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皇兄何故造反?》第952章 宣府夜談
  第951章 謎語人重出江湖

  書房當中,燭火長明。

  “彼輩文臣,向來自恃清高,鄙薄我等勳武大臣,那朱用明,更是如此,口中喊的倒是好聽,可實際上,又有什麽用處?”

  “鬧騰了這麽久,除了給皇帝借口屢屢打壓我等,又有什麽好處?”

  朱鑒,字用明。

  此刻並無旁人,朱儀也就絲毫不掩飾自己口氣中的嘲弄。

  “太子殿下出閣之後,勳衛早該備置,但是,我等屢屢提起此事,他總是說不是時機,什麽時候才是時機?”

  “等他朱閣老帶著一幫文官,把太子教的言聽計從的時候?”

  “二爺別忘了,這楊傑的身上,還兼著一個幼軍營鎮撫使的差事,他這檔子事結束不了,幼軍便一直停滯著,勳衛,就更是遙遙無期了……”

  聽了這番話,張輗的臉色也頗有幾分不好看。

  的確,朱鑒是文臣,所以很多時候,他的觀念和他們這些勳貴們不一樣。

  更不要提,他還有可能存著自己的小心思。

  勳衛一向為勳貴們看重的很,也是他們這幫人,對太子出閣備府之事這麽上心的原因所在。

  但是現在,太子是出閣了,但是,源源不斷的都是一大幫文臣清流被選入了太子府。

  除了朱儀之外,現如今,愣是沒有一個勳貴子弟,能進的了東宮的門。

  看來以後,的確是要多防著這個朱鑒了。

  見此狀況,朱儀心中一笑,又繼續道。

  “這段日子,英國公府好似是又熱鬧起來了,不知世伯,可還記得當初的提議?”

  提起此事,張輗的臉色越發的沉了下來,冷哼一聲,道。

  “那幫吃裡扒外的東西,還敢天天往英國公府跑,現如今瞧見他們,老夫都覺得惡心,要不是時機不到,早收拾了他們。”

  “現如今,不過是虛與委蛇罷了。”

  “時機?”

  朱儀一笑,道。

  “世伯,剛剛的情形你也看到了,若是依著朱鑒的想法,事事要和皇上作對,那這時機,又何時能出現?”

  張輗沉默了下來。

  因著兩府的關系,在任禮死後,借著任禮留下的那份名單,朱儀其實就曾經隱約提起過,不要和天子繼續作對的想法。

  只不過,當時沒有點的那麽透。

  時至今日,朱儀算是徹底把話擺到了台面上。

  其實,說了這麽多,朱儀的意思很簡單。

  拿到手裡的,才是自己的,不然的話,再好的東西,都是鏡花水月。

  尤其是經過了任禮之事後,張輗的思維發生了很大的改變。

  之前的時候,他總覺得,英國公府的底蘊足夠,哪怕隱於幕後,也可以控制局面。

  但是,隨著任禮的野心逐漸膨脹,在朱儀的分析下,他意識到,權力,還是要抓在自己的手裡,才更安心。

  不管是部下舊臣,還是姻親關系,都不如自己靠譜。

  只不過……

  “國公爺是覺得,現在是個好時機?”

  躊躇片刻,張輗試探著問道。

  “有機會!”

  朱儀點了點頭,神色也變得慎重起來,沉吟道。

  “此事的難處有三個。”

  “一是太上皇處不好交代。”

  “畢竟,任禮給的那份名單當中,有不少都是太上皇之前提拔過的大臣,我之前曾跟聖母提過此事,聖母也在太上皇面前提了此事,但是,太上皇不置可否,所以,聖母也不好多說。”

  “二是這些人,在京中也都有不少人脈,許多府邸都與他們有舊,所以,方方面面的關系,不好打理。”

  “最後便是,軍府都督一職,若非皇帝力主,那麽,總繞不過朝中的諸多重臣,想要爭取他們的支持,並不容易,原本,小侄覺得朱閣老還能幫忙,但是他連勳衛之事都不肯上心,更不要提此事了。”

  聞言,張輗也擰起了眉頭。

  這中間的關系,他當然清楚,正因如此,他才一直按兵不動。

  清理門戶當然是要的,不然就算他自己,都咽不下這口氣。

  但是,如果說最後拿不到好處,僅僅是為了出一口氣,那麽,就是真的莽夫作為了。

  沉吟片刻,張輗問道。

  “所以說,剛剛國公爺的那番話,其實是在為此事鋪墊?”

  朱儀再度點了點頭,道。

  “不錯,原本小侄也在發愁,這事該如何辦,但是,楊傑之事的消息一出,卻讓小侄靈光一現,想到了一個主意。”

  說著話,朱儀往前俯了俯身子,繼續道。

  “其實剛剛在外頭,有些話小侄還是沒有說透。”

  “此番邊境局勢,依小侄看來,決然是打不起來的,但是,昨日小侄又得了幾個消息。”

  “說是兵部,戶部,都已經動起來了,兵部在清點軍械,戶部則是在部議當中,明確說了,要繼續削減不必要的開支……”

  所以說,這就是有關系的好處了。

  英國公府這麽多年的底蘊,自然也有消息渠道,但是,畢竟英國公府一直專注的軍方。

  至於成國公府,當初朱勇一直結交文臣,這個時候用場就大了。

  類似這種消息,再晚幾日,張輗也能拿到,可能夠這麽快打探到的,各家府邸當中,也就只有成國公府了。

  張輗到底也是出身將門,聽到這話,立刻就問道。

  “所以,還是要打?”

  然而,朱儀卻堅定的搖了搖頭,道。

  “打不起來!”

  “我剛剛在外頭說的話,只是不全,但並不是謊話,皇上或許有意要打,但是,朝中諸臣,必定是會反對的。”

  “既然朝中諸臣反對,那麽這仗,就打不起來。”

  這一下,可給張輗給弄迷糊了,不由問道。

  “那你說兵部和戶部……”

  “聲勢!”朱儀接口道:“皇上最擅長的,便是運籌帷幄,不止是在朝堂上,在邊境之事上,亦是如此。”

  “當初從和脫脫不花談判,到夜襲陽和,再到紫荊關之役,這一點體現的淋漓盡致。”

  “如今因為楊傑之事,邊境局勢緊張,朝廷勢必要做出應對,所以,以我看來,無論是給楊傑拔擢,還是命楊洪領兵出京,其實都是在反過來施壓。”

  “是想要告訴草原各部,大明不畏戰。”

  “而且,其實還有一個消息,我們可能都忽略了。”

  張輗隱約聽懂了幾分,但是,卻又覺得不太明白。

  眼見得朱儀又開始有賣關子的樣子,他不由緊著問道。

  “什麽消息?”

  “在楊洪出京之前,朝廷還發出去一道聖旨,命刑部尚書金濂負責接待各部落使節。”

  “這道旨意十分低調,而且,看起來十分平常。”

  “但是,依小侄看來,這才是最關鍵的!”

  這麽大的事,朱儀顯然也十分慎重,斟字酌句的道。

  “從身份上來講,金尚書和楊洪二人旗鼓相當,但是,我沒記錯的話,金尚書手中,是有一副王命旗牌的。”

  “這番場景,倒是和當初紫荊關上,頗為相似。”

  “如果皇上真的想要開戰,那麽,必然會將決策權,交到一心想要救回兒子的楊洪手中。”

  “但是如今,金濂有王命旗牌在手,便壓了楊洪一頭,金尚書性格一向穩重,並非主戰之輩。”

  “所以我推測,此番楊洪出京,只是為了造勢!”

  “彼輩蠻夷,畏威而不懷德,唯有如此,才能讓他們不敢對大明有非分之想。”

  “但是真的要打,還是那句話,肯定打不起來,可是,聲勢卻要造足。”

  張輗皺眉思索了片刻,總算是理清楚了這中間的關系。

  與此同時,他看著朱儀的目光,也更多了幾分敬佩,隱約之間,他又想起了自家三弟。

  想來,要是三弟活著的話,必定能比這朱儀看的更加透徹,只可惜……

  眼中複雜的情緒一閃而逝,張輗問道。

  “所以,這和我們要做的事,有什麽關系?”

  邊境之事,雖然重要,但是,畢竟和他們關聯不大,所以張輗更關心的,自然還是朝堂上因此會發生的改變。

  不過,讓他沒想到的是,這一次,朱儀的神色也有些猶豫不定,捏了捏眉心,朱儀道。

  “世伯,接下來的話,小侄只是猜測,請世伯參詳,但是,小侄不敢保證一定是對的。”

  聞聽此言,張輗也是一愣,不過,也只是片刻,他便搖了搖頭,道。

  “國公爺這是什麽話,咱們兩家同氣連枝,朝堂之事,本就沒人能篤定,此處沒有旁人,你大膽說便是。”

  於是,朱儀這才道。

  “那小侄就說了……”

  “既然是造勢,那麽,就必定要內外配合,只有楊洪出兵,是不夠的,兵部和戶部的舉動,其實就印證了這一點。”

  “說白了,皇上心中不打算開戰,但是,他必定要讓所有人覺得,大明要開戰,甚至,已經準備好了開戰!”

  這話說的有點繞,但是張輗卻明白了。

  “所以伱是說,明日朝堂上,皇上會力主開戰?”

  朱儀點了點頭,道。

  “不錯,要想騙過外人,就得連自己人一起騙。”

  “所以,小侄推測,明日朝堂之上,必定會有一場激烈的討論,皇上自然是會力主開戰的,按道理來說,文臣們會竭力反對,最後不歡而散。”

  “不過……”

  話至此處,朱儀緊皺眉頭,似乎也有些躊躇,道。

  “不過,這是尋常的思路,我總覺得,以皇上以前的風格,不會真的鬧得這麽大。”

  “可是,我又想不到,如果不鬧這麽大的話,該怎麽把聲勢造出來……”

  聞聽此言,張輗也沉思起來。

  不得不說,這段時間以來,張二爺還是進步了的,埋頭思索了片刻,他心中忽然升起一個想法,道。

  “如果國公爺你所說的都是對的的話,那麽,也就意味著,皇上並不打算真的開戰,對吧?”

  “不錯!”

  朱儀點了點頭,望著張輗。

  於是,張輗繼續道。

  “那麽,這也就意味著,皇上和朝中諸多大臣,其實本質上看法是一致的,只不過,皇上要的是造勢而已。”

  “那既然如此的話,朝中的那幫文臣,真的會和皇上鬧得不可開交嗎?”

  這一句話,似乎點醒了朱儀,他右手輕輕在桌子上一拍,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道。

  “對啊,既然皇上只是想要造勢,那麽,為了不在朝堂上鬧出難以收拾的事,他必定會提前跟一些大臣透出實底。”

  “不然的話,戶部那位沈大人,這次怎麽會這麽配合?”

  於是,一切都漸漸清晰起來。

  張輗篤定道。

  “所以大概率,明天的朝會上,皇上已經和不少大臣已經通過氣了,既然如此,那麽依皇上的性格,恐怕就不會親自下場了,最多是有所偏向而已。”

  “畢竟,朝堂之上,當今皇上,可一向是聽言納諫的形象,雖然說,如今有想要乾綱獨斷的趨勢,但是,也未必就肯真的不顧聲譽。”

  聞聽此言,朱儀也笑道。

  “所以說,明日必定是一場大戲。”

  “當然,他們要怎麽唱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場戲,咱們該扮演什麽角色。”

  端起茶盞飲了一口,朱儀臉上重新恢復了自信,道。

  “此處沒有外人,小侄就直說了,朱閣老一直想和皇上作對,其實根源還是在於太上皇。”

  “太上皇他老人家……”

  朱儀停了停,沒有說下去,但是張輗顯然明白了,於是,朱儀繼續道。

  “所以,這場戲一唱,皇上的態度一擺出來,我們的機會就來了。”

  張輗似乎也明白了什麽,面上隱隱帶著一絲笑意,問道。

  “國公爺想怎麽做?”

  “戲要做的真,那麽,知道戲本子的人就不能多,所以,小侄斷定,在朝堂之上,大多數人是不知道真相的,既然如此的話……”

  朱儀壓低聲音,往前俯了俯身子,對著張輗說了幾句話。

  隨後,他直起身子,道。

  “如此一來,既能說服太上皇,也能贏得滿朝的讚譽,更重要的是,還不會真的得罪皇上。”

  “豈非是一舉多得?”

  張輗聽完了之後,思索了片刻,神色也變得輕松起來。

  看著朱儀意氣風發的樣子,他歎了口氣,感歎道。

  “國公爺,這外頭都說,咱們兩府結親,是英國公府幫了成國公府。”

  “可只有老夫自己才知道,雖然當時成國公府風雨飄搖,但是,能跟成國公府結親,恐怕是老夫這輩子,做的最正確的一件事了……”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