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江戶旅人》第359章 62.或許是個好稅源
  第359章 62.或許是個好稅源

  就那段時間,全日本的所有絲綢商人都當場暴斃啦!
  死的那叫一個慘啊!做生意這種事情嘛,都是有上下遊的,上遊買原料,下遊賣顧客。這種某些意義上也能算是實業的產業,現金流基本上不會太大,所掌握的生產資料,以及龐大的貿易網絡,才是真正值錢的東西。

  而且擁有壟斷經營絲絹權力的大豪商們還需要每年向幕府繳納運上金,基本上各個人都沒有太多的現金,隨身有個十萬二十萬了不起了,也就這樣。

  結果他們付給了養蠶的農民,預定蠶繭的款子,又收了下遊吳服店老板們的訂金,只要生絲下來,錢就能轉開。

  桑樹給你砍光!

  好了,你不暴斃誰暴斃?上下遊整個鏈條全部崩潰。連一天都不可能撐下去,說讓你死,你立刻就得死。

  德川吉宗這位老兄,大概是個很不喜歡商業存在的人。他就希望整個日本恢復到男耕女織,自給自足的小農社會。一切的商業活動都只要保持在最低限度即可,人人各守本分,天下太平。

  所以他對於絲絹商人暴斃,不僅沒有一丁點兒的救助或者失望,反而極為高興。他巴不得這幫豪商死絕了才好,全部死絕了幕府就安泰了。

  當然啦,像他這種根本不考慮任何實際,也完全不符合經濟發展、人民追求的改革變法,注定了是實施不下去的。

  像是他下達“田地永代禁止買賣令”,要把自耕農生生世世的強行固定在土地上。結果就是不富裕的小農,在小病小災需要錢的情況下,完全失去了獲得借貸的可能性。隨即因為這個命令,爆發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

  最後基本上德川吉宗的所有政令,都在短時間之內土崩瓦解,沒有一條政令是有用的,完全不可能實施的下去,只能撲街。

  但是既然這種命令下達過,且幕府真的有執行他的暴力機關,那麽請問諸位,還會有傻子跳這個火坑嗎?
  很棒,還真有傻子往下跳!

  絲絹行業的利潤委實不小,在“大節儉令”松弛之後,當然就有人想要重新進入這個行業,並進行壟斷經營。

  而且因為幕府天領上面的桑樹砍完了,可是外樣大名藩內的桑樹卻沒有砍完,這幫人在生絲產量暴跌的時間內,大發橫財,富的無法形容。總有人要消費絲絹的嘛,物以稀為貴,供遠遠小於求,可不就是暴利咯。

  眼看這麽多不怕死的好漢,跳進了絲絹專賣的火坑,那老天爺都看不下去,想要幫他們開解開解啊。

  寬政改革開始!
  大節儉令再度頒布!

  謔,一代名臣“白河宰相”松平定信公擔任幕府老中首座,厲行變法改革。要將整個糜爛腐敗的世道,恢復到他祖父德川吉宗時的“太平盛世”。

  恭喜諸位絲絹壟斷大豪商們,你們趕緊去暴斃吧。我松平定信是不會髒了自己的手的,我可是白河一代明君呢。

  好了,這下全日本終於再也沒有一個純的傻子往絲絹行業這個大火坑跳了。於是絲絹業成為了整個日本十分罕見的,不存在同業行會或者壟斷豪商的行業。甚至連願意踏足這個行業的大商人都沒有,誰叫攤上了這個幕府呢。

  對了,前兒天保改革也頒布了大節儉令,嚴厲禁止武士諸侯穿絲絹織物。當時命令下達之後,全日本的豪商都慶幸自己沒有被金錢衝昏頭腦,跳火坑自己找死。

  現在的絲絹業,完全退化成了小戶經營的模式,也就京都西陣那邊,因為有龐大的公卿和寺社消費團體,還能夠保持一定的產業集群,其余地方的絲絹業,基本都退化到了他原本應該存在的樣子。

  農民養蠶,地方上的富農地主繅絲,也有小戶的富農地主開始自己織絹。而後他們把生產出來的白絹,在集市上面出售。

  未來東京有個地方叫新宿,應該是大夥兒都知道的地方。新宿這個地方正處於甲州街道的中間地帶,現在名叫“內藤新宿”,不僅是甲州街道上面的大宿場,還是甲斐地方特產向江戶輸出的重要集市。

  像是甲斐出產的牛馬,就會被農家趕到新宿去出售給江戶來的商人。而八王子的絲絹織戶,也會把自己紡織的白絹,在大集的時候,帶到新宿去。

  江戶的各家吳服店,以及刺繡印染行老板,都會派人到新宿來收購白絹。八王子的白絹算是初級手工業產品,附加值低,價格便宜。等他們帶回江戶又是染色,又是刺繡,就能賣出五倍十倍的價格。

  而且這樣的模式,庫存少,積壓少,不需要給預付款,能夠就市場需求來變換商品。大奧流行什麽花色,第二天買了白絹回來就刺繡什麽花,商家能夠保證快速回籠資金,又能夠得到相當的利潤。

  也算是比較合理的一種模式!
  各種因素交雜之下,整個絲絹業就維持著這種樸素的運轉方式。生產規模也上不去,產品品質也基本沒有提高,如果沒有外力因素的話,他可能會這樣繼續維持一百年兩百年三百年,而沒有任何大的變化。

  連眼前的長房忠右衛門也很安於這樣的現狀,農民把蠶繭給他,代價極低。他自己在家繅絲織絹,一段絹最後賣了半兩黃金,還都是現錢,已經足夠讓他高興的了。在現金極為稀少的農村,半兩能夠乾不知道多少事情了呢。

  忠右衛門看著美滋滋回家的長房忠右衛門,感覺這或許是一個能夠重整幕府財政的好機會。為幕府切切實實的續上一口仙氣,再乾二三十年。

  歷史上新政府建立後,生絲可是日本出口的一個大項。不是說十萬二十萬啊,是幾千萬乃至近億的那種規模。日本也逐漸成為了當時世界第一的生絲出口國,由此獲得了工業化的第一桶金。

  咱們也不準備一下子把這一攤子事情給弄到那麽大的規模,只要能夠每年給幕府多創造幾十萬一百萬的孝敬就成。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