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江戶旅人》第668章 41.投票不能只看人
  第668章 41.投票不能只看人

  啥意思?
  當然是你有一萬石你就有一票,你有十萬石你就有十票的意思咯。這還有什麽不懂的呢?完全是字面意思嘛。

  全日本現在起碼有三千五百萬石以上,據稱已經達到了四千二百萬石。不然也根本養不活日本國內的三千兩百萬人不是,得有這麽多的糧食產量才行。

  可是紙面上,尤其是那種兩百年沒有動一下屁股的外樣諸侯,簡單算算全國加起來,就是兩千萬石冒尖。或多或少,總是不出這麽數字的。

  有一個遊戲,叫做《十字軍之王3》的,裡面有個既不神聖,也不羅馬,更非帝國的神聖羅馬帝國。他裡面的皇帝繼承人在某些時間段內,並不是使用的長子繼承製,而是使用的選帝製。

  皇帝自己也有票數,全國的伯爵公爵們也有票數,歷史上有段時間神羅皇帝弄出不少雜牌伯爵在帝國議會裡面為自己發聲,就有為了延續自己家族統治的意思在裡面。至於神羅的伯爵分為五種什麽的,權限各不相同,咱們以後有機會再說。

  隻說那個遊戲裡面,即使主角是神羅皇帝,但是兒子一般就只能繼承某個公國或者王國的爵位,而非繼承帝位。可一般而言,這個帝位還是能夠保持在皇帝家族的手裡,是為啥呢?

  因為皇帝大啊!

  威望高,投票的票數就多。等到再把自己的親信和忠臣分封到各地,他們也支持自己,這帝位基本上就只能屬於皇帝家族了。

  現在忠右衛門的意思也是這個,既然天下紙面上兩千萬石,將軍一個人就有四百五十萬石,完全聽德川家定話的親藩譜代加起來肯定不止五百五十萬石。那麽就算鬧翻天去,這個諸侯大議會,也是德川家定說了算。

  且不說你要君主立憲就君主立憲,單說這個君主立憲怎麽解釋,那就不能光憑你一張嘴來逼逼賴賴的。你有你的說法,幕府有幕府的章程,這天下還沒有到誰說了就一定對的地步。

  德川家定都看小魚回遊而上了,還沒被完全塑造成一個標準的偉人,你算老幾?

  或者有人說了,憑啥按照兩千萬石來計算,要計算就計算現在全國四千多萬石的實際啊。這樣那些從來沒有檢過地的外樣諸侯藩國,哪個領地不翻番啊。甚至有可能變成原來的三四倍什麽的,也不稀奇。

  就說萩藩,他紙面上是三十六萬九千石,但到了現在,鐵打的一百二十萬石以上。而且還有連年和外國走私的貿易收入,領內的“三白政策”施行,對蠟、紙、鹽實行了專賣。硬要說的話,算他萩藩二百萬石,也不是不能夠。

  若是按照這個比例計算,島津氏恐怕領知也得在二百萬以上。佐賀藩更不要說啦,光是長崎煤礦就能抵得上幾十萬石土地的收入,何況他還走私,也是個二百萬。

  七算八算的,所有的外樣諸侯加起來,保不齊真的能夠超過兩千萬,在諸侯大議會裡面獲得過半的票數。

  但問題是,他們肯向幕府公開新石高嗎?

  他們要是敢的話,那就真是太好啦,好的不能再好啦。請諸位按照新石高,承擔所需要履行的封建義務。一百萬石得三千人的諸侯行列,你二百萬石,那就每年養活六千人在江戶吃白食啊。

  要不了三年,就能把你這廝給活活的拖死!

  而且你石高增加了,這幕府修築江戶城,你得出力吧。幕府修築京都諸建築,你得出力吧。幕府進行水利整備,你得出力吧。

  就問你出不出力!
  權力和義務是相對應的,一體兩面。你又要享受權力,又不肯承擔義務,那你是對我德川幕府不滿咯?
  前兒井伊直弼剛殺了水戶藩一遭,天下太平了兩年。現在看看是哪個大寶貝跳出來,想要做這個出頭鳥,挨井伊直弼的一刀。

  “殿下此言有理!”脅阪安宅只是能力平庸,但是他久在中樞,當然聽得出忠右衛門這個議題的好賴。

  咱也不是說立刻就把這個提議給拋出去,按照這個年代的政策推行力度,一個重要的政策,吵上三五年才開始推動是很正常的事情。安藤信正有外樣諸侯的支援,井伊直弼有德川家定的信任,兩人還有的吵呢。

  等吵出一個勝負來,那估計都兩年過去了。到時候再拋出這個提議,繼續再吵兩年。保不齊忠右衛門那時候就又掌權了,而傳習隊也已經擴張到了兩三萬人,甚至更多。

  別小看了兩三萬新軍,有兩三萬偽英軍,甚至可以在東亞橫著走,當然船運要跟上啊。

  到時候我還和你吵?我直接就上來揍你啦。你低頭認錯也就算了,死硬到底,那就是玉石俱焚。

  “這也不過是拖延之策,未必有什麽用處。你且在幕閣,妥為周全,務必不使兩頭傷了和氣。”忠右衛門感覺幕府現在缺的就是時間。

  只要發展起來,同時掌握強勁的武力,以及能夠安置天下六十萬武士的資本,那麽不論怎麽做,便都能勝券在握了。

  時間啊,終究是需要時間啊!

  “省得省得,必不使他們傷了和氣。”脅阪安宅當下打包票。

  什麽和氣不和氣的,說白了就是做攪屎棍,讓兩頭都不能佔據完全的上風。忠右衛門再和德川家定合計合計,拉拉偏架,這場大戲,還有的玩呢。

  “對了,還有一樁事呢,天竺那邊,新軍輪換可得準備起來了。”助六並沒有受牽連辭官罷任,他還在外國奉行並任上呢,現管著這事。

  阿爾考克也走了好幾個月了,新招募來的六千傳習隊步兵,這會子都已經開始了操練。最早的兩三千人,都已經受訓了三個月。按照英式的操典,這些新兵,這會子已經是合格的炮灰,可以往戰場上拉了。

  是不是可以趕緊把這些人送去印度,將傳習隊的老兵給換回來。那些老兵要是之前守在江戶,條約未必簽的那麽難看呢。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