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江戶旅人》第741章 33.地租改正心驚顫
  第741章 33.地租改正心驚顫

  “茲事體大,余一時無從決斷,嗣二三日之後,再行決議吧。”

  很可惜,不論忠右衛門說的有多鄭重。最終拿主意的德川家定腦子轉不過來,他轉不過來,自然也就無法得出最終的結論。

  無可奈何……

  “臣弟明白了……”忠右衛門心中暗歎一聲。

  攤上這樣的君主,你要說他不好吧,他舍得放權,很多小事都不過問。當臣子的,就是喜歡這樣只是拿總的君主,沒有那麽多掣肘,更沒有那麽多的微操。

  可你要說他好吧,最簡單的,就像現在一樣。因為本身身體的疾病,導致了部分幕府的決議難以通過。加上家定也不是個意志堅定的人,很容易被外界所影響,廷臣、大奧、侍從,都有可能在他耳邊來上那麽兩句。

  改革變法,最怕的就是這種猶豫不決的情況。

  “那個二宮尊行,你到時一並帶來,余要細細問他。”德川家定今天接收的信息太多,他得消化兩三天,這兩三天你就不要指望他幹啥了。

  保不齊躺在床上,他還得好好地分析這事情的利弊。對於他的腦子而言,這是個極其巨大的工程。

  得了,將軍様發話了都,大夥兒今日的禦前會議只能暫時停止。為了應對可能從清國再度轉回日本的列強,幕府還需要多次的磋商,才能整理出一個應對的策略。

  眾臣們退出西丸西洋館,松平齊民轉頭就問忠右衛門,今兒說得這個事情,是不是提出的太急了。雖然進行改革,是幕府上下一致的共識,且幕府自水野忠邦、大岡忠固至井伊直弼,都在不斷地改革,可眼下要觸動土地制度,乾系就大了。

  “是否知會掃部一聲?”松平齊民不知是自己不能夠決斷,還是害怕擔責任。

  作為如今的勝手掛老中,理論上就是老中之首。不管在哪個封建國家,財政大臣的地位總是非常高的。就比如帶英,他的首相以前不就是首席財政大臣嘛。掌握了錢,就等於掌握了政權的一半。

  惜乎松平齊民更多的是一個敦厚文人,並非那種能夠主持大局,挽狂瀾於既倒的人物。作為德川家齊的子嗣,升任老中,更多的是憑借血緣和地位罷了。

  “還是知會一聲吧。”久世廣周也接了這麽一句。

  “合該如此。”忠右衛門也知道這個事情不可能三兩句話就確定下來,通知井伊直弼是應該的。

  “另外那個二宮的策略,你撿個緊要的,先行分與我幾人瞧過一遍吧。”松平齊民接著說道。

  今兒在禦前,因為事情突然,他們也不好插什麽話,大夥兒都是就自己的看法發表意見。眼下看來是忠右衛門趁著列強注意力不在日本,加緊修理內政的條款,比較切實。那麽自然是,諸位老中就得順著這個方向去思索了,得預先多知道一些。

  “也請給我送一份。”島津定義走在最末尾,這時候才說了這麽一句話。

  其實在島津定義看來,盤活什麽農村啊,直接可持續性竭澤而漁就得了。調所廣鄉就是這麽乾的,還乾的頗有成效。起碼薩摩的老百姓活在地獄裡面,也沒有鬧出什麽天大的亂子嘛。

  只要全力盤剝,加緊鎮壓,錢什麽的都會來的。而且有了錢,加強了軍事實力,對外能抵抗,對內能彈壓,兩全其美啊。

  還好這小子人小鬼大,知道不輕易發表自己的意見。一句多嘴的都沒有,等拿了二宮尊行的報告,回家問明白他的老子再說。

  一行人散開,島津定義快馬就朝自己老爹住的高輪屋敷跑去,說是下屋敷別墅,其實就在後世的港區中心,距離江戶城也沒有遠到什麽地步。

  名義上已經隱居讓位的島津忠教,其實根本就不在隱居,該吃吃該喝喝,給自己兒子當海防掛,每天樂呵的很。聽到屬下說島津定義開完禦前下午茶會,飛馬趕到,便知有事。

  “忠右衛門有意改革田製?”島津忠教的面色多少有幾分變化。

  他們其實是誤解了,忠右衛門的想法是全面的複興農村,而島津定義傳話的時候,主要就傳了一個“均田製”,還有一個“助貸法”。

  鍋島直正在自己領內,實行的就是均田製,個人擁有土地的數量,是有最高上限的。無地或者少地的農民,則可以分到土地。

  眼下忠右衛門當然尚未觸及到這麽深層次的地步,可是光是有這麽一個苗頭,就足夠讓人驚訝的了。

  兩者之間的重心似乎搞錯了,忠右衛門更希望的是開發蝦夷和樺太,別人以為忠右衛門是要在現在的田製上動刀子。

  “方才禦前,上様隻說還需思量,過二三天再尋那名二宮尊行細詢。”島津定義坐在了他爹的面前。

  兩人雖是父子,但現在身份有別,所以只是對坐,而非是上下尊卑之坐。

  “此事乾系重大啊……”島津忠教摩挲著下巴,讓島津定義把忠右衛門的話全部複述一遍。

  “幕閣已經派人報大老掃部頭去了。”

  “這是自然……”

  “等等!你說忠右衛門有提及地租改正,以後不再使用大米,而是用金銀銅錢繳納年貢!”島津忠教聽島津定義說著,突然間抓住了一個重點。

  “是,江戶川殿確實有提及。”島津定義回想了一下,立刻確定。

  “嘶……忠右衛門此番所圖甚大啊!”

  別的什麽的,還算是在舊有的框架下面來辦事。若是將來天領內的農民,不再繳納年貢米,而是以現金納稅,幕府的財政情況會出現一個天翻地覆的變化。

  地租改正與助貸法相結合,原本盤亙於幕府和農民中間的那些包買年貢米的豪商,以及地方上那些承辦包稅的豪農豪商,其利益都將大大受損。

  農民可以在秋後納稅時,以助貸的現金向幕府繳納年貢,而後再分批次賣出大米,用以償還無息貸款。

  僅僅是這一條,就將谷賤傷農的可能性大大的降低。農民的米價,亦有可能保證在一個相對合適的區間內。而不是像《多收了三五鬥》一樣,在秋後被賤價收購。

  只是助貸法的錢……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