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章 改元稱帝
此後幾日,諸葛亮雖然有假期,但他顯然是個閑不住的人,還是幾乎每天往李素這兒跑,學習內政人事方面的鬥爭經驗、如何分化瓦解弊政和保守勢力利益集團。
似乎對諸葛亮而言,這種學習進步就是放假了,比睡大覺旅遊更讓他輕松愉悅。短短十幾天裡,他又收獲了很多實政操盤心得。
其中的細節,因為過於瑣碎,倒也不用全部枚舉——只要知道對於劉備登基後即將推行的新法、每一項可能遇到的阻力和反對,李素這幾個月早就做了預案想了對策,等著反對派跳坑呢,就足夠了。
具體招數等用到的時候自會揭開謎底。
當然,諸葛亮也不是完全沒有休假和忙私事。之前不是說了麽,早在他數月前跟著李素在南陽征戰參謀的時候,他就已經跟黃承彥家定了親,決定要迎娶黃月英了。
如今按照“大夫三月”的訂婚期,時間也差不多到了,諸葛亮就趁著劉備正式登基、廣封百官之前,把他自己的婚事先辦了。
又拖了這三個月,黃月英也總算年滿十四周歲了,對古人來說屬於正常結婚年紀。諸葛亮這麽乾,也算是用心良苦,給老婆家人留點面子,不讓人指責黃月英一家“阿附權貴”。
畢竟諸葛亮現在還只是前將軍司馬,等翻了篇劉備升賞百官後,諸葛亮兼任河東太守、太尉長史,黃月英再嫁過去,“看對方少年得志、位高權重、攀附巴結”的嫌疑就更大了,世俗的眼光並不會判斷他們是否真心兩情相悅、互相欣賞。
至於之前已經以犯官女眷身份被罰為奴婢的小橋,雖然已經在諸葛亮家住了兩三個月了,諸葛亮也暫時沒動,他也不想多生枝節亂了妻妾嫡庶,將來家宅不和——
不過這番操作後來顯然是白費了,因為諸葛亮和黃月英歷史上本來就無後,諸葛亮過了四十五歲之後才有小妾懷孕生子,應該是黃月英的身體問題,這點如今這一世也沒能改變。
後來還是小橋在諸葛亮婚後兩三年內(200年),給他生了個兒子,雖然也是取名為諸葛瞻,但長相要比歷史上的諸葛瞻帥不少,顯然是因為母系的基因更為美貌所致。
這些都是無關緊要的了。
……
除了李素、諸葛亮、法正謀劃的那些雜務之外。
劉備登基之前,長安城內最後一件值得略敘一筆的大事,便是荊州牧劉表的最終、正式進京。
劉表在伊籍的斡旋下、接受“承認劉備在先帝被弑後稱帝”這個條件後,從三月份開始,一直還留在荊州,留在襄陽。劉備雖然給劉表許了高官厚祿,而且給他子孫也許了職位,劉表對於親自來長安這一點始終還是有些猶豫。
不過,伊籍也是為劉表好,給這位山陽老鄉東奔西走、往返於襄陽和長安之間,爭取更好的條件。
而劉備為了顯示他的正統性和新局面氣象遠不是劉和可比,也是著力給劉表一次又一次提升許諾的待遇。
站在劉備的立場上,對面的劉和之所以有正統性缺陷,一個重要的理由就是“擁立劉和之人都不是真心忠於漢室,劉和只是個被諸侯挾持的傀儡”。而這個論點的一個重要論據,就是“承認劉和的那些諸侯,劉和實際上一個也指揮不動”。
比如曹操、孫策,劉和根本沒法宣召他們到鄴城來朝覲,曹操和孫策肯定會擔心被袁紹扣留,不是裝病就是找別的借口。諸侯都不來朝,你劉和還有什麽臉面自吹自擂?
相比之下,劉備要顯示自己是一個沒有被權臣和諸侯挾製的君主,那就得立幾個正面典型的招牌。
由於劉備的地盤幾乎都是自己打下來的,都實現了直轄,並不存在其他“外交勝利”籠絡到的間接統治地盤,數來數去,也隻好拿劉表來當這個“千金市骨”的對象了。
讓天下人看清楚:只要歸順劉備,哪怕你曾經是諸侯,也能榮華富貴善終,不用擔心功高不賞/名高震主的風險。這個招牌絕對不能倒,不能給天下諸侯攻擊劉備“刻薄寡恩”的借口。
如此一來,在劉備的大度與伊籍的爭取之下,劉備表示在把劉表任命為大宗正之余,還會同時調整九卿的職責,擴大大宗正的權柄,列為九卿之首。
這事兒不是劉備隨口說說的,也是因為李素本來就在跟他商量官製改革、九卿職權重新劃分,該拆拆該並並,所以正好可以把那些禮法官合並一下。
大宗正原本只是執掌宗室事務的,宗室人數較少的時候相對還算清閑,而且劉備既然另起爐灶了,很多原本東漢一系的近支宗室未來就算是遠支宗室了。
跟劉備一樣的“中山靖王之後”雖然會變成近支,但劉備在“認證”方面肯定會做得很嚴格,證據不夠充分的肯定不會被宗正府承認、錄譜。所以新帝初年宗正的工作量肯定是很輕松的。
趁著這個機會,因為官製改革,李素本來就建議劉備把“太常卿”(相當於禮部)的職責一拆為三。太常卿的祭祀禮樂工作歸一塊、科舉教育工作歸一塊(相當於教育部)、外交工作則和大鴻臚合並。
現在,就把負責禮樂祭祀這一塊的太常職責,並入到宗正,由大宗正統管,順便把大宗正提到九卿之首。如此一來,盡管劉表在漢靈帝臨死的時候也做過宗正,現在再回來做時,地位卻比原先高了不少,也算是彌補了他這些年的資歷和放棄荊州牧的獎勵。
另外,劉備還給劉表封了南郡的五個縣五萬戶,算是把半個南郡都作為劉表家的私人封地了,只不過說好了要“世減一縣”,也就是傳到他兒子劉琦一代時只有四個縣封地,以此類推最多可以封到劉表重孫還有最後一個縣食邑。
這些優厚條件之下,劉表終於是在六月二十五這天,距離劉備登基還有最後五天,親自來到了長安。劉備親自到藍田迎接,私下以兄弟相稱,禮遇有加,劉表總算是徹底放心。
劉琦也正式繼續做南郡太守,伊籍改封外交系統三把手大行令。
其余劉表手下的文官,蒯良、蒯越、韓嵩、傅巽、劉先等也分別任用,蒯良留任襄陽太守,蒯越調到長安,其余依次執掌地方郡縣。
劉表麾下的武將中,文聘為宜都太守,接替之前周泰負責的防區;王威留在南郡,依然聽從劉琦指揮,負責南郡防務。黃忠調到長安,編入其他部隊,不過黃忠沒有功勞,暫時連校尉都不是。
……
完全接收了劉表的地盤兵力和文武下屬之後,劉備也終於可以安心粉飾太平,正式登基了。
六月底的一天,賈詡被從廷尉牢獄中提出來,在未央宮南面、六曹辦公衙署聚集的那個廣場路口,當眾棄市,肢解分示百姓。
長安城內平民,難得又歡慶了一天,僅次於董卓和李傕被殺的時候。連長安城內的菜販子都發現,當天大吃大喝的生意比往常好了三五倍。
次日一早,歡欣的氛圍還未散去,劉備就在長安南郊舉行祭天地、登基的大典。百官全部列朝,連告老退休了半年的蔡邕,也腳步略微虛浮地參加了。
沒辦法,李素其實也不想勞動老丈人,但袁紹那邊還有楊彪在,朝中上了年紀的老臣也多半在袁紹那,還有華歆孔融之類的“道德楷模”。
所以,讓蔡邕擺擺輩分,顯得劉備這邊也不是沒有三朝元老,很是重要。蔡邕比楊彪還年長九歲,自朱儁死後朝中做過三公一級高官的就沒有比蔡邕年長的了,正好當吉祥物。
蔡邕馬上虛歲六十六了,相比之下,劉備這兒的最高層官員中,第二老的許靖也才五十出頭(劉表五十六,但劉表不算)。鍾繇四十八,荀攸四十二。再往下縱有年長的,官職也不夠高。
蔡邕的身體狀況其實也還好,但李素關照他別顯得太健康,所以他走路的時候才故意稍微哆嗦一下,劉備也恩準他帶仆人攙扶。
這一切,顯然是為了掩飾年初的時候,蔡邕從劉協那兒“告病還鄉”,從雒陽回長安。要是經過半年的調養後,蔡邕身體狀況顯得太健康,世人也容易嚼舌頭說他當初就是不忠於先帝。
於是,蔡邕就順理成章地主持儀式,念了一些諸如“皇帝備昭告皇天后土,漢有天下歷數無疆……”雲雲的話。
從董卓李傕郭汜開始譴責起,一直譴責到袁術、袁紹。或禍亂朝綱,或竊據神器,或傀儡偽帝。最後宣布劉備延繼漢嗣。
這些說辭,跟歷史上劉備後來的稱帝、以及光武帝當年的稱帝,倒也略有不同,主要是那些“備無才德,請擇有德者居之”之類的辭讓套路省了。
主要是現在袁紹也傀儡了一個姓劉的,劉備再虛偽容易打擊士氣,加上劉備已經不信仰“天人感應”那一套了,改信殿興有福,也就不存在五德終始,人君對德行的判定條件也有所修改。
蔡邕宣讀的那份說辭,也是根據他自己對殿興有福論的理解,重新修飾改的措辭。
畢竟當初李素剛提出這套理論的時候,也借助了蔡邕的學術聲望,他也是參與了的。這些年蔡邕也沒少在理論揣摩上下功夫,把那些文學性的細節都完善了。
加上蔡邕的文壇地位,他寫出來的東西也沒人會質疑其專業性。
該讀的全部讀完之後,劉備登台拿過玉璽,正式稱帝,時年三十七歲。改年號為“章武”,還是“彰顯武功”的寓意。
封王后吳莧為皇后,皇長子劉永為太子(四歲),又封了兩個繈褓中的小女兒為公主。
以蔡邕為太傅,陳留侯,食邑萬戶。
關羽為太尉,李素為司空、衛將軍。皆食邑萬戶。鍾繇為司徒,荀攸為尚書令。此二人缺乏軍功,爵位只能封為都鄉侯,沒有明確封地,食邑三百戶。
張飛為車騎將軍,食邑八千戶。
吳匡為前將軍,趙雲為後將軍,各食邑五千戶。
馬超為征西將軍,縣侯,食邑四千戶,典韋為中護軍,鄉侯,食邑兩千戶,高順為安南將軍,鄉侯,食邑一千五百戶。
其余雜號將軍,有甘寧為橫海將軍、周泰為樓船將軍、徐晃為鷹揚將軍、太史慈為伏波將軍,不能一一勝舉。爵位也自千戶鄉侯至四百戶亭侯不等。
重號將軍並不用全部封滿,留下足夠多的缺位,也是因為天下尚未太平,正好留出上升空間給大家奮鬥。至於雜號將軍就更是本來就封不滿。
黃忠、李嚴、張任、嚴顏以下俱為校尉,爵位最高者不過都亭侯、食邑二百戶,或關內侯;關平、魏延、陳到以下為都尉,無爵。
至於文官方面,九卿並沒有全部封滿,因為劉備的嫡系文官很多年紀資歷不到,有些衙門就封個少卿主持工作,等改革完之後再提上去。
九個部門的主要一把手人選,包括劉表、管寧、許靖、劉巴、國淵、簡雍、法正、孫乾、董和。其中劉表、劉巴、國淵、簡雍四人有食邑,除劉表外其余三人均為關內侯。
而地位不在這些人之下的魯肅、諸葛瑾等人,因為要負責南方兩個大州荊州、益州的布政使工作,所以沒有到中央來當九卿。黃權則是調到了交州當布政使,接替被調取荊州的魯肅。
不過魯肅也得到了千戶鄉侯,諸葛瑾五百戶亭侯,食邑甚至高於鍾繇荀攸這些履歷純文官的三公。
主要是因為魯肅在地方上有軍功,而諸葛家有巨額捐得的爵位。在秦漢爵位制度中,最早是有對巨額捐資助軍封爵的,因為秦最初的二十等爵本來就是“獎勵耕戰”,其中“耕”的爵就是給國家捐軍糧。
只不過白馬之盟後把助軍侯爵漸漸廢止了,劉備稱帝後把這個口子重新打開、但打擊賣官,也是新官上任三把火。
還有些各部副職輔佐的,包括秦宓、費詩、郗慮、程秉、張松、楊洪、伊籍、張既、向朗、杜畿……剩余群官,不能勝舉。
這些部門,很快會按照吏、戶、禮、兵、刑、工改製。
同時禮拆出“文”、“使”二部管教育、外交,剩下的“禮”歸宗正。
戶部拆為“財”、“戶”,這樣加起來就是九個部了,原來的九卿會改名對應進去。所以九卿正職和二三把手的工作都是暫時的,先給個待遇佔個坑,等過一兩個月就實施改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