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江戶旅人》第775章 67.滿倉傷兵心實怨
  第775章 67.滿倉傷兵心實怨

  波瀾迭起的安政五年(1858年)即將過去,遠在江戶的德川家定狠狠的誇獎了一番德川慶保。這小子還真有點急智啊,那麽沒皮沒臉的事情都能夠乾的出來。

  原本拿來遊說朝廷公卿,還有禁中諸人的黃金,被德川家定以借款的名義,貸給了尾張藩。六萬兩有借沒有還的款子,讓尾張藩上上下下都能過一個好年。

  自然的,德川慶保這個京都守護職,也得繼續乾下去了。

  你小子這麽會敷衍人,以前咱們都沒發現啊。真是鍛煉出來了,以後應付朝廷和公卿的活計,就都交給你了。

  井伊直弼原本是不太喜歡和水戶系德川氏頗有幾分淵源的德川慶保的,現在對德川慶保也多有正面誇獎,多次公開鼓勵德川慶保好好乾,有前途。

  結束了京都的行程,東海道乾線也全線貫通,井伊直弼終於可以結束自己在外巡視的任務。同時因為安政大獄的非議,在外面躲的也夠久了,可以準備準備回轉江戶。

  德川家定特意讓井伊直弼回老家過一個輕松的年,再到府交代。彥根就在畿內,井伊直弼長久在幕府中樞奉公,最近這些年,在彥根的時日幾乎為零。正好趁著年下完全無事,在老家待幾天。

  到處都沉浸在過年的氣氛之中,唯有一處不是……

  出兵印度許久的幕府大軍終於在榎本武揚和土方歲三的率領下,全部歸國。印度的反英人民民族大起義基本被鎮壓了下去,主要的抵抗力量已經全部瓦解,作為抵抗核心的幾大城市也全部被攻陷。

  領袖人物或死或降,剩下的部分殘余力量,連在農村打遊擊都欠奉。戰鬥力基本上和小股的蟊賊盜匪差不多,已經無法對英印殖民政府和軍隊造成威脅。

  立下援救印度大功的駐日公使阿爾考克還在印度和坎寧子爵對線,主要是結算幕府傳習隊的諸多開銷,以及討取最後一部分餉俸經費。畢竟這是遠征,而且是雇傭軍參戰,你錢不給足了,都不好意把兵往火線上面驅。

  派遣往印度的軍隊,總算起來有約一萬人。除了早期只在印度打了大半年的三千傳習隊老兵以外,招募到的六千多傳習隊新軍,一直都在印度轉戰,跟隨英國人打了不少仗。

  去時六千多,回來四千二!
  整齊不過二千八,病殘反倒一千四。

  近代的戰爭是很殘酷的,線膛槍和線膛炮都大量的出現使用,外加英國人又不把雇傭兵當人,死命驅用。囫圇個完完整整回來的士兵,隻得兩千八百多。

  剩下的一千四百多,要麽瞎了眼,要麽丟了耳,少個胳膊不算事,卸條大腿也平常。除了這些丟了零件的,因為飲食不潔淨,氣候不適應,以及醫療等問題,患病臥床的也不少。

  如今雖然回了日本,可不過是換個地方躺著,能不能治好,還很難說。英國人那邊反正是用完了就甩,根本不管後續的。能夠把在印期間的所有款子結給幕府,就算是坎寧子爵給面子咯。

  雖然是得勝回國,可是整倉的傷兵,還是看的榎本武揚和土方歲三心有戚戚。他們在軍校裡面學習的時候,多多少少還帶著一點對戰爭的憧憬。

  那句話怎麽說來著,對於未諳兵事之人,戰爭無疑殊為浪漫。

  有死傷是很正常的,只是沒想到一場仗下來,死傷佔了一半多。去之前江川英敏告誡的話,那真是一點兒都不假,他們兩個確實年輕了。

  他們兩位大將在心中反思,那些被招募去印度作戰的士兵也在反思。這支部隊雖然主體都由關東的農民組成,大多數目不識丁,可是他們的軍官卻都是從征印歸國的傳習隊老兵裡面拔擢的。自然就帶著某種特別的思想。

  坐在船艙的一角,幾名傳習隊的士官痛斥著英國參謀和統帥的欺壓,又感慨幕府的無能。一定是奸臣當道,跪舔英國,才把我們當成炮灰,送去給英國人隨意的驅使。

  “聽說東海鐵道已經貫通,井伊大老年後便會到府交代。”一名士官陰惻惻的說道。

  “如何?”另外一名士官其實能夠猜到同伴在說啥。

  之前他們覺得,應當設法推動幕府進行改革。在印度了解到的君主立憲制度很好,尤其是議會分為上院下院,也就是貴族院和平民院,非常不錯。他們這些小軍官,進入下院,參政議政,必定能夠挽救幕府的頹勢。

  但是現在看來,幕府完全就沒有要君主立憲的意思,一味地逢迎英國人。肯定是井伊大老蒙蔽聖聰,拒不改革。這讓他們這些滿懷拳拳保扶幕府之心的志士,心中充溢著憤懣。

  聽說將軍様德川家定乃是仁慈寬厚之君,只要我等之諫言能夠上陳將軍,這幕府一定能夠進行一場必要的改良的。

  如何讓德川家定聽取他們的意見呢?
  要不了多久幕府大老井伊直弼到府,按照上次傳習隊歸國的情況,井伊直弼會代表幕府,慰問傳習隊的士兵。到時候直接劫持井伊直弼,請他們比較愛戴的,在大阪養病的松平齊宣擔任大老。

  再以松平齊宣的名義,向德川家定上奏。恭請德川家定大政改良,君主立憲。使得他們這一夥兒士官,都能夠進入幕府議會的下議院,繼而執掌幕政。

  我來肯定比其他人來要強!
  到時候還可以邀請德川忠正卿,還有江川韭山侯等能臣良將,擔任幕閣大臣,負責具體的施政運作。將軍様只需要垂衣裳拱手而治,看著我們把幕府往正確的道路上面帶。

  “你們掌握了多少兵力?”起初開口的士官直接問道。

  “二十五名。”

  “三十名。”

  “十五名。”

  ……

  七八名士官一一報出,最後算下來,有那麽二百多人。相比較於屯駐在江戶附近的軍隊數量而言,實在是太少了。

  “不夠!絕對不夠!至少需要五百名以上。”

  “五百名嗎……”左右的士官互相對視。

  “不錯!二百人劫持井伊大老,三百人攻入本城本丸。”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