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皇兄何故造反?》第827章 於少保的狐狸尾巴
  第826章 國公爺·危
  午間方過,於宅便迎來了一位老熟人。

  “俞世伯?”

  正門處,得了下人稟報的於冕匆匆來迎,滿臉驚訝。

  在他的面前,一頂軟呢小轎停在大門外,轎子前頭,一身緋紅官袍的俞士悅負手而立。

  眼瞧著於冕出迎,這位內閣次輔溫和的笑了笑,道。

  “今日無事,老夫來尋你父親一敘,順便用個午膳。”

  於冕抬頭看了看天色,的確是快到午膳的時間了,但是,這麽多年的老交情了,這位俞世伯難道不知道,他這位老友,向來中午是不回府中的嗎?

  俞士悅一眼便看穿了於冕的疑惑,擺了擺手,道。

  “你去準備便是,老夫來之前,已經遣人去兵部喚你父親了。”

  “對了,老夫帶來了上好的金華火腿,新鮮的蓮藕,還有酥糟黃魚,酒釀圓子,伱拿到廚房去,趕緊做了,過不了多久,你爹就回來了!”

  這話說的,比主人家還像主人家。

  不過,以兩家如今的關系,俞士悅也的確跟於冕的本家長輩差不多,見他如此說了,於冕隻得拱了拱手,將俞士悅迎進去,然後緊著指使人下去準備午膳。

  果不其然,沒過多久,於謙的轎子,便停在了門外。

  “仕朝兄,有何要事?”

  於謙一路風塵仆仆,進門直奔花廳,剛剛坐下,就直接了當的開口問道,這番態度,看的俞士悅無語的很。

  “你先坐下,邊吃邊說。”

  俞士悅一招手,駕輕就熟的示意底下人可以上菜了,這副樣子,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是他家呢……

  一道道精美的菜式被送上桌子,即便是於謙,肚子也忍不住咕咕響了響。

  雖然說,他素來不好口腹之欲,但是,白得的美食,不吃白不吃,這些一看就不便宜的食材,若非是俞士悅帶來的,於冕是不會要的。

  所以,於謙也就乾脆不推辭,端起碗筷,真就吃了起來。

  因為下午還要上衙,酒自然是不要的,到了他們這等層次,飯桌上是不談正事的,所以,看著面前的菜式,於謙倒也沒繼續急著多問。

  二人聊著京城的風聞趣事,將這頓飯吃完了,隨後,於謙換了一身衣裳,來到書房,擺上一壺茶,二人相對而坐,方談起了正事。

  不過這回,是俞士悅先開的口。

  “廷益,你可聽說了,今日,陛下遣舒公公前去成國公府宣旨,命其襲爵,並賜還了世襲鐵券。”

  “聽說了。”

  於謙的表情倒是平靜的很,呷了口茶,古井無波。

  見此狀況,俞士悅繼續問道。

  “那你可聽說了,陛下在詔書當中,命朱儀繼續兼管幼軍?”

  於謙繼續喝茶,不過這回,卻沒有說話。

  他清楚俞士悅的來意,一個沒有爵位的勳貴子弟在東宮當幼軍統領,和一個頂級勳貴,來兼另幼軍事務,這可不是同一個概念。

  至少,對於俞士悅這個太子府詹事來說,區別很大。

  不過……

  “仕朝兄,你有沒有想過,如果不讓這位國公爺去掌管幼軍,該給他什麽職位?”

  擱下手裡的茶盞,於謙歎了口氣,問道。

  俞士悅一下子有些啞火,是啊,要是不掌管幼軍,該讓這位國公爺去幹嘛呢?
  坐直身子,於謙的神色也變得肅然起來,道。

  “如今的朝堂之上,除了豐國公李賢外,朱儀是唯一一個,已成年且在京師的公爵,有這層身份,軍府的任何一個職位要任命下去,都繞不過他。”

  “我朝開國至今,無論是首封的公爵,還是襲封的公爵,都是位高權重之輩,如今這位新晉的成國公,雖然年紀不大,但是,卻也早已經及冠,若是按照慣例,他要麽掌一軍府,要麽,就負責協理京營事務。”

  “兩者相權,仕朝兄覺得,除了讓他繼續呆在幼軍,還有什麽更好的去處嗎?”

  這……

  俞士悅重重的歎了口氣,端起眼前的茶盞灌了一口,然後道。

  “這個道理,我其實也明白,但是,我就是擔心,這位成國公,不會這麽輕易就收手。”

  說著話,俞士悅的眉頭皺了起來,道。

  “話說回來,那日殿上,你和沈尚書?”

  不必繼續說下去,於謙也明白他在問什麽。

  這事情本就不算是什麽太大的機密,何況,相瞞也瞞不下去,於是,於謙便索性承認道。

  “太子出閣前一日,朱儀親自過府來拜會於我,遞上了在京各家勳貴在邊境耕地的田冊。”

  “雖然說,這份田冊明顯仍有所隱瞞,而且,真實性也無法保證,但是,按圖索驥,會省事得多!”

  “果然如此……”

  俞士悅歎了口氣,道。

  “我就說那日在殿上,你為何如此乾脆利落,思來想去,除了整飭軍屯的大政,想來也沒什麽能夠打動你了。”

  “如此說來,沈尚書那邊也?”

  於謙點了點頭,道。

  “下朝之後,我和沈尚書碰了頭,他那邊,也同樣收到了田冊,不過,朱儀在他那下的本更大些,他答應和昌平侯府一樣,將成國公府在邊境的諸多田產,都一並登記為了軍屯。”

  “除此之外,和成國公府交好的有幾家勳貴,願意以朝廷贖買銀的一半,將邊境田產劃為軍屯。”

  聞聽此言,俞士悅倒吸一口涼氣。

  他想到了朱儀為了說服於謙和沈翼替他說話,會付出不小的代價,卻沒想到,這位國公爺,這麽肯下血本。

  躊躇片刻,俞士悅還是沒忍住好奇心,伸出五個手指,問道。

  “以成國公府的地位,這些年在邊境,得有這個數吧?”

  要知道,侵佔軍屯的主體,首要的是在京的勳貴,其次便是各地的宗藩,最後才是諸多邊將。

  朱勇還在時,成國公府和英國公府分庭抗禮,妥妥的是京城中的頂級勳貴,何況,朱勇還曾經奉命巡邊。

  如此算下來,光是侵佔的軍屯田畝,俞士悅覺得,怎麽也得有個數萬畝,五百頃,他已經是往保守說了。

  然而,他沒想到的是,他隻想到自己會說的保守了,卻沒想過,太過保守了。

  沉默了片刻,於謙道。

  “按照朱儀交上來的田冊,如今在成國公府名下的邊田,共有三千二百頃。”

  當啷一聲。

  手裡的茶盞翻倒在案上,茶水一滴滴的落在地上,俞老大人卻呆若木雞。

  三千二百頃?!

  一頃是一百畝,這他娘的,三十二萬畝?!

  邊境真的有這麽多的田嗎?
  似乎是看出了俞士悅的疑惑,於謙補充道。

  “不止是在邊境,成國公府在邊境侵佔的屯田,大約佔了總數的三成左右,其余是分散在各地的屯田。”

  說著話,於謙歎了口氣,道。

  “其實,我早就清楚,侵佔軍屯真正的禍患,不在邊境,而在各地,但是,事有輕重緩急,整飭軍屯非一日之功,也只能先以邊境為主。”

  按照洪武初年的記載,大明應有屯田九十余萬頃,大約佔天下田畝總數的十分之一左右。

  如此龐大的數量,自然不可能全部集中在邊境,事實上,邊境軍屯所佔軍屯的總數,大致也在十分之一左右。

  但是,這些年隨著私墾田的發展,這個數字已不準確,按照於謙之前掌握的情況以及各地禦史呈報上來的情況來看。

  邊境的私墾田相對更加嚴重些,如果把這些田畝都計算進來,邊境各處,大約應有十五萬頃左右。

  倒是內地,因為賞賜官田,封田,王田等朝廷支出,加之內地可供開墾的余地不大,實際軍屯數量在下滑。

  然而即便如此,要根治侵佔軍田的痼疾,還是要從各地入手。

  但是,這個工程實在太浩大了。

  於謙忙了這麽久,也就剛剛在邊境打開了缺口,而且,從利弊角度上而言,邊境的軍屯雖然在總數中不佔優勢,但是,它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就地補給官軍,不必承擔運輸途中的損耗。

  這一點,對於大明即將構築的九邊防線,是至關重要的!

  過了好大一會,俞士悅才從震驚當中緩過神來,感歎道。

  “怪不得你和沈尚書這麽賣力,這位國公爺,真舍得下血本!”

  三十多萬畝田地,這已經不是下血本了,這是把棺材本都賣了啊喂!

  “哼,貪心不足罷了!”

  聞聽此言,於謙卻是冷哼一聲,道。

  “成國公府食祿三千六百石,這些年來,歷代先皇陸續賜田,少說也有數百頃,加上成國公府這些年合理合法購置的田畝,總共有上千頃不止,這些田畝所產,供養一座郡王府邸都夠用了。”

  “可這幫勳貴仍不知足,將手伸進了國家軍屯當中,無非是為一己之欲,損國家之利罷了!”

  “打住打住……”

  眼瞧著於謙又開始進行思想教育,俞士悅苦笑一聲,總算是徹底醒過身來,擺手道。

  “道理我都明白,但是,廷益你可想過,付出了這麽大的代價,成國公府,真的會只求複爵嗎?”

  “要知道,現在這位成國公,可不單單是成國公啊……”

  皺著眉頭,俞士悅的口氣有些憂慮。

  …………

  “不錯,雖然田畝還沒有實際交出去,但是,田冊到了於謙和沈翼的手中,就由不得我們了。”

  成國公府中,張輗歎了口氣,神情頗有些遺憾。

  雖然說,這回他英國公府沒出什麽田畝,但是,眼瞧著那幾十萬畝的田地,就拱手讓人,張二爺還是有些心疼。

  更不要提,那幾家跟著朱儀一同答應要贖買田地的勳貴,這些日子天天纏著他旁敲側擊。

  朱儀當然看出了張輗的小心思,苦笑一聲,他道。

  “世伯,朝堂上有朝堂上的規矩,拿了好處,就得付出代價,兵部那邊,遲遲沒有動雷霆手段,不是不想,只是缺個理由而已。”

  “這個時候反悔,怕是正合了這位於少保的心意,他只需將田冊往朝堂上一公開,那後果……”

  “你說得對,不過,唉……”

  道理張二爺都懂,但是,這心疼勁兒,總是免不了的。

  這個時候,朱儀卻笑了笑,道。

  “世伯倒也不必如此,您想想,若不是兵部欠了我們這麽大的人情,小侄這爵位也沒那麽容易拿回來,何況,雖然不能毀約,但是,再談談條件,還是有希望的。”

  聞聽此言,張輗眼前一亮,道。

  “你的意思是?”

  “不出意外的話,世伯想要執掌軍府的希望,便落在此處了!”

  朱儀咧了咧嘴,露出一抹燦爛的笑容。

  “果真?”

  “自然!”

  看著朱儀篤定的樣子,張輗的神色終於放松了下來,道。

  “那就多謝世侄了!”

  朱儀笑道:“世伯客氣了,你我兩家如今同氣連枝,乃通家之好,自然當互相扶持。”

  有了這番談話,張輗心中的疑慮明顯去了大半,笑了兩聲,隨後搖了搖頭,道。

  “不瞞世侄,這兩日,老夫的心中始終有些慌亂,似乎總覺得有哪些地方遺漏了,未曾慮及,但是,今日得了世侄這番話,老夫便可安心了。”

  好不容易送走了張輗,朱儀總算是松了口氣,轉過頭來,心裡卻還想著剛剛的對話。

  頭前清風在引路,朱儀倒也沒怎麽在意,想著心事跟著往前走,然而越往前走,他卻覺得身邊的場景有些不對。

  如今已經快到午膳時分了,他剛剛還差點留了張輗用飯,現如今總算送走了人,本該回後院用飯,可如今這地方,卻是剛剛去書房的……

  於是,朱儀回過神來,皺眉道。

  “清風,我不是說了回後宅,夫人還在……”

  話說了一半,朱儀就卡住了殼。

  因為他一抬頭,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

  青衣小帽,做家仆打扮,看起來低調的很,但是,他又豈會認不出來此人是誰。

  這位不是別人,正是剛剛還威風八面,前來宣旨的東廠提督太監,舒良舒公公!

  在舒良的旁邊,還站著一臉苦澀的老管家,除了他們二人之外,這書房周圍,再沒有別的侍奉之人。

  眼瞧著自家公子爺總算是回來了,老管家趕忙上前,稟道。

  “少爺,按您的吩咐,這位貴人要過來見您,老奴不敢阻攔,只能帶著貴人從小側門進來。”

  “不過您放心,老奴親自去接的人,路上沒人瞧見,不過您當時在待客,不敢打擾,所以,讓貴人在後廂房久等了不少時候……”

  言下之意,這位到的時候不短了。

  而且,後廂房連著書房,有時候朱儀累了,會在裡頭休息一會,中間隔著一道門,但是外頭還有一道門。

  這話的意思是,剛剛他和張輗的談話,這位可都聽見了。

  朱儀的頭皮有些發麻,但還是熱情的上前,道。

  “讓公公久等了,朱某之過,朱某之過啊……”

  瞧著面前的這位新晉國公爺,舒良的臉上,仍舊帶著萬年不變的假笑,甚至,還濃鬱了幾分,道。

  “呀呀,國公爺這話可折煞咱家了,您是何等身份,咱家不過是皇爺身邊的一條狗,到了這公爵府邸,別說是這一會了,多久……不都得等著呀!”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