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9章 番外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時間很快來到208年的四月底。
曾經在夷洲之地苦挨了五年的周瑜,覺得自己似乎又回到了當年那種篳路藍縷、開拓求生的狀態。
數以萬計的漢人新移民,在鐵製農具、工具的加持下,跟數倍的扶桑蠻夷混雜而居,還捕獲了數萬犯了事兒的扶桑男人為奴隸,進行沒日沒夜的高強度墾荒勞役,
把原本不怎麽肥沃、原始粗放耕作的農田,都明顯整治提升了一大截。原本懶惰隨性的扶桑蠻夷,也學會了種田要施肥堆肥、深犁翻耕、放火燒荒。
鬱鬱蔥蔥的稻麥秧苗、蘿卜蔬菜,從澱川兩岸,一直蔓延到琵琶湖四周、在越過越前的山間谷道,蔓延到鯨海沿岸的越前、加賀平原。
漢人統治的建立,還為當地首次帶來的檢地度田的制度。
畢竟原本的大和國治下,社會還處在原始向奴隸轉化的過程中,統治者根本不知道天下有多少田地,也不用關心。
古代曰本建立起班田法,理論上要遣隋使遣唐使帶回中原制度後才有。
而漢末的曰本,當地統治者關心的只是每個部族大約有多少人口、每年該為王畿提供多少勞役人力,國家的調度能力還停留在對勞動力的佔有層面,連收稅都不存在的。
沒有收稅,沒有檢地,當地人也就不會處心積慮抗拒檢地,更不存在跟中原地區豪強世家遇到度田就造反叛亂的破事兒。
一張白紙好作畫,周瑜甘寧諸葛亮多方齊下,輕松就把田畝人口狀況大致摸清了。
有了人口和土地數據,李素還順勢在這一年春天,對扶桑地區建立起了初步的郡縣劃分,以便更加確權明責地分區統治、委派稅賦技術官僚。
據統計,最新在扶桑列島上的漢人總人口,今年達到了十萬人之多。
其中兩萬人是海軍士兵,三萬人是之前跟著太史慈和甘寧的海軍行動的水手、漁民。最後五萬人是今年新來的東北新移民光棍、青徐移民二代。
扶桑地區土著總人口依然在一百四十萬左右,一百萬的扶桑族基本上被漢人統治起來了,還有四十萬的熊襲蠻和蝦夷蠻還沒有控制。
李素就根據最新的統治情況,把之前劃分的包含了三韓和扶桑的“平州”,再劃分為四個郡。
三韓地區分為兩個郡,扶桑地區也分為兩個郡。
三韓的兩個郡,一個以後世的漢城為中心,就叫漢城郡,統治三韓的西北半部、漢江流域地區。一個以後世的釜山為中心,就叫釜山郡。
漢城這個地名也沒必要標新立異,本來就是大漢來三韓和扶桑建立統治的最初跳板,就叫漢城很好。再說後世棒子為了去漢化,才改叫首爾,李素現在就是要強調漢化,直接叫漢城很不錯。
漢城郡下轄漢城縣、屯南縣、江原縣三縣。其中江原縣的命名也沒問題,就取漢江之源以及上遊江岸平原之意。
釜山郡的名字也沒必要改,因為那是因為釜山盆地周邊的地形決定的,市區是個凹陷的低地,周圍是山,看著像一口鍋凹下去,所以李素就取名釜山,也沒人會懷疑命名原則。
釜山郡便下轄釜山縣、耽羅縣、百濟縣。
扶桑部分的兩個郡,分別為築紫郡、大和郡。
築紫郡包括九州島、對馬島和本州島的西國延伸部分,這個區劃也是為了防止扶桑地區以後出現“一個島形成一個郡,出現離心傾向”,所以李素故意隔著海峽把行政區劃打亂,讓各個郡實力相對均勢,不完全按照地理分割線來劃。
築紫郡就是原本的邪馬台國演變而來,又增添了一部分新領土。
下轄築紫縣(北九州)、對馬縣、銀島縣,其中銀島縣就是本州島的西國延伸部分、相當於後世的廣島縣加上曰本海沿岸的島根縣、鳥取縣等地合並而成。
之所以不叫廣島而叫銀島,是因為李素篤定了那片行政區劃范圍內,能夠找到銀山,所以提前這麽取名,以後肯定不會穿幫。
大和郡自然是大和國演變而來,下轄大阪縣、大和縣(奈良)、新洛縣、金澤縣、越山縣。(注:“阪”是“阪”的通假字,李素來了就沒必要用通假字了)
“阪”字在漢語裡的意思,就是平緩的坡地,所謂趙雲血戰當陽長阪,就是一個很長的緩坡、長下坡。
所以大阪其實是大和山區在瀨戶內海沿岸的一塊肥沃緩坡平原的意思。李素重新取大阪這個名字,也便於識別,很合理。
大和縣就是尊重了大和國原本的名字,給蠻夷留點面子,也便於平穩過渡,沒必要額外增加認知難度。
新洛縣則是歷史上的京都,是今年周瑜剛剛為了向曰本海沿岸拓展而擴建的。京都周邊地區,原本在漢人統治者抵達之前,也已經是大和國的成熟領地了,只不過是個大農村,沒有城市。
李素覺得京都所在的琵琶湖周遭,恰好可以承擔起“溝通曰本海和太平洋的陸路中央樞紐”,也算是從一洋統治向兩海統治過渡的一個關鍵節點,所以肯定是要造的。
為了表明這地方是未來扶桑地區統治的核心,就賞賜他們一個榮耀,讓他們學大漢的雒陽,取名新洛。
金澤的名字沒必要改,就是新洛再往北、剛剛抵達曰本海沿岸一側時,遇到的第一片肥沃平原地區和天然優良港灣。
金澤可以理解為“黃金/商貿財富匯聚之港”,未來李素要發展佐渡島的金山,這兒肯定是一個海港轉運樞紐,提前取這個名字,換取一個彩頭寓意,以後實現了,眾人肯定會覺得恰當。
最後的越山縣,就是歷史上曰本的越前、越中、越後等地,一直到戰國時上杉謙信的春日山城、後世的新瀉平原。
越山的意思,也是說這是幾片需要被一直延伸到海濱的山脈隔斷的獨立小平原,要越過能登半島的群山才能陸路互通,陸上交通距離遠短於海上繞過半島,但卻需要越山而難行。
三韓地區兩郡六縣,扶桑地區兩郡八縣,整個平州一共四郡十四個縣。
人口一百七十萬(三韓六十萬,漢人二十萬土著四十萬。扶桑一百一十萬,漢人十萬土著一百萬)
度田檢地的成果,是三韓兩郡六縣共計六千五百萬漢畝耕地,人均佔田一百一十漢畝左右。
扶桑兩郡八縣總計七千一百萬漢畝耕地,人均佔田才六十漢畝。
可見,李素控制下的曰本,可用平原面積居然隻比三韓多了一成,完全不成比例,這也跟關東地區還完全沒開發、若乾年內也不可能去開發有關。
曰本全境後世接近40萬平方公裡的國土,如今被李素控制的大約十幾萬平方公裡,才能找出一萬五千平方公裡可以開發為耕地,佔比才12%~13%,算是八分半山區、一分半平原。
李素有生之年最多再把後世名古屋周邊肥沃的濃尾平原利用起來。
只要沒有金銀礦,再遠的地方朝廷會覺得開發了也沒價值,因為糧食這些實物稅和徭役這些勞力稅都無法被中樞政府調度。這些地方就是開發了,也對中央財政沒有補益。
今年已經算是李素巡視東夷新佔領區的最後一年,經過這番梳理,總算是把行政區劃系統給梳理清晰了。
而且也沒有遭到當地被統治平民的反對,未來繼續推行漢人的直接統治,才顯得前途清晰,不用再在羈縻和流官直轄之間搖擺了。
雖然很多農田都是新田,收成估計還不到肥沃熟田的一半,就算朝廷不收農業稅,百姓也就勉強吃飽不餓,談不上富足,還得捕點魚補貼一下口糧。
李素也不可能立刻在扶桑收農業稅,那反彈會很猛烈的,只能是先搞奴隸勞役和礦業輸出。
農業稅估計要一代人之後才能提上正軌,二十年總要的。
……
扶桑地區的全面統治體系搭建起來後,周瑜目前被李素分配的,只是處理新洛、金澤、越山三個縣的開荒和建設,
他麾下一共有一萬漢人海軍、水手,兩萬光棍新移民,二十多萬扶桑人。三縣每縣有數百萬漢畝耕地,總計接近兩千萬漢畝,新田佔了大半。
四月份把春耕徹底搞定、胡亂種下作物後,周瑜終於可以騰出手來,建設金澤和越山兩處縣城和碼頭、簡易的修船廠,每處動用扶桑勞役兩三萬,漢人工匠、監工數千。
既然不用繳糧食稅,那麽百姓對政府的全部義務,都要靠徭役勞動來折抵。中原漢人又繳稅又服役,還要服至少一個半月。
現在扶桑人免納糧不交錢,按照漢人兩三倍的時間服奴隸徭役,不過分吧。所以李素規定的是“哪怕是扶桑男性自由民,每年為朝廷的基礎設施工程乾活四個月”。把農閑季節佔走了大半。
好在都是就地勞役,不用出遠門,少了很多其他額外損耗。
夏季農閑的一個半月徭役結束之後,新洛和金澤地區,初步的碼頭設施和官府系統都草草搭建好了,周瑜麾下那些之前損壞嚴重的海船,也得以在金澤港的修船廠大致補了一下,然後沿著曰本海西側慢慢回航到瀨戶內海。
偏偏事有不巧,在航行到後世鳥取縣和島根縣附近的曰本海海岸時,周瑜那幾條剛剛湊合修的破船,又遇到了“鳥取砂丘”的沙塵暴襲擊(鳥取砂丘是曰本本土唯一的沙漠地形,朝著曰本海沿岸,但是太小了,所以不配叫沙漠,只能叫沙丘)
當地的沙漠坡地地形相對其他西國山脈地區,更難阻擋太平洋吹來的夏季風,所以船隻又有些破損加重。
周瑜麾下的一名帶隊的軍司馬,不得不在島根縣附近又找了個可以停靠的港灣、設置一個臨時據點,再就地取材補強一下破船,還陸路翻過西國山脈,往對岸銀島縣的官府求助。
這無形之中讓銀島縣的官府,對內陸山區、靠近曰本海一側的探索,也加強了,還開辟了一條臨時翻越山區的相對便利的谷道,恰巧就位於後世的石見銀山附近。
另外,周瑜在這個夏天建設的主要是新洛和金澤,那些地方畢竟有基礎,原本就有鎮子、原始城邑。
而越山縣地區,因為基礎太差,此前連原始的城邑雛形都沒有,完全是“剛剛農耕化的蝦夷人和扶桑人的混血聚居區”,所以這個夏天還來不及搞基礎設施。
周瑜不得不分步走,拖到這年冬天的農閑,再集中組織人力物力去搞,所以在此之前,也不可能探索後世新瀉平原對岸的佐渡島了。
……
周瑜大半年的時間,都在修船和建設新港、布局“兩海戰略”,甘寧便取代了他,執行了這一年夏天的北上遠航探索。
甘寧這人腦子肯定不如周瑜,所以此一次摸索季風規律的時候不能讓他去。第二次有了經驗之後,單純追求莽得更遠,則算是人盡其用。
甘寧已經知道整個夏秋都是西南風,初冬也能保持西北側風,一直到臘月才是完全大逆風的東北風。所以這次他膽子非常大,直接五月農閑就開始北上,比周瑜去年早出發了整整四個多月。
考慮到十月下旬和整個十一月期間、那為期一個半月的“西北風”,對於無論北上還是南下的航行來說,都是側風,所以這段時間的風是去程和返程都能利用上的。
甘寧出發前請數學好的諸葛亮幫他規劃了日程表,諸葛亮便建議他從五月底開始一直到十月初,整整四個月的大順風都可以勇敢往北探索。
轉為西北風後,後續的一個半月側風和兩個月的大順風,就用來返程。這樣基本上往返都是三四個月,能比周瑜去年航行再遠至少一倍距離。
甘寧心中有數,把計劃也跟士兵們反覆說清楚,統一了思想。出航還說了陛下今年剛剛下旨、準丞相所奏,給周瑜額外封了一個大縣的侯爵,以獎勵地理發現和物種發現。
周瑜去年帶去的一千多人探險隊員,只要活著回來的,陛下也都承諾了重賞,至少是本人可以拿到終生免稅權,哪怕將來退役了成為平民,也不用繳稅(作為軍人服役期間,本來就是不用繳稅的。但沒有立功豁免的話,原本老了退休後就還得繳稅)
所以,甘寧把這個賞格一說,果然士氣激昂,那些跟了他多年的海軍將士,紛紛請命要參加探險隊,爭取拿更多地理發現,大家也都能皆大歡喜、得更多封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