,這些魔君仍是在巫族上界形成的?”
子璿緊緊皺著眉,巫族上界的高階巫者可不少,巫靈晶雖少見卻也不是永不會再現世,要是如此,巫族上界不是很有可能再生出魔君?“還有,這所謂的魔君究竟是什麽境界?它們是天魔分身麽?”
遊虛搖了搖頭道:“不,天魔分身其實就是魔君的分身。”
“巫族上界的確容易形成魔君,所以自行封閉之後再不曾打開過。魔君數量並不多,一共五個,它們心神相通卻又不完全是一體。所以每一隻不同的天魔分身,也能夠隔著遙遠的修仙界通達一些殘念。”
“據聞魔君還能夠再將自己融合一次,與更為高階的巫靈晶一起,在烈焰中蛻變成為更為強大的魔尊。你可聽說過諸天萬界的大浩劫?”
子璿心中一動,立刻想到了當年的夢境,以及夢境中看到的頭生利角,口中獠牙尖利,長爪可撕裂空間的魔物。
她點點頭應道:“聽說過的,五行世家與諸天生靈聯手,付出極大代價才戰勝魔物。但仙魔通道就是在那時候生出,再過了許多年,北靈界就封閉了。”
遊虛跟著她的話接道:“不錯。你所說的魔物,就是曾經的五大魔君,與高階巫靈晶結合而成的魔尊,境界遠遠超過了九階巫者與渡劫圓滿修士。”
“渡劫圓滿.”子璿呐呐道,“下界連關於這境界的記載都沒有,更不知他們的實力達到了何等地步,至於超於他們的魔尊.真是難以想象。”
子璿暗道,難怪夢境中看到雙雀、麒麟、白虎與龍聯手對敵,與那似人似獸的魔物同歸於盡,都還是讓它留了一招後手。
遊虛如今已經知道,下界修士多隻知出竅期,再不知其他,於是輕聲解釋道:“煉虛圓滿之後是出竅,再往上便是合體,你們修士在靈界的最後境界便是渡劫期。等成為渡劫期道尊,才是修道之人的另一個開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